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这套工业体系对我们的军事国防、经济发展、衣食住行有什么具体影响,这篇文章给大家展示更多不同方面的例子。

01 完整工业体系的价值

1.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

2.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

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小时电话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

接下来是美国,具体数据以前看过,现在找不到了,不过也应该占有94%左右,然后是俄罗斯,欧盟,日本勉强算的上一个(主要是民用制造业体系)。

3.完整的工业体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力量。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

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一个100%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中,能够自主生产一切战争产品而不会被外国卡脖子。

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完全可以以少数尖端的产品就消灭小国,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尖端技术的差距还没大到一方完全无力反抗。

所以在这种时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产中端武器,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例子可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大战。

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

从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就是白人占统治地位,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就是一个异类。

共产党有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

中国不但先后和美苏两个发生过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甚至遇到苏美两国制定共同瓜分中国的情况,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勒在中国的脖子上,一个绝对完整,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

当然,到现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就算是各种被人诟病的高精尖产品,中国的技术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几名。

落后与先进,要看跟谁比,更别说中国技术追赶,并购的速度那么快。

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如果工业体系对外依赖,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在冲突中,就有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朝鲜并不是一直这么惨,过去朝鲜曾经生活水准比中国和韩国都高。

后来苏联垮掉了,经互会垮掉了,朝鲜得不到足够的石油、机械零件、技术,于是石油农业垮掉了,机械化的体系垮掉了,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当然,朝鲜是个小国,它本身不足以容纳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中国身为大国的一个优势。

不要看中国很多东西仍然需要进口(比如芯片),如果真的被切断了供给,中国仍然可以生产低端芯片可供使用,尽管优良率比较低、功耗高、速度慢,但是支撑工业体系还是够的。

所以,完整工业体系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意义非常显著。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威胁该国,他们都没有能力通过贸易禁运就打垮该国的经济体系。这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冲突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由于一国产业比较齐全,外国投资时,很容易就能从本地找到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从外国进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运费,往往还要支付关税)。

这使得中国即便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产业还是不得不留在中国(当然,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但对国家安全有好处,还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助益。

02 后进者的隐忍

而中国最早的完整工业体系,是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上建立起来的。这使得,即便中国和苏联、美国同时交恶,本国经济体系也不会崩溃。

世界上现在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恐怕只有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比较勉强,日本算半个,受自然资源限制比较严重。

其中美国和欧盟最强,基本上各个领域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基础材料、精密仪器、电子等方面水平虽然堪用,但确实较差。俄罗斯退化较严重。

美国很多东西不生产,并不是它不能生产。只是生产无利可图。具体的技术,它仍然是有的。必要时刻,美国依然能够恢复相关的生产能力。

特别是“巴统”的存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武器禁运。北航买不到正版的Adobe,美国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尔向中国出口XEON处理器。呵呵,自由市场下居然有禁运。

制造业。据说某五轴出来后,外国的产品价格直接腰斩。而且,国产五轴据说还各种糙。

但这东西差100年,那是别人吃肉你喝西北风。差60年是别人吃肉你喝剩汤。差10年,你还是喝汤,但人家也只能跟着喝汤了。

这东西急不来,就耗着吧。要做好继续亏本几十年的决心。看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赚多少,而是进口产品价格能不能腰斩再腰斩。

再举通信行业的,来说说交换机吧。15年前,一块板20万。10年前,10万。这是正常的技术进步。

但请注意,并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几年的技术。但人家技术垄断,就可以5年才减少一半的价格。

不过最坑的是导流板,就一个铁板,用来填补空槽位,引导气流,控制设备温度的。35美金一块,1斤重,还不是不锈钢,多年不降价。

你能说这是技术好么?但人家垄断交换机技术,别的牌子人家不认,你敢自己装,人家整台机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国产交换机开始有中高端产品了。BUG超多。但是价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开始用。用了3年,稳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欧美产品的1半了。这个结果一出来,进口交换机价格就开始了跳水过程了。

10万的板子,5年后1万,再5年。。。很多欧美厂已经倒闭不见了。。。。

至于那块35美金的铁板?免费送。后来明确说,其实没有铁板也没事,就别配了……

这就是现实。重要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是否精致,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让老外老老实实降价。

后进者是很悲哀的,只能隐忍着。所谓的双赢。其实是美丽的谎言。

一开始是落后的没能力,人家说一万就一万。后来落后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说我让利5000吧,你的产品别出来抢市场了,嗯,双赢。

以前我们的国家产业水平较低。水泥厂的磨机用减速机,当年国外的减速机卖1000万一台,国内减速机还开发不出来稳定的产品。

等到国产化之后,国外的大型减速机已经基本退出国内市场,因为国产可能只要三百万。

同样的整个体系的各种设备价格都降下来了。然后才有了国内水泥产业的大发展,然后到了今天水泥价格已经快降成了白菜价。

再然后水泥行业大发展才有了中材国际这个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总包商的技术积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国际的海外总包业务占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业务。

再反过来造就了非洲,东南亚水泥行业大发展。你能想象五年前非洲没有几个水泥厂,只有水泥进口商的时代么?

