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超越 拓展国际市场论坛高层对话之二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2013年11月2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山东临沂召开。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办副主任张涛,临沂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左沛廷,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出席会议。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负责人,所属各专业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工程机械行业部分会员单位的代表、各相关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1月29日,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十二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期间举办了“创新、超越、拓展国际市场论坛”,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会长俞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起重机分会会长苏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信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贤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秘书长尚海波、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李涵兵出席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俞据讲话:

各位领导大家好,很荣幸来到这里!掘进机械分会是一个新成立的分会,我先把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根据分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共销售盾构机141台,销售额约70亿元;水平定压钻约两千台,销售额达15亿元;悬臂式掘进机销售额约50亿元。从总体销售额来看,年增长率预计可达8%~10%。

掘进机械行业这两年说变化很大,首先,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俗称“洗牌”。最近几年,随着市场变化及竞争演变,一些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等都有大幅提升,而有的企业则停步不前,甚至难以接到订单,最终黯然退出。有一些企业发展了,有一些企业开始退出这个行业,有一些企业正寻求兼并重组,或者在收购中谋求增长,这是一个正常和趋好的现象。

日前,中国掘进机械的行业老大中铁装备收购了德国维尔特公司(TBM)硬岩掘进机、竖井钻机知识产权及相关业务,此举将结束我国不能自主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的历史,这对行业发展将非常有利。另外,产业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国内企业的快速崛起,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30%左右,迅速增长到目前的70%。

第二个特点是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由于竞争加剧,部分拿不到整机订单的企业开始转向维修、服务领域,并取得快速发展。“中国与日本不同,按日本的设计理念,盾构机打十公里完成任务后就直接放在地下,不要了;在中国,还要吊出来,维修翻新一下,更换零部件,再继续使用。我觉得这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符合节能环保趋势。“

第三,出口情况。目前,行业出口比例约占一成多,出口国家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伊朗、澳大利亚以及中东一些国家。

第四,产品结构也有了积极的变化。比如,我们也将有国产的TBM产品。

由于地铁的迅猛发展,掘进机械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新军,行业前景很广阔,同时,行业面临巨大的市场也亟需进行产品创新,比如针对国务院最近文件: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个建设,就为掘进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行业需积极应对。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苏杰讲话:

大家好,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工程起重机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众所周知,在大协会里各个子分会或者子行业中,近些年来工程起重机行业发展快速,特别是最近十年来行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但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受到的打击更严重,现在的状况比其他行业要差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行业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首先,过去十年行业发展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无论是企业的规模、经营的效率,还是产品的种类、市场的容量,以及用户群体的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起重机行业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使得热度不高的行业板块变成了产业投资人和非产业投资人都在关注的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在努力做大做强工程起重机行业,很多非传统的企业以及本来不属这个行业的一些投资人也开始进入行业,这就导致产能迅速扩张。

我们预期十二五期间,工程起重机行业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期,但是这样的预期是建立在国家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没有考虑整个的市场发展匹配程度和企业的基本愿望诉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彼此产生良好的互动,才会实现预期的状况。

目前来说整个行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些年来为了消化自己的产能,行业采取各种各样的市场促销行为,使得行业的竞争形势愈加惨烈。同时我工程起重机行业是非常特殊的一个行业,我们是被国家环保部门和道路法规限制的一个行业,因为设备是在路面上行驶的一种特殊作业的车辆和起重机,它就受到了跟商务车辆一样的限制,这些限制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纠结,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国家排放政策给我们的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比如说产品的升级,生产制造技术的换代,以及如何来消化现阶段的产品存量,这些都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难题。

虽然从个体上来讲,我们也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大型领军企业,比如说徐工,但是即便大企业也很难影响到国家政策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正面引导和影响。国家环保政策对一个产业推动来讲,不应该是一个武断的方式,应该给行业一定的准备时间,给我们一定的行业支持,给我们一定的配合限度,但是现阶段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将给行业的下一步运营带来困难。

