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与工程机械市场”平行论坛(第一场)嘉宾对话实录

平行论坛(第一场)对话嘉宾: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辉、无锡小天鹅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石生、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晓骏、青岛科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录廷、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总经理蒙先君、石家庄天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军、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周炜。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发展论坛--新发展格局与工程机械市场(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发展论坛--新发展格局与工程机械市场(一)

主持人:

协

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

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侯宝佳

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侯宝佳

侯宝佳: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请谈一下新发展格局下你们的业务如何发展?

李石生:国内的市场确实很大。比方说桥梁、5G基站建好后设备如何维护和保养,对我们吊篮产品的生态系统有较大的挑战。我们正在改变,努力朝着目标奋斗,且现在小有成效。

无锡小天鹅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石生

无锡小天鹅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石生

姚录廷:新格局就是结合现在市场的需求形势,企业做调整。以前我们产品出口占大头,由于疫情国外市场萎缩,我们不能再依赖出口了,但出口不能丢,同时扩大国内市场。

青岛科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录廷

青岛科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录廷

蒙先君:我首先认准定位,服务和支撑隧道局的施工业主,做好设备制造和专业服务工程。应对新格局,我认为首先要研判形势。我们新的机遇在哪里,国家新基建的投入,仅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接近55%,施工企业未来的市场很大,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新的修造技术我们没有质的突破,面临“四超一高”,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大埋深、超高质量的困境,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也是未来随着工程建设难度和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的挑战。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总经理蒙先君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总经理蒙先君

周炜:我们立足自己,做好产品质量和服务,再延伸产业链,以搅拌为主延伸到破碎采矿、材料处理和服务客户,把制造型企业变为服务型企业。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周炜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周炜

仇晓骏:国家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其实就是点醒企业,一段时间内海外市场受疫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陷入低迷。我们企业的应对方式相差不大,从用户需求、从改善自身产品、从用户体验感,用互联网经济发展诉说用户的痛点、产品的爆点,我们分析、研究、落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用户认可我们的产品。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晓骏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晓骏

宋鹏:内循环是一个宏观经济的话题,不仅是消费、市场的问题,还包含侧供给改革问题。这三年公司取得很大的成就,高端液压件在挖掘机领域替代了进口,达到30%,大大缓解了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的高端液压件的需求。

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鹏

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鹏

郭辉:当前我们国家主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新能源的排放政策,基于这些新技术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领域一些产品智能化提升,如单个设备的施工精度、行程能力、故障诊断能力、网络链接能力,数据分析、边缘计算能力等,这是我们较好的发展方向;其次面向集群车队,这是我们扩大内循环,做深产业的好方向;再次面向国家排放监测,环境监测,向新能源替代传统动力,燃气车辆排放标准的提升,通过工业互联网辅助生产企业抢得先机,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合法、有效、高效地开展工作;最后我认为中国企业大部分竞争的核心集中在产品售前竞争,基于工业互联网如果能做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拓展售后市场,精准判断产品维修时间并提供服务,及时提供增值服务,把后市场做起来。

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辉

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辉

李国军:新发展格局其实是国家给行业、企业营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或者更好的发展方向。国家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那行业、企业也应该逐渐明确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天远科技集团的主要业务有两个:一是92年起开始做代理商业务,是整个行业产业链中的流通环节,跟踪后市场服务环节;二是2000年开始研究车联网和大数据,在行业里有较强的竞争力。我们自己流通的试验田和科技业务形成了一个小循环,这循环试验田的模式成功运行后,推广给客户,帮助行业的更多客户构建新发展的数据化动力。

石家庄天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军

石家庄天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军

侯宝佳:我们第二个话题是创新与绿色发展,未来你们企业将如何投入资金去实施,你也可以说过去,比如说你的科技投入是多少,你绿色的方向是什么,研究了哪些?

