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走向东盟 中广核有望参与泰国核电建设

2015/07/22 09:40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泰国能源局代表团到访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红沿河核电基地,双方就核燃料供应、燃料处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泰国能源局常务秘书Kurujit Nakorthap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两国在核电领域合作进一步奠定基础。

中国电力网援引泰媒消息称,泰国RATCH电力控股集团还计划与中广核合资在中国南部建立2000兆瓦规模核电厂,计划投资3.25亿美元,占核电厂10%~20%股份。中广核也有兴趣与RATCH合作在泰国南部建生物质发电厂,RATCH欲释股20%吸引中资。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如果中泰合作成功,这意味着在合资的核电厂中,中广核参股比例最高可达90%。

抢滩东盟市场

较早前的6月,中广核与东盟能源中心签署协议,将为东盟培养核电人才。中广核在泰国、越南等国设立了办事处,推进与东盟各国在核电等能源领域的合作。

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对中广核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表示出浓厚兴趣。泰国还计划大规模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掌握“华龙一号”的相关技术,并已启动对“华龙一号”的独立评审,今年内有望将其作为可选技术纳入泰国发展核电的“短名单”。

实际上,在当前全球核能复苏、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东盟核电市场尤为引人关注。俄罗斯、日本等国已将核电出口目标瞄准东盟国家,正在积极采取行动。

据泰国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泰国电力装机达到7069万千瓦,其中核电装机200万千瓦。泰国计划在2017年前完成可行性研究,2020年完成核电项目招标,2026年建成首台核电机组。

东盟其他国家核电市场也在蓬勃发展。马来西亚将准备建造两座100万千瓦的核电厂,并计划于2021年和2022年投运;越南提出到2020年建成首个100万千瓦装机的核反应堆,2030年实现核电装机总量1070万千瓦,核电发电比例占到10.1%。

业内人士认为,东盟计划开发核电国家的基础结构开发工作落后,存在核科学与工程人才短缺、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国内核电企业在开展“走出去”时,应从长远考虑,在人才培养、核法律体系建设、监管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援助,为将来的核电出口打下基础。

核电软件瓶颈待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非政府即将进行6到8个核电厂项目的招标工作中,招标项目金额合计高达800亿美元,中广核将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联手竞标。

记者了解到,此次出战南非所选技术为CAP1400第三代核电技术,设计方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属的上海核工程设计院,中广核则主要负责制定南非项目融资方案。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次南非出战可谓竞争激烈,几乎云集了世界核电市场的顶尖力量,包括法国、美国、韩国、俄罗斯在内核电强国将一同角逐,“尽管国家领导人力推核电,中国也有大量核电项目在建,国产三代核电技术也取得不少成功,但在国际竞标和出口经验上还不足,此次竞标的挑战性不容小觑。”

中广核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对此还是充满信心的。”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频频出访,“核电走出去”成为重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海外核电市场空间将达万亿。

不过,面对海外市场这块巨大蛋糕,国产核电“走出去”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大的瓶颈来自核电软件技术。

据悉,核电软件是整个核电站运行、维护的“神经系统”,对于核电站运行安全意义重大。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核电软件开发能力未实现实质性突破,所用软件主要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购买,即便花了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需要的核电软件,特别是软件的核心参数。

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核能行业信息化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任刘东坦言,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已成为我国核电机组走出国门的一大瓶颈。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核、中广核已开始发力补短板。中核集团将从2016年开始针对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三代、四代核电以及其他新堆型的研发,解决核电设计和分析软件设计手段问题。中广核也正在编制集团“十三五”信息化规划,规划建设集团软件共享服务中心,研发核电工程管理智能制造系统,并在新核电项目全面运用。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核博会开幕!核电站吊装专业户三一起重机来了!

三一起重机携核电专业吊装领域的技术成果亮相核博会 11月15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广核集团等[详细]2022-11-16 09:25

