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整之后 工程机械企业新一年走向何方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了2014年的深度调整,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前三个季度9种主要工程机械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0.49%,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下降7.43%,2015年的走势如何,还将承接前两年的低速发展态势吗?

国家的政策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在“第四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讲话,就“推动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的主题介绍了国家在工业方面的工作重点,以及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

工信部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重点包括,一是突破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围绕重大装备需求,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础零部件产品,综合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强机专项等手段,整合产业优势资源,鼓励主机企业和配套企业联合公关,实现产业化,达到替代国外成熟产品的水平。

国家对此项工作的支持主要体现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基础项目当中引导和鼓励主机企业采用国产关键零部件,同时国家将在用活用好现有基础件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从而实现国产替代的基础零部件进口免税政策。

二是倡导“主配牵手”的产品新模式。以资本为纽带,鼓励主机企业和零配件企业联合成立公司,以共同入股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继续推动汽车与轴承、汽车与机床等行业的合作。目前已有42家主配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在工程机械行业建立了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验证和测试平台。高端液压件的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化也得到了专项的支持。

三是推进国产重大装备以及关键基础零部件的首台套应用,重点支持国产重大装备和关键基础零部件新产品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国家将在税收、进出口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尝试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新常态下如何转型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包含几个方面:第一,未来新常态中制造业的比重将明显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将明显上升;第二,消费拉动需求增长;第三,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成败的关键;第四,过去若干年,中国投资在GDP中的占比在40%~5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5%~20%。如果投资比重降到30%以下,工程机械的总需求还会进一步下降。

201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又是怎样的一幅“新常态”?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的开工严重不足,时间只有高峰期的30%左右。因此,曾光安预言,从全球来看行业形势非常严峻,未来很多企业都可能被消灭,或者是自动消灭。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该怎样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曾光安表示,企业首先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其品质不仅是指产品的“三包”质量,还包括二手机械的价值。其次还要提高品牌影响力,每一品牌都会对应不同的客户,客户群的稳定就是企业稳定的指数。

安徽叉车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安国则将目前行业企业的转型分成三类:第一,业务转型。包括跨行业转型,做产业链的延伸,从单纯的制造商向制造加服务的一体化进展,以及与电商结合的商业模式的更新。第二,市场转型。国际化的运营,包括工程机械在全球主流市场的竞争能力提升。第三,管理转型。提升自身品牌的内涵,国际化的运营管控等。工程机械企业该如何渡过困境,找到出路?要用战略去引领整个企业的发展;产品规划是真正的核心;让后市场成为增长点。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引领或者创造市场的能力。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客户使用新装备,以具备产品的定价权。二是提高原始创新的能力,设计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三是资源系统集成能力,高效、快速地把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起来。四是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的服务能力,企业的售前、售中、售后全生命周期都要主动为客户做服务,客户自己想不到的服务企业要想到。

国际化道路

走国际化的道路,几乎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人士的共识。

怎样走好国际化的道路?

杨安国认为,国际化一定会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这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的企业要走向国际,要成为一流品牌,首先要成为中国市场的一流品牌;国际化是一条不归路,只要走了国际化就没有回头路;国际化本身是充满风险的,但如果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中国企业不走国际化,那么同样是有风险的;国际化必须要走,但如何走,如何走得稳,是每个企业需要谨慎对待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赵想章表示,海外市场要培养核心理念,核心文化。在中国,行业的服务核心理念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是为客户服务,但这个理念在美国、欧洲根本就行不通。而非洲,雇用的工人来去比较随意,这与中国的文化也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培养中国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的核心文化基础。

怎样决战欧美市场?曾光安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过来。比如德国人创建的林德叉车就被中国企业所并购。对待欧美这样工程机械消费成熟的市场,中国企业要有创新的办法。

不过,对目前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的拓展,曾光安也表示出深切的担忧。首先,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行业出口的背景下,有多少行业企业真正实现了出口盈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我个人看,还是在国际化的战略初期,我们的出口在交学费,我们的投资在交学费。”

