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煤钢等16个行业完成去年去产能目标

2016/10/28 10:40工信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1〕46号)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对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工作进行了考核。

经考核,电力、煤炭、炼铁、炼钢等16个行业均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全国共淘汰电力527.2万千瓦、煤炭10167万吨、炼铁1378万吨、炼钢1706万吨、焦炭948万吨、铁合金127万吨、电石10万吨、电解铝36.2万吨、铜冶炼7.9万吨、铅冶炼49.3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4974万吨、平板玻璃1429万重量箱、造纸167万吨、制革260万标张、印染12.1亿米、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791万千伏安时(详见附件)。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煤钢 去产能
相关阅读

煤钢价格回暖潮暗藏复产隐忧 去产能任务加码

  自从“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后,政策持续加码,这场攻坚战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煤炭、钢铁今年去产能的任务就占到了总目标份额的一半左右,相关省市区都签了军令状,国务院把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落实情况列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6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分多路实地督查去产能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去产能的全面实施,煤炭、钢铁走出一波回暖潮,但暗藏复产隐忧。业内人士认为去产能核心还是要靠市场,只有企业亏损且没输血,企业就会自动减产甚至关闭。   去产能任务加码   今年春节前,国务院发布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而粗钢的去产能目标则是5年压减1亿至1.5亿吨。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今年最紧迫的任务是完成去产能。”在日前举办的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首次披露了今年的目标,即去掉煤炭行业产能2.8亿吨,安置员工70万人,这在总目标中所占份额超过一半,可见任务之重。今年要去掉的钢铁产能是4500万吨,涉及需安置的职工为18万人。   由此,国务院建立了由25个部委参加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从4月份以来围绕人员安置、金融、土地等陆续下发了八个专项配套文件。   据了解,国务院把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落实情况列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相关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报送了实施方案,并全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其中,煤炭去产能累计8亿吨左右,涉及职工150万人左右,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湖南、青海等六大超产严重的地区是严控重点。   而各地钢铁的去产能目标之和也是超过了1.1亿吨。日前河北在今年第一批压减炼铁1077万吨、炼钢820万吨的基础上,比原计划新增1251吨的压减钢铁产能,并同步下达第二批炼铁649万吨、炼钢602万吨任务,这意味着今年河北省两批共压减炼铁1726万吨、炼钢1422万吨。粗钢产量排名第二的江苏今年的压减粗钢产能400万吨。位于第三位的山东省明确到2018钢铁产能压减1000万吨。   此外,2016年度中央奖补资金也已向地方拨付到位,发改委要求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4日徐绍史赴河南就化解过剩产能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化解过剩产能事关企业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权债务、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但又势在必行、时间紧迫。河南去产能尤其煤炭去产能任务较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赴唐山钢铁集团进行调研,与企业负责人就当前钢铁企业运营特别是去产能情况进行深入交流。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防司副司长周平率国家发改委督查调研组到马钢,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现场查看等方式,实地督查马钢去产能工作落实情况,要求省市和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奖补政策,研究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服务、帮助、支持企业共同做好去产能工作。   