说到今后,我认为现在是行业回归到理性发展的一个起步阶段。我在日本交流时,日本人说你们单个企业肯定感觉到了市场的疼痛,现在不像前几年市场非常火红的时候,你们考虑的不是一个如何快速发展的简单问题,而应该考虑到综合性发展,要转型升级。

第二,普遍感觉到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企业成员之间互不信任,短期内如何达成行业完整的信任体制和规范性的制约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个行业协会,特别是起重机行业协会,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成员企业特别是主流成员企业,承担起责任规范自身行为,使行业迅速、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情。

所以,今后无论是企业创新还是开拓国际市场,以上问题都是行业主机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简单的市场手段和阶段促销应该迅速过去,谋求技术和产品迅速升级换代,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持续的国际化能力,尽快促成这样一个产业群体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面对残酷的现实,整理企业的思路,回归到理性发展的新阶段,使企业回归到真正的价值点上去,这是我们当前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周贤彪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能在此介绍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和其他的分会和委员会相比,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如何开展,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我在此详细做一说明。第一,信息工作委员会实际上分两个板块的工作,一个板块是推动行业的信息化的工作,这一块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个板块是行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两块工作是这样的,比如说信息化的工作,协会大部分分会都有一个主体,包括起重机分会、代理商分会或者是租赁分会都是很实在的主体。而对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来说这方面比较麻烦,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信息化涉及到设计,涉及到制造,也涉及到管理,我们现在各个企业里面分成不同的部门,因此我们做的工作相当分散。我们到一个企业,如果这个企业与设计沾边,可能跟技术部门相关,同样负责生产制造,所以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把握。比如说企业的会员代表,有的是技术部门的,有的是销售部门的,也有企业管理部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信息工作的难度就相当大,实际上各个分行业都有自身的信息渠道,所以这一块工作后来我们没有再开展下去。

最近两年,信息化工作相对迎来了比较好的契机,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工信部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很重视,尤其是前年我们接到了工信部的一个项目,在十八个行业要推行两化深度融合的水平评估。我们去年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将这个工作开展情况给大家简单做个汇报。接到工信部的工作以后,我们首先对各个企业进行了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制订了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开了动员会,找了二十一家我们行业的典型企业,有大型的主机企业,有中小型企业,还有配套件企业,供应商企业。因为标准不一样,所以我们对这二十一个典型企业做了一个评估。

今年年初把这个报告做完了,交给一个工信部的两化融合专家做评估,评估结果非常满意。实际上原初计划把两化融合的报告上交给工信部,年初工信部制订了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本来计划在三月份开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时间推到十月份召开,下一步工信部布置了专项行动计划,我们根据部里的要求,把这个工作向下推广、分解、落实。由于会开得特别晚,工作布置得也比较晚,十月份以后再推进这个工作难度比较大,我们想把这个会放到明年的年初来开。

在两化融合的行动当中,工信部提出了八项任务,八项任务比较长,我在这里就不再讲了,内容在工信部的网站,在我们信息工作委员会的网站我们都有详细的刊登。另外,工信部搞了一个专门对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的网站,上面也有刊发。

其他方面,信息工作委员会主要是做了其他的辅助工作,一些跟信息工作并不特别密切的工作,比如说协助协会举办应急救援展,今年也配合协会举办了第二届救援展,这也是我们信息工作委员会比较重要的工作。今后应急方面的工作可能更多地将纳入信息化的工作中去。在这里顺便呼吁一下,希望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昨天,我们非常高兴地听到临工的一个老总介绍,他们投资1.8个亿上的SAP的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型企业一定要认真推进信息化的管理。我曾经在一个企业做过一些咨询,那个企业原来发展比较大,我告诉企业领导你们企业发展到这个程度,一定要推进信息化管理,可那个老板死活也不上,包括库存管理都是人在抄写,最后这个企业到现在正在寻求被兼并。

