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赤子 德厚流光

————聆听筑养路机械行业大师孙祖望讲述他的工程机械人生

2014/06/05 09:59第一工程机械网《今日工程机械》程璠

孙祖望,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0年在前苏联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毕业并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回国后至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任教。1986年被评为教授,历任学校教研室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工程机械学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学会名誉理事长。现为上海孙祖望路桥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l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992年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4年被乌克兰共和国运输科学院和哈尔科夫汽车公路技术大学授予荣誉教授称号;1997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特别奖”。在长期的科研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国家机械委、交通部、陕西省、山东省交通厅等国家及省部委多项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奖,并发表有一系列学术论文和著作。

烟雨蒙蒙的清晨,上海的弄堂在淅沥的雨脚中渐渐苏醒,街道不见素日的拥簇繁华,唯有树下的老人在闲聊生活琐事,回顾和追忆的神情写在他们的脸上。这一天,孙祖望老师骑着单车来到环境清幽的居民小区,那里有着他的办公室,他将开始准备次日的外出行程。人近暮年,总有无尽的感慨寄予昨日的自己,或在往昔的成绩中陶然,或在当下的沉寂里惋叹。然而,有的人并不满足在曾经的路迹中止步休憩,而是步入更为繁茂的丛林,将天赋、才华与生命的热情发挥到极致。面对精诚治学、心灵纯正的科研工作者,时间虽然给予了年轮更多的厚度,但却永远无法褪去他们对于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眼前的孙祖望,就是这样的人。

他坐在木椅中,透过明亮的镜片阅读着手中的资料,字小的地方便拉近到面前,即使是一篇颇为平常的文章,一旦阅读起来,他也是极为认真与细致的。虽已过耄耋之年,早年的英俊容貌依稀流露在他的眉宇之间,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位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青年才俊,在优良的家风和过人的天赋中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成为在学业和事业中都能卓尔不群的人物。此去经年,云中白鹤,高山景行,在中国并不漫长的筑养路机械发展史里,他的名字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上,成为筑养路机械行业中公认的“大师”。他著书、教学,长年从事科研工作,更深入企业、协会,指导施工和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实践。他“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育出天下桃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还在国内公路、工程机械、筑养路机械、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组织担任要职。然而面前的他,却平朴、和缓、静心、真挚,没有心灵的屏障,没有思想的迟疑,亲切与通达的声音在他的言谈中慢慢流淌,情愿分享与讲述。

莫斯科往事

1933 年,孙祖望出生于江苏无锡,幼年随长辈移居上海,在那里开启了他的少年时代与求学之旅。1951 年,孙祖望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读书。那时候,学习机械制造专业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潮流,也是有志人士热衷研究与投身实践的科学领域。四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前往苏联留学的选拔考试,并选择了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当年,这一专业在国内缺口很大,交通部正在筹建北京公路学院,急需这一专业方向的教师,在征询意见的名单上,国家给我定的专业是建筑与筑路机械,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就这样,这位初露锋芒、理想高远的英俊青年来到了前苏联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师从筑路机械和挖掘机行业著名的顿勃洛夫斯基教授,他同时也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是位治学严谨、郑重威严、不苟言笑、不容疏忽,看上去让学生“胆战心惊”,内心却十分善良的“老学究”式人物。顿勃洛夫斯基教授在学界享有盛名,学生均慕名前来,他一人就带有八九位研究生,但即使事务再繁忙,他也会每周抽出一个下午与学生交流。回忆到这段有趣的明媚时光,孙祖望开心地笑了。

“教授常常把人批得面红耳赤,苏联同学还提前给我打过预防针,让我们面见他之前一定做好充足准备,如果没有对问题的独立看法,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你是研究生,不是小学生,怎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你自己考虑过没有呢?如果什么东西都没考虑,那来见我干什么?’”