所以,听别人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我听了很爽。

欧洲人的生活不是凭空出来了,当中国人不能造东西的时候,他们能把五块钱的东西卖成五十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给了欧美国家养着他们可以休闲度假,可以让他们长着一张没被欺负的脸。

03 老外也不让卡脖子

还是减速机行业的。看看欧美国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2005年西门子并购了一家公司,对于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2亿欧元的收购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局。

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块的空白。但是对于与西门子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竞争的GE来说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尤其是在风电领域,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位就是减速机,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兰德买,而GE和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对手。

这两家一个是美国巨头,一个是德国巨头,弗兰德也是德国公司。就算不合作无间也不至于影响GE和弗兰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对。

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应是在中国找了一家企业合作,断掉了与弗兰德的合作,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自己的脖子。于是培养了一家中国企业,短短几年让这家企业从产值从十几亿变成百亿级别,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

国际巨头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国这么多产业被中国人攻陷后发现原来老外赚了这么多钱,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以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该说傻呢还是天真呢?

你以为制造业,是你有钱就能买来的?是你想买就能买来的?

我想说的是,一种仪器,如果国产没有,那么国外产品会以翻一番的价格卖给你。

唯有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生产出来,他们的价格才会不约而同地大幅下降。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随时面临技术封锁和禁止出口。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国内庞大的采购需求最后仅仅养肥了一批买办,而我国工科学生只有顶尖的一批人能够加入国际高精尖企业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厂。

04 真正的共同富裕

举大家熟知的行业举例,并进行粗浅的讨论

1.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

无论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还是导弹、雷达、舰艇、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

在上世纪80年代初,8086的芯片都需要进口,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之类换回来的外汇,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芯片,而且高端芯片动辄遭到巴统的封锁,这种酸爽,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很多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主流制造技术实施的技术封锁。

那一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

简而言之,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就会展示给美帝和巴统一个信息:我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贵国如果继续封锁0.6um工艺的芯片出口我国,或者卖高价给我国,那么鄙国将用五年时间自行开发并生产,不再进口贵国芯片。

于是美帝的行业协会就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

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

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们做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时候,如果想借鉴国外某些重要芯片的话怎么办呢?

我们会先打磨掉封装,然后拆出芯片;用蚀刻的方式一层层的脱掉芯片上层的覆层,然后照相,人工扒版图,分析出电路,用Spectrum仿真工具进行仿真,Oh yeah!鄙国的学习、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这样的野蛮生长的手段,从90年前后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行业先以掌握先进制造工艺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的进口权。

然后通过多个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遂有了中国台湾地区人张汝京2000年开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国际(SMIC)。

2004年开始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养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

2007年时候西安那边的英飞凌、奇梦达等IC企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机时候,有没有哪家公司收购了国际上的IC行业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了25年后,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刻蚀机全面通过中芯国际(SMIC)生产线全流程工艺验证,并获得订单。

这TMD就是零的突破!

2.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

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

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

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

国际产品生产商啊!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酒店。

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进口退税,清关报关什么的,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只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额会养活多少人?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有15万员工(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

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

所以,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随便讲个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华虹。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全部从美国CUBIC公司的产品,于1998年9月完成1号线调试。

1999年3月运营。但是全部进口的缺点有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资深维保人员要从美国飞过来,而且工时费从美国出发时开始计算。

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候,政府就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遂由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联合体中标,在实施中逐步实现应用软件本地化,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这个时候上海华虹的水平还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认为上海华虹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于是在2001年末1号线北延线的AFC招标中,上海华虹用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CUBIC公司,并且实打实的在2004年把活干完了,而且培养了一票人。

被高新现代、上海邮通、上海华腾之类的单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时,国内AFC行业就基本没外国公司什么事了。

一条线一个亿的合同额,50条线就被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新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这些单位给瓜分了大头。

而且这个时候,上海华虹还跟复旦微电子(你看我第一个说的就是微电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统的提供国产化产品,还带动了微电子行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厉害的地方在于,从引进技术到踢开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时间,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3.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

前面两个例子的规模都不算大,真正大头的在这里呢!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

回答: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

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方案,具体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80亿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

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29亿人民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27.6亿人民币)、大庆化肥厂(日元贷款,汇率调整,投资增加到26.7亿人民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20亿人民币)、天津石油化纤厂(13.5亿人民币)

注意啊,这是1970年的116.5亿,那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是2.46哦!47亿美元哦!

