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投资基金成功完成首期设立

2017年12月27日,四川交通投资基金取得营业执照,标志着四川交通投资基金首期设立成功。四川交通投资基金是我省成立的第一支省级交通行业引导基金,也是省财政出资规模最大的一支引导基金。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批准设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由省级财政交通专项资金出资50亿元,向社会资本募集资金,基金规模500亿元,存续期不低于10年。投资领域为四川省境内中央和省级交通运输规划确定的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水运工程、客运枢纽站场等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四川交通投资基金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多元化筹资社会资金投入四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为交通强省建设发挥资金支持保障作用。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四川交通 投资基金
相关阅读

绿色环保企业家乔·班福德(Jo Bamford)推出10亿英镑氢投资基金

绿色环保企业家乔·班福德(JoBamford)与多家族理财投资公司VedraPartners联手推出[详细]2021-09-23 15:29

发改委将设交通产业投资基金 政府让利社会资本

到2020年交通投资资金总缺口或达20万亿 发改委酝酿设交通产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将达千亿级,收益分配时政府让利社会资本 据相关研究部门测算,到2020年交通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约为3.7万亿元;资金总缺口20万亿元,年均资金缺口近3万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为破解交通产业投融资难题,目前国家发改委正研究设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是具有引导基金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总规模将达千亿级,为了切实发挥基金的功能,基金或将设计让利规则,即政府出资部分仅收取同期限债券利息的收益。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仍有较大规模的需求。根据交通建设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2014年至2020年交通产业投资年均增速应至少保持5%。”专家表示,到2020年交通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约为3.7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规模为4.8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在6900亿元左右;道路投资总额15.3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在2.2万亿元;城市公共交通业投资总额在2.05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为2900亿元左右。 当前我国交通产业投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对中长期交通发展需求和结构变化,现有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交通产业专项资金增速放缓,政府性资金与交通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之间的缺口日益增大,并且可直接从市场获得的融资支持也将下降,资金缺口问题会更突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局部交通领域的债务可能会集中爆发,因此,交通产业的投融资方式亟须创新。 目前我国交通设施的融资模式主要依靠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社保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国债、银行贷款、部分收费资金,实际上形成了以平台债为主体,专项资金为辅的融资体系。 我国现有交通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公益性的全国性骨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发展,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和船舶港务费、车辆通行费等政府性基金,以及车辆购置税、燃油消费税、船舶吨税等税收收入项目,规模总计约为6100亿元。 随着长期经济增长减速,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交通产业专项资金的增长趋势不容乐观。综合来看,到2020年我国交通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可能在1万亿至1.3万亿元之间,2014年至2020年累计为6.5万亿至6.9万亿元,专项资金收入增长将明显放缓。结合2014年至2020年我国交通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到2020年交通产业发展的累计资金总缺口为20万亿元左右,年均资金缺口为2.84万亿元至2.94万亿元。 据记者了解,为破解交通产业投融资困局,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做了《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研究》的课题。课题报告指出,交通产业的资金需求将逐步转向以产业发展基金为主的融资模式,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将是交通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已经设立了9只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涉及航运、铁路、港口、船舶等投资领域,但从其运作上来看,真正意义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非常少,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资重点不清晰,基金的投资吸引力也有待提高,公司制基金管理模式还需完善。”专家表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较快速度推进,但这一领域的融资瓶颈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设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成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的一种有效手段。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表示,近年来国内外各类产业发展基金的实践为设立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经验,为研究设立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记者了解,发改委目前研究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是具有引导基金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千亿元,主要定位为准公益性的交通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股权性投资支持,基金的支持重点包括中西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支持城市群和城市发展的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高端化的交通投资发展等,具体投资于收费公路、机场、港口、城际轨道交通等投资规模适中风险可控,并且投资回报确定的项目。 关于基金的收益获取与分配,在发展初期,交通产业投资基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方式来投资交通设施资产,按照公私合营模式参与项目,可按事先约定的方式获得收益。 基金投资安排了退出机制。根据所投资项目不同,基金采用市场化手段,选择适当方式退出投资,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TOT、BO T、BT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在建设或运营期结束时转让股权;投资的产业类项目,可选择协议转让股权、股份回购、企业公开上市、清算等方式退出。[详细]2014-05-29 08:45

设立产业基金化解产能过剩 鼓励企业“走出去”