周炜:我们把搅拌站设计成景观标志,而且环境、环保都达到要求,那搅拌站就很难搬迁,这是我的绿色发展设想。

蒙先君:提到绿色制造,就想到我们的切肤之痛,作为全球隧道地下施工领域最大的一个承包商,保有设备原值接近100亿,这么庞大的工业资产给我们隧道局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是盾构机占60亿,这里面相当一部分盾构机进入了老龄化,性能落后,再加上很多地方的业主对于盾构机有个准入制度,对我们形成了制约。怎么响应国家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号召,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2012年就开始推广我们再制造盾构机,目前有40台。比如我们花了不到原价一半费用让再制造设备延长工作时间,最长的里程接近7公里,甚至超越原型机而更好地适应工程。为此我们在北方建了一个盾构机再制造基地,下一步计划在广州筹建一个更大的基地做绿色环保和掘进机国产化工作。这些年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大力推进国产化。但盾构机的核心电器部件和液压原件还没有突破,需要进口。

宋鹏:在追求绿色发展高端液压件时,我们主要是做了两件事:第一是降低油耗,第二是降低噪音。液压件国产化非常艰难,为了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反复试验,把柱塞泵的机械效率反复提高,这样一台20吨的挖掘机油耗降低6%,挖机的一个生命周期就能节省上百万。关于解决降噪问题我们联合了兰州理工大学专家在反复的改进,虽然比较难,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姚录廷:关于绿色发展,我们企业一方面及时把环保绿色新技术、新材料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让产品能跟着绿色发展的速度往前走;另一方面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也是要有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这就是创新。

仇晓骏:我们美通的理念就是服务用户需求,在国家允许的再生资源可利用的方面做些我们应用化的研究;另外新材料的采用,减轻环境的负担,就是满足青山绿水的要求,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要素。

李石生: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绿色环保,产品让用户满意的同时在绿色发展上也要符合要求。比如高楼大厦玻璃的清洗,这个项目我们研发了三年多,明年自动化玻璃清洗设备能面向市场,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解决环保问题,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5G基站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始遍布,但维护、保养以及检修是难题。我们现在研发垂直升降的维护设备,既简便又安全可靠,我觉得符合当前需要。

郭辉:我分享两点,第一国家在推动百万设备百万企业上云,其实背后有数字化的在线生产。第二基于工业互联网对设备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我们不仅能做预防性维护,还给它提供一些预测性的参考,帮客户做多设备类型在线化的管理,让客户用得好、用得起、用得有价值,这是我对可持续绿色的理解。

李国军:我从行业的供给侧角度谈一下对绿色和创新的认识。因为数字技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行业发展中供给侧的创新,绿色包括环保排放、降噪和绿色再制造,也包括企业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的经营健康问题,实际是指效率成本和风险问题。我们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采集到很多的数据并分析应用。绿色指标是在各个环节降低风险和成本,比如人工智能在后市场的应用,经营成本会降低5%左右,金融风险会降低50%-60%,服务效率提升10%。这是我们对绿色和创新的一个认识,一定是和提质增效、控制风险相关的。

郭辉:其实工业互联网它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软又硬,还有分析。硬件层面的表现就是电子产品,但电子产品要符合国际的标准。比如我的电子产品做到抗电磁干扰三级、四级,对人体影响是可以忽视的,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一个电磁辐射。另外就是数据层面,数据采集是需要成本,我们尽量把异常的数据、故障的数据和需要清洗的垃圾数据抛出去,叫做数据完整线。第三个就是我们国家的工业互联网,像工业模型、工业协议的多少,代表了你在行业里的水平,工业互联网要有面向工业的软件,它的产出一定是机体模型。

侯宝佳:我们国家的质量文件指导路径有三个过程。第一从1996年到2010年叫《质量振兴纲要》;第二2010年到2011年到2020年《质量发展纲要》;第三2017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才真正把我们经济甚至把整个社会推向了高质量发展,这是不可逆的,且很多文件的指标提到一个新高度,包括刚才谈的前两个问题,最终落脚点是高质量发展,各位嘉宾结合自己的业务谈高质量发展的作为。

李石生:高质量发展其实是每一个良性发展企业的永恒的话题。没有质量,企业就没有生命。以前一些产品是国内行业间相互对标,随着时代的推移,对标已是与国际顶尖企业,现在我们的产品性能可以和国际大腕进行媲美。在风电行业国际展上发现里面有50%是我们厂制造的产品时,我觉得既骄傲,又觉得是鞭策。骄傲的是在国外很多领域通过其品牌帮我们进行产品宣传;鞭策的是我们产品细节与国外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不断提高、不断地鞭策自我。

我们企业有两个目标,一是我们产品做到极致,与国际顶尖企业竞赛;二是让用户满意。在产品高质量的同时,我们要逐步突破应用领域,这也是企业发展永恒追求的话题。

仇晓骏:美通做筑路机械,都是围绕道路的建设与维护。最开始做沥青洒布车,用于筑路施工,行业是比较特殊,我们靠满意度带来口碑,在这个行业里实现了没有进口设备,全都是国产化,这来之不易成果是我们努力奋斗出来的。

