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浪潮中的"裸泳者" 国内矿山开工率不足4成

2015/04/15 10:53每日经济新闻

种种迹象表明,矿价下跌远未结束。在下跌浪潮中,国内的矿山企业成了率先曝露的“裸泳者”。“国有矿的税后成本,大部分在700元/吨以上,基本是进口矿到岸价格的一倍。”一位国有矿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卖一吨矿粉至少亏200元。

业内人士认为,矿价已击穿国内矿山企业的成本线,他们普遍陷入亏损、停产困境。Mysteel对国内部分矿山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国产矿开工率为38%,比3月13日47.9%的水平,下降了大约10个百分点。

国内矿开工率不足4成

“铁精粉的成本得800元~900元/吨。”4月10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山东金岭铁矿人士坦言,目前成本已超过100美元/吨。

在金岭铁矿人士看来,国有矿的矿山成本,税后大部分都在700元/吨以上,该价格基本是进口矿到岸价格的一倍。“现在国内矿山,(吨矿成本)最好的也达不到40美元,70~80美元的多,100多美元的大多已经停产。”Mysteel资讯总监徐向春补充称。

金岭铁矿人士认为,与国有矿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因为经营比较灵活,民营矿山成本比较低,但在矿价击穿成本价后,多数民营矿选择关门应对。

3月底,河北冶金矿山管理办公室人士透露,随着矿价持续下跌,目前大约70%的矿山企业已经停产,继续维持生产的大都是国有矿山企业,而且也在亏钱生产。“如果按个数来,现在加15个百分点问题不大。”在Mysteel分析师周远见看来,毕竟个数上占比大的,还是中小型矿,大的矿山从南到北就那么几家。

Mysteel对国内部分矿山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国产矿开工率为38%,而在去年3季度,开工率还在75%左右。“国有矿业继续生产的代价很大。”五矿旗下邯邢矿业高管表示,亏损逐步扩大,资金流陷入困境。生产出的产品不好卖,卖了也收不到钱。

国产矿市场保卫战

中国冶金矿山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排名前十的矿企中,6家亏损额达到了2.9亿元,一些中小矿山的经营更是举步维艰。徐向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我们的矿山存在先天不足,30%品位的矿,在国内就算是好矿,这与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是没法比的。

中国拥有全球14%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却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重点钢企总体铁矿石自给率,更是低于全国均值,历年均不足20%。来自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铁矿石的产量为15亿吨,自给率仅在21.5%。“别说现在价格低于50美元,前年价格在170多美元时,国内矿山利润算是丰厚了,但在那种情况下,国内矿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下降。”徐向春如是称。

一位从事20多年矿山管理的人士认为,目前国际矿价持续走低,与原油价格走低相似,也有一些国际巨头蓄意压低市场价格的因素。更多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国内铁矿企业在这轮冲击中大批退出,未来一旦市场形势转好,自给率降低的中国钢铁业将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进一步降低话语权。

国外矿山产能释放

铁矿石价格走弱,海外四大矿山的利润均有不同幅度下降,但扩产对冲了部分矿价下跌的影响。尽管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暴跌,不过矿业巨头们并不打算削减产量救市。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2014年力拓、必和必拓及FMG都圆满完成扩产目标,力拓与必和必拓未来2年还将增产5500万吨,淡水河谷未来3年增产9000万吨。

对于四大矿山的扩产,周远见直言,“前期把钱投出去了,现在必须要有产出,否则的话,投入的成本怎么办?”自2011年以来,世界矿业巨头已经投入1200亿美元扩大产能,因矿业投资3~5年的投资周期,新产能将在近几年陆续投产。

在周远见看来,对四大矿山来说,“矿价高低,他们都是在赚钱,从控制成本角度,让他们减产的可能性不大”。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已经发布的季报或公告来看,今年四大矿山计划增产8000万吨,全年总产量将从去年的10亿吨增加到10.8亿吨。

“现在其实已经是一种恶性循环,但还在四大矿山的掌控之中。”在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看来,他们本身就掌控定价权,现在更多是抢市场份额。

如今,对四大矿山而言,难受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在一位国内矿山企业人士看来,中国市场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其争夺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矿山 开工 停产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