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论坛高层对话之一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2013年11月2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山东临沂召开。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办副主任张涛,临沂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左沛廷,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出席会议。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负责人,所属各专业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工程机械行业部分会员单位的代表、各相关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3年11月29日,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十二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期间举办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锁云、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业峰、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部长谢云围绕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行业重点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川崎精密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层围绕论坛主题进行精彩对话。

以下为柳工集团总裁助理罗维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中精彩对话

罗维:我来自柳工,负责柳工研发系统工作的同时分管柳工IT系统建设。

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方面,柳工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做节能路线图,最近也非常有幸参与到行业主导的节能路线图制定。这个节能路线图的制定,不仅专注于某一个方面的制作,“一切皆有可能”,除了动力、传动、液压系统,我们还关注成本和结构,甚至包括铲斗的斗型。每个子系统有多少节能潜力以及将来这些子系统的技术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把这些归纳、分析以后,再融入到产品规划中去。柳工这几年基本上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每个产品线都处于更新换代开发过程中。前面两位院长都提到,现在的产能再像2010年、2011年发展已经不可能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用适当的技术针对适当的客户,这个非常重要。同时,这个市场是非常宽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都有。我们现在必须要用不同的技术针对不同的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成本上的提高,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诉求。我们分析能够适用这些不同市场的不同技术,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希望通过这样能够使产品的结构调整到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的进步。

关键元件的全数字化是产品设计研发的主要发展方向

今天早上看了徐工李总的介绍,我比较同意他说的关键元件,以前提关键元件都是提它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如果要做数字化、智能化,这些关键元件必须要带数字控制。柳工在过去几年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土方机械或者其他机械的主控制器自主研发方面的能力已经逐渐形成,而且已经有大批量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什么才叫数字化?不是有一个控制器就叫数字化,有很多执行元件是不是受控。在土方机械里面,很多元件包括液压元件大部分是简单的数控,没有全部实现数字控制,最关键还是有传感器、元件本身的控制机理和控制策略的问题。

今后要在数字化方面取得突破,所有元件包括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所有的元件,像缸、泵、阀、马达都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这样才能搜集到足够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协调,提出全数字化的概念,我认为它是今后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现在很多企业都能够实现部分功能数字化,但是部分的数字功能化优势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最典型的是,现在的控制系统可以跟发动机进行通讯,有时候也可以跟传动器进行通讯,还有很多其他的,是不是都可以通讯,都可以受控?特别是液压系统。如果实现全程数字化,这个机器将会是一个完全智能化的机器,这是未来的一个设想。现在做的主要工作是在一些关键元件上跟供应商进行合作开发,希望这些元件能够带有被控制或者直接有通讯的功能,一步一步地来。短时间内要实现全程数字化,还不太现实,需要长期努力。

与供应商一起开发和研究高节能效果元件

在节能方面,我们也是从多个系统找可以提高节能效果的元件,专门去提升它的性能。现在这种研究和开发也摆脱了以往那种只有自己做OEM的那种模式,现在的研究和开发都是跟供方一起进行合作的开发,这样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比较容易把它变为一个现实产品,这是我们最关注的。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理念提得比较先进,但是你要想让它变成大批量的能够销售的产品,很多企业都跨越不了这道坎。我们希望这种合作开发和研究尽快地商业化,这种合作包括供方和国内外在这些专业领域有特殊专长的教授、专家以及科研院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有些数据测试下来还是比较振奋人心的,部分目标已经达到了。