我们的产品从能用、好用到后期的维护,对客户服务要求响应快速,研究客户的不同的需要,包括前面讲到绿色环保,提到再生资源的利用,我们都在努力实现。像北方的再生料和南方的再生料不一样的,同样的操作在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结合从用户反馈端、信息端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包括和专家、院校产、学、研合作深入分析,提供一整套的方式和方法给用户,提前解决售后服务,赢得用户的口碑,帮助用户就帮助自己。我觉得这是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姚录廷:科泰高质量发展有两方面:一是解决产品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把产品做成精品,这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二是提高盈利能力,因为企业归根到底是靠盈利支撑生存和发展。

宋鹏:机械设备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高质量发展,整机质量靠高端液压件零部件。我们主要做到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现在客户对我们液压件上的泵马达要求越来越高,一年达到三千小时,甚至三年五千小时,对此我们有很多创新和改进。一是我们用一些新材料,加强关键摩擦付的寿命。二是现在的设备都在追求智能化、数字化,追求互联互通,所以我们液压件一定要可控的、智能的、电控的液压系统来适应整个大的机械设备的需求。

蒙先君:我们是基建大国,但并不是基建强国,虽然这些年我们在各领域积极探索,但受限于技术和产品相关的能力。很多产品的供应方所承诺的节省人工、提高效率、提高建筑安全,实际上没有达到。这不单是工程建设方的责任,更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所有配套厂家、主机生产厂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有一天我坐在地面上,通过遥控就能把整个工程做完,甚至掘进机通过大数据、自动控制、系统自我识别等,自我采集后自动进行开挖,洞内是无人的,我们像白领一样工作,高收入,有尊严。

周炜:我们装备涵盖铁路、交通、公路、核电站、水电站,包括建筑各个工程行业,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得非常好就叫高质量发展吗?不是的。高质量发展第一就是产品耐久性,为了保证耐久性设备满足施工企业的需要,调整设备适应客户的材料需要,满足客户,搅拌最好的工程材料运用于施工,让客户满意得到效益,让客户赚钱才能高质量发展。

李国军:我从三个角度谈一下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第一,天远作为代理商一直推行精耕细作的模式,在代理商的管理中做高质量发展或者高质量经营,最主要的抓手就是利用数据。天远科技提取业务过程数据以及场景要素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应用到经营中。第二,天远科技公司多年通过数据要素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重视下游施工者以及维修工场景的改善,特别希望能利用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去推动。研究无人化、智能化,对公司和客户已成为一种生产力,并不断地创造增值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趋势。第三,我想呼吁更多的企业重视数据,重视技术的应用,建立行业的共性、多边性,普惠平台,帮助我们上下游的客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郭辉:徐工早在三年前提出“三有一可”,有质量、有效益、有效率,可持续。“三有一可”模式下徐工提出行业领先、标准领先、技术领先,这是徐工的理念。不仅让客户满意,还要有客户附加值。客户附加值的概念是什么?在卖产品价格的基础上,再给一个超出预期的附加产品、附加功能。基于工业互联网在服务型分析产品保有量、老化程度、故障、油耗、开工时间长短、利用率,包括客户的更换和交易频次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哪些设备利用情况较好,哪些设备闲置时间较长,哪些设备二手交换率的次数非常高等做一定的量化。在产品研发中重点实施改进智能化服务,这样就更精准地把控客户,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功能设计,产品使用契合客户的需求,并且超出客户的心里预期,产生较多的附加值,使产品的竞争力更高。

侯宝佳:用一句话概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石生:高质量产品的前提下,产品应用的拓展是核心竞争力。

仇晓骏: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包含服务、质量、技术……一切都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

姚录廷:科泰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我们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宋鹏: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足够大的投入,掌握全面核心的技术,另外建立一套好的质量管控体系,做出好的产品。

蒙先君:施工的质量优劣全依赖于装备,在座各位都有了核心竞争力,我就有了核心竞争力,腰杆就硬了。

李国军:天远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加上最先进的ICT技术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产品,赋能于我们自己,赋能于行业客户。

周炜:南方路机以工程搅拌设备为核心,从沙石到道路,到建筑,延伸到沙石土料的破碎、拆分和生产,直至延伸到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由此完成全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郭辉:徐工核心竞争力就是徐工徐工,祝你成功,那徐工信息核心竞争力就是基于最懂制造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Zeshua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