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委、部、局关于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通知

关于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通知

发改法规〔2021〕2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水利厅(局)、农业农村厅(局、委)、商务厅(局)、广播电视局、能源局、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牵头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决策部署,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进一步深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现就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根据国务院部署要求,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了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招标投标法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广泛征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大力开展随机抽查和重点核查,严肃查处破坏公平竞争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招标投标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一大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制度规则更加明晰,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但应当看到,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相比,与广大市场主体期盼相比,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仍存在薄弱环节。各地招标投标法规政策文件总量偏多,规则庞杂不一,加重市场主体的合规成本;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擅自设立审核备案证明事项和办理环节、违规干预市场主体自主权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在一些市县还比较突出;招标投标行政管理重事前审批核准备案、轻事中事后监管,监管主动性、全面性不足,一些行业领域监管职责不清,对违法违规行为震慑不够。为巩固和深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迫切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严格规范地方招标投标制度规则制定活动。各地制定有关招标投标制度规则,要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认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般不少于30日。没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和命令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减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不得设定证明事项,不得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新出台制度规则前,要认真评估必要性,现有文件可以解决或者修改后可以解决有关问题的,不再出台新文件;对此前发布的文件要全面梳理,对同一事项有多个规定的,根据情况作出合并、衔接、替代、废止等处理。地方制定招标投标制度规则、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制度规则,要建立征求本级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意见机制,确保符合上位法规定,维护制度规则统一。

三、加大地方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清理整合力度。各省级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招标投标制度规则体系的统筹规划,并强化对市县招标投标制度环境的监督指导。要从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高度,以问题最为突出的市县一级为重点,加大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清理整合力度。除少数调整政府内部行为的文件外,要按照应减尽减、能统则统的原则,对各地市保留的招标投标制度规则类文件实行总量控制和增减挂钩,避免边清边增;各区县一律不再保留或新制定此类文件。各省级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对省、市两级经清理整合后保留的招标投标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汇总,2021年11月底前,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行政监督部门网站专栏公布目录及全文(或网址链接),并动态更新,方便市场主体查阅;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监管依据。

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各地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要在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紧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异议答复、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招标代理等关键环节、载体,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合理确定抽查对象、比例、频次,向社会公布后执行;对问题易发多发环节以及发生过违法违规行为的主体,可采取增加抽查频次、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重点监管;确实不具备“双随机”条件的,可按照“双随机”理念,暂采用“单随机”工作方式。抽查检查结果通过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同步归集至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要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明确交易服务机构需支持配合的事项和履职方式,实现交易服务与行政监督的有效衔接。2021年6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要完成相关制度建设,11月底前完成首批次随机抽查。

五、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各地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要指导督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人在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公布接收异议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依法及时答复和处理有关主体依法提出的异议。要结合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2021年11月底前实现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均可通过电子招标投标交易系统在线提出异议和作出答复。要进一步健全投诉处理机制,依法及时对投诉进行受理、调查和处理,并网上公开行政处罚决定;积极探索在线受理投诉并作出处理决定。各地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职责,以清单方式列明投诉处理职责分工,避免重复受理或相互推诿;要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加快落实工业、农业农村、广播电视、能源等行业领域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职责,完善监管措施。鼓励探索通过地方立法建立特定部门兜底受理投诉机制,防止在确实难以协调明确监管职责的领域出现部门相互推诿。

六、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常态化征集机制。国家层面将加快开通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平台,围绕市场隐性壁垒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进行常态化的线索征集,作为异议、投诉之外的社会监督渠道,为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指引。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转办、督办机制,确保有效线索得到及时核查,违规文件得到及时修改废止,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纠正。线索征集平台针对实践中反映突出的问题,不定期发布和更新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负面行为清单”,明确监管重点,警示违法行为。各地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建立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征集机制,在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开通意见建议征集栏目,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管理、提升服务。

七、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健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为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地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分工负责,形成部门合力。要向下层层传导压力,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建立约谈、发函、通报机制,推动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现地方突出违法问题或工作不落实问题,将通报给当地人民政府或当地党委全面依法治省(区、市)委员会办公室,典型问题向社会公开曝光;结合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定期对各地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开展评估。

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本通知过程中作出的整体部署、各专项部署、阶段性进展和成果,创新性做法和成效、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抄送、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地方工作过程中反映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 通 运 输 部

水利部

农 业 农 村 部

商务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能源局

铁路局

民航局

2021年2月20日

(文章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国家发改委:中标人不得将中标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3部门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详细]2022-08-02 15:14