1970年外汇储备花得只剩2000万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另外,1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GDP为272亿美元。中国那点外汇,拿来引进乙烯化肥装置都不够,还想要买什么电视机?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一览表:

1、齐鲁第二化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6年7月建成,投资26303万元;

2、四川化工厂 1974年5月开工,1976年12月建成,投资16012万元;

3、 泸州天然气化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7年3月建成,投资20642万元;

4、大庆化肥厂 1974年5月开工,1977年6月建成,投资267447万元;

5、沧州化肥厂 1973年7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24312万元;

6、辽河化肥厂 1974年6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34342万元;

7、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75年1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18759万元。

8、栖霞山化肥厂 1974年9月开工,1978年10月建成,投资32128万元;

9、安庆化肥厂 1974年3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40526万元;

10、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 1976年1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17185万元;

11、洞庭氮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9年7月建成,投资31329万元;

12、湖北化肥厂 1974年10月开工,1979年8月建成,投资29875万元;

13、广州化肥厂 1974年12月开工,1982年10月建成,投资50739万元;

以上13套装置中,除洞氮、安庆、枝江三套装置以石脑油为原料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装置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为美国和荷兰,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部分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艺。

一亩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进了390万吨化肥生产设备,约能满足2.6亿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着当年的引进装备加技术,抽调人力进行攻关,如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30万吨乙烯设备攻关,大化肥攻关等等。

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学习、研究的前辈的努力,一口一口地啃下来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别不当回事,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能要你300万,高端的还禁运,更别提搞什么螺旋桨、潜艇、大飞机了,到老百姓这里,就一辈子跟绿皮车打交道吧。

05 丛林社会

第一个,液晶面板行业。2004年,我在某国企当15inch面板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才是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不到两年的愣头青。

整个团队花了3个月做设计,一个月做mask定材料,2个月试做,正式投产前我们的预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这时候市场价格260美金。

6个月后我们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inch市场份额,这时候市场价是可怕的160美元,我们的成本是180美元,亏的姥姥家都不认识。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财报,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场经济的说法,这种企业应该关门?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关系在2005年,中国面板行业每亏损1块钱,中国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企业就会成本下降20块钱,这就是国产化的力量。

感谢BOE、tianma、SVA、TCL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面板业国家的巨大投入,就没有国产电视机行业的成功。

中国政府在液晶面板行业的投入大约是1000亿,而2014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1.4亿台,多少年的投入几个月电视机行业就赚回来了。

第二个例子是我现在做的新能源。

2010年,我们和所有的气体国际巨头,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公司谈一种烷烃类气体的供应。

他们的报价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供应商成本在25000以下。

然后我们努力培养了福建的一个国内供应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们用31000的价格买。

然后不到一年,这些五百强又来找我们了,说27000卖给你们。那按某些自由市场经济信徒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国内厂家,和国外大企业合作?鬼才这么干。我们很清楚等国内这家死了,这些国外大鳄会毫不犹豫的涨价到40000以上的。

顺便提一句,和我们谈判的,都是这些国际大公司中国子公司的中国籍买办。

再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债务缠身,假如中国土豪不出手,绝对死的透透的。

即使这样,这笔收购受到了美帝议会的反垄断调查,收购拖延了三个月。而所谓的反垄断,过程中美帝议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垄断,而是我们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军事应用。

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绕式钢板,当我们国产化之后希望在中国生产时,美国和日本的供应商都表示不能对中国出口。

因为根据巴统规定,这是战略物资对中国禁运。而在我们和宝钢达成一致由宝钢开始生产这种钢板样品6个月后,美帝果断取消了这种钢板对中国的禁运。

所以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因为这个世界从过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仍然是典型的丛林法则。任何时候,只有你能造的出来,别人才和你谈自由市场。当你造不出来,面对的或者是高价倾销,或者是彻底禁运。

当然,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仅仅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目标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国外加高级产品倾销地,那国产化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必要。

做一下说明,后面两个例子我们都已经是民营企业了,虽然是巨无霸级别的民营企业,但属性就是民营企业。

国际封锁不仅针对国企,民企也一样,只要你是中国企业,而打破这种垄断,民营企业一样在努力。

想想蒋委员长这么厚道的人,日本人造了济南惨案,北伐就绕道;日本人918,不抵抗,等待国联制裁。

国际社会上这么合群这么友好的人,得到了什么?但蒋委员长好歹是个中国人,也有一颗中华富强,不挨揍不挨饿的雄心。可不是某些人那样“做不做狗没关系,只要人民过得好”。

中国这么大体量,做了狗,人民能过好?沉渣泛起,满洲国都被怀念了。人家霸占了良田矿山,中国人做苦劳,然后吃口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罪也是这帮人憧憬的。1945年抗战胜利,蒋委员长几乎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核武器列入议事日程。

吴大猷,华罗庚先生都是该计划的负责人。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这批留学生本来就是要去学习核技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盟友美国人表态,想都不要想。清华牵头,北大参与,聘请钱三强先生筹建核能研究所。结果钱先生在中国自己的海关被扣了两个月,美大使馆密函中研院,百般阻挠。

这些密函有些被梅校长留下来,可以用来打脸以为蒋公执政中国就能跟全世界做好朋友、人家就不卡脖子的幼稚病患者。

补充一句:一般核能研究用的设备、材料跟武器级设备、材料差距很大。跟大部分人理解不同,日本那么多核电站,让他马上造个核武器出来是不可能的。解放前钱三强到国际上去买实验设备都买不到。这个时候国家没有“站错队”吧?土耳其也没站错队吧?别人卖给他的导弹都不含技术转让。

中国要便宜卖给他,含技术转让。美国、北约跑来施压了。施压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武器扩散,而是自己要推销自己的武器。

