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型合作 厦门国企与央企“联姻”

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众多目光聚焦厦门国企整合。

12月5日,厦门市国资委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中航工业通飞签署《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

12月7日,厦工股份、中航重机、中航黑豹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揭开中航工业重组厦门海翼集团的大幕。

12月10日,厦门市与中航工业在北京举行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

至此,这起由市国资委牵头“操盘”的关注度最高的国企整合大戏圆满落下帷幕,它在厦门国企整合史上创下几个第一:创新国企重组方式,首次通过增资扩股方式重组;首次从国企集团层面引入央企;为厦门“一口气”引入七大高端产业。创新转型合作,加快升级发展,回眸这起整合案例,市国资委“大谋划、大布局、大平台”的思路得以充分展现,厦门国企重组整合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积极探索国企发展规律,深耕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市国资委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企改革重组发展道路。

大谋划:全新思路 创新国企重组

在北京参加签约仪式的市国资委主任林杰讲述了厦门国企与央企“联姻”的“来龙去脉”,他表示,海翼集团与中航工业集团合作,打造了厦门国企混合发展的新样板。

“2年多前,我们开始着手海翼集团的重组。”林杰这样透露。

海翼集团是厦门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拥有包括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在内的控参股企业20多家。彼时,有着60多年历史的厦工,正遭遇工程机械的行业寒流,转型,势在必行,往哪转?如何转?怎么转?

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考验着国企背后的“当家人”——市国资委。

创新重组,促国企升级!市国资委一锤定音,做出决定。“传统的改革重组,已难以让企业脱胎换骨。”林杰表示,市国资委跳出厦门,把目光视野放大到全国,“国家最先进的产业在哪里?大部分是央企”,目标锁定在央企后,市国资委主动出击,先后“登门拜访”和考察了20多家央企,“不是说央企‘点头’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产业的契合度,考虑到对厦门未来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中航工业集团与厦门市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厦门已投资天马微电子、中航国际城等项目。双方在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上高度吻合,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一拍即合”。

但,这只是第一步。地方国企与央企“混合双打”,怎样才能达到合作的最高层次,借助央企这个“巨人”的力量既挽救企业,又通过整合助力厦门产业升级?“我们先后与中航工业集团进行了多次洽谈对接。”林杰说。

在市国资委的全力助推下,最终,双方敲定合作方案。双方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来合作,中航工业集团入主海翼,并引入厦门七大产业,“从目前来看,这是地方国企与央企整合的最佳方式,带来的综合效应将是巨大的。”林杰表示,此前,厦门国企与央企的合作,主要是项目引进,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合作,属小范围合作。

创新发展:推动国企转型

中航工业集团很牛。

这是一家特大型央企,注册资本640亿元,2013年资产总额6850亿元,营业收入3494亿元,其产业涉及防务、飞机及发动机、机载系统、液压机电、特种装备、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地产和汽车等板块,拥有企事业单位近200家,其中上市公司21家,员工约50万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8位。

根据《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协议实施完成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及中航工业通飞合计持有海翼集团54%股权,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46%股权。与此同时,海翼集团成为中航重机、中航黑豹第二大股东。

本次战略合作明确:保持海翼集团重组后注册地、纳税地、品牌不变,永远在厦门。

林杰透露,此次重组后,海翼集团将借力央企实现转型升级,企业发生的变化将“立竿见影”。在他看来,“央企入厦”,其带来的不仅是巨额投资,更重要的是伴随央企而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包括厦工在内的一批老企业、老产业将通过创新焕发生机。

以海翼集团目前的主打产业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例,双方将通过强力整合工程机械产业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提升装载机挖掘机、道路机械等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延伸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产业,从而大大提升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水平,与此同时,中航工业集团还将在厦门专门成立工程机械研究院,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双方的目标是,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千亿产业链,装载机、挖掘机和道路机械等三类产品达到行业前三名。

整合重组后的厦门国企,实力更强,竞争力更优,人才更聚集,这为企业做优做强提供了条件,更为厦门城市发展注入了生力军。

引入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进美丽厦门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产业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国企有责任、也有实力引领城市的产业升级。

林杰表示,不久前,市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所出资企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十大重点任务。此次海翼集团与中航工业集团“联姻”,不仅将实现国企自身的蜕变,还将进一步推动厦门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市国资委看来,这种变化和影响将是深远的,“重组更关键的是引入了一批高端实体产业在厦门发展,此举有助于推动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厦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厦门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林杰说。