“青·法先生”服务团揭牌仪式在赛轮举行

12月20日上午,青岛市法学会“青·法先生”服务团揭牌仪式暨服务民企座谈会在赛轮集团举[详细]2023-12-20 22:52

拼经济号角吹响!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重大项目齐上马 “热辣滚烫”开新局 开年即开工,实干开新局。龙年伊始,各地重大项目纷纷上马,密集开工,呈现出一幅龙腾虎跃“热辣滚烫”的拼经济画卷。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投资就是谋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综合效益。比如,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政府投资更多投向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能力建设项目,今年将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重大项目纷纷开工 农历新年伊始,各地纷纷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掀起奋力拼经济热潮。 2月1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嘉兴市开工现场举行2024年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突出项目实、标准严、质量优,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43个。 浙江省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闻令而动,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坚持“项目为王”,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牵引带动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新春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举行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十百千万”工程动员大会。各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同步举办本级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掀起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热潮,吹响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百千万”工程行动的号角。 从今年开始,江西省启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在综合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十大领域”,每年滚动推进100个左右示范引领性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2月1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24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2024年,云南一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591个,总投资额11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9亿元。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共安排639项,总投资1.38万亿元。202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预计投资22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28个,总投资3857.2亿元;续建项目233个,总投资8437.3亿元;建成投产项目78个,总投资1531.6亿元。 2024年,重庆市发布市级重点项目名单,初步纳入项目约1200个、计划总投资约2.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4500亿元。此前,重庆市发布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包括七大类300个项目、总投资约3.6万亿元。 据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海南省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已于近日公布,2024年安排省重大正式项目295个,总投资77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5亿元。此外,安排省级112个预备项目,总投资3334亿元。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第一批《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涉及项目725个,涵盖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重大产业、绿色生态、民生社会等重点领域,计划总投资3.49万亿元,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较2023年均大幅提升。 增添发展新动能 在各地的项目清单中,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介绍,广东省今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超过一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类产业汇集项目370余个、年度投资额约1500亿元。 广东省提出,要抓实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一关键环节,广东省发展改革系统将把中试平台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为企业提供小批量试生产、材料装备验证、生产工艺验证等公共服务。 北京市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能级、完善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增一批释放创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重大项目。 湖北省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万个,其中百亿元项目136个,创历史新高。湖北省今年将以项目助推医药、汽车、化工等传统重点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其中,总投资140亿元的宜昌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30亿元的宜昌纬景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中创新航武汉项目三期、总投资55亿元的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等,将助推三大都市圈“芯”“光”、新能源、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表示,要千方百计加强谋划招引培育,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重点招引能级高、牵引强、档次高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外资项目。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陕西省将着力在优势巩固与新质培育并进、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同推、载体打造与基础升级齐抓、链长统筹与链主带动共促上下功夫,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稳住投资基本盘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抓住重大项目也就稳住了投资基本盘,也为稳增长打下基础。 “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2024年1月份,全国工程机械总体开工率47.81%,高于2023年1月的开工率(40.61%),为2024年经济“开门红”奠定基础。 浙江省表示,要牢牢牵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2024年,北京市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力争202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专项行动将突出重点领域,实施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等12个投资专项行动,稳住投资基本盘。 2022年一季度以来,云南省连续按季度组织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共推动6156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3183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税收达144亿元、提供超过18万个就业岗位,对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部分地方明确了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其中,海南、山西目标增速为10%左右,河南、安徽目标增速为7%左右,河北、浙江、甘肃目标增速为6%左右,湖南目标增速为5%。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同比增长约5%。中信证券分析,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显著抬升至5.6%左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抓项目开新局,促投资稳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投资主管部门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加力提效用好政府投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加强项目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重点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详细]2024-02-27 09:36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据了解,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制造业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发展中试产业: · 强化政策协同。完善中试政策体系,促进中试与高新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政策有机结合,加强中试信息交流、资源共建共享、产业链对接协同,优化配置要素资源。 ·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以产业化为目标,凝练中试共性需求,推动中试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重点突破极端复杂环境试验、可靠性仿真分析、数字孪生等中试关键技术和计量、标准、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用户单位联合攻关,解决中试瓶颈问题。 · 突破软硬件产品。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锻长板,以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为导向,推进软硬件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成套化发展。组织实施一批满足应用场景要求的软硬件产品示范项目,推进中试软硬件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 打造自主中试线。提升中试线系统集成能力,促进优质自主产品在建设中试线过程中先行先试,提升中试线自主可控水平。推动中试线软硬件产品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基础设施的集成应用。打造行业中试线示范样板,遴选一批中试示范线,并组织推广。 · 培育优质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仪器仪表、计量标准装置、试验检测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中试软硬件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拓展全链条服务。鼓励各类平台形成覆盖工程开发、技术熟化、工艺创新、样品试制、试验检测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设备租赁、远程运维、共享实验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遴选中试服务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详细]2024-01-23 15:31

发改委: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下达 累计安排金额超8000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详细]2023-12-25 19: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核心层企业—合肥叉车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3年9月,安徽叉车集团公司通过定向募集方式,独家发起设立了本公司。1996年9月,本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3000万股股票,并于当年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安徽合力”股票代码“600761”。截止到2005年12月31号,公司总股本为3.07亿股,流通股1.78亿股,资产总额14.7亿元,净资产10.5亿元。公司目前主要经营叉车、装载机、工程机械、矿山起重运输机械、铸锻件、热处理件制造及产品销售。金属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品)、电子产品、电器机械、橡胶产品销售;机械行业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业务;房产、设备资产租赁。公司的主导产品“合力”牌叉车及各类仓储机械广泛的应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行业的装卸及短距离搬运作业。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就树立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叉车及配套零部件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陆续推出了X系列、α系列、H2000系列、G系列叉车产品,尤其是2000年推出的H2000系列叉车,具有性能优越、安全可靠、低噪音等优点,具备了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抗衡的竞争优势,目前是公司主导产品;2005年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环保型G系列叉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优势。公司还开发了绿色环保型的电瓶车、石油液化气叉车等新型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的叉车和零部件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规格最全、规模最大,叉车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内叉车行业最大的消失模铸件生产基地、最大的油缸生产基地、最大的转向桥生产基地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叉车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试验检测能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十九年高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公司地处中部省份安徽合肥、所属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精神,公司还被列入安徽省政府“861”行动计划和重点支柱产业,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装备定点生产企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进出口商品CE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安徽省科技厅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HELI”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叉车第一品牌”、“中国叉车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及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