2013年岁末,国务院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各部委打出一套“组合拳”,频频出招。这其中,“走出去”将成为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重要一步。 商务部更看重“海外投资”这一方式,商务部人士表示:从时间周期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缓解。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外需,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积极推进“产能输出”战略,不仅可以缓解内部供需矛盾,也必将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大收益。“下一步,海外投资的总体方向会走向备案制,会分类别、分企业性质来处理。不过敏感地区和行业仍不会完全放开。”工信部也正在组织研究建立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一旦成型,其规模将达千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专家分析:“工信部提出了‘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从目前情况看,四个一批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通过走出去转移产能仍存在较大空间。”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专家认为,在走向备案制的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通过其他渠道增加新的审批,事实上“审批取消和下放”2001年就开始了,十几年过去,真的下放了几百项,但新增的也不少。怎么看“产能过剩”? 中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大家普遍认为,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主要产能过剩行业有: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专家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宏观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相互对应的。人为地测算往往出现偏差,应该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事实上,“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政府有关部门经常是低估了实际消耗量的。2002年4月,《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的意见》预测2005年电解铝年需求量550万吨相比,过剩了130万吨。而实际情况是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是781万吨,消费量774.85万吨。2003年11月,《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大大超过2005年市场预期需求。实际情况时,2005年钢铁产量3.5亿吨,消费量为3.4亿吨,产能4.3亿吨。检测结果显示:对两年后产能预测值比实际消费量低3%。2005年11月,《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同样存在“严重低估”的情况。当然,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中国经济正在减速换挡,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本轮产能过剩很难单纯依靠持续的高增长而化解。但这只是一半。专家认为:“另外一半是我们怎么看,这实际上是中国主动寻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种战略,所以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应该特别担心。”另一个方面,从全球看,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巨大,某些行业的产能在一国可能显著过剩,但从某一国际区域来看并不过剩。比如,中国2009年产磷肥1386万吨,过剩无疑,但由于越南、菲律宾等国缺乏磷矿资源,而中国出口又存在成本优势,若将中国及东南亚、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磷肥产能并无过剩。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进程中,关键是外需一旦好转之后,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准备充分,实际上外面吸收产能的空间还是很大的。#d1cm#page#“走出去”障碍 “产能过剩”是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当本国产能超过产品需求峰值时,长期产能过剩问题就会出现。面对产能过剩问题,美日等国都曾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以治理。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6000美元,企业对外投资的诉求日益强烈。按照联合国贸发组织全球跨国经营指数衡量,中国尚无一家真正拥有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跨国公司。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巨大空间。但是,企业要想走出去还有着重重障碍。第一是国企“走出去”,面临很大风险。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一旦“走出去”项目失败,企业管理层将难辞其咎,所以企业动力不足。第二企业“走出去”涉及层层审批的问题,例如外汇的批准,企业想“走出去”的时候是个机会,审批结束可能已经不是机会了。第三是缺乏资金,产能过剩的行业最大特点就是供大于求,造成价格下跌,这些企业盈利能力很差。根据最新资料,2013年1-11月份,虽然钢铁业扭亏为盈,但是其主业仍是亏损,所以让它们“走出去”没有资金,现在融资的渠道又不是很顺畅。第四点是中介的介入,没有相应的中介,自己去找合适的机会面临很大难题。而且中国的企业收购这些企业之后,又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团队。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域重点应该是东盟这些周边国家,首先它们是新兴国家,增长比较好,也有需求;第二他们的一些设备、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确实需要中国企业进去。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目前政府事中事后的监管仍然较为欠缺。此外,企业“走出去”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国内的海关协调,因为一些二手设备运输到国外涉及到通关问题;第二是在海外,由于潜在的环保问题,很多目的国都很反感中国企业去投资。建立化解产能过剩基金 专家表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钱从哪里来”?从发达国家经验看,需要尽快设立支持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优强企业“走出去”。按“投资但不控股,引导但不干预”的原则,通过国家直接注资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同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专家认为可以通过财政发债等方式有效利用外汇储备,作为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这不仅有利于避免政府直接投资而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同时也为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渠道。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不用研究企业去哪投资,跨国性企业都有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全世界哪有机会,所以企业自身是最敏锐的,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政府需要做的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他说,“至于基金的规模,不能太少,否则一两个项目就把资金耗竭了,规模应该在千亿以上。”[详细]2014-01-28 08:44