金融机构分类管理设黑白名单   在刚召开的2016夏季达沃斯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去产能最大的问题是人往哪里去,企业要采取多种手段使职工转岗不下岗,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要对职工分流安置给予必要的支持,   安徽省政府在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山西省也在近日印发《关于煤炭企业职工带薪转岗教育培训的实施细则》,明确骨干人员创业创新培训三年计划培训1000人,基层职工转岗就业培训及学历提升教育人数根据企业需要确定。   与人员安置相比,债务的风险似乎更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90%,行业利润总额仅441亿元,为2011年的10%,负债总额则同比增长10.4%至3.68万亿元,90家大型煤炭企业负债总额高达3.2万亿元。而中国大型钢企2015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0.06%,债务总规模达3.27万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相关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倾向于采取循序渐进、“保”的方式来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对以纯粹债务违约来实现市场出清的方式则非常谨慎。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实行“严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调整了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行业的信贷准入条件,并加大信贷绩效考核及不良追究力度。招商银行表示,2016年其对产能过剩行业执行“摘尖”和“压退”分类管理策略,通过“客户名单制”管理,一户一策,着力退出行业内长期处于劣势、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   据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介绍,专门建立了金融支持宁夏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监测分析制度,以及时准确的分析钢铁、煤炭行业金融风险。建设银行宁夏分行则与逾期客户进行协商,通过增加债权抵押物以及担保等多种方式化解贷款风险,并对此类企业逐步进行压缩退出,对无法偿还贷款客户采取法律诉讼等手段清收。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宁夏煤炭行业贷款余额214.80亿元,同比下降9.18%;钢铁行业贷款余额10.85亿元,钢材季度产出13.6万吨,同比下降55.3%。   价格回暖暗藏复产隐忧   伴随去产能的实施,煤炭、钢铁走出一波回暖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国内下水煤价格持续保持稳步上涨态势,国内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从年初371元/吨,涨至目前的401元/吨,涨幅达到了8.1%,尤其从5月底开始出现加速上涨的情况。   “2015年四季度,煤价已跌破多数煤企的成本线,中小煤企减产、停产现象多发,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在2015年后两月快速下滑。当时市场已经在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安迅思分析师邓舜解释说,今年去产能政策退出后,原本业内认为国内去产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开始并没有对去产能政策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1月,3月和4月,山西及陕西等几个省份先后发生煤矿事故,这些事件的发生令产煤省份的领导压力增加,从而加速了各地去产能措施的严格执行。因此,在2016年下游需求始终没有起色的情况下,现时市场出现供需错配、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拉动上涨。   据透露,数家大型煤企决定上调7月下水煤价格,其中5500大卡平仓价涨15元/吨,至417元/吨;其余各卡数煤种价格涨幅按某大矿7月挂牌价而定。此次大型煤企涨价一方面考虑到市场供需因素,另一方面也顾及了相关部门希望降低涨价幅度预期的意愿。   钢铁也有相同的态势。生意社29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大宗商品钢铁板块的20种商品全线上涨19.31%。今年三四月份的“小阳春”行情拉动钢企利润回升,部分地方吨钢利润甚至超过1000元,目前有所回调,但短期内不会下跌到全部亏损的水平。   在此之下,复产也开始上演。根据中国联合钢铁网的调查,随着国内钢材价格急升,68座高炉已恢复生产,估计产能达到5000万吨。中国小型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从1月的51%提高到58%。咨询机构“我的钢铁网”另一项调查显示,大型钢厂产能利用率已从84%提高至87%。与此同时,一些停产但尚未关闭的“僵尸”企业也在恢复生产,这对于去产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现在的很多产能就是政府调控出来的,去产能核心还是要靠市场,只有企业亏损且没输血,企业就会自动减产甚至关闭。目前整体钢铁需求已经过了饱和点,7月份价格还将继续下跌,届时很多亏损的企业需要关闭,特别是僵尸企业。[详细]2016-07-05 11:12

