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徐工自主工程机械研发之路

2016/09/06 09:06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2002年,在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一台来自徐工的KHU2000旋挖钻机首次参与国内重大项目,自此拉开了国产旋挖钻机与国外设备同台竞技的序幕。

国内唯一水平定向钻机生产流水线

国内唯一水平定向钻机生产流水线

尤其在2011年后,在高铁项目纷纷下马的大环境下,徐工旋挖钻机以强劲的入岩能力,引领旋挖钻机产业向南方硬地层工民建扩展,取得了XR280以上大吨位旋挖钻机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从自主研发、艰难起步到全面覆盖南方市场、华东、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市场,徐工真正做到了坐拥桩工行业话语权。

2010年3月,徐工旗下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基础”)成立,在徐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徐工基础连续5年持续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平均增幅达4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了公司“十二五”的目标;营业收入从2010年成立初的2.3亿提升到2014年的23.3亿,五年增长了十倍,2015年营业收入20.5亿,利润同比增幅8%;产品由成立之初的2个门类18个型号发展到现在的4个门类近60个型号,市场范围从桩工、非开挖机械扩展到了矿业机械、能源开发领域,“两钻”产品双双以绝对优势连续四年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置,成为行业无可争议的首选品牌。

徐工旋挖钻“一带一路”显风采,群机助力巴基斯坦新建设

徐工旋挖钻“一带一路”显风采,群机助力巴基斯坦新建设

2013年,徐工基础将煤矿掘进机用于隧道施工领域,开发出适应岩石掘进的EBZ200R硬岩型掘进机,有用户向技术人员反馈:市场上除水利隧道外其余隧道施工大多需要截割高度7米以上,你们的5米还是不够!”

为了实现自主研发隧道掘进机,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2014年年初,经过广泛调研,徐工基础邀请用户及行业专家参与讨论,初步确定了隧道掘进机设计方案。

半年后,徐工首台悬臂式大断面隧道掘进机XTR260顺利下线,在大连、云南等隧道项目施工中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国家对炮掘开采的管控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徐工隧道掘进机“占领”了全国各地隧道工程,同时也打入印尼、肯尼亚、塔吉克斯坦等国际市场。

2016年4月6日,徐工基础再制造中心主任李怀刚站在第二十二届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表彰会上,徐工“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化发展管理体系的构建”荣获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3年下半年,徐工基础调整组织机构,配备资源,成立了新品再制造中心。对经营不善的用户,回收其设备,并进行再制造,二次销售,盘活客户资产,解决客户经营难题。之后其运行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产品整修能力的提升,优化工艺流程,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二手车整修速度和质量标准。2015年再制造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围绕整修、销售、服务、备件、租赁五大部分,向产业化发展转变。借助内外部多样化平台,推出以租代售、置换、以旧换新等销售模式,构建“多轨制”营销体系,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管理模式,为后市场业务的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11月,30余台再制造旋挖钻机系着鲜艳的大红花,批量销往福建平强国际公司。如今,这30余台旋挖钻机应用于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民用建设、基础建设,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福建平强国际公司迅速成长为一家集工程项目、销售、服务、租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徐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技术垄断 徐工 研发
相关阅读

