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自主创新打开国际大门

2014/08/15 08:49新华网

率先为动车组装载上“中国大脑”,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客车转向架,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100%低地板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创新实现转型,制造开往全球的列车。

13日,在长客的组装车间,装载有“中国大脑”的动车正在组装调试。长久以来,全球轨道车辆市场一直被国外跨国公司占据。尤其是网络控制系统、转向架等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着我国企业生产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车辆。

2004年,长客开始摸索研发网络控制系统,副总工程师常振臣担当起领衔攻关的重任。“在技术壁垒面前自行摸索,真不容易!”与硬件不同,如同车辆大脑一样的控制软件看得见却摸不着。翻译、理解数千页的逻辑图,反复研发、试验、修改、调试,常振臣带领课题组编程的过程,像走火入魔一样。

那时候,常振臣和同事们走路的时候在思考工作,吃饭甚至睡觉时大脑也在琢磨。通宵达旦搞研发,凌晨想通了某个问题就立刻从家赶到单位……2010年,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问世,北京地铁15号线列车率先自豪地装上了“中国大脑”。

两年后,长客“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又顺利通过原铁道部组织的评审。自此,我国整车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软件不仅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更后来居上,占据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制高点。

但是在长客,创新不仅仅来自国家项目,每一位普通的员工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发明家。走进长客,车间内的宣传板上展示着企业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成就,旁边还陈列着员工在业余时间创新发明的各种工具、装置。

在罗昭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长客首席操作师罗昭强为记者展示了工人们的各种发明:“这一台是动车组调试技能实训装置,模拟了真车操作环境;这一台是今年研发出来的城铁客车调试智能实训装置,真车操作需要练习的功能都可以实现。”

罗昭强团队发明的动车组调试技能实训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013年,他还受邀参加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的“模拟运行试验台正向驱动功能开发”团队,在这个博士云集的创新平台上,他是唯一一名工人。

在长客,创新是代代相传的。不仅有年近五旬的博士常振臣,40岁出头的工人罗昭强,更有年仅25岁的“创新小将”刘清元。2012年,刘清元所在的车间正在制造出口澳大利亚的电动车组不锈钢车体。由于产品质量标准高,设备能力不足,生产一度陷入被动,出口车交付严重受阻。

针对设备提质提能的要求,刘清元开动脑筋开展攻关,创新技术攻克了不锈钢车体外表面平度控制、点焊设备安全模式编程等57项难题,拓展了不锈钢车体焊接铜台装备的潜能,为“中国制造”按时保质地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

“创新是长客的企业文化。”长客总工程师赵明花说,企业构建了“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目前,长客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0余项,拥有专利665项,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申请海外专利14项。通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建设,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轨道客车车体、转向架和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及低地板整车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高寒动车组、高寒地铁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长客的产品更先后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亚、泰国、伊朗、沙特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产品4000多辆,出口签约金额超过40亿美元。

“自主创新确实不容易,有时候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正因此,我们要世世代代继承着创新下去。”赵明花说。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北车与中铁总、大秦铁路签署“火车头”订单

中国北车(601299.SH/01699.HK)周二发布重大合同新闻稿显示,其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已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大秦铁路公司等签订了大功率机车销售合同,累计金额23.1亿元。主要包括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4400马力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和6轴7200kW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 本次签订合同的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共30台,这款新型“火车头”,是大连机辆公司针对高原运用环境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原有HXN3型机车基础上,从主传动参数、电气系统、冷却性能、柴油机、制动系统、转向架及司机休息室各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技术升级,增强了运用可靠性。自主研发的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可满足青藏铁路牵引要求。 2014年8月15日,拉日铁路(拉萨--日喀则)正式开通,HXN3型高原机车担当客运和货运牵引职责,国产大功率火车头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铁路从此用获得国产牵引动力,而此前青藏铁路采用的大功率机车基本依赖于美国进口。 拉日铁路开通以来,HXN3型高原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输送旅客约25万人次,为周边百姓和进藏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详细]2015-04-04 15:00

南北车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高铁航母出海万事俱备

3月5日晚,中国南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此次合并。 与此同时,中国北车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也受到了上述批复。 双方均表示,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此次合并的实施仍受限于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的其他生效条件和实施条件的满足。 或是受此消息影响,3月5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尾盘股价异动,一度奔至涨停。最终,中国南车收于12.68元/股,涨幅为7%;中国北车收于13.35元/股,涨幅为6.89%。 据中国南车、北车之前发布的公告,两者吸收合并的具体方式为,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称拟更改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据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中国南车总资产为1500.6亿元,中国北车总资产为1565.1亿元。两车合二为一之后,中国中车的总资产将超3000亿元。 在国资委同意此次合并之后,中国南车、北车合并之路将走上快车道,而中国中车将代表中国出征海外高铁市场。 此外,2014年1月至10月,中国南车实现营业收入946.7亿元,中国北车实现营业收入745.1亿元;中国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4亿元,中国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5亿元。这意味着,双方合并之后,中国中车2014年1月至10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9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南车、北车合并,在减少因压价而缩减的营业收入的同时,更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相继发布签署重大合同的公告。其中1月26日,中国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金额约为242.58亿元的合同,约占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的24.95%;1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约211.1亿元的重大合同,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3年营业收入的21.6%。[详细]2015-03-06 09:03

支撑高铁走向世界:中国北车14年获国外专利25件

中国北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9、国际铁路联盟UIC、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国际组织标准提案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1项,铁道行业标准187项。 2014年,中国北车获得软件著作权45件,申报专利1102件,其中发明专利600件,PCT及国外专利69件。2014年也是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的丰收年,共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授权专利25件,其中日本专利“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次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 截止到目前,中国北车申请专利遍布全世界主要国家,共申请PCT专利192件,国外专利253件。 国外专利的布局,为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设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详细]2015-02-25 10:40

北车:正与美、俄、巴西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601299.SS)(6199.HK)周三称,中国正在与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 中国北车称,其去年的海外销售达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6%,其设备销往84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2月10日,中国北车正式与美国签署41亿元地铁出口合同。 2014年中国北车出口最大的亮点就是签订了向美国波士顿出口284辆地铁车的合同,成为中国唯一登陆美国的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以登陆美国高端市场为标志,中国北车的产品已经遍及全球六大洲的84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世界权威的德国SCI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北车连续三年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世界冠军。[详细]2015-02-11 14:04

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25件 支撑高铁走向世界

中国北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9、国际铁路联盟UIC、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国际组织标准提案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1项,铁道行业标准187项。 2014年,中国北车获得软件著作权45件,申报专利1102件,其中发明专利600件,PCT及国外专利69件。2014年也是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的丰收年,共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授权专利25件,其中日本专利“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次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 截止到目前,中国北车申请专利遍布全世界主要国家,共申请PCT专利192件,国外专利253件。 国外专利的布局,为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设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详细]2015-02-11 10:2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成工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成工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由成工股份改制重组而成,成立于2018年9月3日,是我国西南地区集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重工企业。70余年来,成工坚持专业务实、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合资合作事业并取得辉煌的成果。研发生产了以轮式装载机为主导的多种工程机械产品。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驱动桥,大型结构件,控制线束,液压附件等重要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成工产品引领行业的核心技术。到目前为止,成工装载机已经服务于15万个中国客户与5,000多个国际客户,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作为工程机械知名企业,应当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将充分运用在经验、技术、意识等方面优势,努力创造,为新经济树立起旗帜鲜明的行业标杆。可靠就是品质,耐久就是经济。成工重工雄居西南,心系全国,面向世界,作为中国重装备行业的一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