人家不卖给中国,归根到底是中国太大,潜力太大,没有人愿意培养一个强大对手。什么意识形态都是“让你丫戴帽子”“让你丫不戴帽子”的借口。中苏交恶,美国的黑鹰就卖过来了,F15也差一点,因为这个时候你有用啊,管你什么意识形态呢,配合我遏制苏联就行。

法国人造不出氢弹,盟友美国英国也没卖给他啊,最后还是TG没节操技术交换了。“先进技术是不能靠引进的”这都是几代中国人血泪教训。

印度人好吧,民主国家,美苏最爱。到现在印度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冤大头。养活着美、俄、法、英几大军火贩子。

价格贵的离谱不说,经常延迟交货,再讹诈一笔。印度这样的朋友,全世界都会喜欢啊。中国如果也这样,就不会“世界为敌”了。

这是我们要的吗?中国把自己的血汗钱去当冤大头,人民生活怎么提高?前几年吵得很凶的稀土垄断,也挺有意思。在过去一个大宗商品牛市中,所有资源价格都在涨,稀土这么稀缺的战略资源不涨反跌。

然后中国人稍微想提个价。别人不干了,说你搞垄断。

铁矿石涨得,稀土涨不得?嗯,人家是民主国家,民主国家的垄断不算垄断,操纵不算操纵。

好吧,我们只要继续贱卖就能跟全世界快乐玩耍了!你啥都贱卖靠什么提高人民生活啊?

工业化国产化不能保证所有国产化的产品最低价,但是能保证一揽子产品最低价。挑个别商品中国比国外贵来论证中国物价更高是以偏概全的。请解释为何联合国数据中国购买力(ppp)计GDP超美国,而美元计GDP排第二。看不懂请自行补课。

当年有人提议我们搞个盘尼西林厂吧。宋子文部长讲话,美国能生产,干吗要自己建?这就是当年最中枢的人的见识。

当年有一种叫做买办的存在,他们的富可敌国。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品行甚至非常值得称道。这些人巨富的基础之一就是垄断贸易的暴利。当你无法生产一样产品的时候,这种暴利是非常惊人的。

胶卷时代,全球有成熟彩胶技术的只有四个国家。美、德、日、中。中国的叫乐凯,没错,非常矬。但是乐凯卖15的话,柯达在中国很难卖过30。而在苏联,这个价格可能卖到100。

那么这个价格下苏联人民的净福利损失就是70元。假设俄国的买办阶层都不持有美国绿卡,只赚取10的利润。实际的结果就是以损失60的整体国民福祉,创造了极少的暴富者。

无论这个交易过程如何形式合法如何买卖公平,它带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几条价格对比曲线。看看ABB、施耐德继电保护设备在正泰、德力西市场份额扩大过程中价格变动情况。

看看摩托罗拉、爱立信基站设备在华为、中兴份额扩大过程中的变动情况。不要觉得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所有的基础设施的最终承担者就是一国国民。

做生意要算账,但是怎么算是个大问题。造盘尼西林厂要花钱,没错,甚至花冤枉钱。没错。因噎废食吗?所有的都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国家一定不吝投入。

“比较优势”通过公平交易可以使双方获益,这个本身是要约束条件的,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经常是不具备的。

曾经有一阵子科特迪瓦产生了经济奇迹,他们种可可有比较优势。好景不长,过两年就被收割了。

初中世界地理有讲过,不在饥荒临界点时农产品的可替代性实际上是远高于工业品的。

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样的人口基数,不完成工业化不实现核心产业的工业化自主化,是没有前途的。

“先进技术是不能靠引进的”这句话是惨痛教训后的真知灼见。

最后再讲个故事

陈志武:“我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说了很多让国防科大教授很愤怒的话:国防科大银河计算机系花那么多的钱,就是给中国未来计算机博物馆提供很多的展品除此之外没有享受任何的好处。(博鳌论坛)”

经济学没有国界,经济学家却有国家。陈教授果然是美国人。

来看看历史 :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银河I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银河II十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十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我们有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

对英法德这些国家来说,人口6千万左右,很多东西是自己生产还是去国际市场买,最多让全球的供需变化波动个百分之一二,对市场的影响不大,花费总额相对也不高,对价格可以不太敏感。

日本1.2亿,韩国才5千万,美国也就3亿。但中国不一样,13亿人如果全推到国际市场,是会强烈影响整个市场供需的。自己能生产加出口中低端市场,现在干脆全指望其他国家,一消一涨,几乎是1/3的供需变化。

这个量级的变化会带动原材料价格、全球加工分配、产业分配等一系列元素的剧烈变化,最终反映到产品价格上,可能数倍于自己生产的价格了,也就是说中国产的时候人均10块钱的东西,如果不产从国外买可能就要花50块了。

这多出的40块、400块、4000块乘以13亿,就是能生产的国家因为技术优势从中国可以获得的利润。这部分利润让他们只有几千万的人民分去过发达国家的生活了,也就是中国自己做能省下来的钱。

