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疫情下的工业互联网能否“疫机”制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节点,在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关键时刻。近日,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的企业代表及专家共同为行业纾解困难、危中寻机提供路径与对策。
从口罩供不应求看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对我国应急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口罩等平时不起眼的防疫物资,竟然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变得供不应求。
这种情况反映出我国目前关键应急物资生产调配管理还存在相对粗放的问题。首先,我国缺乏掌握关键物资供需数据的有效手段,难以实时精准对接生产企业供给数据和医疗机构、社会大众的需求数据。其次,对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物流、分配和消耗使用情况难以精确追踪,无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导致医疗关键物资的分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最后,我国对于工业企业生产口罩等关键物资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缺乏快速配置能力,导致难以迅速增加口罩等物资的产量。
为了快速提升我国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可采用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有效连接工业生产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基于以上特性,工业互联网可以在短时间内汇集关键物资供需信息,实现物资生产、调度、分配的全局优化,从而大幅提升国家面对重大疫情及其他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关键物资的调度分配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的高效对接平台,能够快速精确打通工业生产数据、物资需求数据、市场供应链数据、调度分配数据等,从而有效打破信息孤岛。目前已有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加入医疗物资调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海尔卡奥斯于1月30日发布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实现医疗防护物资供需精准快速匹配,截至2月8日,平台访问量突破80000人次,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各地医院、医疗企业、物流企业等近1000家组织机构上平台发布、对接供需信息,赋能医疗物资生产要素采购,组织高效物流配送。
在医疗物资调配方面,通过标识解析、区块链等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在医疗物资生产储存时即打上唯一标识,即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了解每一包口罩、每一套防护服的位置、数量、种类等信息,追踪物流仓储和分配情况,并可通过人工智能判断其合理性,从而做到高效管控,精准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全国范围关键物资生产调度使用信息的有效统筹,实现全局优化。
在关键物资的生产管理方面,工业互联网可以全面链接关键物资全产业链,一旦出现疫情等突发情况可以迅速为有生产能力的企业配置原材料、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并结合地理位置、使用需求等优化配置生产资料,优化生产企业排产和扩产,从而快速提高关键物资产量。同时结合需求情况,可以实现就近生产就近分配,提高生产、运输、使用的整体效率。目前为了抗击疫情,助力企业科研生产,已有数十家企业提供240款工业APP供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免费使用,助力相关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管理疫情等,有效对接供需数据,助力企业复产增产。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要更加耳聪目明,有效掌控物资供需、社会舆情、全球产业链供给等情况,建立关键物资生产调配数据动态采集系统和关键物资生产介入机制,实现关键物资生产调配的高效化、科学化、精准化,全面加强对突发情况的掌控能力。
四方面建议提高企业“免疫力”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兴波表示,当前,整个制造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整个产业的压力分析,并对产业压力疏导和问题缓解投入一定的精力。同时,制造业要对疫情之后的影响做较长期准备,要维系整个产业链的安全。
对此,刘兴波提出了四方面建议来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
第一,要更加务实地推动智能制造,加快部署一些柔性制造板块,部署转产能力板块,“我们看到很多传统产业在转,这个当然跨度很大,但是需要对自己的行业本身进行设计。”
第二,建议制造业加强对企业员工健康安全和工作环境管理,“一旦面临复工难的问题,企业都会面临生产力不足、开工率不足、产能不足。”
第三,数字化转型必然要加快,而且要更加深入,“包括现在工业互联网的导入、远程智能的应用、远程服务平台的搭建、一体化的控制中台等等。”
第四,未来将在生命科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形成机遇,“制造业也需要在这几个领域内有所投入。”
疫情过后企业经营模式将发生改变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对于制造业而言,有复工的困难,由此可能会带来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对于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像从事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企业,或将面临一些发展机遇。
滕泰建议,对企业而言,首先要认真分析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的不同。要想一想短期冲击有没有损失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受损失。同时,要积极用各种办法化解危机,分析疫情冲击对于整个社会行为模式的转变,由此来发现中长期的发展机遇。
同时,滕泰表示,要充分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短期困难,“中小微企业要积极申请和利用这些政策。这些政策也体现了各级政府的诚意。”滕泰说。
滕泰认为,疫情结束以后,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一定会改变,企业会越来越多的采用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现代的管理方法。
应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和应用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表示,疫情发生以后,社会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恐慌,老百姓生活基本正常,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有两方面因素保障了生产生活的平稳运行。首先,我国的物质生产已经很丰富,这源于各类生产型企业的成长和强大,保障供应非常充分;其次,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家里就可以享受教育、娱乐、资讯等社交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经济的应用确保了我国生产生活的平稳运行。
对此,李平建议,要加快工业生产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使得工业生产更有弹性,便可以长时间确保国家的物资保障,“既可以促进国家工业技术的升级换代,还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家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李平还建议,相关部门要更加关注面向实体经济的自主创新高科技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可控的技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工业领域,更应受到重视,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文章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Shin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