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升一降”收获机械市场进入盘整期

2015/11/10 10:50中国农机化网

  今年以来,我国收获机械市场基本面呈现小幅上扬的特点。市场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130多家收获机械规模企业累计销售各种收获机械35.66万台,同比增长0.77%;较之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27个百分点。其中联合收割机累计销售11.52万台,同比增长2.37%。从联合收割机市场各品类市场分析,上半年呈现出“两升一降”的特点,即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出现增长,小麦收割机下滑。

  稻麦主产区市场率先启动

  上半年,我国联合收割机市场呈现小幅上扬,需求结构定格围绕谷物、玉米收割机市场展开,需求区域定格于稻麦主产区的鲜明特征。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联收机11.52万台,同比增长2.37%。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和其它作物收割机分别销售4.38万台、4.13万台、2.37万台和0.6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5.62%、23.6%、6.71%和-39.05%。从需求结构分析,谷物、玉米联合收割机市场占94.44%份额,其它作物联合收割机占5.56%。

  我国联合收割机市场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区域集中度较高。上半年,销量前十区域占比高达90%以上,较之去年同期提高了11.52个百分点。其中小麦收割机市场率先在黄淮海区域启动,水稻收割机市场率先在湖南、湖北市场启动,区域市场的市场占比反应了这一突出特征。在销量前十的区域占比中,安徽、山东销量均超过1万台,但同比出现小幅下滑。从区域占比分析,这两个区域占比分别达到了17.34%和15.86%,较之去年同期小幅上扬0.18%和0.34%;湖南、湖北作为水稻主产区,占比也分别达到了12.34%和12.2%,较之去年同期增长8.02%和2.95%。

  出口小幅增长进口大幅上扬

  上半年,我国收获机械进出口呈现出出口小幅增长,进口大幅上扬的特点。海关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累计实现出口、进口金额分别为7.24亿美元、1.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8%、40.74%,实现贸易顺差5.5亿美元。

  今年收获机械市场的进出口表现反映出我国收获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市场需求的基本现状。

  首先,从出口目的国分析,我国联合收割机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近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亚洲周边区域收割机产业的发展,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竞争日趋激烈。

  其次,国内市场需求大型化趋势强烈,国内供给不足,联合收割机进口额同比幅度攀升正是这一需求现状的反应。从进口的9类收获机械单台价格变化分析,变化并不突出,仅仅增长0.27万美元;但从个案分析,单台价格的变化就异常明显,联合收割机单台价格较之去年同期提高3.09万美元,根茎或块茎收获机械提高4.57万美元,其它未列名的收割机提高9.49万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市场需求大型化趋势明显,但我国大型收获机制造依然是短板;第二,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快速增长,但我国大型经济作物收获机械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此我们建议,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大型产品的技术攻关与研发方面,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形势,而不是一味的追逐这杯那杯,这奖那奖上。

  轮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小幅下滑

  上半年轮式谷物收割机受去年收益相对较差,整体市场保有量增加等因素影响,累计销售4万余台,同比下降2.17%。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是成熟市场,市场刚性需求严重不足,主要动力来自市场结构性调整带来的更新需求。回溯市场发展历程,自2010年以来,市场拥有量大,饱和特征十分突出,更新换代的比例达到60%以上。由此我们看出,市场的任何波动多为市场周期性需求引发的,不会出现前几年那样较大的起伏。

  从喂入量分析,中原区域整体市场在补贴引导及结构升级的影响下,5kg/s以下产品需求持续萎缩,6~7kg/s(横轴流)产品成为销售主体,占比74.39%;同比增175%;东北区域市场6~7kg/s(纵轴流)产品需求下滑,7kg/s以上机型发力,同比增长15.5倍。从技术路线看:中原区域市场需求机型仍以横轴流产品为主;东北区域需求以纵轴流产品为主,籽粒直收机型空间广阔。

  因小麦主产区主要集中于黄淮海区域,决定了轮式谷物收割机的主流市场所在区域。市场调查显示,上半年,黄淮海区域占到总量的97.6%。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区域占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河北、陕西、山西区域占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东北市场尚未正式启动,零星需求。前十大区域需求约3.45万台,同比下降4.76%;占比86.23%,较之去年下挫2.35个点。主流需求区域市场表现冷热不均,其中山东大幅度上扬,需求1.2万余台,同比增长52.49%;占比30.08%,较之去年同期提高10.78个百分点。河北、安徽、河南分别需求约4000~6000台,但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占比随之下降。

  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市场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我国累计销售各种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4.13万台,同比增长23.6%。取得良好佳绩。第一,主流机型需求占比突出;第二,市场需求转移特点凸显,大型化趋势表现强烈。

  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市场上半年的大幅度攀升主要来自于以下原因:第一,市场连续多年的下跌,尤其是去年的大幅度滑坡,形成需求凹地,加之多年需求能量的积蓄,今年正是这种能量的释放;第二,从其生命周期分析,今年正值更新高峰年度;第三,区域市场的拉动,湖南、江西等南方稻区受油菜收获面积扩大及旧机更新需求增长影响,销量保持高位。

