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行业完整牛熊周期 中联重科以创新研发完成“深蹲起”
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中联重科半年报业绩预告以净利润同比增长171.71%至212.42%居行业增幅首位。从2016年“寒冬期”的亏损到盈利能力恢复,甚至超过全盛时期,中联重科在经历业绩低谷期后完成了华丽的“深蹲起”。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对记者表示:“公司经历了完整的工程机械行业牛熊周期,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在低谷期加强研发布局,中联重科积极向智能制造4.0转型,成功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量到质的思考与转变
2011年,工程机械全行业近乎疯狂。申万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韩强回忆道:“当时工程机械行业盲目激进的进行产能扩张,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极端销售方式流行于整个行业。”中联重科副总裁付玲也坦言:“我们当时已经意识到,这种疯狂的模式存在风险,但仍难免被大势所裹挟。”
2014年底,工程机械产能已严重过剩,宏观经济疲软行业增长乏力,由此开启了历时数年的下行周期。中联重科一边着手清理应收账款、二手设备以及存货这三座大山,一边反思从山顶跌到山谷的经验教训,并明确了以“产品为根,技术为本”的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中联重科三桥49米庆铃国六泵车新品
2015年,国务院强调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无独有偶,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这两大政策的出台也印证了中联重科管理层此前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这两个政策是针对工程机械盲目扩张后遗症开出的两剂良方。”孙昌军颇为感慨地说道。
这两大良方让中联重科管理层从思想上彻底完成了“从追求规模效应”到“追求有质量发展”的转变。在战略基调确立后,公司精简产品型谱,加大智能制造4.0的研发和投入。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对公司员工强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技术领先的产品。”
中联重科130吨全地面起重机ZAT1300V753
2015年至2016年,可谓是中联重科的“寒冬”,詹纯新形容“公司被打到了地板上”。中联重科副总裁杜毅刚告诉记者:“当时,各个业务板块经费都在压缩,但唯独研发经费和信息化产业平台搭建的费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在这最困难的2年里,中联重科研发投入仍高达10.53亿元、8.9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3%以上,研发人员占比也保持在20%左右。“如今,随着行业复苏,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占比还在进一步上升。”杜毅刚说道。
在经过低谷期的研发布局,中联重科智能4.0产品开始全面发起向传统产品的更新迭代。在2016年底的上海宝马展上,中联重科“有大脑、能感知、会思考”的智能4.0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深受客户好评,当年该产品的销售占比已超过50%。2018年,智能4.0产品的销售额已占总营收的80%以上。
从人工整理到“信息化”决策
“智能4.0产品是在平台化、模块化的基础上孵化出来的,要求在性能、质量、成本、服务这四个方面做到极致。”据付玲介绍,基于智能4.0产品的模块化硬件基础,公司以收集汇总的大数据为载体,在2018年底孵化出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
资料显示,中科云谷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临港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中高端人才。”中科云谷CEO王晓冬补充道。
中科云谷正对提升中联重科整体运营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付玲举例道:“现在,中科云谷将经营数据汇总到‘中联大脑’,董事长只需进入系统就能对企业情况了如指掌。”事实上,中科云谷并非无根之木。“中科云谷是基于中联重科14年来的大数据积累形成的信息化平台,它对公司的决策机制的转变也有着重大影响。”孙昌军表示。
韩强认为,即便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再现当年之盛况,现在的中联重科也更趋于理智和冷静。
在主观修正与信息辅佐的双重作用下,中联重科高质量增长在报表上得以直观体现。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0.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8.67亿元。杜毅刚表示:“这说明利润落袋为安了,上半年公司仍将延续这种模式,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都将进一步优化。”
从点到面全方位升级智慧产业
在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制造工厂里,记者没有听到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和此起彼伏的金属敲击声。取而代之的是,智能灵活的机器人手臂顺畅实现原材料激光切割、工件焊接和部件喷涂,AGV智能输送车替代传统人工完成上下物料移动和运送,自动安全的RGV有轨制导车和EMS空中输送线轻松实现精准配送。
此外,记者看到,生产线操作人员通过LED显示屏和查看实时滚动数据,以及装配作业指导图示和工艺要求,轻松完成每一道工序。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分解生产目标,监控各环节数据并有效完成任务指令和管理。
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
据工作人员介绍:“高空作业平台12至15分钟可以下一节臂,而人工操作需要4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中联重科2018年底进入高空作业机械领域,预计2019年产销进入国内行业前列,并向着全球行业前列目标迈进。
这仅仅是中联重科智慧产业的一个点,预计2022年投产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将助推公司智慧产业从点到面的全方位升级。
据悉,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占地9000余亩,将聚集中联重科现有的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消防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和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并新增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智慧农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研发试验、产品孵化基地与人工智能研究应用中心。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的园区,成为环保、生态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基地。同时,完善的商业、办公、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让中联智慧产业城也将成为宜工宜居、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生态新城。
韩强认为,中联重科通过经营理念的转变,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以及智慧产业城的建设,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装备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随着中联智慧产业城的投产,公司融入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Harr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