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报:工程机械为何没有广东造?
重工,乃国之利器。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并已经具备自主创新、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的能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六大生产基地:济宁、徐州、常州、长沙、厦门、柳州
广东是建设大省,每年的固定投资在上万亿元。2014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25928亿元,仅基础设施投资就达到了5984.65亿元。广东的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建筑工地,星罗棋布。但是在建筑工地上,广东本土生产的工程机械却常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显然,广东工程机械的生产规模、产能、产量、在工程机械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影响力与广东建设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塔吊所占份额绝对不会超过10%
“在我们的建筑工地上,现在有多台塔吊,都是外地生产的。我们一般常用的塔吊有湖南中联重科,辽宁抚顺的永茂,沈阳的建机。很少用广东本地生产的塔吊。”正在广州珠江新城一建筑工地负责钢构施工的袁经理在接受广东建设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袁经理进入建筑行业已经多年,曾经做过多个大型建设项目。但是他们项目上使用的塔吊基本上都是外地生产的品牌。“我们没有使用广东生产的塔吊的原因,一是广东生产塔吊的厂家少,在市场上可供选择产品不多;二是我们用的塔吊的型号比较大,而广东生产的塔吊型号小,技术实力有限,无法满足我们施工生产的要求。”袁经理补充说。
在建筑工地上,不仅像袁经理这样来自省外大型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很少见到广东生产的塔吊,即使广东本地的项目经理见到的广东产的塔吊也不多。因为广东建筑机械本身就不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建筑工地上,更是很少看到广东生产的塔吊的品牌。
“在广东登记在册的塔吊有3000多台,而实际上在建筑工地上作业的大大小小的塔吊不止上万台。广东有建筑机械租赁企业500多家,有些大的租赁企业一家就有几百台塔吊出租,小的也有二三十台塔吊租赁。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塔吊中,广东本地生产的塔吊所占的份额很小,微不足道,总数可能大于5%,但是绝对不会超过10%。”一位非常熟悉广东建筑行业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明确地说。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为常见的施工机械。建筑工地上使用广东本地生产的塔吊情况,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了广东施工机械在全国施工机械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状况。
工程机械生产条件“先天不足”
基础薄弱,先天条件不足,是广东工程机械“落伍“的一个历史原因。
工程机械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而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布局不仅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发展意愿,甚至体现出“国家的意志”。
广东地处沿海,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当时无论是从国家工业的战略布局,还是从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的战略考量,广东都不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作为边陲地区的广东,制造业方面,国家的投资相对较小,发展相对缓慢。再加上广东原来制造业的基础就比较差,各种因素“叠加“,造成广东工程机械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先天条件”不足。
错失传统工程机械领域发展机遇
广东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广东省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一,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第一大省。非常遗憾的是,广东装备制造的优势在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电气机械、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系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特种船舶等领域,工程机械制造并不在此之列。
广东工程机械本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广东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并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也有几家工程机械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与外地的工程机械企业差距也不是很大。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开始出现分化。”一位熟悉工程机械的业内人士介绍说。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省外的一些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崛地而起,在工程机械行业呼风唤雨,开始发威。中联重科的前身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199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工程机械生产制造商,不仅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将市场拓展到欧洲、西亚等地。徐工集团, 1989年成立时只有3.8亿元的规模,到2003年就发展成为中国行业第一个百亿级企业集团。目前,徐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在国际工程机械领域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是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机遇期,广东的工程机械行业“落伍“了。在广东,有些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不但没有大的发展,反而在外省工程机械的冲击下,市场占有量不断萎缩。有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每年只生产几十台塔吊,勉强维持“生计”,更不要说发展了。广东有家国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注册资本仅有1000多万,员工200多人。其规模可想而知。
关键是“观念”落伍
广东工程机械发展到现在,与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市场氛围也有密切的关系。广东工程机械企业的有些负责人缺乏“理想”、缺乏“抱负”,更缺少“国际视野”,目光一直关注在已有的“一亩三分地”,不要说进军国际市场,有的甚至连进军国内市场的勇气都没有。
“省外的一些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经常会组织一些产品发布会、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既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企业在行业的知名度。但是在我们省内组织召开一次工程机械的会议都非常困难。”一位协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负责人曾经带领广东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到外省的施工机械生产企业参观。有的企业领导看到别人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流水线,也非常羡慕,热血沸腾,但是一谈到自己的企业的发展,热情迅速降到了“冰点”,只是摇头。参观学习,也变成了现代工程机械生产“一日游”。
记者也亲身感受到了一些广东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封闭”。记者接受采访任务,曾经尝试联系广东原来比较出名的施工机械生产企业。但是,有两家单位回复,不是说“领导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就是说“现在企业不景气,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加以推辞。
除了观念问题,也与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体制、机制有一定的关系。据介绍,目前广东的一些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还有一部分没有改制,还是“国有”或“集体”企业,这些企业与改制企业相比,发展的“冲劲”和“动力”不可同日而语。
工程机械发展:需要多方支持
“在广东,不仅工程机械行业算不上支柱产业,建筑行业都算不上是支柱产业。广东重点发展的是IT行业、汽车行业。”一位业内人士说起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忧心忡忡地说:“广东工程机械行业要发展,生产企业要努力,要争气,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托。工程机械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带领和促进作用。据介绍,湖南的三一重工、广西的柳工、江苏的徐工等大型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其实广东对于装备制造业也有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在201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中对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明确提出了加强用地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加强科技创新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但是这里提出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航空制造、卫星及应用等。
如何将工程机械纳入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范畴应该是业内及社会相关方面积极努力争取的目标。
中国工程机械将迎三大机遇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未来,将有三个重大机遇:
第一,在积极鼓励消费需求的同时,国家正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于经济拉动的关键作用,这一轮的扩大投资会进一步拉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制造和市场销售。
第二,城市化机遇。城市化的发展对工程机械提出了很大需求,尤其是地下欠账很多,为了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政府会加快地下管网改造,这给工程机械提供了很大的市场。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海外需求。无论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丝路基金等等,都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给工程机械制造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