  分技术路线看:纵轴流产品成熟度好,可靠性、作业效率、性能相比其它产品都具有明显优势,销售比重快速增长,双滚筒及传统产品产品受作业效率及切碎效果等因素影响,销量快速萎缩。

  上半年,市场集中度有所下滑。市场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销量前五的品牌累计销售3.7万余台,同比增长27.8%;占比91.88%,较之去年同期下降6.98%。久保田沃得销售均超万台,久保田与去年基本持平,沃得增幅87.98%。占比均超过27%。中联、星光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中联重机增幅较为强劲。

  上半年,区域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徽和两湖,市场调查显示,销量前十区域累计销售3.27万台,同比增长11.82%,占比97.01%,较之去年同期下降0.27%。安徽、湖北、湖南区域需求大幅度攀升,分别达到8600、7900、5800余台,同比分别增长6.2%、30.2%和45.66%;占比分别达到25.6%、23.59%和17.46%。东北市场未启动,只有零星销量。

  3-4行玉米收割机领衔市场

  玉米收割机市场的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变化,虽然3行机依然占据主流,但4行机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行机出现强势反弹。市场调查显示,上半年,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玉米机2.37万台,同比增长6.7%。其中,自走式2.26万台,背负式1114台。

  从需求结构特点分析,以下三点较为突出:第一,自走式占据市场主流:占比95.29%;第二,自走式中,2行机出现大幅度增长,这是继去年小3行出现批量事故之后市场需求出现的反复;第三,4行及以上机型增幅较小,与区域市场启动关系密切。

  因上半年并非是玉米收割机的“主场”,大品牌并没有显示出固有的强大优势,从销量过千台的品牌分析,前七大品牌累计销售1.5万余,同比增长30.05%,占比69.72%,较之去年同期提高11.1个点。山东宁联、巨明分别销售3570台和2694台,同比分别增长64.9%和-25.58%。占比分别达到15.83%和11.94%,较之去年同期提高了5.33%和-5.6%。山东常林、福田雷沃玉米机销售同比分别提高了3.83和5.48个百分点,增幅大幅攀升99.38%和89.73%。

  上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围绕品牌、价格、渠道、产品展开争夺。成为众多品牌竞争的焦点。一是产品支撑下的品牌竞争仍然是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产能的过剩,激烈的价格竞争成为众多品牌的重要选择;二是渠道竞争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年初开打,至今依然绵延不绝;三是随着终端客户购买理性化的增强,产品外观漂亮、驾乘舒适等诸多元素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产品依然是市场竞争的核心。

  上半年玉米机的需求区域依然集中在黄淮海区域,山东、河南、京津冀等中原和西北区域受市场启动较晚影响,市场销量较同期有所减少,但占据主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区域受去年用户收益普遍较好拉动,市场启动较早,终端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占比偏低,内蒙古市场受补贴政策影响,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摘自:中国农机化网)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始建于1961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10),母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2008年末,拥有总资产22.44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在职员工1363人。公司近年来持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在行业中始终保持前列位置,三大主产品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在高位运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同时,具有较强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2000年至今产品出口额持续保持年均70%的高速增长。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三大系列规模主导产品,并有特种车辆、路面养护机械、小型多功能机械产品,已形成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汽车改装车三大板块数十个品种的产品链。主导产品中:装载机主要有1.5吨、1.8吨、3吨、4吨、5吨、6吨以及7.5吨各种规格的斗型、爪型、侧卸型及其他延伸产品;挖掘装载机有2驱、4驱的85马力规格各种档次机型,有侧移式挖臂、也有回转式挖臂;压路机有10吨、12吨、14吨、16吨、18吨、20吨等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碾压路机有三钢轮18/21吨、21/25吨以及胶轮20吨、27吨各种规格;平地机有165马力、190马力、220马力多种规格。主要产品技术瞄准日本小松、瑞典戴纳派克及奥地利帕尔菲格等世界品牌,技术含量高、作业性能优,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分布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世界各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水利、港口物流、能源、城镇等各项工程建设。尤其被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京沪高速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用户所选用。系列装载机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系列压路机、平地机是“江苏省名牌产品”。常林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及主导产品已连续7届21年被评为全国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产品。2002年,公司组建了常林工程机械集团。集团以常林公司为核心,以常林合资企业常州现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主机企业为骨干,目前包括近47家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件生产厂家,从业人员达到11000人,资产总计79.60亿元,主要经营:轮式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路面洗刨机等产品整机及结构件的制造和销售。集团成立以来,凭着“加强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宗旨,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常州及周边地区工程机械集群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6年集团跻身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100强企业,列第23位,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以常林为核心的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常州地区也已因此成为国内重要的六大工程机械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