信息工作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是积极落实工信部提出的八项活动。我们把工程机械行业两化融合做完了,受到工信部的肯定和重视,因为工程机械行业在十八个行业评估当中,做得也是最认真的。工程机械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不管是设计、制造、生产,工程机械产品的信息化特点将越来越显现,工信部对这个事情非常认可,对工程机械的信息化也非常重视。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除了落实八项行动以外,包括电子商务、大型机的处理等等信息化的手段也将引入到工程机械行业。最后强调一句,信息化是实现超越的最有利的手段之一。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张洁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此分享。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工业车辆行业的形势和发展情况。中国工业车辆从无到有,到今年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最近十年,现在的保有量可以说到了一个历史最高水平。2002年的时候,我看到统计数据显示是两万多台,截止到2011年,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的三十一万多台,2013年,经过去年的行业调整,今年继续保持增长。到2013年10月底,工业车辆增长了13%。在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工业车辆行业能有13%的增长,到2013年年底,我想今年又是一个历史新高,应该能够突破三十二万台。

工业车辆实现这样的增长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车辆行业可能跟我们其他的工程机械的产品不太一样,我们应用的领域可以说是关系到各行各业,只要有物料搬运的地方就有工业车辆,这样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一直在释放。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的用工荒,也是用设备来代替员工,使得我们工业车辆的产品能够有一个基本的需求。在世界上来说,我国是在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一直到现在都是排在世界工业车辆市场的第一位,制造和销售已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一。2013年截止十月份,工业车辆销售二十七点八万台,出口是七点二万台,国内市场和出口都创历史新高。

我再介绍一下我们行业的情况。现在生产工业车辆的企业已超过一百家,而真正形成规模能够达到一定产量的有五十多家,包括世界排名前十八位的企业也已进入到中国,当然十八个企业里面有进来的有出去的,有重新进来又退出去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

刚才也说到了国产化率,我也介绍一下工业车辆行业。国产化率现在是逐年增长,原先在零几年的时候,我们国产化率60%到70%。目前我算了一下,国产化率的水平达到了86%,外资企业虽然有18家,但是他们才占到了14%的市场。工业车辆还有一个特点,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我们基本上每年占到我们销量的百分之四十多,在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我们两家的占有率还要更高一些。

我也预测一下未来行业发展的特点。大家知道从去年开始,国家提出更高的节能环保排放的要求,对于工业车辆来说,我们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未来的发展,我想绝对不会像以前一样,我们现在的三十一万台,80%是内燃叉车,20%是电动叉车,我想将来的比例一定会向国际的其他的主要市场靠拢。

我再介绍一下我国工业车辆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国家的比例。销售内燃电动叉车比例最高的是德国,他的电动车比例占到了80%。美国经过这几年排放的要求,电动叉车超过了60%,日本已经达到了50%多,而我们中国现在还是20%的电动叉车,连非洲的量都不如。电动叉车的发展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趋势。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发展仓储叉车,大家都知道现在电商发展非常迅猛,我们的仓储类叉车跟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比例可以说是才占到了我们整个销量的百分之十六点几,像欧洲、美国、日本,这个比例要远远高出我们,所以我想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电动叉车和仓储叉车。

我也谈谈创新。创新必须有一个环境,有一个落地的土壤,我们协会主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些创新落实到实处,从我们工业车辆分会来看,其实面对现在的环境要求,我们行业推出了很多的新品,我们这两年分会也做了一些引导,还有一些推广的工作,比如说锂电池叉车,相比电动叉车有很多的优势,最近我们的主要企业,包括配套件企业,开始生产天然气叉车,也能够改装原先卖到市场上的内燃叉车,将其改成天然气叉车,其实这个排放对国家的环保要求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是我们企业创新了以后,无法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车卖到社会上以后,我们是特种设备管理,现在改装以后,根本无法上牌,做出了创新却没有途径去实现。我想这需要我们协会呼吁,我们总会要帮助我们分会,包括我们的企业把创新的氛围和土壤还有政策要争取,要实现、鼓励这种企业创新,把这个东西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说了半天创新,可是没有土壤的话根本做不到,所以我希望总会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刚才提到了价格,价格确实是现在唯一的竞争手段。为什么呢?我不知我们工业车辆行业就像一个超市,大家可以去里面选择需要的东西,拼装在一起,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而是大家在这个超市里面选完了以后,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销售,用户买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配置,同样的东西,除了价格难道还有别的竞争方式吗?所以我想企业在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式时,一定要突破这个框框,这样你才有自己的市场,才有自己的发展。