以下是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书记兼副院长董津宁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中精彩对话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改革开放前期主要承接国家的工程机械和设计标准的制定、检测,这个阶段主要从工程机械的初级阶段设计。2000年院所改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机械随着自主研发的深入,再就是国家重大装备的引进,这个阶段门类和自主生产一块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满足我们国家自身发展的需求品种包括基础技术方面有一些承接。2000年以后在思考工程机械下一步的发展。当时我们也有这个概念,当时承接了一些国家项目,开始是做一些概念的东西。对于应用性研究所的下一步发展,我们当时也提出三大领域,一是节能技术,一是智能化,一是再制造技术,这是我们当时提出来的思考。今天又加上一个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最后提出来的绿色发展可能是最终的目标。在节能技术方面,大家也都能感觉到,真正选设计没有元器件可选,没有系统可用。根据我们国家的形势和经济水平,关系也挺多,我们家第一个开始做的是智能装载机,智能装载机从发动机电喷,节能方面根据工况就要用液压系统。还有变速箱,这个是我们自己研发一部分,还有智能控制器,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智能控制和智能变速箱都是院里自有的产品,我们先后投了5台智能装载机,我们做了将近半年的试验,根据各种路况做试验。

搞工程机械第一个面临的是国家的标准问题,现在都说节能,各个国家的评判标准不太一致。机手不一样,消耗也不一样。当时我们根据院里的条件,制定了自己的节能试验方法,做下来节能一般是7-23的水平,最低节能达到7%,最高节能到23%,5台机子已经都到现场去用,操作手感觉很方便。他们喜欢用这个机子,客观地说造价高一些,当时的成本就40多万。节能是达到了,但是市场需求还有待市场的培育,可能也得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去年我们根据这些技术的条件,也根据我们国家对高端液压件的需求,在工程机械协会和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承接了工信部高端液压件研发平台项目。我们国家面临着基础零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基础零部件上我们国家确确实实没有太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感觉在80年代到2000年之前的阶段,我们只是把工程机械装载机的零部件进行了国产化。大家用的液压件都是符合国家标准,都是在工厂做过实验的,都符合标准。但是在工程机械上,为什么我们的寿命这么短?适合在锻压机上用,但是在挖掘机的工况上可靠性就没有了。在协会给我们推荐的高端液压平台方面,我们开展高端液压件的研发,从实验台的建立、挖掘机从整机的载荷到实验台的建立,真正地把挖掘机上的载荷作用到零部件上,重新制定我们的标准,做我们的基础研发,这样能推动我们国家基础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方圆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何永荣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中精彩对话

何永荣:非常荣幸参见本次论坛,在座的各位有央企,也有国际企业,只有我们是民营企业,我代表民营企业说说我们的发展。方圆集团成立于1970年,今年是我们建厂43周年,在这43年的发展过程中,方圆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经过不断的奋斗,取得了一点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从1984年开始加入到建筑工程机械以后,我们跟各个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从此后一直维持着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2003年以前,方圆集团一直致力于泵车研发生产,后来欧元升值我们就把它放了。再就是建筑用的起重机、塔吊,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载泵包括装机,在这几方面,方圆集团这几年也有很大的发展。

方圆集团生产数字化

方圆集团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我们围绕着绿色化和数字化也做过一些工作。我们的企业跟在座各位的不太一样,我们的整体素质没有大家那么高,我们靠着自己去做,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和指导的层面上来。我们最早上CAD是在1995年,当时用的还是DOS版的,而且买的是正版。在2005年,我们就上3D,现在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由三维设计出来的。为什么要使用三维设计?2003年,方圆集团就进口了日本的加工中心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的几台加工中心,那时候做轿车铝合金轮毂的建模,它全是三维曲面,没有这个东西根本做不了三维的东西,有了数字化制造才有了数字化的设计。我最早是做技术的,那时技术人员设计的思路完全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二维设计的思路,而且现在设计输出的方式由原来的图纸到现在不需要图纸。90年代开始,方圆集团把所有手工还原切割的切法,全部改为数控、等离子、激光切割,这些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我们设计的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在配料机方面做得最早,大家还在用三杆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用电子称了,它应该也是数字化,那时候靠软件控制。到现在为止,方圆集团生产的塔机、搅拌站采用现在的网络控制、远程数据传输。塔机在我们省搞得很严,有备案制等等。一个集团对塔机都有监控室,我们在给他搞这个系统,包括控制塔机操作工的工时,每个操作工都有一个卡,除了记录塔机的工作以外,连操作工的工作时间都记下来了,他们会拿着这个计算员工工资。