据了解,中航工业将把七大产业引入厦门发展,包括工程机械产业、液压系统产业、特种装备产业、城市清洁系统产业、冷链系统产业、休闲旅游系统产业和航空维修产业。这七大产业,都是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有的还填补了厦门产业空白,如特种装备产业、城市清洁系统产业等,这些都将成为厦门经济新亮点。

战略合作后,中航工业还将在厦门设立相关总部,包括特种装备总部和液压系统总部,从而使厦门成为中航特种装备的高端产品制造、研发及营销总部基地;成为液压系统产业营销和研发总部基地。

可以预见,在新的投资和合作格局下,厦门国企与央企紧密“牵手”,借助这个大平台,双方共同培育市场,合力建设产业集群,并通过联合走向海外,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产业体系得到完善,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通过重组实现国企升级,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林杰还表示,从现在起至未来几年,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良好时期,下一步,市国资委还将进一步加快探索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加快推动国企转型步伐,引导和带动厦门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T-mac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厦工简介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1年,1993年12月由厦门工程机械厂改制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15),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叉车、道路机械、小型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环保机械、汽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厦工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目前拥有年生产40000台装载机、15000台挖掘机、5000台叉车、3000台路面机械的生产能力。2013年,厦工以“235.72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67位,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的发展。  厦工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人才实力、软硬件条件、研发能力和研发成果均位居全国同行前列,先后拥有多功能液压缸、回油过滤、差速器、连杆装置、双泵合分流等值控制卸荷等800多项专利。1963年中国首台8-10吨三轮压路机在厦工诞生,1964年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在厦工试制成功,1983年中国首台侧面叉车在厦工研制成功,先后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自主创新的先河。六十多年来,厦工秉承创新、敢为、协动、超越,不懈努力,扎根中国,展望全球,以高品质产品和全方位服务协助客户事业腾飞,产品已出口到中东、非洲、东欧、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广大用户中享有良好信誉。厦工产品高效、节能、灵活、可靠,广泛运用于矿山、工程、农林水利建设、港口码头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国民经济发展。1992年以来,厦工装载机、挖掘机、叉车产品已先后八次远征南、北极,为国家极地考察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是中国南北极考察独家专用产品。厦工产品还先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维和部队赴柬埔寨、刚果等地,参与世界维和行动,也是总装备部、总后勤部通过竞争性谈判唯一选定的装载机品牌。厦工产品长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参与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厦工也成为了首次批量直销台湾的大陆工程机械产品。厦工在全球拥有近200家优秀销售服务商,构建快捷的物流供应系统与技术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厦工,品质传承!厦工正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完善工程机械产业链,建立高效的企业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资产优良、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企业。2.厦工的创新之路1951年11月,厦工成立。1963年2月,厦工三重试制成功中国首台8-10吨三轮压路机。9月,厦工试制成功T54推土机、T75推土机。1964年5月,我国第一台装载机——Z435在厦工诞生。1978年6月,厦工试制成功ZL40铰接轮胎装载机,正式通过国家鉴定,并荣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980年,ZLD40轮式井下装载机获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厦工叉车研制成功中国首台侧面叉车CCC3A。1986年,厦工总装车间建成我国第一条步进式装载机装配流水线。1993年至今,厦工连续九次跟随中国极地科考队远赴极地开展科考,厦工装载机、挖掘机、叉车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独家专用产品”。1994年元月,“厦工股份”(股票代码:60081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年"厦工"牌装载机、推土机荣获"全国知名品牌"。1997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授予“厦工机械”为“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2001年12月,“厦工工业园”奠基仪式在厦门市灌南工业园举行。2003年10月,厦工装载机首先实现行业产销突破1万台;厦工工业园基本完工,并开始实施异地搬迁。2004年1月,厦工装载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厦工机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厦工焦作北方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2009年2月,厦工荣获“成就辉煌—六十年工程机械成就展”十大知名品牌。厦工装载机成为行业首航台湾的大陆工程机械产品。同年,厦工挖掘机产销突破1000台。2010年,厦工荣获“年度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同年,厦工装载机实现累计产销突破20万台。2011年11月,厦工成立60周年庆典。同年,厦工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2012年,厦工挖掘机大批量列装福建省交通运输抢险系统。2013年,厦工品牌价值235.72亿元,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67位,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