即使是价格已经比较透明的产业,也要自己搞,因为13亿人的市场总量太大,而我国的人力和资本精力远不到饱和。利用生产要素和本土优势完全可以自己把市场消化掉,然后坐望国际市场,不至于出现产业分布畸形,而且产业升级的时候也马上跟得上甚至有机会领头。

所以除非是中国不需要的,或者是要也要的不多的,别的东西能拖到国内做,就尽量做,能多做点,就尽量多做点。

近几年,电视的价格急剧下降,小米电视2,40英寸居然只要1999。因为有两家公司,一家叫做京东方,一家叫做华星光电。我想对那些顶着亏损继续经营下去的人说声谢谢。

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张不被欺负的脸。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请看土耳其2009年开始的防空导弹采购计划!土耳其属于北约成员,招标的是欧盟的紫苑导弹,爱国者3,中国的红旗9和俄罗斯的S300。

美国人报了天价,不允许技术转让,不让土耳其组装生产,俄罗斯阳奉阴违,只愿意提供S300,不愿意提供S400,价格天价,欧洲紫苑导弹不愿意转让技术。

只有中国价格合适,性能中等偏上,还愿意转让技术。

然后呢?然后宣布中国中标,然后呢?迫于北约和老美的压力,土耳其被迫中止了这笔合同!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这就是被欺负的脸!

再说一个运输机的话题,中国曾经向俄罗斯买了好几十架伊尔76,因为我们自己造不出大运。后来因为成本问题,我们不愿意再增加费用,合同被冻结。

最近俄罗斯说,要么升级到伊尔476算了,但你得加费用,中国直接给拒了。

加费用别想,赶紧把伊尔476给我拿过来,别废话,要不劳资不买了,老子的运20差不多再有几年就能飞了,怕你个屁!

没有工业化国产化,哪来这么高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国产化,我们能有这么多高铁?我们的高铁能出口到国外?要不是坚持市场换技术,然后让国内厂商完成技术积累,到现在出门还或许还要坐绿皮车呢!西方国家靠着海外殖民统治完成资本积累,然后阻止其他国家工业化,这不现在又对我国华为开始了制裁。(文章来源:蓝海长青智库、机械前线)

