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
岁末年初,古都西安寒意渐浓,但在此召开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2020年商务大会却宾客盈门,气氛热烈。在新产品展示区,大家围着一台“发动机”看得津津有味,人群里不时传出赞叹声。有趣的是,展示区展出的不是一台实物发动机,而是3D动态发动机模型。
潍柴集团利用AR(增强现实)新技术,给客户带来了360度沉浸式观展体验。“不仅可以扫描图像,还能实现平面和实物识别,通过AR扫描发动机,显示相关性能参数等。”潍柴研发工程师朱鑫说,目前潍柴已将AR技术成熟运用在潍柴N+H+M三大高端动力平台,并在商用车市场推广,服务于售前产品展示、售后维修场景演示、展会发布、培训、产品介绍五大场景。以维修为例,对于肉眼无法直观探测的发动机内部结构,客户可以通过“结构拆装”的模拟动画演示,实现机器维修现场互动性指导。
潍柴发动机
除了利用AR技术让发动机“活起来”,在潍柴新产品展示会现场,“AI”的字样随处可见。2019年10月1日,潍柴正式发布品牌新标识,将“WEICHAI”中的“AI”以红色呈现,意在阐明潍柴勇敢拥抱智能新时代的决心。站在新时代,潍柴将以人工智能持续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开启智领未来的新征程。
品牌战略升级的背后,是潍柴十几年来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有力探索。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潍柴持续深化“两化融合”,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运营全过程,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数字化智慧企业。
近年来,潍柴斥巨资建设智能工厂,搭建覆盖全价值链的信息化支撑平台,打通了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服务的端到端流程,在保障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在潍柴智能工厂里,可实现多条生产线多品种混流生产,3000多个订货号、10000多种零部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有着清晰的信息记录,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还可以精确计算单台发动机成本。2019年,潍柴产销各类发动机突破80万台,市场订单持续增长带来的生产压力,被智能制造一一化解。
潍柴二号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正在装配发动机缸盖总成部件
潍柴信息化建设不只是生产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而是延展至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潍柴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集团内部各个业务端,推动生产要素从“初级物理级连接”向“智能化物联网”升级,通过信息共享、资源高度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据介绍,潍柴依托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搭建起“智慧云”平台,向产业链下游的整车厂、经销商、终端客户、维修站提供云服务。同时,通过云平台实现研发数据收集、远程锁车、远程诊断、大数据故障预警等功能,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支持系统,为客户创造价值最大化。
2019年9月份,潍柴智慧云项目组收到北京某公司赠送的一面锦旗。该公司主营工程机械设备销售,是潍柴智慧云的忠实客户,其一辆价值数十万元的装载机不幸被盗。紧急时刻,项目组及时为警方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不到72小时就成功找回车辆,挽回了客户重大财产损失。
“过去,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相对独立,现在借助云平台、人工智能等,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让服务贯穿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加快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潍柴信息化工程师李梦然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leo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