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门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6月1日正式实施!

2020/04/29 14:44经济参考报

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2部门27日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根据《办法》,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电信、广播电视、能源、金融、公路水路运输、铁路、民航、邮政、水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领域的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营者在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办法要求考虑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开始启动!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初定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新疆等15个省(区、市)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将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规则标准、定级流程以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系列防护规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试点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总结一批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典型解决方案,选拔一批优秀示范企业、培育一批专业服务机构。 关于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网安函〔2020〕30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网安〔2019〕168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提升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水平,现就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的 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规则标准、定级流程以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系列防护规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试点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总结一批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典型解决方案,选拔一批优秀示范企业、培育一批专业服务机构。 二、试点对象 结合各地工业互联网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各地参与意愿,初定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新疆等15个省(区、市)开展试点。 三、组织方式 试点工作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通信管理局(简称试点组织单位)根据《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指南(试行)》(简称《管理指南》)共同组织实施。试点组织单位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试点,可视情商请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参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等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要做好试点支撑工作。 四、试点工作流程 (一)组织开展自主定级。试点组织单位组织试点企业依据《管理指南》要求,于2021年2月底前开展自主定级,完成定级报告。 (二)开展试点定级核查。试点组织单位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试点企业自主定级情况进行核查,于2021年3月底前指导试点企业完成定级核查。 (三)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试点组织单位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防护系列规范,指导试点企业于2021年9月底前落实与自身等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开展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组织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试点情况、主要做法、经验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于2021年10月底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适时组织召开试点经验交流会。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指导。试点组织单位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推动机制,加强对试点企业的指导督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聚焦重点,强化实施。试点组织单位要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强对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企业的组织指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先进经验做法,研究提出工作建议。 (三)加强协调,务实推进。试点组织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第三方专业机构要积极配合试点组织单位做好试点支撑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12月15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详细]2021-01-14 09:49

又一国家级肯定!三一重起获工信部网络安全试点示范授牌

近日,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上,三一汽车起重[详细]2020-12-25 09:43

2020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智慧矿山网络安全研讨会在京召开

8月25日下午,2020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智慧矿山网络安全研讨会于线上在京召开。研讨会以“网络安全护航煤矿智能化发展”为主题,探讨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大趋势下,矿山网络安全建设的发展。会议由奇安信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5G+专委会、工业控制系统产业联盟联办。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王素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虹桥、矿山企业领导专家、奇安信副总裁左英男、华夏天信(北京)智能低碳技术研究院CTO黄鑫、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创新中心智能开采室主任赵国瑞、烽台科技行业总监訾立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奇安信工业互联网安全事业部产品总监王弢主持。 左英男致欢迎辞并表示,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了工业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煤矿作为中国能源结构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从矿山自动化到数字矿山,再到如今的智慧矿山,未来矿山建设与实现方式不断被刷新。智慧矿山网络安全威胁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奇安信工业安全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慧矿山、能源电力、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军工、烟草等多行业场景,打造多个行业标杆案例。奇安信集团愿与各方一起共同助力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 王素锋强调,煤炭行业需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网络风险应对处置能力,为智慧矿山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建议设备提供商、安全服务商、监管机构等建立协同机制,共同应对来自工业互联网、安全网络等跨领域、跨行业的挑战。 王虹桥指出,能源安全和网络安全是当下国家亟需保证的重要领域。随着两化融合深入发展,智慧矿山、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使设备连接数量和数据采集数量剧增,系统安全将决定煤矿稳定与安全。煤炭行业整体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有所提升,但仍很薄弱:部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完善、现行制度未能有效执行;相关技术力量整体薄弱;行业整体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还很欠缺,缺乏技术手段发现网络安全隐患;网络信息安全主动性不强。煤炭行业需要把信息安全摆在与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需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安全灾备等设施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设备的自主化和产业化,打造煤炭工业控制网深度安全防护体系。充分发挥协会和联盟等行业组织的作用,联合网络安全厂商,加强行业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编制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研发针对煤炭行业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用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黄鑫表示,传统的矿山信息化是由业务子系统驱动的数字矿山,各子系统间缺少融通。建设数据驱动的智慧矿山,形成业务子系统间的数据融合,构建业务关联性,以点带面、以面带体,为矿山行业安全生产的系统、精益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撑,是5G时代对煤炭行业生产管理的新要求。煤炭行业除了传统生产安全防护外,还应包括智能设备泛网络化、智能化,及对于办公网和工控网隔离的策略。基于此,依托端边云三级体系架构,华夏天信构建了矿山工业物联网平台(煤矿大脑)、边缘计算平台、智能感知硬件。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与GIS系统联动,为矿山行业解决皮带运输机智能调速(节能、过载、顺逆煤流启动)、设备异常工况和隐患识别、人员三违识别,并实现矿山安全态势感知。以四维(三维空间+时间)地测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把数据放到系统上,实现井下井下动态收集、监测,助力矿山实现了“一矿一图、以图管矿”的智能矿山管理模式。通过巡检机器人对输煤栈桥等进行监测,实现生产运行系统信息交互、图像展示、数据展示、预警、辅助决策、信息统计分析。 赵国瑞介绍了煤矿行业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智能终端与智能传感带来的可攻击点增多、多点攻击防护和设备运维难度加大、行业规范、用户隐私和网络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煤炭行业核心支撑软件和芯片技术需求愈加紧迫。提出了煤矿网络安全关键解决措施,建议有条件的煤矿建立5G专网,持续增强5G安全标准,划分不同应用切片,对切片安全分级,保证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同时引入AI和大数据检测快速发现网络攻击,对预警实时推送。同时,赵主任呼吁行业给予国产软件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更多发展和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奇安信行业应用专家张文帅介绍了智慧矿山网络安全创新解决方案。煤矿行业面临网络安全威胁的原因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工控漏洞暴露在互联网上,而传统IT安全防御手段不适合工业环境。煤矿行业智能化建设中需建立内生安全体系,将工控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体系框架与煤矿行业相结合,形成煤矿工控安全层次模型。奇安信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智慧矿山内生安全解决方案融合了生产安全和网络安全,通过“工业安全态势感知管控平台”,服务于矿山行业。 訾立强介绍了烽台科技智慧矿山工控安全建设经验,融合业务的集中化监测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在建设过程中,所有项目建设工作都以业务稳定运行为核心,以信息安全风险处置为核心。有效提升了安全合规能力,提升了信息化和自动化部门的业务支撑能力,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确保生产有序进行的同时,解决了安全建设体系化的问题。 在嘉宾演讲后,与会专家就矿山企业安全需求、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进一步探讨,分享了智能矿山工控网络领域的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详细]2020-08-27 14:28

