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大降 三大矿山削减开支

2013/12/13 08:49每日经济新闻

矿业长达数十年的繁荣期正在冷却,近段时期全球三大矿山接连宣布了缩减开支的消息。巴西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近日宣布,明年的资本开支预算将由今年的163亿美元降为148亿美元。这是其连续3年减少开支预算。

值得一提的是,另两大铁矿石生产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也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削减支出。必和必拓称,今年的支出水平将由去年的217亿美元削减至150亿美元以内。力拓则在今年削减20亿美元的基础上,还计划大幅削减开支。

西本新干线分析师邱跃成向记者表示,三大矿山缩减开支是基于对行业周期的判断,为提高盈利水平肯定要想方设法来降低成本。“钢铁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矿山的总体盈利能力也不及往年。”

有分析师称,国内钢铁行业长期去产能的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三大矿山的铁矿石需求。

大型矿山削减开支

据外媒报道,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称,公司2014年的资本及研发开支预算将削减15亿美元,从今年的163亿美元降低至148亿美元。

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削减资本支出预算,也是其自2010年以来开支水平的最低值。“近两年铁矿石价格总体下降,对矿山的盈利水平形成很大影响。”邱跃成说。

淡水河谷集团首席执行长MuriloFerreira表示,公司正在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发展毛利率较高的矿场,以强化股东回馈。

有类似计划的还有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力拓日前宣布,公司已经实现并超出了在年底以前将运营支出削减20亿美元的目标,并称其明年将把偿还公司债务放在优先位置。

据了解,力拓集团从2012年以来已经裁员3800名,还有3000名员工因资产出售被迫下岗。

12月3日,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萨姆·威尔士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正在削减资本支出,并且将会进一步减少支出。”

资料显示,力拓去年的债务净额已经上升至190多亿美元,急需削减支出扩大利润来保持其信用等级。在未来两年,力拓还将进一步削减开支。他们在一份投资者简报中表示,明年的预算将从今年的140亿美元左右降低为110亿美元,到2015年,资本支出预算将控制在80亿美元以内。

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也在近日暗示,可能会尝试将公司的年度支出控制在150亿美元之内。在现有财年里,必和必拓制定的预算为162亿美元左右。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麦肯齐公开表示,公司已在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财年里大幅削减了支出,且可能在未来数年还有进一步削减支出的计划。

需求放缓成主因

必和必拓在年报中称,随着中国和其他地区市场对铁矿石需求的增长放缓,全球矿业公司需要将关注点转向成本控制。

以中国为例,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预计增幅将有所放缓。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下降。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计,2014年的粗钢产量增速将由今年的6.7%放缓至3.8%。

铁矿石价格从2011年后整体处于下跌趋势。据邱跃成介绍,2009~2010年,铁矿石价格维持在180美元/吨以上,最高时超过200美元/吨。他认为,这个趋势还会持续,因为2014~2015年是矿山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期,“但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已明显放缓,难以消化铁矿石的增量”。

淡水河谷铁矿石和策略部门主管JoseCarlosMartins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认为,由于中国对钢材消费量减少及矿企不断提高产量,到2018年铁矿石生产厂家的产能将超过需求的5%~6%;到2020年全球铁矿石产能可能达到约16亿吨,而消费量预计在15亿吨。

国内钢铁行业将在近5年内,开展长期的去产能化进程,企业对铁矿石等原料的需求将出现大幅减弱。“在2010结束长协定价后,外矿价格主要由指数定价、招标等为主。后期中国的海外权益矿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三大矿山的定价垄断地位。”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粗钢 矿山 工程机械
相关阅读

2021年上半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约24.9%

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10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增长[详细]2021-10-09 11:32

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两部委:确保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为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详细]2021-04-07 15:58