混凝土机械业难抑扩张冲动 产能过剩留后遗症

工地争夺战 “有些企业原来是搞房地产的或者做其余行业,感到挖掘机投资回报不错,挖人,买图纸,征块地,建个厂房,就可以搞出个挖掘机品牌。” 这个季节,本来是建筑工地最为热火朝天的日子。可如今,房地产开发商不愿开工,制造企业也无意造新厂房,而重启铁路和核电建设的消息也难以坐实。 7月,全国纳入统计的汽车起重机开机率为75%。而从4到6月,这个数字是83.3%、77%和79%。 除了起重机,还有混凝土搅拌车、装载机、挖掘机⋯⋯紧盯建筑工地的是中国庞大的工程机械行业:原本人们估计其产值在2012年可达5000亿元以上,但7月,中国的摊铺机、压路机、挖掘机和推土机销量同比下降都在36%至47%之间。 连《华尔街日报》也刊登了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中国建筑(3.04,-0.03,-0.98%)设备制造商的生死赌局”。它引用了三一重工(微博)(9.45,-0.15,-1.56%)副总裁梁林河的话:混凝土设备竞争到了最后的疯狂。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是2011年4月以来中国工程机械结束“黄金十年”、出现大逆转的原因之一。对于业内而言,危机似乎早可预料。比如詹纯新,另一家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8.48,-0.14,-1.62%)的董事长,在2009年就预测说,产能过剩即将到来。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即使中国经济增速达到8%左右,工程机械的产能过剩仍会严重。 过去10年,工程机械行业年均增速在30%以上。而这只是中国庞大的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的一角。自90年代中国经济迈入快车道之后,特别是最近4年,众多企业一直在高速扩大生产。 为了保证市场份额,在需求紧缩的情况下企业仍不得不继续维持较高的产能。而如今能解决这些“超级行业”困境的,似乎只有更高层面的政策举措。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也到了深刻思考的时刻。 扩张冲动 以混凝土机械行业为例,中国工程机械这块蛋糕自2008年底开始做大,原来主要做推土机的山推股份(4.76,-0.09,-1.86%)、原来主要做挖掘机的柳工(8.53,-0.13,-1.50%)集团都大力进军混凝土领域,徐工集团等则强化了全业务布局。 “如今的困难情况和这几年的产能扩张有很大关系。”全国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龙国键对本刊记者说 混凝土机械并非孤例。全球挖掘机的年增需求不到40万辆,中国目前的在建产能就已达到这个数字。 柳工集团的一位副总曾在行业会议上抱怨:“有些企业原来搞房地产或者做其他行业,感到挖掘机投资回报不错,挖人,买图纸,征块地,建个厂房,就可以搞出个挖掘机品牌。” 企业家内心的冲动来自可预期的建筑高峰。2008年底发布的4万亿元投资政策中,45%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据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的统计,2009年前9个月,仅公路、铁路基础建设就投入1万亿元。 就连国际企业也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产能表达了担心。2011年底,在全球挖掘机市场领先的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全球总裁表示,中国工程机械的产能过剩给斗山带来了很大压力,“中国市场应该更加注重整合而非扩张产能”。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工地越来越少,工程机械企业的争夺愈加激烈。比如,首付款比例开始下降。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重点联系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6%、利润下降19.85%。 另一方面,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长126.47%和147.62%。同时,库存同比增长12.19%。 《华尔街日报》说,现在中国各地的企业都在应对库存高企的问题,煤炭和铁矿石在中国各港口堆积如山,电子产品零售商陷入争抢客户的价格战,而光伏板公司则因产品供大于求、价格被压低而苦苦挣扎。 后遗症效应 尽管已经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信息部主任吕莹认为,对下半年还不能过于乐观。 他对本刊分析说,调控可能仅能将下半年的经济增速稳定在7.5%至8%,难以较快推动经济增速反弹。“我们也不希望再出现大规模的刺激性调控,因为会带来一些后遗症。” 目前的情况是,工程机械产品库存较大,包括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还有大量的已售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因素都会抵消局部新的经济调控措施带来的部分需求”。 吕莹说,由于扩张迅猛,很多企业连人才培训都无法跟上。“企业需要有个时间段来消化。” 根据刚刚发布的半年报,行业最好的7家企业中只有中联重科实现了利润正增长。而在最好的两家企业中,中联重科相对平衡,境内增幅19.78%,境外销售增幅27.31%。三一重工(微博)国外销售同比增长达到176.71%,而其国内地区营业收入下降3.89%。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6个月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同比增长35.94%,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5.6%。在海外市场飞速增长的情势下,中联重科也获得了好收益。“从我们的出口情况看,比较强势的都是高端产品。”中联重科副总裁、混凝土机械公司总经理陈晓非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中联重科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企业意大利CIFA之后,利用最新欧洲技术自主研发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是目前世界上达到可工作、可销售状态的最长臂架泵车。 “此前这样的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龙头企业也曾尝试,一直未果,这次终于实现。”他说。 “过去的技术瓶颈逐渐被领先企业打破。”吕莹在谈及出口问题时说,中联重科等企业最近几年进行了很多大的海外并购,“用技术把国外企业都打败了,出口自然就有优势。” 企业之问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必须走出去,这是行业的整体趋势。”詹纯新说,“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瓶颈,在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的前提下完成国际化转型。”他说,在技术优势的帮助下,中联重科计划在2015年将海外业务比重由目前不到10%提高至30%。 然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报告在谈及行业挑战时,首先讲到的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突出表现是各自主要开发该企业没有的产品:装载机制造商开发挖掘机,挖掘机制造商开发压路机,而不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建筑工地一片欣欣向荣之时,混凝土机械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搅拌站实际产量不到设计产量的50%。尽管达产率不高,行业低门槛准入和发展前景仍然不断吸引投资者。 2008年底以来,除了下游产业的扩张,装备制造业也列入十大行业振兴规划。龙国键说,当时曾希望由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牵头进行研发、给予资金支持,解决一部分高端配套零件问题。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大约有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比如20吨以上挖掘机使用的液压件,一直被日本川崎一家企业掌握。 国内零部件生产商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 作为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龙国键一直在全国两会提案解决企业创新问题。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认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事实上,自1985年中国首次提出科研体制改革以来,如何让技术人员成功从院所走进企业,一直是个难题,“国内企业因为待遇不高,留不住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宁愿去外资企业、研究院等事业单位或者考取公务员。”龙国键说。 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促进企业创新以及科研院所转轨成为企业,则需要来自更高层面的推动力。[详细]2012-10-09 10:04