远在莫斯科的时光宁静悠远,而又稍显寂寞,年轻的孙祖望却在浓郁的学院气氛中找到了新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可以想象,顿勃洛夫斯基教授的治学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与印记,并悄悄提升着他对科研方式的理解和认知。导师对学生更多地是指导和帮助,而独立思考和投身实践,才是科研工作者通往光明的必经之路。不论外界天寒地冻,还是繁花似锦,在莫斯科的四年时间里,好学的他总不会放弃学习时间。除了在实验室里验证理论,他还走向学校的试验站和施工的工地,观测筑路机械的实际施工情况。

“科学实践无非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结合,这是理论、思想的基础,知识源于实践,而应用科学更是如此。但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在引导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仅仅埋头读书,而不投身实践,这样是出不了成果的”,他感叹道。苏联与中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巨大差异让孙祖望深受触动,从那时起,决心改变国内教学模式,引入科学治学方式的想法就在他的心中出现了萌芽。

从无到有的蜕变

1961年,孙祖望学成归国,那时国内的筑路机械行业由于基础薄弱,正处于亟需发展和改善的境地。解放以前,除了小规模的工程机械修理厂以外,中国并没有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厂,只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援助下,中国有了一些像卡特彼勒推土机那样的土方机械和压路机,进行少量的工程作业。“1949年以后,新中国开始修建国内公路,技术专家主要来自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支持的工程项目的工程师们,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工程机械前辈。那时并没有正规的工程机械制造厂,主要以使用、修理和配件生产为主,除了少量地生产一些简易、小型的工程机械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他回忆道。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初具雏形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来的修理企业开始研发工程机械产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随着第一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局的成立,行业开始有了统筹规划,进入60年代后,不仅建立起工程机械的科研机构,还对一般性的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一机部的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建工部的建筑机械研究所、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的筑机专业研究室等相继建立,为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基地,留苏学子的归来也为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早年,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技术信息十分闭塞,产品设计连样机也无法提供,技术人员往往只是凭着几张照片或看到的机器外貌,琢磨着进行设计。”在他的记忆中,1964年左右,英国在中国举办的工业展览会具有跨时代意义,“会上展出了一台履带推土机Challenger 33(挑战者33型),其新型的外貌引起了轰动,业内的人士竞相去北京展览会观看、拍照。展览结束后,这台设备卖给了中国,被送到宣化工程机械厂进行测绘,这大概是开创了我国引进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测绘、仿制的先河”,他说。

就这样,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工程机械接触西方新技术的方式,主要通过测绘来完成。例如我国第一台大马力推土机T-180即是在测绘小松D-80推土机上开始的。买来一台样机,通过测绘进行仿制,一般从测绘到生产要经历5、6年,产品才能定型下来。虽然耗费时间人力,需要几重反复和试验过程,但却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得多。然而在孙祖望看来,测绘零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机器的总体设计思路、作用机理与材料工艺都无法获悉,也就无法对之进行自主研发。文革十年给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工程机械行业同样不能幸免,尽管也有新产品的研发面世,但整个行业基本处于缓慢停滞的阶段。

看到曙光,也看到距离

进入80年代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为行业重燃曙光,使之又恢复了蓬勃发展的活力。1988年西安筑路机械厂从德国DYNAPAC-HOES公司引进1200R型摊铺机技术,率先生产了LTY8型摊铺机;1989年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引进德国福格勒公司摊铺机技术,组装生产了S1700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除此之外,一大批骨干企业在工程机械各个领域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建立起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在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方面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整体技术水平上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90年代后,国内企业进一步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对产品进行系列化生产,机型不断壮大升级,技术创新能力与日俱增。

“不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施工单位,了解和掌握机器与作业对象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制造企业,如果不了解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不能将机器与之有机结合,就很难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对于用户在使用一项新技术时不了解机器性能与作业工艺的关系,即使是引进的设备,也修不出好的路面来,而这种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谈及发展中的痼疾,孙祖望坦言,筑养路机械行业应该强调设备与筑路材料、施工工艺三者的结合,制造厂不仅是单单制造设备,还要教会用户怎么样合理应用,修出好的路面来,在应用技术上给予用户足够的支持,这也是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与国外重要的差距之一。

“新机型的出现与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例如沥青转运车的出现就是在研究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与温度离析以及传统摊铺工艺的缺陷中脱颖而出的。传统工艺中,沥青混合料直接由卡车倒向摊铺机的料斗,常常发生粗细料的分离和各部位温度的不均匀,这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压实质量,而导致日后路面的早期病害。人们考虑到,能不能在摊铺机摊铺以前有道工序,把混合料重新搅拌之后再摊铺?这样还可以不间断地连续施工,保证摊铺机匀速、连续的摊铺。”在他看来,筑路机械不但是生产效率的问题,更是路面质量的问题。压路机压得再快,没有压实等于零。“对于挖掘机、推土机而言,取土过程中载荷的急剧变化是此类机械最大的特点,进而影响发动机、变矩器、行走机构等总成的工作,以及整机性能的发挥。要根据作业对象的性质、作业工艺来设计和使用机器,这是工程机械与其它产业机械最大的不同。而问题恰恰在于不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施工单位,经常缺少对土壤等工程材料、施工工艺、设备都很熟悉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学校在工程机械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很大缺憾”,话语中,他的脸上充满着遗憾。

