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结构性缺钱” 国开行注册百亿ABS“输血”棚改
8月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会议要求,国开行、农发行将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金本金投入,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
不过,这一消息暂未得到相关部门和机构证实。如果上述运作落实,将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基建项目启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或将改善基建项目的资金缺口。
除有望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国开行同时也在用金融手段释放更多可用信贷空间。近日,国开行申请注册100亿元的棚户区改造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尽管与该行的棚改贷款存量相比,这次的注册规模并不大,但也开启了一条新的资产腾挪途径。
另据央行近日披露的数据,7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收回1345亿元,与此同时,基建投资的资金缺口却依然存在。
7月MLF净收回1345亿
除了7月MLF净收回1345亿元,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还显示,7月曾向国开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 (PSL)429亿元,利率为2.85%,较6月下降了0.25个百分点。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8464亿元。
从央行创设MLF以来,这是首次公布出现单月净收回的情况,而用于为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的PSL利率,也一路从4.5%下调至3.1%,由此可见,这说明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后,市场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对资金的需求不大。
但若将棚改也纳入基建投资的范畴内来看,PSL的利率水平一路下行,是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基建项目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并不强烈呢?“纯贷款的项目我们早就不做了,成本太高。”一家国有建筑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当下的现状是,地方政府并不愿意自己出钱做基建项目,现金流情况好的建筑公司承接项目后,除了自掏腰包出项目资本金,还得再去联系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融资,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有这种实力的大型建筑公司并不多。
据了解,地方政府立项投资的意愿不强,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发债被相关政策规范后,一时“手头紧张”,另外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对政治风险的担忧。
上述国有建筑公司人士表示,已经遇到过几次由于某领导“落马”而导致当地官场震动,项目搁置的案例。
因此,一方面是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充裕到需要净收回;另一方面,则是基建投资的资金缺口依然存在。自去年底开始,国家发改委分批次密集批复一系列地方基建项目,涉及公路、铁路、机场和水利等,今年前6个月,中国基建投资增速大体维持在20%上下,远高于制造业,但这一增速能否持续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中金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称,“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弱势,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继续低迷,广义财政收入制约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负债水平已处于高位,进一步增长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这些都制约基建投资进一步增长空间,基建投资对内需带动有限。”
商业银行冷对基建项目
据新浪财经昨日消息,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的专项建设债券,由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在投资方向上,将在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相关原则下,梳理提出的项目清单,由国开行和农发行在清单内选择具体项目安排。此外,上述两家银行也可以自行找到符合要求的项目,经相关方面核定后安排。
某银行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若上述消息属实,利用发债募集的资金建立投资基金,用来解决项目资本金投入的问题,就能带动不少金融机构的投入,作用将是相当显著的。商业银行苦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款竞争和资产质量压力,对重大项目的信贷投入将慎之又慎,如有大型开发性金融机构牵头,将增强项目的隐形信用。
央行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贷款投向统计显示,6月末,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余额3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季末低0.9个百分点。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余额28.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季末低1.7个百分点。
不论从职能定位还是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目前商业银行对基建投资的意愿依然平淡,未来开发性金融机构依然是基建项目融资的主力。据国开行此前公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该行共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4198亿元,占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发放的39%,超过2014年全年发放额。
除了有望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国开行同时也在用金融手段释放更多可用信贷空间。8月3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国开行申请注册100亿元人民币的棚户区改造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类型为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预计自获准注册之日内2年起发行2~3期。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