中交天和复合式隧道盾构机打破技术垄断

伴随着巨大而有节奏的轰鸣声,直径近15米的圆形刀盘在记者和众多现场观众充满惊叹的眼神中转动起来,这台白色的“天和号”就是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天和”)最新的盾构机产品--直径14.93米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隧道掘进机。 熟悉盾构机行业的人都知道,盾构机本身已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设计、研发、制造上,国内盾构机行业整体发展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直径12米以上的大型、超大型盾构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更是被国外企业垄断着。 记者从相关专家处了解到,在这台“天和号”之前,目前世界上已完成工程施工的适用于管片外径14.5米以上的泥水气压平衡式隧道掘进机,中国有5台,其中4台由德国制造,1台由法国制造。可以说,这台国产的“天和号”,毫无疑问地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局面。 国产首台不只大而且强 2012年3月9日,“天和号”复合式隧道掘进机竣工与技术交流和产品展示会在江苏常熟举行,江苏省、常熟市等有关部门领导、中交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众多的用户单位参加了会议。 据中交集团天津航道局总经理张绍华介绍,该盾构机直径达到14.93米,单套总重达到4758吨,是为中交集团承建的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量身打造的。张绍华强调,该机继承了世界上现有盾构机研发生产的最前沿技术,为适应长江过江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苛刻的施工要求,在挖掘高难度的硬岩层和粘土复合层及实现泥水气压平衡要求等关键技术难题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复杂隧道建设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交天和常务副总经理周骏详细地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了“天和号”的突破之处,再次强调了:该机强大的不仅是“身材”,更是内在实力。 首先,它是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内最大的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隧道掘进机,投入使用后,将是世界上技术最前沿的产品。 其次,在最关键的刀盘研制方面,从各方面来看,都高出现有的盾构机刀盘。整个刀盘配置刀具最多可达717个,国内第一;初装切削刀掘进距离是同类地质条件现有隧道掘进机的3倍;创造性地设置可推出式滚刀,延长了掘进距离,属于世界首创。 再次,刀盘伸缩机构的研制和使用,通过移动驱动部的带动,总重达1000余吨的刀盘可伸缩100毫米,大幅缩短换刀时间,据悉,这项技术是首次在超大直径隧道掘进机上使用。 最后,超大型掘进机专用的管片起重搬运系统、口子件起重系统、泥水管吊运系统,以及直径14米以上隧道掘进机推进油缸,均属于国内首创;此外还有饱和潜水作业人形闸、刀具切削面可视摄像系统,突破性的实现了国际首创。 中交天和低调的奇迹制造者 国产最大的复合式盾构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可是相比其产品来说,制造商--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就显得低调了很多。事实上,熟悉盾构行业和交通装备领域的人都知道,中交天和已经在盾构机领域默默耕耘了多年。 据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福生介绍,公司由两个股东组成,一个为天津航道局股份有限公司,另一个是1986年5月在日本注册成立的中和物产株式会社,两者皆为由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目前,中交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211位,2011年营业额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 史福生告诉记者,中交集团与盾构机的“缘分不浅”,从2002年开始涉足盾构机的研发和制造,到2009年,已经制造了42台盾构机,拥有了完整的制造装备和技术储备;2010年到2011年,中交集团整合了人才、技术、资源在江苏常熟成立了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其目的,就是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全面的盾构机制造商、抓斗挖泥船制造商。 记者还从史福生处了解到,中交天和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是发展迅猛,工厂从2010年6月破土动工,目前已建成约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可以制造直径最大为17米的盾构机,具备了年产40台大型盾构机、5万吨大型钢结构的生产能力和直径16米超大型盾构机的设计、制造能力,2011年全年完成产能8.35亿元,销售额达到7135万元。 周骏对记者说,中交天和非常重视自主技术创新,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技术15项,公司成立甫始,就成立了盾构机技术研发中心,现有员工60名,设有盾构机部、起重机部、工艺部、电气部和资料室,狠抓技术研发与创新。 中交集团打造中交天和是有着长远考虑的,其成立是集团公司致力于打造交通基础建设领域全产业链的一项重大举措。 与会的中交集团科技部总经理王以勤表示,直径14.93米的“天和号”,是中交集团技术创新上的典型案例,中交天和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中交天和盾构机产品在满足集团所属企业隧道工程需要的同时,将进一步担负起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为全国的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性能稳定、技术一流的地铁隧道掘进设备。 史福生在采访结束时告诉记者,目前,中交天和正在制造两台适用于更加复杂地层、岩石强度达到180兆帕的新型6米到7米的盾构机,它是在公司广泛调研了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大连等城市的隧道建设情况后按照新目标研制的最新产品,预计4月底能够组装出厂。[详细]2012-03-21 08:47

酷暑不停歇,徐工2024万里行服务获点赞

烈日炎炎,有比酷暑更“热”的吗?当然有——徐工服务的超级热情!2024“清凉一夏”服务万里行正火热进[详细]2024-08-06 14:07

填补行业空白!首批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在徐工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详细]2024-08-06 09:42

交付10余台!徐工挖掘机XE310GA为何成为老板的心头爱?

批量交付10余台!近日,徐工着实又火了一把。 在广东某大型露天采石场,13台XE3[详细]2024-08-05 18:0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