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渐成民企竞争力基石

2022/01/12 09:44中国企业家杂志于静

“专精特新”被政府部门确立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量民营企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

“专精特新”:渐成民企竞争力基石

“专精特新”:渐成民企竞争力基石

在北京市经信委的邀请下,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向工信部填写了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料,并在2021年7月入选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这是一家专门为机器人生产“手”的公司,CEO高少龙说,在获评之前他们的产品已经打破国外企业对该领域的垄断,得到产业界认可,并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销售。

就在这份榜单公布时,中央频频强调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解决“卡脖子”和国产替代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从工信部一个部委的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更重要的是,“专精特新”被政府部门确立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央领导指出,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数量庞大的小企业活力强,但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升级能力不足的现象。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打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大量民营企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

“专精特新”走红之路

零牌顾问董事长祖林长期从事企业战略咨询工作,他明显感觉到,中小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的热情空前高涨,“热浪扑面”。不过也存在动机不纯、鱼龙混杂的现象。他提醒:“要在解决客户痛点、攻克核心技术上下功夫,这才是优秀企业的做法。”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这一概念最早于2011年由工信部提出。彼时,中国制造业企业“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政策转而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向“三高一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的方向发展。工信部希望中小企业借鉴德国和日本隐形冠军企业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

自2011年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来,工信部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并在2018年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据此通知,在2019年5月、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相继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接近5000家企业上榜。

“专精特新”之所以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重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企业的发展质量、影响能力与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含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达133家,位居全球第一,但平均营业收入、利润仅为美国入榜企业的81%、60.3%;世界500强品牌数量全球第四,落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

二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美国在芯片等关键领域对我国进行的无理打压,让我们警醒:一个关键元器件就可以使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处于危机状态。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在公开演讲中称: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后发优势解决了生产生活领域中的主机成套设备问题,有些零部件、材料虽然自己不能研制出来,但很方便从国外购买。2018年之后,这条路走不通了。

“这样的东西如果依赖国外,国外又不供给你、制裁你,那么就可能使你这个企业、行业窒息,卡到你的脖子。”屈贤明说。

“专精特新”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制造业重点解决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在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

“专精特新”还是一项发现隐形冠军企业的科学体系。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曾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从事细分市场十年以上的企业超过7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97%以上,平均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7%,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过50项。

走“专精特新”之路也是通过市场化方法解决基础薄弱问题的好方式。解决卡脖子、国产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和无人区等问题,不能仅靠政府以及华为等大企业,还要发挥中小微企业在专利、技术上的优势。大中小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相融共生的生态,在某个产业形成竞争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要有独门绝技

尽管有严格的遴选标准,却很难用统一的盈利、市值或规模标准来衡量“专精特新”企业。

参与工信部“专精特新”认定的近5000家企业中,已经有约300家企业在A股上市。根据中金公司统计,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来自制造业,分布数量最多的行业是机械(94家)、基础化工(48家)和医药生物(35家),这三个行业的公司市值占所有公司市值的比重为60%。

在资本市场的“专精特新”板块中,有的企业并不是中小企业。以超过2000亿元市值排名前两位的片仔癀与恩捷股份,可以称得上是规模庞大的大企业了。而许多集团公司旗下的小公司,或者单独创业的民营企业,只要符合标准也可以申请。

祖林说,“专精特新”本质上不是企业概念,而是产品概念——有没有“专精特新”冠军产品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以恩捷股份为例,它的拳头产品是锂电池材料中的隔膜。它属于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精细化工行业,性能直接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及安全,是动力电池中游最能体现实力的赛道。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生产设备多由日本和德国企业垄断。

恩捷股份是我国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锂电池隔膜供应商。最近两年锂电池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公司因此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根据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72.06%。

“专精特新”企业其实有较为严格的梯次认定,如市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最终迈向领航企业。根据2021年7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小巨人”等各类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根据这份文件的精神,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专精特新”来源于国外的“隐形冠军”概念,强调在细分市场通过求专求精求特求新取得数一数二的地位,成为这个领域的“隐形冠军”。

但是,“专精特新”不追求“隐形”。国家希望众多中小企业不仅要有独门绝技,同时要重视品牌建设,在单个产品冠军之上,寻找第二个、第三个机会,实现向“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跨量级发展。而已经做强做大的企业,则争取在国际上继续努力,争取成为领航企业。

“专精特新”要有更高追求

一般来讲,“专精特新”企业包括“小巨人”几乎都是技术驱动、产品为王的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相比,它们在资金、技术、人才、数字化等方面面临难题,还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2021年相关举措密集且重磅: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为“专精特新”企业畅通了融资渠道;11月,国务院又印发了三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含金量政策,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

但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名单不是目的,更不是终点。祖林注意到,当下一些“专精特新”企业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企业领导人大多是搞技术出身,普遍重视技术和产品的硬实力建设,很容易忽视在营销、人才、品牌、战略、组织和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建设。尤其是有些负责人过了50岁之后,个人动力衰退,容易躺在第一个“专精特新”产品上睡大觉。

“能不能成为世界冠军,主要由企业的追求决定。”祖林说。

在他看来,企业如果要成为世界冠军,必须确立正确的使命、愿景,进入战略驱动发展的通道,掌握商业组织跨量级发展的规律,“不但关注企业如何做强做大,还要关注大公司、与大客户相融共生”。

名号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根基。事实上,也有很多符合“专精特新”路线却没有纳入工信部榜单的“无冕企业”,比如恒立液压,以及北交所中市值排名前两位的贝特瑞和连城数控。

恒立液压是三一重工产业链企业。2011年以前,中国挖掘机产量取决于国外两大油缸厂在中国市场投放油缸数量的多少。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三一与恒立液压一起研究,突破技术和材料限制,在效率、油耗等性能上赶超国外企业。液压油缸技术的突破,也助力三一挖掘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在2021年夺得全球销量冠军。

贝特瑞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仅次于璞泰来的提供商。负极材料主要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核心环节在于石墨化能力,贝特瑞正借助其核心竞争力向综合材料提供商转型。而连城数控则是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的产业链企业。公司在光伏切割设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推广金刚线切割机的国产化,助力隆基在单晶硅片取得龙头地位,并实现对多晶硅的替代。

它们都是把“专精特新”精神融入到产业生态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专精特新”的价值所在和发展前景。对于它们来说,努力的目标是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或领航企业。

(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责任编辑:Zeshua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