煤钢去产能两个配套文件公布 180万职工转岗分流细则出炉

煤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正在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发改委称煤炭钢铁去产能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陆续印发后,在接下来的两天内,煤炭钢铁两个配套文件就相继公布,可谓速度迅猛。 这两个文件提到,将严格控制煤炭钢铁新增产能用地用矿、支持盘活土地资产以及做好职工安置等工作。 这其中,关于180万煤炭钢铁职工的转岗分流细则也出炉,这是去产能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份配套文件。其中包括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促进转岗就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渠道解决人员分流安置。 业内认为,3月份以来不少地方政府的去产能政策都密集出台,但改革实质推进并不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有关的配套政策,这两个文件将对供给侧改革实质推进有所帮助。 煤钢去产能配套文相继公布 4月13日,发改委对外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情况,相关部门围绕财税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方面,研究制定了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陆续印发。 随着煤炭钢铁去产能逐渐深入,这8个配套文件被认为是去产能能否具体实施的关键因素。 《证券日报》了解到,4月14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分别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地用矿、支持盘活土地资产和事实矿产资源支持政策等三个方面予以支持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 这是煤炭钢铁供给侧改革出台的首个配套文件。 《意见一》指出,关于退出企业的土地资产,可交由政府收回,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退出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 申万宏源(8.92, -0.08, -0.89%)煤炭研究团队认为,该项措施一方面增加了企业收入,大幅缓解去产能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一部分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人员安置资金的来源。 此外,《意见一》还规定,对退出企业按规定注销的矿业权,已缴纳矿业权价款的矿业权人可按有关规定申请退还剩余储量对应已缴纳价款。这将有利于提高煤企去产能的积极性。 紧接着,4月15日,人社部、发改委等7部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二》),对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有山西煤企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月初国务院发布的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意见可以说是本轮供给侧改革的统筹性文件,3月份以来包括山西等不少地方政府政策都密集出台,但改革实质推进并不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有关的配套政策,具体到各省以及煤企缺乏执行的细节。这两个文件将对供给侧改革实质推进有所帮助。 180万职工转岗分流细则出炉 需要一提的是,在煤炭钢铁去产能的过程中,人员安置被认为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问题。 对此,《意见二》表示,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促进转岗就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渠道解决人员分流安置。其中,内部分流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培训转岗等方式,并支持企业开展“双创”,利用“互联网+”。 此外,对实业及停产员工进行培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零就业家庭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对于钢铁、煤炭集中区域开展跨地区劳务输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二》还提到,国家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专项奖补资金结合地方和中央企业任务完成情况(主要与产能挂钩)、需安置职工人数、困难程度等因素,对地方和中央企业进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安置工作。 在人员安置的过程中,如何对职工进行补助是目前煤企和钢企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能否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煤企和钢企之所以尚未出台具体的去产能措施,主要就是人员安置和补偿的配套措施不够明确。 据初步统计,在此轮去产能的过程中,煤炭行业涉及约130万人,钢铁行业涉及约50万人。 此前,兖矿集团、平煤集团、西山煤电(8.62, -0.13, -1.49%)等煤企已经相继公布了转岗分流的具体人数和安排,也有不少煤企尽管未发布正式的转岗分流措施,但随着煤矿的关停,已经在逐步对人员进行转岗分流。 业内认为,上述《意见二》出台后,煤炭钢铁等企业可以说有了纲领性职工分流的措施,后续将有更多的企业公布具体的安排,去产能工作也将随之更进一步。此外,其它的配套性文件也将陆续公布。[详细]2016-04-18 17:02

中国需求拉动发电用煤炭涨至13年来高点

在亚洲市场,发电用煤炭(普通煤)的价格正在上涨。成为指标的澳大利亚产的现货(即时合约)价格创出约13[详细]2021-07-13 16:01

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两部委:确保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为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详细]2021-04-07 15:58

“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去产能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钢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为行业在“十四五”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 从2016年开始,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用3年时间提前超额完成了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的5年目标任务,彻底出清为害行业多年的“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借去产能的东风,全行业多方努力,2016年一举扭亏为盈,2017、2018年实现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至去年11月,近5年来,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9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27%,负债水平明显下降,债务结构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宝武宣告成立,并先后重组马钢、重钢、太钢,实现年产钢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之冠。沙钢、建龙、德龙、中信特钢、方大、敬业等也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共同推动着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至去年11月,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37.3%,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粗钢产量合计占比已超过60%。宝钢湛江、山钢日照、柳钢防城港、河钢新唐钢、丰南纵横等一批精品基地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涉及产能转移至沿海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促进了产业布局调整。 劳动效率和职工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行业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10%,2019年达到人均年产钢806吨;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超过社平工资增速,实现了共创共享。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彰显。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0.89%增长到2019年的1.26%;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1.93万件;全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产品创新升级成效显著;三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目前钢铁行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5年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先后有488个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 5年来,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一大批高质量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铁材料,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国际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在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2015-2019年,全行业累计有754项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前列水平,51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 环保节能水平明显提升 钢铁企业迎难而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首钢迁钢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生态环境部认可的首家实现钢铁生产全工序超低排放的A级企业,太钢、首钢京唐、邢台德龙、山钢日照、新兴铸管、宝武梅山、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也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钢铁协会官网上公示。宝钢股份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14家钢铁企业跻身“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工艺正在加紧研发。同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德龙、安钢、三钢、方大等厂区已成为4A、3A级景区。 智能制造迅速发展 5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推动了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果 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国有钢铁企业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钢铁主业、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沙钢等民营钢铁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重组,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钢铁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一贯制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提升,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行业受瞩目的管理创新成果。 国际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钢铁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河钢控股塞尔维亚钢厂、敬业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广西盛隆建成马中关丹产业园综合钢厂。中冶集团总承包的越南钢厂项目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详细]2021-02-07 14:5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