【两会观察】5G、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科技大咖聚焦这些关键词

随着2020年全国两会开幕,来自科技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5G、工业互联网、个人数据保护、网络安全新挑战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5G+工业互联网 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5G如何赋能产业,掀起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成为科技企业集中关注的热点。 “5G的价值并不简单的让我们手机看视频更快了,而是为我们整个产业互联网、整个物联网时代打造的。”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 “目前大多还是运营商‘拿着锤子找钉子’,拿5G网络去找应用场景。”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希望政府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各地工业互联网、5G、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覆盖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建议,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进程。 关键词:新基建 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 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成为拉动智能交通发展的新引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建议,加强探索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全国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则对数字新基建建言献策。比如建议加快支持数字文化产品出海,积极抢占全球文化市场,具体为:搭建数字文化出海政府服务平台、设立重点企业专属对接服务,清理简化行政监管措施;设立国家专项出口扶持基金,重点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国家级文化IP授权使用平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文化产品出海走向世界。 关键词:网络安全 制定《国家5G安全战略》 周鸿祎对5G带来的安全挑战尤为关注。他建议,应当加强5G安全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5G安全战略》。 周鸿祎认为,随着新基建进一步促进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连通和融合,加快了“大安全”时代的来临。网络安全不再只影响虚拟空间,而是扩展到了现实世界,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同步部署。 对此,周鸿祎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运用整体思维,规划新基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顶层设计;二是要同步建设新基建的安全基础设施,聚焦新基建安全防护能力构建;三是要强化大数据平台安全,实现安全的大数据协同计算;四是要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攻防对抗演习,持续检验和提升新基建安全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工业互联网: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建议,一是凝聚共识,统筹数字基建体系布局,形成系列“组合拳”。围绕党中央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统筹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中心﹢5G”的数字基建体系化协同布局,避免孤立零散式发展,形成数字基建“组合拳”和“驱动力”。二是开展部际与部省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在行业、区域的协调纵深发展。开展部际合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解决行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开展部省合作,协调、优化区域产业链规划布局,利用工业互联网连接全产业链的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聚集水平和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区域协作能力。三是加快“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行业大数据中心﹢区域工业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国务院发布实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共享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工业大数据共享体制机制;建设三级联动的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为政府提供对数字经济的统计、预警和预测的支撑能力;通过数据汇聚,可有效优化行业产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力陈力建议,抓住5G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他指出,积极推动跨界融合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包括深入推进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和经验总结推广。 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建议,要加紧壮大“5G+工业互联网”创新产业链。建议加快推进“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创新产业链,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推进高校等科研机构开展5G中高端原材料、核心器件等关键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打造高校研究、企业研发、批量制造、推向市场的产学研用一体化迭代流程,扩大中国制造优势。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结合新基建,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要素结合起来,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集中优势资源,专注工业互联网软件及工业APP的开发,并建立开源的生态系统;通过产融结合,加速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适应工业互联网的要求。 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建议,要尽快明确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七类机构的属性和法律定位,使其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同时建议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来源:北京晚报、文汇报、新浪科技)[详细]2020-05-22 17:51