回首又见他

从苏联回国之后,孙祖望来到西安公路学院,那里有他实践理想的土壤和天地。学院筹建之初,筑路机械专业教育还不具备多少实力,教育水平仍未完全脱去其前身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的影响。在他的倡议和努力下,西安公路学院于1961 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测试技术与筑机性能实验室。他先后讲授过土石方机械、筑路机械理论与性能、地面力学、铲土运输机械等课程,从早年在陕西黄河工程机械厂研究推土机铲刀切削阻力的非平稳性随机过程课题(获1986 年国家机械委科技进步奖),到临近退休在山东泰安公路局工地蹲点研究解决沥青路面弯道摊铺技术,他一直在亲身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在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后,孙祖望也从未止步对工程机械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在西方发达国家,教授不论自己的事务多么繁忙,也有义务给大学生授课。我在担任行政领导岗位后,学科的规划、发展的方向我还没丢掉,对于当前工程机械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及信息,我也没有完全放弃,仅此微薄贡献”,他谦虚地说。通过多年不懈的钻研和努力,西安公路学院筑路机械系(现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在工程机械理论、动态性能与作业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多次获得学科建设大奖,在国内高校中独树一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对于一位将心灵交付于科研事业,对此忠诚职守的人来说,时光只能将这份情怀变得更为深沉辽远。退休之后,孙祖望并未赋闲在家,而是去全国公路建设工地现场调研、研究课题或者指导施工,一去就是大半年时间,对沥青路面的摊铺、碾压及沥青混合料的搅拌等问题进行考察,解决实际的施工难题。“这样一来,我对公路路面施工工艺、材料性能结构、基本试验技术等都比较熟悉了,这是我过去缺少的部分。现在我年龄也不小了,但还是对此有一定的兴趣,多少还可以给行业做点事情”,他静静地笑着说。

从西安到上海,孙祖望依然潜心于他的科研事业中。眼前的这间房屋,即是上海孙祖望路桥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从2000年至今已走过10余年的旅程。提到成立之初的故事,他讲述道,技术研究中心是在上海远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建立的,作为交通部二局与民营企业家合资投资的施工企业,他们希望有一个研究部门,在技术上给予支撑。“我们在力争开展一些创新性、前沿性的工作,使行业里面一些新的想法、好的创意能够得到实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为兴趣而付出,心中收获成就,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言谈之间,正午的日光已悄然跃上天空,透过阴云洒向窗槛,他的面容和话语,流露出暖人的从容与喜悦。心若赤子,德厚流光,这般智慧与风尚,将在时光的长廊里散发无尽的光芒。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铁拓机械参与长安大学“孙祖望基金”助优秀学子圆求学梦

2017年12月16日上午,长安大学孙祖望基金成立大会在长安大学校本部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铁拓机械董事长王希仁作为捐赠企业代表出席本次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还有长安大学校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杜向民,副校长王建伟,原西安公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孙祖望教授等校领导以及其他捐赠企业代表、社会各界人士、校友。“孙祖望基金”在众人的见证下成立。 在得知要成立“孙祖望基金”,铁拓机械积极响应,是最早参与其中的捐赠企业。于今年3月,铁拓机械董事长王希仁代表公司与长安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签署了捐资助学捐赠协议,捐赠的奖金直接注入长安大学“孙祖望基金”。该项资金将用于在工程机械学院有学习和研究兴趣,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籍学生生活补助和奖励,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除了资助长大学子外,铁拓机械还出资在山东交通学院设立“铁拓奖学金”,从2006年开始,连续捐赠十年之久。而在十年之后,铁拓机械还在继续追加捐赠资金,帮助更多的优秀学子。 在基金成立大会上,孙祖望教授说:“我非常庆幸自己这一生经历了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大起来的历程,我们资助生活贫困的优秀学子完成学业,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的确,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而这件非凡的事情,铁拓机械一直参与其中。铁拓机械专注沥青混合料搅拌领域设备研发制造,深知路面机械行业的发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而要赶上国际知名品牌,更离不开专业人才。企业助学金,可以用在刀刃上,同时为铁拓机械提供了一个与专业院校密切合作的桥梁。通过基金会,不仅帮助家境困难的优秀学子完成学业,使他们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企业还可以和院校老师、教授交流学术讨论行业难题,了解最新的实验成果和理论,为企业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达到了产学研合一。 铁拓机械作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一员,从创建初期就开始关注国内知名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重视与院校展开多方面合作。饮水思源,捐赠助学金只是铁拓机械回报社会行动的一小步。在与院校的合作中,铁拓机械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帮助,并在完成学业后用所学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本文来自铁拓机械)[详细]2017-12-21 09:3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呼吁政策支持 助推产业发展