方圆集团绿色化建设

从另外一方面谈绿色化,我觉得方圆集团这几年给国家、社会绿色化还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的。2007年是方圆集团市场最好的一年,到12月底,我们第一个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我们不一定要做100强,但是要做百年企业。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对市场下滑做自己的应对,我们要求所有的生产厂以销定产,快速反应。有了合同快速生产,没有合同快速停下来,包括一些设备,焊接机器人等等那时候就开始使用。这几年市场大起大落,到今年11月26日统计,我们比去年同期增加大概32%多,利润增长28%多,方圆集团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贷款、没有上市、靠自有资金去发展的一个企业。关于以后企业怎么发展,欢迎各位领导到方圆指导,到海阳做客,海阳是很漂亮的城市。

以下是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玉珏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中精彩对话

王玉珏:昨天听课我也是在受教育,一是在行业中做了很多年,首次参加工程机械活动的时候是“六五”,现在已经“十二五”,30多年过去了。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也是我们国家重工业口最老的一个院,1952年成立,设计院跟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同时进步。实事求是地讲,1960年以前,虽然我们行当里的老厂没有叫工程机械厂,我们的抚顺重机(抚挖)等等都不叫工程机械厂。60年代做了一些新厂,例如长挖、柳工、黄河工程等,从那个时候开始叫工程机械厂。还有建设部的五大电机,我都参加做了很多工作。真正的工程机械发展还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这一块,我们走了很扎实的脚步,从小松以及卡特彼勒学习技术,到了新世纪我们的步伐更快一些。随着小松、日立、现代、斗山这些日韩企业的进入,卡特的全面铺开以及后期沃尔沃这些欧美企业的进入,我们工厂包括设计院跟他们合作,在做设计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的来看,智能化和绿色制造这一块,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最近几年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虚拟这一块做了很大的努力。在国外提出了3D甚至5D制造,常规的3D是三维的建造,国外把它增加了投资的轴和时间的周期,做完之后知道这个工程50天以后会建到什么样子,这个管子走到哪里会花多少钱,如果把这个做到,在工程的管理上水准更高一些。像锁云提到的,徐工在做虚拟现实,从设计院的角度我们也在做这个工作,但是工程量非常大。开句玩笑说,按每平米多少钱收费或者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做一些很深的项目。

绿色和智能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实践。2004年我记得三一的向总谈论,我们在昆山做生态城的产业园布置,这个成果在昆山基本上用成了,而且三一还扩展,在长沙的18号厂房里做得还是不错。我们也配合徐工科技新的工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这一块,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此外,我们配合谢会长的合力,他们在牵引车RGV走了一条线,整体水平还是很高的。我们最近还在做一些绿色的产业园区的规划,这个也是根据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做的。前年我专门带着中国绿色铸锻代表团到日韩访问,去之前我以为日本不做铸造,结果我一看一个企业就在给川崎做铸造件,而且就是2009年建的新厂,2011年刚刚投产,他们还在埋头做这个事情,做真正高端的、真正有特色的、真正精的东西,我也希望我们行业的工厂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我们的产能实在是太大了。设计院追求的是多赢,我们一块儿探讨一下能做什么工作。

我有两个体会:一是别把智能化的事说太高,这可能是我们几十年建设的一个体会。二是不管怎么做,我们最后追求的东西还是要好的性价比,我们做的产品还是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尤其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说句不是我这个职业的话,最近特别好的是企业不再找我谈指标怎么上,找我更多的是政府在呼吁,政府的GDP压力比企业大。政府找我说有三千亩地或者两千亩地看看做点什么东西,我说你能做的东西基本上过剩,我想让你做的东西你都做不出来,希望大家把做不出来的东西多琢磨琢磨。

以下是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本部长卢明德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论坛”中精彩对话

