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政策窗口期 补齐工业软件短板

2021/12/21 09:51第一工程机械网许亚倩 杨辰凌

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备工具,是支撑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软件产业链的突出短板。发展工业软件成为我国实现软件产业链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针对软件产业链升级,部署了重点突破工业软件、提升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推广、完善工业软件产业生态等任务。

工业软件产业面临挑战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迅速扩大,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年均增速保持在16%左右,远高于全球市场平均5%的增速。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面向石油石化、电力、船舶、钢铁等重点行业,国内企业聚焦产业发展瓶颈,研究并发布了一批产品,包括工控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电子电力控制系统、船舶产品三维设计软件、云化PLC等成果,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打造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骨干企业实力提升。数十家主营设计仿真、生产控制、信息管理等工业软件的企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骨干企业融资能力改善增强,兼并重组频次逐步增多,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进一步整合集聚。

产业聚集效应凸显。苏州聚焦工业软件,打造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宁波和重庆也以发展工业软件为重要抓手,推进申报特色型软件名城。上海、广州、成都等具备产业基础的地方印发工业软件发展行动计划,致力成为国家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高地。

融合应用日益深化。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0%、52.1%,完成了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预定目标。工业APP数量突破35万个,超出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任务目标5万个,高效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软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脆弱,工业软件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和二次开发为主,EDA和CAE等关键研发设计类软件的能力难以支撑下游先进制造业发展。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几何内核和多学科仿真等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机制亟需建立。三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需进一步深化,工业软件应用效益和国产软件应用比例偏低,制约我国工业信息化深度融合。四是工业软件企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企业小、散、弱且多为下游集成开发的态势需进一步优化。五是工业软件发展环境仍需完善,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工业软件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制约创新发展。

多措并举发展工业软件

攻坚重点软件。集中优势资源优先突破影响下游企业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控制水平的工具系统,补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业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等关键基础软件短板;突破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约束求解引擎、集成电路仿真验证等关键基础组件;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研发应用数据库和编程接口,提高系统互操作性;针对工业软件共性需求,建设算法库、组件库和通用模型库。

加强供需对接。坚持 “好软件是用出来的”,推进工业软件在重点行业和场景应用推广,畅通工业软件供需通道。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鼓励应用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发迭代,开展应用适配攻关,健全测试评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对下游半导体、机床、航空航天和新基建等行业的专业化开发支撑;实施智能建造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建筑行业信息模型等软件场景化深度应用。

提升保障水平。基础能力建设、标准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是良性市场环境的保障。提升工业软件工程化和标准化能力,开展工业软件工程化能力试点示范,推广先进技术和方法。加强工业软件质量和成熟度标准建设,健全工业软件质量和成熟度标准体系,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支持代测试验证、质量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工业软件价值社会认知,保障工业软件知识产权,打击软件侵权盗版。

强化创新能力。提倡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软件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建议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创新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重点工业软件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工业软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鼓励软件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紧缺人才企业培训;依托国家软件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逐步开展工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开展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硬件芯片、应用服务的整体适配。

完善开放生态。建设开源生态,基于国内开源社区,培育工业软件重点开源项目,实现共性技术和核心组件的共研共享。提升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性,鼓励工业企业内部孵化并独立分拆工业软件企业,鼓励大型工业软件整合行业研发资源,支持中小工业软件企业深耕特定行业领域。加强区域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特色软件名城和工业软件名园建设工作。(作者单位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