另外,中国品牌的差距依然明显。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目前已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客户的需求,但在欧洲市场表现最差。而中国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与日本的差距较大,中国品牌在国际上被认知的最简单表现就是价格。同时,在国际品牌建设方面,中国企业的品牌定位不清。此外,中国品牌的竞争力还不强。如挖掘机的国产品牌市场销售份额2011年最高接近50%,到现在又有所下降,只有不到40%。大浪淘沙,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海里。当市场需求下降时,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就明显负于外资。

对此,曾光安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第二,合作成为竞争制胜的主体。中国的企业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与国际著名企业竞争的同时,要边合作、边学习,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T-mac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钢铁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短期难言GDP高贡献率

作为钢铁大省,河北省钢铁业近期已经出现“六月飞雪”的严酷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全国钢铁行业的缩影。曾经是GDP的高贡献率行业,如今,钢铁行业将面临利润不断下滑的趋势,并且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除了需要面对钢价与铁矿石“剪刀差”拉低利润、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尴尬处境之外,还将面临“环保利剑”悬于头顶。近日,记者获悉,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落地,其中之一便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这意味着钢铁行业将面临多重不利因素,短期效益走低的预期正在增强。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钢铁企业实现净利润仅为28.42亿元,亏损面高达43.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14个百分点。 从钢材消费的角度来看,今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增幅是进入新世纪(8.93,0.02,0.22%)以来的最低值。今年前10个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仅增长1%,预计全年的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79亿吨,同比增长1.8%左右。钢价也是大幅下降,今年前10个月国内钢材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1994年的水平,其中8月份的板材价格曾跌破1994年的水平。钢价与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的“剪刀差”侵蚀了钢企的利润。 “今年我国钢铁业的总体运行特点是‘两高两低’,即高成本、高产能,低增长、低效益。”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近日对今年钢铁业的运行做出上述判断。 另据最新统计,今年6月份,河北省钢铁行业PMI为43.4%,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表明河北省钢铁行业仍然保持低迷态势,全行业出现“六月飞雪”的严酷局面。从各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指数为40%,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显示市场需求疲软,仍然没有好转迹象。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0.9%,环比增长3.4个百分点,已是连续四个月收缩,外需仍然低迷。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层面,下半年,国家层面的城镇化会议即将召开,再加上7月份将是政策集中出台期,因此,下半年钢铁业需求市场可以说是‘谨慎乐观’。”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认为,当前的客观形势对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已经形成浓厚氛围。一是宏观经济层面紧缩,信贷资金逐步收紧;二是市场低迷,全行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三是钢铁业资金链紧张将成为常态化;四是各种环保法规加大落地力度,将提高钢企环境治理成本;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等,这些都将加速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应该进行产品升级,适应市场需求,避免以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局面。”王国清建议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开发环保设备领域需要的防腐钢材产品。[详细]2013-07-04 09:51

三一集团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现场 3月28日至31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详细]2023-04-06 09:46

【65周年·奋斗篇】踵事增华,柳工扛起中国挖掘机自主创新旗帜

星海恒流,岁月成碑。柳工65周年,忽焉已至。 “柳工宁可少做一万台装载机,也要把挖掘机做好。”[详细]2023-04-04 21:41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公示

依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办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于2023年3月30日-31日期间,组织业内专家对海瑞克(广州)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和广州海瑞克隧道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壹级复审。经资料审核和现场考核,评价结果为“壹级”。现根据“评价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自2023年4月3日至4月23日)。如有异议,可书面向掘进机械分会秘书处提出。 秘书处联系电话:021-33633696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3年4月3日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详细]2023-04-04 09:22

2023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长沙顺利召开!

春风送美湘江岸,杜鹃笑迎宾客来。4月2日,2023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详细]2023-04-03 20:0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