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发布 PM2.5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超四成
9月6日,北京市发布第三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市现阶段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六成,区域传输占四成。相较上一轮源解析结果,本地排放中各类源绝对量实现“瘦身”,区域传输对北京市影响增加近一成,且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占比上升,重污染日北京PM2.5区域传输占比超过六成。
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发布
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
研究主要结论表明,现阶段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工业源和燃煤源分担率分别为46%、16%、11%、10%和3%,农业及自然本底等其他源约14%。
移动源中柴油车与汽油车占比较大;生活源中溶剂使用和汽修等服务业贡献突出;扬尘源主要以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为主;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占比较大。
现阶段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中区域传输超四成,以东南、西南传输通道为主,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分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重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区域传输平均占比超过六成。
区域传输对北京影响增加近一成
北京曾在2014年和2018年两次发布PM2.5的来源解析报告。此次第三轮PM2.5来源解析结果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本地排放主要来源类型保持不变,和上一轮相比,现阶段PM2.5本地排放主要来源类型仍然是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和工业源。经过三年大幅减排,PM2.5本地排放源中,各类源的绝对量均大幅下降,实现“瘦身”。
二是本地排放各类源相对构成比例略有变化。其中,移动源占比(46%)依然最高,因排放基数大,移动源在全年不同时段和空间范围内均是本地大气PM2.5第一大来源。生活源占比凸显,成为第二大来源。
三是区域传输影响增加近一成,重污染日超六成。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与本地排放“四六开”,分担率分别为42%和58%。区域传输分担率较2017年上升约一成。在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分担率达到64%±8%,是全年平均传输水平的1.5倍,表明区域协同减排是下一阶段空气改善的关键。
四是PM2.5中二次粒子占比上升,来源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从PM2.5组分看,各组分浓度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构成占比变化有所不同。从时间尺度看,区域传输与本地排放占比结果随季节有所变化,其中东南通道传输及本地移动源在全年均属于最重要的来源。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要继续强化对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生活源、扬尘源和工业源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建立长期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
同时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以VOCs和NOx协同减排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强科技支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