中国出口孟加拉最大吨位 中联重科ZCC5800参建孟加拉核电建设

近期,中联重科海外南亚区与孟加拉战略客户Max成功签约1台500吨级,中联重科ZCC5800履带吊,[详细]2021-11-05 18:19

核电建设最佳搭档 中联重科助力“十四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吊装

7月15日8时36分,经过起钩、变幅、回转、行走、落钩五个步骤,伴随着中联重科ZCC32000履带式[详细]2021-07-16 20:16

内陆核电站选址初定“十三五”内有望开工

据媒体报道,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内陆核电站的选址基本确定,“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构建合理核燃料保障供应体系,国家原子能机构正积极推进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产业园,打造“一站式”核燃料元件生产供应基地。记者注意到,我国目前的核电机组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但现有核燃料循环产能主要分布在西部,这就使得核电发展出现了两个思路:一方面,随着内陆能源需求不断提升,鉴于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火电,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为解决核燃料运输不便等问题,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在沿海地区布局建设核燃料产业园。 王毅韧表示,目前,内陆已经开展核电站前期工作的场址包括湖南的桃花江,湖北的咸宁,江西的彭泽等。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媒体(澎湃新闻)统计,除上述3个内陆核电项目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厂址达30余个。 不过,对于何时开始建设内陆核电站,社会各界争议不断,官方一直未有明确的答案。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核安全。“核电厂的安全水平是客观存在,(对于内陆核电安全性的问题)我们的回答肯定是安全的。”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博对记者表示,现在内陆核电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社会对其接受的问题。 我国尚无内陆核电站 从我国的核电站分布来看,主要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至今没有在内陆建设核电站。而全球核电机组的数量和分布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在运行的438台核电机组中,有一半都建设在内陆。美国、俄罗斯、加拿大3个疆域大国的内陆核电机组更多,比例分别达到了61.5%、58.1%和85.7%;面积较小的核电国家法国和德国的内陆机组,也都占到了七成以上。 记者了解到,我国之所以首先选择发展沿海核电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早,对用电量需求大;另一方面是核电反应堆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来带走过多的热量,沿海地区取水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对此,安信证券一份研报曾指出,比照目前5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还有3000万千瓦的缺口,预计未来5年平均每年新开工机组6~8个。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中国核电未来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沿海没有足够的地方,内陆核电的发展肯定难以避免。” 王毅韧也表示,随着内陆经济发展加速,内陆地区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火电,因此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势在必行。 有项目已论证准备9年 实际上,我国已有地方在布局内陆核电上开展了前期工作。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厂址或达30余个,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浙江等地。其中,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这三大核电项目,一直被认为有望成为首批内陆核电站。 不过,内陆核电项目建设一直未曾正式启动。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内陆核电的表述也仍然停留在“深入开展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注意到,以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三大内陆核电项目为例,若从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算起,已经过去了9年。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国核电站的建设更加趋于谨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也暂时搁置。比如,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不过,在林伯强看来,前期我国已经就内陆核电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已具备建设内陆核电站的技术能力。作为清洁能源,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需要核电。此外,去年6月,东吴证券发布研报预判,内陆核电(项目)有望在“十三五”的最后几年(2018~ 2020年)尝试性开启。 参与上述研报撰写的东吴证券分析师周尔双对记者表示,沿海的核电站是通过海水的循环冷却来冷却发电机组,而内陆核电站是通过冷却塔,冷却方式存在不同。王毅韧也曾介绍说,从核电站的技术本身来讲,并没有沿海和内陆之分,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冷却方式不一样。 汤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核安全局是依据相应的法规、标准来对核电站的选址进行审查,一般来说满足法规、标准要求,这个厂址就是可接受的。 难点在社会接受问题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核电安全顿时成了公众心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近期,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部最大辐射值达每小时650希沃特,人体如果暴露在这种辐射中几十秒就会死亡,这再次引发民众的担忧。 对此,王毅韧表示,福岛核事故是一个极端自然灾害加人为处置不当叠加的结果,如果当时海啸、地震发生后,日本相关措施到位,今天这种局面是可以避免的。我国的核电技术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安全性能有了更大的提升,一旦出现核事故它会封闭在厂区以内,封闭在反应堆以内,这也为核能的发展又上了一把安全锁。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通报了16起核电运行事件,此事一度引起社会关注。不过,国家核安全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核安全局接到的事件报告大部分是0级事件,无放射性后果,公众不必为此过分担忧。” 对于内陆核电建设为何在中国迟迟未能突破的问题,汤博表示,我国的核安全标准都是参照国际标准编制的,但有人认为中国的内陆情况和国外的内陆情况不可以简单类比。中国的内陆条件与国际相比是不是有特殊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汤博表示:“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内陆核电和国外的内陆核电并没有特殊的安全问题,但站在其他的角度,比如我们的内陆核电选址在长江干支流上,有些人提出来,长江流域对中国(整个国家)的影响跟国外很多内陆河流(对其国家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长江流域不论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重要性与国外很多内陆河流的重要性也不一样。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标准,这种争论永远会是有的。” 对此,王毅韧表示,担心在内陆建设核电站,需要用长江水去冷却的概念是错误的。虽然沿海核电站是通过海洋水来循环冷却,但在内陆地区用的却是水塔。“你到电厂一看有个很大的水塔,它那个水是内部循环使用,它根本不是往长江排,也不会老从长江没完没了地去抽水。”王毅韧指出。 汤博则指出,现在内陆核电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社会对其接受的问题。[详细]2017-02-14 11:00

十三五我国将开建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

1月17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2020 年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 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 万千瓦以上。 规划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在采用我国和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在沿海地区开工建设一批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加快堆型整合步伐,稳妥解决堆型多、堆型杂的问题,逐步向自主三代主力堆型集中。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强厂址保护。深入实施核电重大科技专项,开工建设CAP1400 示范工程,建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加快论证并推动大型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适时启动智能小型堆、商业快堆、60 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等自主创新示范项目,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实施核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加强核安全监督、核电操作人员及设计、建造、工程管理等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完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详细]2017-01-17 10:3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