责任编辑:Shin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加速工业体系升级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2020年这一中国经济的热词,在全球瞩目的两会期间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两会建议案中提出《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工业体系升级》的建议,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从最初的平台建设到数据安全,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再到今年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的整体思考,工业互联网一直是周云杰近几年来倾注大量心血的课题。今年也是他连续第四次提出与之相关的建议。 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上半场,它重塑了商业的形态;而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必将重塑工业的形态。“全球都在争抢工业互联网的高地。”周云杰指出,“只要把握准方向,依托大企业,国家配套好、政策优惠的话,相信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一定会有机会抓住机遇,实现全球引领。” 定制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为加快促进本国制造业振兴,繁荣实体经济,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美、德、日等国纷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合作为抓手,加快工业互联网推进。如2014年美国GE、IBM、Cisco等龙头企业主导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德国以西门子为领军企业,提出“工业4.0”。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基本上跟全球同步。赛迪顾问今年3月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6109.1亿元,同比增长14.0%。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论坛透露,2019年我国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已超80家,平均每家企业设备连接数69万台,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为了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发展,今年两会,周云杰带来的《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加速工业体系升级的建议》中提到,要以工信部推荐的十大双跨平台为依托,鼓励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并成为该行业的操盘手和合伙人,共同探索世界领先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 基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海尔2017年正式推出的一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平台。它通过对赋能企业全要素、全流程、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也让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时代早早到来。 大规模制造与大规模定制,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大规模制造是 “以自我为中心”的,虽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它满足不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商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能企业“预判”,一旦判断失误就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大规模定制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尤其是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让用户参与进来,只有解决了客户的痛点,才允许大规模制造,这样有效避免了库存积压及生产浪费。 海尔有一款名为云熙的洗衣机,是由很多用户参与共同设计出来的,上市当天,销量达到20多万台,这相当于传统方式半年的销量。统计数据显示,卡奥斯上的产品不入库率高达75%,消费者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占比达24%,合作客户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占比达51%,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的全球领先。 标准化,提高工业软件自主研发能力 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同忽视的现实问题,如技术、人才、安全等方面仍存在瓶颈和短板。以工业软件为例来看,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大脑和神经,国产软件尤其是高端软件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数据显示,国外厂商在我国高端工业网络协议领域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就需要中国抓住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补短板、攻难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此,周云杰在两会建议中提到,结合新基建,能够把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所有技术融合性创新,嵌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 工业软件和工业APP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的重头。周云杰建议,集中优势资源,专注工业互联网软件和工业APP的研发,特别是提高我国自主研发的能力,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并建立开放、开源的生态系统。 目前,卡奥斯已经先后主导和参与了31项国家标准、6项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唯一被IEEE、ISO、IEC三大国际组织批准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标准的单位。但海尔显然不会止步于此。 “从今年开始,海尔准备在工业互联网上投入40亿元”,周云杰透露了卡奥斯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卡奥斯的员工也将从现在的1300人增加到年底的5000人,到2021年预计达到10000人,其中80%的人员聚焦在工业基础软件、工业APP和卡奥斯平台的研究上。 生态化,建立共创共享的开放平台 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坚持开放和构建伙伴生态是一条必由之路。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周云杰提出,希望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并明确平台方为中小企业赋能的责任和成果。工业互联网平台要确保同时中小企业登陆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后,“卖得比原来多,卖得比原来快,卖得比原来赚,”当广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就被带动起来了,国家倡导的“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就自然而然得以实现了。” 而大企业在卡奥斯平台上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无疑会更大。周云杰在两会建议上提出:以工信部推荐的“十大双创平台”为依托,鼓励各行业领军企业在各自的行业里边建立工业互联网的子平台,让大企业成为这个行业的操盘手和合伙人,让我们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能够真正支持到工业产业化的升级。 据悉,目前卡奥斯已经吸引了中科院、华为、科大讯飞等一批知名高科技企业入驻;同时,其与青岛啤酒在卡奥斯平台共同建设的啤酒饮料行业的子平台,有望在青岛形成一个能带动300亿左右产值的啤酒饮料产业集群。 “与大企业共创,与小企业共享”,周云杰表示,海尔卡奥斯是一个开放的、开源的生态系统,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建设一个共创共享的平台,加速工业体系的升级,共同引领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详细]2020-06-01 14:54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在工业领域,要推进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学工业、建材、造纸、纺织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A、煤炭工业——实现绿色开采《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煤矿绿色开采。根据资源赋存条件选择先进高效的开采技术,推广矸石充填、以矸换煤等即采即填技术工艺,鼓励采用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开采方式,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推进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煤系高岭土(岩)、油母页岩、硅藻土、石墨、膨润土、耐火土等共伴生矿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煤层气发电或将煤层气作为矿区、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气。推动矿井水用于矿区补充水源和周边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实施系统节能降耗。