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杰谈如何加快融合创新赋能数智化转型
——两会专访|创新驱动发展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是信息通信行业的重大课题。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这为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谈如何加快融合创新赋能数智化转型
“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对于落实‘十四五’规划,抓住机遇开启新征程意义重大。”来自信息通信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表示。
郑杰呼吁,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应积极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加快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集成融合、系统创新,突破数字变革关键瓶颈,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做到“五个新”:筑牢“新基建”根基,夯实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底座;加速“新要素”运用,完善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新动能”培育,打造数字变革的创新引擎;打造“新安全”屏障,建设可信可靠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新治理”体系,强化数智化转型制度供给和保障。他建议,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破除制约加
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同时关注5G、量子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加快我国“5G﹢北斗”融合发展,推进量子通信实用化,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科技进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随着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结合工作实践和前期的一些调查研究,郑杰认为,我国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政策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践中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具体体现在: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科技创新人才亟待升级教育培养;科学技术资源配置亟待优化。
对此,郑杰建议尽快从三方面修改和完善《科学技术进步法》,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完善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规定。他建议,增加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地方财政科技经费保障与引导社会投入的规定;完善关于国有企业科研考核机制的条款。二是完善科研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他建议,修改关于科研评价的条款;增加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原则的规定。三是修改关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关规定。他建议,完善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增加关于知识产权运营和流通的规定;将现行关于科学技术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条款,拓展升级为关于公共创新平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款限定范围。
打造“5G﹢北斗”加快融合发展
随着北斗高精度导航、5G、高精度地图的日益成熟,基于“5G﹢北斗”综合时空服务能力为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带来广泛应用并有望在自动驾驶、泛在测绘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拓展投资空间,实施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
郑杰表示,“5G﹢北斗”本质上是时间和空间位置基于通信的融合,其主要应用领域是基于北斗的5G网络全球时间同步和二者融合赋能的全球高精度定位。“5G﹢北斗”具有五个“融”的优势,即融网络、融科技、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通过二者融合和相互赋能,将形成一个天地一体全范围覆盖的信息服务网络,构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体系。
“5G﹢北斗”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在5G与北斗的地面基础设施协同、频率兼容、产业化发展、部分融合技术布局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郑杰建议:一是要加强北斗基准站的统一规划以及与5G基站等的共建、共用、共维,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全国一张网”;二是要加强“5G﹢北斗”的频率兼容研究,拓展5G与北斗的融合范围;三是要完善应用产业生态,提升“5G﹢北斗”行业赋能水平;四是要制定“5G﹢北斗”前沿技术研发计划,提升北斗导航的全球竞争力。
推进量子通信实用化构筑发展新优势
瞄准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内容。
郑杰表示,近年来,量子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发达国家在量子科技三大领域,即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其中,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术,具有无法被窃听的“无条件安全”特性。加快推进量子通信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自主科技创新、助推网络强国建设、注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目前,我国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郑杰介绍,我国“京沪干线”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长度为全球最长;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已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2020年,我国实现了首个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地面跨度达4600公里,验证了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但郑杰同时指出,由于技术壁垒较高,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量子通信在推进实用化过程中,在研发和应用的顶层设计、网络规模部署、工程化水平、产业化培育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对此,郑杰建议,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制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补齐配套体系短板,积极参与国际量子通信领域标准制定,抢占全球量子通信发展话语权。二是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加快量子通信网络部署,鼓励推动量子通信在数字新基建的关键领域包括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推广应用。三是要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多方协同推动关键技术瓶颈研究,通过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研究,完善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等。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逐步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未来选择,近年来备受关注。
郑杰介绍,所谓数字孪生城市,就是通过构建城市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对应、交互的复杂巨系统,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匹配的孪生城市,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他表示,目前,数字孪生城市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建设。在我国,数字孪生城市也正式步入建设实施落地期,应用场景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行业领域以及未来社区等。中国移动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一直致力于数字孪生城市的研究,并于去年11月发布了《中国5G城市数字孪生白皮书》。
与此同时,郑杰认为,虽然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在多个细分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整体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数据采集门槛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平台模型标准化不高、应用层次和深度不够、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数字孪生城市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全域物联终端统一规划和全域标识体系构建,提升城市级物联信息采集能力。三是加强新基建与数字孪生城市的同步规划和能力提升,提升虚实交互的实时性。四是加快CIM也就是城市信息模型的标准建设,构筑统一的CIM平台。五是完善数字孪生城市产业生态,深化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六是加强数字孪生城市关键技术支持与突破,加快落实技术创新工作。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