粗钢产量34年来首次现负增长 出清僵尸企业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略低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此前预测的8.06亿吨,为3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我国钢铁去年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钢材产量11.24亿吨,同比增长0.6%。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据此测算,2015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6.64亿吨,同比下降5.4%,同样低于此前的预测值6.68亿吨。这意味着,中国钢铁市场萎缩比预想得更严重。 产能过剩、大亏损、低需求是三大原因 “2015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尽管国家在稳增长方面持续发力,但由于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2015年累计同比增幅仅1%),基础设施建设增速放缓,我国用钢需求出现明显下降。”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供大于求矛盾凸显,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亏损严重,加上环保治理日益加重,需求下降、市场倒逼和环保加压导致粗钢产量下降。 据记者了解,我国高层酝酿制定钢铁去产能的一系列政策,也是我国粗钢产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出现亏损,停产的企业较多,也是导致国内粗钢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消费增速放缓,总产能并没有大幅减少,反而在逐渐扩张,从而引起严重的过剩情况。 据生意社给记者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11.7亿吨,同比增长1.74%,粗钢表观消费量7.04亿吨,同比下降4.7%。 生意社钢铁行业研究员何杭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十二五”期间,相关部委对于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其中通过淘汰落后、环境治理、规范经营等手段,逐步压减了一批钢铁产能;但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进入深水区,任务艰巨,难以有效清理、治理和把关。有的企业甚至以技术改造为名反而扩大产能,导致现有措施的压减空间已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而后期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问题的积累风险也逐步提高。 从国家统计局的8.04亿吨的产量计算,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8.72%,产量过剩1.02亿吨。即使在2014年我国共淘汰了炼铁2823万吨、炼钢3113万吨、铁合金262万吨,粗钢产能仍旧在12.5亿吨左右,有3亿多吨落后能力。2015年淘汰炼铁1300万吨、炼钢1700万吨,过剩依旧超过亿吨。 “2015年钢铁行业困难重重,钢价的持续下跌,并跌至10年新低的行情,导致了钢铁生产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企业长期亏损,个别钢企甚至资金流断裂而破产;更多的企业负债率严重偏高。”何杭生表示。 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531.32亿元,2014年同期盈利243.87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2014年同期为0.74%。其中51家企业亏损,较2014年同期增加27家,亏损企业亏损额685亿元,同比增亏564亿元,亏损额再创年内新高。且据钢铁工业协议监测的样本企业利润数据来看,2015年1-11月样本企业累计平均亏损147.39元/吨,同比由盈利1.78元/吨转为亏损。 “钢铁行业全面亏损的后果就是面临停产潮。”何杭生认为。 据生意社不完全统计,国内钢铁企业的停产潮已经持续一年,而且停产规模越来越大。从2014年末至2015年12月,中国钢铁停产产能达到6435万吨。10月份以来,福建三钢、宣钢、成渝钒钛、包钢、首钢长治、新抚钢等钢厂相继以生产线检修方式变相停产。而河北唐山地区不少钢铁企业高炉直接停产。11月14日,唐山淞汀钢铁厂宣布停产,成为继山西海鑫之后第二个500万吨以上的停产钢厂。 何杭生表示,2015年,我国钢铁市场发生了重大转折,钢铁业开始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其中,我国钢材的产量和消费量双双下降,供需矛盾已经扩大至钢铁上下游行业,其发展增速也有所放缓。 记者了解到,2015年12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0.6%,较11月回升3.6个百分点,脱离了11月份创下的近7年低点。但仍远低于50%的荣枯线,且已连续20个月处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反映钢铁行业景气度长期低迷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同期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创15年来新低,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再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直接拉低了钢材需求。 多重问题需要解决 就目前而言,我国相关部门正在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建立有效推出机制,那么,钢铁除了产能过剩还有哪些问题呢? 王国清表示,目前钢铁行业除了产能过剩,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钢价大幅下跌,企业盈利能力变差,亏损加重;二是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资金链紧张、财务成本较高;三是钢材出口量虽增长明显,但其导致的钢铁行业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四是行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受到政府高度关注,环保压力持续加大。 “2015整体来看,国内钢铁行业仍旧处于‘产能过剩,行业亏损,钢价新低’的老常态行情。但相比于之前,在国家‘落后淘汰产能,环境污染整顿,出口退税限制和企业结构改革’的政策下,钢铁行业已经濒临‘破’的边缘,转而形成‘高产量,高亏损,高淘汰,低价格,紧资金,侧改革’的新常态。”何杭生说。 据记者了解,对于钢铁产能过剩,事实上,就是单单化解“产能过剩”这一个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不论是从企业退出机制的完善方面,还是从企业自律方面都为化解产能提出了挑战。 何杭生认为,钢铁行业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去产能,并淘汰僵尸企业。而对于这两类的产能和企业,想要出清,前者最大的障碍是去产能后,企业是否能够有高效生产的空间和转型升级的机会;后者最大的障碍则是关闭后,企业原有债务的清算和下岗员工的处理。 “中央提出化解过剩产能,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措施来积极处理,而出清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最为重要的事情。”何杭生表示。 王国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钢铁行业必须要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加大高端钢材的研发力度,加快环保设备的建设和运转,持续亏损的僵尸企业加快出清。 顶层设计 可以说,钢铁去产能是所有问题的核心问题,去产能解决与否关系到钢铁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也多次出台钢铁等行业去产能的政策。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首。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李克强总理会上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与深化改革、企业重组、优化升级相结合。明确提出抓好三项任务: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 另外,座谈会上提出,化解过剩产能,首先不能再新建产量,尤其不能以技术改造为名扩大产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认真论证并合理确定未来3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对于现有产能,要实行“减量置换”,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关停退出。在此过程中,要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顶层设计就是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度和政策开始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对于钢铁的现存问题,我国高层一直在关注并出台了多个解决政策。有关压缩产能、提高集中度、产品转型升级等相关政策,直至“十二五“末,相关部委一直在陆续出台指导建议或政策规划。 “十二五“期间,实际淘汰钢铁产能9467万吨,超额完成淘汰目标,甚至比规划提出的淘汰目标翻了一番,政策的一再发力,显然卓有成效。然而,我国粗钢产能11.5亿吨,而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且行业集中度较低,使得市场较好的时候,钢铁企业竞争加剧,行业增产的空间依然较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随着我国钢铁改革的不断进行,未来钢铁如何发展?何杭生认为,当前,虽然《“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还未出台,不过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的供应侧结构性改革,那么“十三五”期间,钢铁产业的发展目标无外乎:化解过剩产能、淘汰僵尸企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鼓励产品创新、结构调整;促进绿色转型、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企业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三年要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但2016年我国钢铁仍旧有近2800万吨的高炉生铁新增能力,且未来几年也有8000万吨的轧材新增计划,所以产能增加仍旧是十三五钢铁行业回暖的最大制约。要完成规划,2016-2017年压缩产能的空间依然很大,任务将比“十二五”时期更加艰巨。”何杭生表示。 生意社数据预测,未来三年预计粗钢产量降幅在4.5%左右,消费量降幅在5%,则2017年粗钢产量在7.45亿吨,消费量在6.03亿吨,按照2017年产能利用率最低80%计算,钢铁产能约9.31亿吨。而2015年产能在11.7亿吨,缺口在2.39亿吨。 不过,何杭生说,地方政府从维稳就业率、区域稳定等角度考虑,是希望钢厂继续稳定经营;且一旦钢厂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将会形成大量银行坏账和企业债务,地方政府就会通过补贴等手段支持帮助钢企渡过难关,这就使得本该停产的僵尸钢企继续经营。其中,上市公司当中的僵尸企业尤为严重。 据东方财富(37.520,-0.76,-1.99%)Choice数据统计,按照申万行业分类的僵尸企业,以2012年至2014年年报数据来看的话,35家上市钢铁企业中有8家符合这一指标,占比已达22%。 “因此,这也加大了供给侧改革对于出清产能的难度,所以产能退出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去产能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何杭生表示。[详细]2016-01-28 11:08