内地工程机械行业阔步迈向国际,内地官员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机械行业出口大国,占全球需求的十分一。很多企业也有意藉助香港资本市场,进军海外。惟业界忧虑中国在核心零部件上仍依赖进口,呼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加强鼓励自主创新的内容。5年内出口可达200亿美元 虽然全球制造业进入调整周期,但中国业界仍然形势大好,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会长祁俊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明年工程机械行业增长可能会放缓,但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到2015年,行业销售收入将达9000亿元人民币,期望利润率能达7%,其中有30%为出口。他指出,估计到2015年,国际市场对工程机械品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出口可占200亿美元左右,成为出口大国。市场普遍认为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有点保守,其中作为内地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广西柳工已订下了未来5年的500亿销售大计。广西柳工总裁杨一川对本报表示,其中国际出口方面希望占到三分之一,超过100个亿。他指出,中国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周期后,对重型机械的需求将进入饱和平稳期,因此应及早筹备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走,印度、南亚、南美等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加快海外并购拟来港上市 为提高海外市场份额,柳工在月中已首次迈出国门,计划并购波兰的HUTASTALOWAWOLA(HSW),这是继两年前中联重科以2.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头号工程机械企业CIFA后,中国工程机械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第二宗收购。杨一川表示,未来还会继续物色好的收购,有计划在香港设立海外总部,统筹所有国际业务,并将旗下成熟的企业推到香港上市,扩大国际影响力。吁政策支持助产业发展 中国要成为工程机械大国,其中一个制约便是核心的零部件要依赖进口。科泰重工董事长张玉钢坦言,进口价为国产价的10倍,他希望政府可以牵头,支持企业和大学自行研发。杨一川也表示,目前柳工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5%,未来还会逐步提升,但他强调,这不是一个企业可解决的事情,需要政府出面,将之列作国策,做好整体规划,例如日本,便是从研发到销售都有详细的政策支持。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冯桂婴指出,中国不是没有能力,关键是相关意识薄弱,政府需要下定决心,希望在「十二五」期间有鼓励零部件研制的配套政策出台,才能支持产业长远发展。被喻为大型工程机械泰斗的孙祖望教授则指出,中国在技术上并没有特别需要克服的困难,关键是管理配合不了,例如在生产的清洁度上,可能工人根本无法执行。[详细]2010-11-30 09:19

高远路业集团亮相首届公路养护装备及智能安全设施展示与技术交流会

5月29日,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指导,湖北省公路学会、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的全国第一[详细]2024-05-31 09:23

筑养路机械科技沙龙在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期间成功举办

2024年5月16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与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以下[详细]2024-05-20 16:29

中交西筑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5日,中交西筑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渭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交西筑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正勇,[详细]2024-03-06 08:5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的生产商,也是全世界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涡轮机的主要供应商。在大中华区,卡特彼勒为区内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产品和技术。为了加大投资力度和发展业务,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北京成立。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投资建立了11家生产企业,制造液压挖掘机、压实机、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装置、铸件、动力平地机、履带式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再造的工程机械零部件以及电力发电机组。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培训和产品服务中心,为日益增长的设备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由5个代理商组成的经销服务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适用的机器和设备,并给予综合性售后服务,使用户在作业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卡特彼勒承诺,以领先的优势,为世界各地致力参与基础建设、资源的开发和运输的设备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机器,发动机产品和售后服务。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卡特彼勒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