【专家解读】网络安全审查视角下的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

2020年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审查办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办法作为落实《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提出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重要制度文件,将重点关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涉及了网络产品和服务从无到有再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包含传统的生产、仓储、销售、交付等供应链环节,还延伸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集成等生命周期,以及交付后的安装、运维等过程。结合审查办法第九条提出的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考虑的因素,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面临供应链完整性威胁,可能导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风险 近年来,网络产品和服务面临供应链完整性威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恶意篡改。在供应链的任一环节对产品、服务及其所包含的组件、部件、元器件、数据等进行恶意篡改、植入、替换、伪造,以嵌入包含恶意逻辑的软件或硬件。二是假冒伪劣。网络产品或上游组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质量低劣等问题,如盗版、翻新机、低配充高配、未经授权的贴牌或代工等。三是违规远程控制。网络产品和服务存在远程控制功能,但未告知远程控制的目的、范围和关闭方法,甚至采用隐蔽接口、未明示功能模块、加载禁用或绕过安全机制的组件等手段实现远程控制功能。这些安全威胁可能导致审查办法第九条提出的“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风险”,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二)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面临数据安全威胁,可能导致重要数据被泄露等风险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会采集和处理个人信息或重要数据,而且在当前云管端的服务模式下,通常还存在前端产品与后台系统甚至外部第三方之间的数据流转。因此,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面临多种数据安全威胁:一是敏感数据泄露。由于数据安全能力不足、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违规共享等原因,网络产品和服务收集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可能被未授权泄露。未公开的政府信息、大面积人口、基因健康、地理等重要数据一旦泄露,可能直接影响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健康和安全。二是敏感数据滥用。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可能汇聚了大量供货信息和用户信息,尤其当这些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时,一旦滥用大数据技术对掌握的大量敏感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任意共享或发布,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造成威胁。这些安全威胁可能导致审查办法第九条提出的“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导致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三)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面临供应链中断威胁,可能导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危害 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链通常由分布在各地、多个层级的供应商组成,随着异地供应商、供应商层级的增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透明性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都在下降,可能面临网络产品服务供应量或质量下降、供应链中断或终止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发事件中断。由于战争等人为的和地震、台风等自然的不可抗力引发的突发事件,造成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中断,例如数量、质量或成本与预订管理目标的显著偏离等。二是国际环境影响。随着信息通信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许多网络产品均由全球分布的供应商开发、集成和交付。由于国际环境和地域的复杂性,存在因贸易管制、限制销售、知识产权、合规标准差异等因素,导致产品服务中必需的组件、算法或技术等无法获取或难以满足当地合规要求,从而造成产品不能及时交付。三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供应商利用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实施不正当竞争或损害用户利益的行为,例如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或阻碍用户选择其他供应商的产品、组件或技术等。四是支持服务中断。当供应商停止生产和维护某些系统或其中某些组件时,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由于不被支持而被迫中断运行。这些安全威胁可能导致审查办法第九条提出的“采购产品和服务可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造成危害”,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目前国际社会对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已形成共识。2015年7月联合国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政府专家组发布《关于从国际安全的角度看信息和电信领域的发展政府专家组的报告》,提出:“各国应采取合理步骤来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让用户们对产品安全能有信心。各国应力争防止恶意信息通信技术工具和技术手段的泛滥,以及使用暗藏功能于有害用途。”近年来,很多国家纷纷出台国家供应链安全政策,采取测评认证、供应商安全评估、安全审查等多种手段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以美国为例,美国从2012年开始实施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供应链安全管控。2017年,美国开展“评估和强化制造与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弹性”项目,围绕国防工业基础的16个重点领域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美国制造和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弹性的主要风险,包括单一来源供应、脆弱市场、产能受限、外国依赖、原材料短缺、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等问题。2018年,美国发布《国家网络战略》,针对联邦政府、国防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供应链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促进供应链风险态势及相关信息共享,加强供应链风险审查评估,推动相关标准的实施应用等。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已发展为遍布全球的复杂系统,任一产品组件、任一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这让世界很多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安全可靠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以审查办法为基础,在保障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详细]2020-05-15 17:0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