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力量能让中国制造“硬”起来吗?

时间回到2019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全球16家灯塔工厂,麦肯锡和世界经济论坛提到,最近10年全球制造业的生产率停滞不前,需求更加分散,创新也是姗姗来迟,全球的企业都在陷入漫无边际的“试点困境”,而灯塔能够承接工业4.0的技术和理念之光,为全球制造业照亮前路。

站在全球视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2016年至今,中国第二产业GDP增速下降至个位数,中国进入产业升级、内需拉动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面对着复杂的产业环境、多样敏捷的客户需求、尚未形成规范的政策落地路径、技术和人才的升级换代等现实。

近日,亿欧智库、腾讯云等共同发布《2020工业富联灯塔工厂白皮书》,旨在为中国制造企业分享走向智能新未来的整体蓝图。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制造

尽管转型升级已提出多年,但中国制造业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面对抗击黑天鹅事件的能力也亟需增强。同时中国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飞速变化,对服务和个性化的需求催生着中国制造业突破同质化竞争,走向新的阶段。

除此之外,人才不足也是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持续下降,而且变化率明显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整体变化率,基础劳动力的红利正在消失、新型数字化人才不足等问题也让组织发展青黄不接。

在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的高端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卡脖子现象仍然存在,同时也面临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落地路径不清、规模化扩展遇到阻碍等问题。

在这些挑战背后,体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产业需要向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迁移;全产业链要素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优化端到端价值链,并关注高质量运营与可持续发展。这些将会逐渐成为中国制造普遍的转型愿景。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走向何处

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在三大抓手和两大基础上发力。

灯塔力量能让中国制造“硬”起来吗?

三大抓手分别是卓越制造体系、全场景客户价值、创新业务模式:

卓越制造体系是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转型升级。以精益制造为基础,通过提升柔性自动化能力、打通工厂内外数据、推行智能化应用等路径,优化核心生产系统与外延运营环节,实现生产制造环节的提质、增效、降本、减存。

全场景客户价值是围绕客户全场景需求,定义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点,同时依托企业端到端价值链的数据打通,实现针对客户需求的敏捷响应与产品的服务化运营。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的价值链优化,如供应商到市场投放的价值链,企业管理到售后服务的价值链,研发到消费者的价值链等。

创新业务模式是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广泛连接,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形成更广域的数字制造生态。除了通过如工业互联网技术连接产业合作方外,还将通过新的资本合作深度绑定技术服务商、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等其他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实现上下游敏捷协同、用户驱动制造(C2B)等新的业务模式、为制造企业业务增长提供新的加速引擎。

两大基本点分别是数字化能力和组织能力:数字化基础能力是从技术角度出发,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及数据治理、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其工业云构建连接和计算基础,物联网构建工程边缘核心,工业大数据和数据治理技术提升认知效率,工业互联网形成多级协同,新老技术共同提供支撑,技术与制造企业的匹配提供价值基础。组织基础能力是从人才和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的推动,转型的智能制造产业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新热点,而智能制造与传统生产模式差异较大,对人才要求普遍较高,同时制造企业需要发展敏捷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合适的组织形式、机制、绩效体系,以便为业务转型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撑。

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点亮灯塔之光

在实际落地中,根据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和产品特点,企业需要量身定制灯塔工厂蓝图和实施路径。

其中,卓越制造导向型面向企业客户,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价格竞争激烈。沿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主线优化制造系统,实现极致的降本增效。

全场景客户价值导向型分为订单主线和产品主线两类,订单主线面向终端消费者,在电商经济的影响下面临短交期压力,通过以订单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动态优化实现精准计划、柔性生产、快速配送,产品主线面向企业客户,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并且客户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要求较高,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敏捷研发、产品质量保证和持续性的后市场服务。

创新业务模式导向型面向终端消费者,用户需求较为个性化且对价格敏感,通过订单、产品全生命周期主线的打通实现用户需求牵引的大规模反向定制(C2B)。

灯塔力量能让中国制造“硬”起来吗?

灯塔力量能让中国制造“硬”起来吗?

随着灯塔工厂的先行者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中国由观望转变为投入转型升级,其中不乏追求灯塔工厂的产业领军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在自身模式、效应、价值观意识形态完成了转变,从传统的代工制造到品牌化解决方案的输出,并在未来会给行业起到带动作用;一些相对资源、经济效益集中的龙头企业愿意持续性输出技术型和服务型解决方案,建立垂直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与数字化能力平台。

对众多的制造子领域来说,转型路径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路径的细微差别是企业抵达愿景的突破口。

拿灯塔工厂实施较多的三大领域来说,消费电子领域在技术迭代快、消费升级的困境中,通过打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和自动化数字化生产体系,实现自动化六流管理和产业链协同;汽车零部件在行业上下游双重压力和附加值低的困境中,通过数字化能力,打通产研端到端价值链;工程机械设备在强周期特性和政策依赖度高的困境中,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实现生态互联。

在理解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复杂度、时间跨度、参与深度都很大,需要灯塔来照耀和指引,需要真正有能量有价值的灯塔的之光。(文章来源:亿欧智库等)

责任编辑:Shin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