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锚定稳增长主线 新基建成主要发力点

2022/02/11 17:2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2年开年,全国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小目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例如,江西省提出“重点推进3453个省大中型项目,年度投资1.1万亿元以上”;河南省提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8万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亦指出“聚焦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

“稳增长是今年主要的政策目标。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还是消费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向记者表示。

稳增长是2022年主要的政策目标

稳增长是2022年主要的政策目标

多地超前布局重大项目

近期,全国多省份召开的地方两会,将“稳增长”定为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

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等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多地强调要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如北京市提出,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适度超前安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围绕“两新一重”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也是增强稳增长后劲的重要发力点。如四川省提出,狠抓700个省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加大“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千兆光网、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充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市政公用等新型城镇化建设。

业内专家认为,同财政发力紧密相关的产业,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等或有相对较好表现。此外,除了传统的地产基建,产业本身景气度较高且符合政策长期目标或财政方向的“新基建”相关产业,例如电网产业链等,也有望站上风口。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记者表示:“产业布局应基于产业前景,在国家政策激励和结合企业发展状况的考虑下,可自主的芯片行业、碳中和行业、绿色能源行业、国防军工行业、元宇宙硬件行业等有望实现较快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备战新基建

“在稳增长的大基调下,新基建是重要发力点。”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新基建领域,能源基建、特高压、5G、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将是重点建设方向,从相继出台的宏观政策和国家的投资力度能够看出国家建设新基建的巨大决心。”

据悉,近段时间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从近期多地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中也可以发现,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一轮部署的重点工作。

陈雳进一步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和众多政策利好作用下,新基建发展有望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为‘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建议关注新基建为主线的投资机会。”

记者关注到,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有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关新基建的业务布局密切关注,也不乏投资者积极向上市公司进言献策。如,有投资者向豪美新材提问称,近日发改委多次提及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请问公司是否涉及基建概念?公司产品是否有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用?豪美新材对此回复表示,铝合金具备加工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等特征,公司部分工业材产品应用于特高压、5G基站、光伏等“新基建”领域中。还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向汇川技术提出,希望公司可以利用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等相关利好政策。

此外,已经发布的几份2021年年报中,积极备战新基建也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规划。例如,聚灿光电在年报中表示,室内外高品质照明、智能照明将应用于“新基建”、智慧城市及5G网络建设等领域。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