粗钢产量34年首降成定局 行业去产能现积极信号

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尽管寒冬仍在继续,但粗钢产量的减少,却似乎是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一缕曙光。 本周,中钢协公布的最新生产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中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6.85万吨,较上一旬下降0.62%,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连续第四旬下降。 据权威部门之前预计,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8.06亿吨,同比下降2%,这将是198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的首次负增长。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对寻求去产能化的钢铁行业来说,粗钢产量34年来首降,将是一个积极信号,钢铁行业已迈向去产能的关键时间窗口。 1981年以来粗钢产量首降 2015年12月上旬,钢协会员单位粗钢日产157.83万吨,旬环比减少2.74万吨。不仅如此,2015年1~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7.39亿吨,同比下降2.2%。 Mysteel最新一期钢厂高炉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当周,高炉开工率为74.03%,交前一周下降1.11%,80.02%的产能利用率,也较前一周下降0.58%。 对此,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钢厂复产热情不大,而从各方汇总数据来看,2015年全年的粗钢产量下降已成定局。 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8.06亿吨,同比下降2%,这将是198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的首次负增长。 在弭澎琦看来,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多年来首次减产,对行业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目前钢铁产量饱和后减产的时代已经来临。 1月5日,中科院预测2016年钢铁行业景气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态势,2016年全年粗钢产量为7.86亿吨左右,同比下降约3.1%。 对此,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邢月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经济增速又高速转为中高速,受此影响,钢铁生产消费也已过峰值,进入弧顶下行区。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6.68亿吨,同比下降4.8%,为1996年来首次下降。首创期货则指出,在未来15年内,这一状况会持续,预计2030年中国钢材需求下滑至不超过5亿吨。 钢铁业新一轮去产能化 不过,对深处寒冬的钢铁行业来说,价格的下探则是泼到身上的另一桶冰水。而在过去的一年,钢铁行业进入全面亏损。 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9.3%;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去年同期为0.74%。2015年前11个月,重点钢企亏损531.32亿元。而在2015年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企的亏损总额为281.22亿元。这也意味着,10月、11月仅两个月的时间,在中钢协统计范围内的重点钢企,亏损额便翻了一番。 同时,钢企的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2015年11月份当月重点企业亏损146.27亿元,亏损企业62家。2015年前11个月共有51家企业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27家,较前三季度增加2家。 当前,钢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缓解。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重点统计钢企的银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为1.34万亿元,同比下降2.25%。 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重资产行业,资金链是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命脉,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上,这也将是最为关键一环。 事实上,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去产能被排在首位,当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生存压力巨大,部分生存困难的钢铁企业已产生强烈的退出愿望。 来自银河证券的信息显示,钢企亏损严重资金链难以为继,河北唐山已有成联、粤丰、安泰、兴隆、建邦、松汀等多家民营钢企陆续停产。 在邢月看来,尽早处置“僵尸企业”,使长期停产、扭亏无望、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资金链断裂的低效产能钢铁落后产能彻底退出市场,已成为钢铁行业的新共识。[详细]2016-01-08 15:01

今年中国粗钢产量预计为8.06亿吨 同比下降2.1%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16全球钢材需求预测成果报告称,根据钢材消费量和净出口分析,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8.06亿吨和7.81亿吨(考虑2015年和2016年钢材净出口量为9800万吨和9000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1%和3.1%。由此,中国对铁矿石的消耗2015年为11.2亿吨,同比下降0.4%,明年则需消耗铁矿石10.73亿吨,同比下降4.2%。[详细]2015-12-21 11:2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