鼓励煤矿和选煤厂开展系统节能,淘汰老旧设备和选煤工艺,加强工序能耗管理,加大风机、水泵及选煤厂技术改造,加强洗煤废水循环利用,减少电耗、水耗和介质消耗。加大煤泥脱水技术的攻关力度,提高煤泥利用率。推进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利用矿区矸石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对沉陷区进行立体生态整治,利用矸石、灰渣等进行土地复垦,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适宜产业。鼓励复垦土地的再利用。构建煤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煤矸石、洗中煤、煤泥发电以及煤矸石制砖和生产水泥,构建煤—电—建材产业链。推进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合成氨等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示范项目建设,构建煤—焦—化等煤基多联产产业链。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75%,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60%,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85万千瓦,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00万千瓦,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5%,土地复垦率达到60%。B、电力工业——加强余热利用加强节能降耗。调整优化电源结构,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提高火电机组技术装备水平。加大锅炉、风机、水泵等设备节能改造,推广等离子无油点火等节能技术,降低厂用电率。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供,严格实行“以热定电”。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和电网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电网传输效率,有效降低线损。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将中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作为冷却水。推进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粉煤灰生产建材产品,推广粉煤灰在市政建设、筑路等工程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在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支持粉煤灰经超细化加工作为造纸、橡胶等的填充材料。鼓励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高档装饰建材及改良盐碱土壤等。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建设。加强准入监管,优先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符合条件的煤层气、煤矸石、余热余压、垃圾等综合利用电厂并网发电。强化电力调度交易监管,推行节能发电调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和综合利用电厂发电量比例,促进区域间电力交易,减少“窝电”。推广分布式能源。 构建发电与相关产业的循环经济链。构建发电—粉煤灰—建材、筑路、建筑工程,发电—高铝粉煤灰—氧化铝,发电—脱硫石膏—建材及装饰材料,发电—余热—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盐化工,煤矸石、垃圾、污泥—发电—灰渣—建材等产业链。到2015年,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到325克标准煤/千瓦时,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80%,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 C、钢铁工业——降低吨钢能耗推进铁矿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低品位矿产及难分选矿产综合利用。推动高磷铁矿、高硫铁矿中磷、硫等伴生元素的提取利用。推进铁尾矿伴生金属的高效提取利用、富铁老尾矿低成本再选和低铁富硅尾矿高值整体利用。鼓励利用尾矿砂生产建材、进行井下充填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等。强化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高炉、转炉等。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优化烧结、球团生产工艺,提高精料水平。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推广干熄焦、干法除尘、烧结余热回收、干式压差发电(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推动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推动余热余压、固体废物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焦炉、高炉、转炉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和各工序余热余压发电,鼓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鼓励转炉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回炉烧结,利用高炉渣、转炉渣生产水泥等建材产品。推动利用焦油、焦炉煤气、粗苯等焦化副产品生产化工产品。鼓励建立企业内部水循环系统,对废水进行分质串级循环利用。鼓励钢铁生产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钢铁企业利用余热资源为城市供暖供热,利用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补充新水。大力推动钢铁企业消纳铬渣、废塑料等废弃物。建立废钢回收体系,支持钢铁企业建设废钢加工配送基地。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焦化、冶炼—副产煤气、余热余压—发电,冶炼—废渣—建材,冶炼—含铁尘泥—烧结,炼焦—焦油、煤气—化工产品,冶炼—钢铁产品—废钢铁—电炉炼钢等产业链。到2015年,吨钢综合能耗降到58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降到4立方米,废钢回收利用量达到1.3亿吨,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7%,重点钢铁企业焦炉干熄焦普及率达到95%以上。#d1cm#page#D、有色金属工业——推进再生利用推进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对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铜、钴、镍尾矿多元素与铅、锌、银多元素伴生矿的综合利用,推进低品位铝土矿浮选脱硅工艺技术优化,加快铝土矿高效选矿药剂开发,推进黄金尾矿硫化物深度分选及有价组分提取。加快开发和推广铜、镍、铅、锌、铝等矿产加压浸出、生物冶金等技术、工艺及设备。加强稀贵金属矿产资源和复杂难处理贵金属共生矿综合开发利用。强化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冶炼、加工等产能,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强化节能管理。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等先进节能工艺技术。推进氧气底吹熔炼技术、闪速技术等广泛应用。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鼓励热送热装、直接铸造。推动冶炼废渣、废气、废液和余热资源化利用。推进从冶炼废渣中提取有价组分,从赤泥中提取回收铁、贵金属、碱等,从铜冶炼渣、阳极泥中提取稀贵金属,从铅锌冶炼废渣中提取镉、锗、铁等,从黄金矿渣和氰化尾渣中提取铜、银、铅等。推动冶炼废液的综合利用,从氧化铝母液回收镓、钪等,从电解液回收镍等。推动从冶炼废气中回收铅、锌、铜、锑、铋和硫、磷等。加强余热利用和冶炼废水循环利用。推进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淘汰再生金属落后产能,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再生铜、再生铝等再生金属高值利用,提高在有色金属产量中的比重。支持从废铅酸蓄电池提取废酸和铅等,从废镀锌钢板提取锌,从废感光材料提取银,从废催化剂提取铂族元素和稀土材料等,从废弃电子产品提取贵金属。支持利用境外可用作原料的废有色金属资源。 构建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采选—尾矿—有价组分—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废渣—有色金属,冶炼—炉渣—建材,冶炼—尾气—磷、硫—化工产品,冶炼—余热—发电,冶炼—有色金属—再生金属—冶炼等产业链。 到2015年,铜冶炼综合能耗降到300千克标准煤/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降到13300千瓦时/吨,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0%,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7%,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E、石油石化工业——加强油气综采利用加强油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广高效油气分离、原油稳定和伴生气处理、高效真空加热等技术,加强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回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运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加强油田伴生气、酸性气体等回收利用,推动油砂、油页岩利用产业化发展,加强高含硫化氢天然气中硫磺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加强节能降耗。原油开采环节全面实施抽油机、驱动电机节能改造,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优化换热流程、提高冷凝液回收率、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例、降低汽化率、增加塔顶循环回流换热等节能技术。推动废渣、废气、废水资源化利用。