“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 千亿产业投资基金酝酿

2013年岁末,国务院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各部委打出一套“组合拳”,频频出招。 这其中,“走出去”将成为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重要一步。 商务部更看重“海外投资”这一方式,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从时间周期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缓解。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外需,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积极推进“产能输出”战略,不仅可以缓解内部供需矛盾,也必将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大收益。 他还透露:“下一步,海外投资的总体方向会走向备案制,会分类别、分企业性质来处理。不过敏感地区和行业仍不会完全放开。” 工信部也正在组织研究建立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一旦成型,其规模将达千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的王健分析:“工信部提出了‘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从目前情况看,四个一批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通过走出去转移产能仍存在较大空间。” “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他说。 王健说,在走向备案制的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通过其他渠道增加新的审批,事实上“审批取消和下放”2001年就开始了,十几年过去,真的下放了几百项,但新增的也不少。 怎么看“产能过剩”? 中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大家普遍认为,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主要产能过剩行业有: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 王健说,产能过剩是一个宏观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相互对应的。人为地测算往往出现偏差,应该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在王健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政府有关部门经常是低估了实际消耗量的。 2002年4月,《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的意见》预测2005年电解铝年需求量550万吨相比,过剩了130万吨。而实际情况是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是781万吨,消费量774.85万吨。 2003年11月,《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大大超过2005年市场预期需求。实际情况时,2005年钢铁产量3.5亿吨,消费量为3.4亿吨,产能4.3亿吨。检测结果显示:对两年后产能预测值比实际消费量低3%。 2005年11月,《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同样存在“严重低估”的情况。 当然,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中国经济正在减速换挡,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本轮产能过剩很难单纯依靠持续的高增长而化解。但这只是一半。王健说:“另外一半是我们怎么看,这实际上是中国主动寻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种战略,所以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应该特别担心。” 另一个方面,从全球看,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巨大,某些行业的产能在一国可能显著过剩,但从某一国际区域来看并不过剩。 比如,中国2009年产磷肥1386万吨,过剩无疑,但由于越南、菲律宾等国缺乏磷矿资源,而中国出口又存在成本优势,若将中国及东南亚、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磷肥产能并无过剩。 王健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进程中,关键是外需一旦好转之后,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准备充分,实际上外面吸收产能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走出去”障碍 “产能过剩”是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当本国产能超过产品需求峰值时,长期产能过剩问题就会出现。面对产能过剩问题,美日等国都曾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以治理。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6000美元,企业对外投资的诉求日益强烈。按照联合国贸发组织全球跨国经营指数衡量,中国尚无一家真正拥有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跨国公司。 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巨大空间。“但是,企业要想走出去还有着重重障碍。”王健说。 第一是国企“走出去”,面临很大风险。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一旦“走出去”项目失败,企业管理层将难辞其咎,所以企业动力不足。第二企业“走出去”涉及层层审批的问题,例如外汇的批准,企业想“走出去”的时候是个机会,审批结束可能已经不是机会了。第三是缺乏资金,产能过剩的行业最大特点就是供大于求,造成价格下跌,这些企业盈利能力很差。 根据最新资料,2013年1-11月份,虽然钢铁业扭亏为盈,但是其主业仍是亏损,所以让它们“走出去”没有资金,现在融资的渠道又不是很顺畅。 第四点是中介的介入,没有相应的中介,自己去找合适的机会面临很大难题。 而且中国的企业收购这些企业之后,又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团队。 王健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域重点应该是东盟这些周边国家,首先它们是新兴国家,增长比较好,也有需求;第二他们的一些设备、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确实需要中国企业进去。 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目前政府事中事后的监管仍然较为欠缺。 前述商务部官员则认为目前用企业“走出去”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国内的海关协调,因为一些二手设备运输到国外涉及到通关问题;第二是在海外,由于潜在的环保问题,很多目的国都很反感中国企业去投资,“这是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表示。 千亿基金 王健说,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钱从哪里来”?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需要尽快设立支持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优强企业“走出去”。 按“投资但不控股,引导但不干预”的原则,通过国家直接注资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同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产业投资基金。 王健认为可以通过财政发债等方式有效利用外汇储备,作为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这不仅有利于避免政府直接投资而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同时也为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渠道。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不用研究企业去哪投资,跨国性企业都有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全世界哪有机会,所以企业自身是最敏锐的,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政府需要做的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他说,“至于基金的规模,不能太少,否则一两个项目就把资金耗竭了,规模应该在千亿以上。[详细]2014-01-20 10:2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