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分三类打造20个城市群 国家级新增2个

2016/01/14 11:18中国新闻网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城市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近日获悉,作为城市群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城市群范围和战略定位专题研究报告将于本月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将编制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并于今年年底前报送国务院审定。

据权威人士透露,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其中,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凤凰财经注:目前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城市群的仅为前面三个)稳步建设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9大城市群。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包括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截至目前,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规划编制的地方层面前期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国家相关部委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这三个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群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较为严重的“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此外,从人口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群的失业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优质人口资源配置不均问题日益严重。而且,资源与环境压力逐年加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城市群 建设 基建
相关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世界级城市群怎么建

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共11章。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定位: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化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将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 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共同推动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增强通信企业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通信资费合理下降,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看点: 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 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 依托大湾区特色优势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粤港澳旅游精品路线,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安排,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 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社保: 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深化养老服务合作,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 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 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详细]2019-02-19 09:16

青海通过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方案

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后,青海省积极着手青海方案并开展各项实施。近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实施方案》“1+N”体系已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1+N”的青海方案进一步具体细化了青海省三年行动计划、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协调推进以及青海甘肃两省在主要城市合作发展方面的机制等,为我省进一步实施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实施方案》“1+N”体系中,“1”为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N”包括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省三年行动计划、青海省政府关于建立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的决定,关于建立兰西城市群青海部门撤县设市工作推进机制的决定,青海省政府与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两省合作共筑兰西城市群工作备忘录,青海省政府与甘肃省政府关于建立兰西城市群主要城市合作发展机制的决定等。为了全面落实实施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今后还将作相应机制的调整。 今年3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部署了兰西城市群在2018年至2035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青海、甘肃两省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行了顶层设计。 省委常委会在此次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实施方案》“1+N”体系时明确指出,该方案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注重对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把握和对时间有序的考虑,是统筹区域发展、重构区域格局的重大举措,实施中要坚持先布局再落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要坚持兰州、西宁两极带动,推动海东实现中部崛起,探索以网状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都市圈发展模式,围绕规模和人口聚集度谋划城市定位和布局;要坚持城市群建设共用一张蓝图、共建一个发展体系、共享一套公共服务,为新青海建设升级加力。[详细]2018-09-03 14:55

李强书记前往上海 浙江进行考察 关注“徐工工业云”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依托,在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协调是关键核心[详细]2016-09-23 09:15

十三五中国要建19个城市群:长三角领衔江淮城市群落选

日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炉。根据新华社发布的《草案》摘编,《草案》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关于城市群规划,记者看到《草案》的细化表述是: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按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所述,上述18个城市群中,东北地区城市群又分为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换句话说,如果算上辽中南城市群,这次《草案》提及的城市群数量将达到19个。 这其中,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城市的哈长城市群规划,已于今年2月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对记者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构建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群体系,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本身有一定的等级体系,大城市群套小城市群;城市群本身也在不断地发育和发展中。”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此前还向记者透露,目前,成渝、海峡西岸、长三角、山东半岛、关中平原等跨省城市群规划,也正在加紧编制中,会根据规划编制情况陆续批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对澎湃新闻表示,按照原先计划,今年有可能会批复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广为流传版本中的江淮城市群,最终并未入列《草案》。 对此,魏后凯分析,此前在很多专家看来,江淮城市群可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城市群,而安徽省在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范围中比较摇摆。 “此前就江淮城市群的经济联系进行模型分析,江淮地区与长江中游的联系不是很强,独立性较强。”魏后凯表示,目前,江淮城市群中涉及安徽的部分城市包含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一小部分被纳入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 按此前的规划,江淮城市群是一个以合肥为中心的“1 10”城市群,拥有人口310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包括合肥、芜湖、巢湖、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六安、池州等10个市。 除了19个城市群,《草案》还提到,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详细]2016-03-08 17:05