鼓励从石油炼制废催化剂中提取钴、铑、钯等稀贵金属。加强炼制各环节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鼓励采用自动点火系统,加强火炬气回收,探索利用火炬气发电。提高硫磺回收率。推动稠油产出污水等采油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以及石化废水分类处理利用。构建石油石化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油气开采—油砂、油页岩—炼油,炼化—废催化剂—稀贵金属,炼化—废气—硫磺—化工产品,炼化—废气—供热、发电,炼化—余热余压—发电等产业链。到2015年,原油加工综合能耗降到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综合能耗降到857千克标准煤/吨,石油石化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减少30%。F、化学工业——实现“三废”资源化推动磷、硫、钾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对中低品位磷矿、硫铁矿、硼铁矿、钾矿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磷矿中氟、碘,硫铁矿和硼铁矿中铁,盐湖中锂、钾、钠、硼、镁等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节能降耗。合成氨行业实施“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烧碱行业要逐步淘汰隔膜法烧碱工艺,提高离子膜法烧碱工艺比重。纯碱行业重点推动蒸汽多级利用、变换气制碱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新型盐析结晶器和循环泵等。电石行业要加快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重点推广电石炉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节能技术。煤化工行业鼓励再生水、矿井水利用及余热回收发电。推动“三废”资源化利用。纯碱行业重点推动氨碱废渣用于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和蒸氨废液综合利用。氯碱化工行业重点推动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或用于脱硫,加强电石渣上清液回收利用以及电石炉尾气中一氧化碳、氢气综合利用。磷化工行业重点推动磷石膏制建材、分解制酸并联产水泥,黄磷炉尾气回收生产碳一化学品及热能回收利用。硫化工行业重点推动利用硫酸生产废渣炼钢和生产水泥,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煤化工行业重点推进废渣用于生产水泥等建材产品,推广煤制烯烃水循环利用、碎粉加压气化含酚废水治理、中水回用、高浓盐水处理、低温余热利用、高温气体热利用等技术。构建化学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磷矿—磷肥—磷石膏—建材,磷石膏—制酸—废渣—水泥,磷矿—磷肥—尾气—磷酸,电石—聚氯乙烯—电石渣—水泥,合成氨—造气炉渣—建材,焦化—废渣—水泥等产业链。 到2015年,合成氨综合能耗低于1350千克标准煤/吨,烧碱(离子膜)综合能耗降到330千克标准煤/吨,电石综合能耗降到1050千克标准煤/吨,行业平均中水回用率达到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G、建材工业——发展绿色产品加强节能降耗。重点推进窑炉等热工设备节能改造。继续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推进水泥粉磨、熟料生产等节能改造。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等窑炉余热梯级利用技术,推进玻璃生产线低温余热发电。加强粉尘回收利用。进一步扩大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范围。推动利废建材规模化发展。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在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推动废玻璃、废玻纤、废陶瓷、废复合材料、废碎石及石粉等回收利用并生产建材产品。培育利废建材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鼓励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重点加快发展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提高高标号水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推进水泥及混凝土用量的减量化。推进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鼓励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厂污泥、危险废物、废塑料等废弃物,替代部分原料、燃料,推进水泥行业与相关行业、社会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建材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工业生产—废渣—建材,建筑废弃物、路面材料—建材,水泥、玻璃生产—余热—发电,水泥—粉尘—水泥,玻璃—废玻璃—玻璃,陶瓷—废陶瓷—陶瓷,石材—废碎石、石粉—人造石、砖,复合材料—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等产业链。到2015年,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到112千克标准煤/吨,平板玻璃综合能耗降到15千克标准煤/重量箱,日用陶瓷综合能耗降到1110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70%以上,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3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5%以上,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10%。  H、造纸工业——循环利用废水推进节能降耗。淘汰小制浆、小造纸等落后产能。推广低固形物连蒸、低能耗蒸煮、新型高速纸机、纸板机等先进节能工艺设备。鼓励使用高得率木片磨浆系统。推广无元素氯漂白、氧脱木素等工艺。鼓励生产低白度纸和本色纸等清洁产品。加强废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从制浆黑液中回收碱,利用黑液中的有机物发电,推动副产白泥用于生产水泥或氧化钙。推进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鼓励应用厌氧生化技术生产沼气,加强废水循环利用。鼓励利用树皮、锯木屑等备料工序剩余物、造纸废水处理污泥作为锅炉燃料。推进造纸行业与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鼓励利用林业速生材、间伐材、小径材、林竹“三剩物”及农作物秸秆等制浆。提高废纸回收利用率,积极推动新闻纸全部使用再生纸。构建造纸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制浆—黑液—白泥—水泥,制浆—黑液—白泥—氧化钙—碱—制浆,制浆—黑液—白泥—精制碳酸钙填料—造纸,纸浆—黑液等有机质—燃烧余热—热电—制浆、造纸,制浆、造纸—废液—沼气—热能、发电—制浆、造纸,制浆、造纸—固体废物—燃料—热电—制浆、造纸,废纸—制浆—造纸等产业链。到2015年,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降到530千克标准煤/吨,纸浆综合能耗降到370千克标准煤/吨,纸浆、纸及纸板生产平均取水量降到70立方米/吨,废纸利用率达到72%。 I、纺织工业——实现再生利用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工艺设备节能节水改造力度。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和空调自动控制技术,优化能源系统。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浆料和清洁型气相导热油,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印染行业全面推广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以及冷轧堆染色、气流染色、数码喷印等印染加工技术。加快开发替代石油的生物质纺织纤维材料,鼓励利用废聚酯瓶、废旧丙纶等生产高附加值再生纤维,减少原生资源消耗。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进行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废气热能回收利用。推动从印染废水中回收染化料、助剂,从印染废碱液中回收碱。鼓励利用化纤生产废气制酸。加强对生产废料、边角料的再利用。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规范化发展。以废旧职业装再生利用为突破口,完善社会化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选择经济合理的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路线,推动废旧纺织品分类与安全环保加工处理,鼓励利用废旧纺织品生产建筑保温材料等产品。构建纺织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印染—废液—碱,化纤生产—废气—制酸,纺织—废水、废气—热能—纺织,纺织—边角料—纺织,纺织品—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产成品—纺织品,纺织品—废旧纺织品—保温材料,废弃聚酯—化纤—纺织品等产业链。到2015年,纺织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取水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20%、30%,纺织纤维再利用总量达到800万吨。[详细]2013-02-23 09:42

日本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1963年8月,日本借鉴美国经验,创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租赁公司——日本国际租赁株式会[详细]2023-02-16 20:39

共谋合作,日本ASF株式会社客户到访柳工考察参观

2月8日,柳工迎来了兔年春节后首批海外客户,日本ASF株式会社董事长飯塚裕恭一行到访柳工,广西柳工机[详细]2023-02-10 21:16

小松官宣:日本国内工程机械及叉车全线产品平均涨价10%

【第一工程机械网 编译】近日,小松日本官网发布调价通知,调价对象覆盖日本市场的工程机械及叉车的全部产[详细]2023-01-16 16:2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