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政策发展新契机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肖华表示,我国将加快推进“工业强基”工作,计划到2020年,我国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进基础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基本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工业基础能力跃上新台阶。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整机与配件技术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在国际工程机械的舞台上,我们拥有世界响当当的工程机械整机企业,然而我们的零配件乃至核心技术在国外很少能够找到值得骄傲的看点。发展基础元件一直是国内行业人士的共鸣。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政策发展新契机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政策发展新契机

工信部在2月中旬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为发展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工业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积极构建生产和应用良性互动机制,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肖华表示,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研究出台支持工业“四基”发展的产业政策,健全完善工业基础领域技术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引导各类要素向工业“四基”领域倾斜;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持续加大对工业“四基”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信息共享,搭建银企信息沟通平台,开展多种形式银企交流活动。

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振兴零部件基础元件以及核心技术发展的口号一直在喊一直在主张。我们看到国内很多主机企业都在陆续开辟零件生产线。据了解国内很多配件企业也在试图突破,形成更多更有技术含量的知识产权,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资金,技术人员,政策引导。

我们衷心的希望政策能够切实自上而下的落实,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精尖的配套元件生产企业,形成更有影响力更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振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链,不能止于口号!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海伦哲参加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3年4月2-4日,中国工[详细]2023-04-07 13:52

关于征集团体标准《工程机械二手设备检测评估通用技术规范》参编单位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T/CCMA)任务计划,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详细]2023-04-07 09:42

三一集团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现场 3月28日至31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详细]2023-04-06 09:46

【65周年·奋斗篇】踵事增华,柳工扛起中国挖掘机自主创新旗帜

星海恒流,岁月成碑。柳工65周年,忽焉已至。 “柳工宁可少做一万台装载机,也要把挖掘机做好。”[详细]2023-04-04 21:41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公示

依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办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于2023年3月30日-31日期间,组织业内专家对海瑞克(广州)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和广州海瑞克隧道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壹级复审。经资料审核和现场考核,评价结果为“壹级”。现根据“评价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自2023年4月3日至4月23日)。如有异议,可书面向掘进机械分会秘书处提出。 秘书处联系电话:021-33633696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3年4月3日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详细]2023-04-04 09:2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