“十三五”发展路线图猜想:或将打造20个城市群

“十三五”规划发布在即,区域发展路线图有望随之浮出。 10月13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告诉澎湃新闻,“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发展领域的主要抓手,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四大板块基础上,推进三大战略融合,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二是推动跨省区的城市群和省级交接地区的区域规划;三是在市县层面,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推动“多规合一”(多个规划合一)的空间规划。 所谓四大板块,指的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加东北地区;三大战略指的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肖金成认为,探索“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建设,将是“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 目前全国区域发展呈现“碎片化”特征。 肖金成解释,以往市县层面拥有的土地利用、环保、城市、城乡等多个规划,都比较细致,但中间的衔接不足,部分规划还存在冲突,因此需要推进空间规划的制定,省市县层面构建一张蓝图。 他表示,国家希望打通由中央到省市县的一个空间规划体系,上下级之间拥有相互依据关系,从而增强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约束力。 如何构建一张蓝图?肖金成介绍,每个省市县都需要构建符合各自发展的一张蓝图,市级层面的蓝图需要根据省级情况来绘制,县级蓝图根据市级蓝图绘制,因此需要一个空间规划的体系,粗细有别。上级的蓝图简单概括,越往下级应当更加细微,市县两级落实如何去做,明确范围、功能、作用等。 目前,在中央层面设计的区域规划,主要是“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的战略大布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向澎湃新闻分析,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在具体领域上有交叉重叠,两者需要融会贯通。 他说,“一带一路”是三大战略的统领战略,涉及东中西部、国内国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号工程”,三地探索城市建设经验,为全国城市群建立做出典范;涉及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依托的新的支撑带。 在宏观战略布局层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告诉澎湃新闻,中国应当构建区域发展的H型战略,在原先T字型战略格局——即沿海发展轴线和沿江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的两条主轴线上,再增加一条沿西部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轴线。 目前沿海发展轴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以上,沿江发展轴线占40%以上,两者之间略有重复,沿丝路发展轴线只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不到。方创琳认为,虽然沿丝路发展轴线经济总量不大,但从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以及国家安全、外交层面的贡献考量,不容小觑。 要打造20个城市群? 而在区域发展中,城市群建设有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方创琳向澎湃新闻介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打造20个城市群。具体是5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6个地区性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其中,6个地区性城市群目前尚未成型,仍属于引导培育阶段。 对此,肖金成认为,20个城市群是学者提出来的,国家层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里明确提出的,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和哈长7个城市群。 他也解释,虽然规划中只点明上述7个,并不是一定只有这7个城市群。其他比如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关中等城市群,规划并未点出,但外界较为认同,也是需要引导建设的。 对于城市群规划的进展,方创琳透露,哈长、成渝、海峡西岸三个跨省城市群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今年年底前有望陆续推出。 关于未来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方创琳分析,应重点推进六大一体化,即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打破过去的市场分割,实现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 每个省份一个国家级新区? 在产城融合的角度,方创琳表示,符合国家级新区建设条件(产业、创新、技术密集集中、不大量占用土地等)的园区,国家都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批复,将其打造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基点。 自1992年批复首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起,国家级新区数量已经增至15个。其中,有9个是近两年批复的。今年以来已经批复的国家级新区已经达到4个,分别是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 方创琳认为,按区域发展的需求,未来每个省份都有可能获批一个国家级新区。据方创琳透露,黑龙江省的松北新区、武汉的光谷新区、江西的昌九新区未来获得批复的可能性更大。[详细]2015-10-14 17:3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泸州市,地处成渝经济带的中间区域,物质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  公司具有40多年的汽车起重机和其它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历史,是中国著名的汽车起重机企业。公司始终坚持科技领先的战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不断的技术改造,其技术开发实力、生产制造能力、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控制能力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资产总值5亿多元,生产占地23万多平方米,设备1300多台,员工1900多人,是四川省科技先导型企业和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之一。公司已通过国家一级计量单位认证、产品3C认证和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起吊能力为8~160吨级,年产起重机规模达两千台。  “长江”牌全液压系列汽车起重机融汇了美欧产品的先进性和日本产品的适用性,以其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经受了市场的检验,并成长为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的知名品牌,是国内设计制造全液压汽车起重机系列最全、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大型工程机械企业之一。  2006年,公司与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跨国集团—美国特雷克斯公司(TEREX)成功合资,完成了公司体制继国企改革后的又一次质的飞跃。特雷克斯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跨国集团,是著名的世界三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2005年的营销总额达64亿美元,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工厂遍及亚、欧、美洲等世界各地。  合资后的长起公司,将借助合资平台,依托特雷克斯强大的技术、资金实力和全球市场网络资源,获得额外的增值与发展,并迅速实现经营发展上的新突破。根据双方的构想,合资后,长起公司将成为特雷克斯起重机全球制造系统的一部分,并通过应用特雷克斯先进的制造和技术资源,加速公司产品制造开发,对公司管理队伍进行大规模的完善和提高,实现公司技术、管理的快速升级,从而与特雷克斯起重集团的其他国际级企业一样,跨入国际竞争的行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