日立建机一直在做开发,一开始做液压部件的开发,后来做整体的开发,十年前受总公司的委托,我到现在的日立建机(中国)组建研发团队,日立建机的研发团队大概有100人,可能是在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日立建机挖掘机GPS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今天各位老总都谈了很多、很深、很远、很大的课题,我多少谈一下稍微具体一点的话题。各个国家都在做GPS,日立建机是最早把GPS应用到挖掘机上的,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系统。它的第一个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客户提供附加价值和机器管理,目前各个公司都在做。另外,这对我们开发团队、服务团队、销售团队的支持和支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大概做的都差不多。在开发的时候,大家都说中国市场很苛刻,到底苛刻到什么程度?十年来中国包括全球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我们从那里面进行分析和解析,从压力频度来讲,中国达到了欧洲或者日本的两倍。为什么在中国容易出事故?现在已经不是全球一个试样,中国有中国的,欧洲有欧洲的,根据这个来设计和轻量化。因为数据很多,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得到很多应用。比如昨天卡特彼勒讲的回转吸收能量,你要做这个工作花很多钱,要客户接受的话,你必须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可以卖,如果没有用到回转地方,你去卖给他,他不会接受,从这个地方可以分析出来哪个地方有回转多少,再提供销售的渠道。

我们做了很多关于GPS的数据应用。刚才沃尔沃的王总从怎么样教客户省油讲的,你是让客户围绕着你的省油模式去做事,这是一个思路。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思路,我们可以从这个数据中分析出中国西部、北部、南部使用模式不一样,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东西,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进行发动机和泵的匹配,一个指令过去你就是一种操作模式。现在一些老板有很多挖掘机,操作手有可能是新手,我现在可以告诉老板,如果想省油的话用这个模式,老板一个指令下去,他永远不能用其他的模式,这就是数字化。包括怎么样销售,怎么样为服务提供参考的政策、数据,通过解析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方案。这是我想跟大家共享的地方。

燃油品质与新排放标准的博弈

更具体点说,现在中国的国III排放标准马上要开始,修改稿已经在做,发动机厂家无非是高压共轨技术。其他企业在欧洲都有很多经验,实际上高压供轨技术,打个不太合适的比喻,它是吃细粮的,如果吃粗粮肯定要拉肚子,发动机不适应,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机械使用的地方不是在城市,确切说不是在能买到更清洁燃油的地方。我们在一个地方调查它的燃油成份,调查一次都不一样,含硫含水都不一样。现在又要让工程机械产品满足国III的排放标准,要让客户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个是非常难的。昨天三一的老总也提到这个事情,建议协会有一个配额也好,总是要做点事情,不做的话,一旦国家执行这个标准,肯定会出很多问题。日立在全国大概30台的发动机做排放的试验,虽然我们做了5000小时没出现问题。但是燃油不一样,我们不可能把中国所有的燃油都做过来,这是各厂家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不光外资公司,中国企业也会面临这个选择。不光是挖掘机,工程机械都会有这个问题。

从开发设计到量产有很多路要走

在日本怎样做开发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有一个理念是共同开发,我是主机厂,你要跟我合作,我们要共赢,我要求你做的或者你要求我做的,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要把这个事做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一是可以培养共同开发的厂家的能力,有的可能是很小的厂,也有可能是很大的厂,但是各个公司的开发思路不一样。

我们在中国做了一些国产化的工作,我们同样要求你做这些试验、做那些试验,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可以告诉你,并且帮助你去做,既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又提高了配套企业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合作。二是首先要求开发人员不是画图的,你做任何一个研发工作50%的时间或者更多是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现场,因为你画出来的东西、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验证它到底行不行、有没有问题,一定要在开发阶段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以后才能够提供给客户。还有一种做法,我不讲日本,就讲我们在中国,我们把设计和开发试验放在一块儿,我们不叫开发试验而叫设计质量保证,为什么?因为所有大的问题都出在设计上。组装过程出问题好解决,但是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在设计阶段把所有的有可能在市场上造成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去解决掉,确认它没有问题,才可以进行量产。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