我们工业车辆行业,我想未来肯定是非常美好的,刚才我提到三十一万台最高记录,其实最高销售是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未来欠发达地区以及待发展地区,这个需求量还在稳步增长,所以工业车辆行业未来前景非常不错。当然,有一些小企业处于茫然的阶段,在跟他们交流当中,我始终鼓励他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特色,很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

刚才我也说到未来我们的电动车还有仓储车,还有我们的新能源车,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我觉得比跟主机厂竞争来得容易。对于开拓国际市场,我想我们工业车辆方面的步伐还是较慢,我们主要还是靠国外代理,而且是卖给他们产品以后,所有的服务都是由代理商来做,这一块要不改变的话,对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树立品牌非常不利,我们的大企业在出口形势好的时候,向工程机械其他行业的大企业学习,在国际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这是我们大企业要做的事情。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摆脱现在的困境,立足自己的定位方向,做出自己的特色,谢谢。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尚海波讲话:

我认为铲运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它代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真正的水平。今年的铲土运输机械行业表现形势良好,很多企业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认识到了问题,不会再犯以前曾经犯过的错误,行业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虽然因为以前的原因给后期造成了一定影响,很难摆脱以前的方发展模式,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包括产品价格、利润空间、新产品的开发等等。所以,我认为铲土运输机械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为行业的发展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天论坛主题——“创新、超越、拓展国际市场”,我很赞同,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战略,我们不仅需要战略还需要战术。说到创新,我们最近在做再制造二手机方面的一些研究,我们跟上海卡特彼勒进行交流,交流后发现卡特彼勒做再制造三十年,而中国提出再制造课题才有多长时间呢?什么叫做再制造?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已经把再制造因素考虑进去,就是说我增加尺寸或者减少尺寸,对于日后的产品再制造有没有帮助?我想问问这叫不叫创新?我想很多人都说这不是创新,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可是我们现在连这些都没有做,何谈创新呢?所以,创新的前提是先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提到“超越”,我们都喜欢标志性的事件,因为我本身从事标准化工作,今年行业标准化工作有一个超越,在ISO中央秘书处,我们申请了再制造和二手机器两个国际标准的起草任务。作为中国土方机械来讲,这件事情以前没有人做过,我们是第一次,这就是超越。但是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基础太差,为什么呢?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在跟行业企业交流时,我都是在做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我要讲解这些知识,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是二手机器,什么是再制造,一步一步教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东西。所以我理解的“超越”并不是说你想超越就超越,要建立在你自己的基础上面,你才有可能去超越,所以夯实基础我觉得更为重要。

拓展国际市场,我很赞同,我们铲土机械这么多年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我们今天拓展国际市场,明天往哪拓展?我们在国内做得是不是足够好?说实话我们没有做好,我们真正做得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好。拓展国际市场我们需要遵守规则,我们一定要有规则,没有规则的话是拓展不了国际市场的。我昨天也听了很多领导的发言很受启发,周会长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值得大家反思。我们习惯了被人家监管,如果保持这种意识,我觉得非常不够。我要发展,你设一个门槛限制我发展,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市场,大家共生、共存、共赢,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目标。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有规则,一定要有规则,在这个框架下面才可以做好一件事情。

铲土运输机械应该着力改变以往的惯性所形成的市场格局,我们有很好的市场基础,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把我们产品的性能、价格进行提升和改变。非常高兴的是,很多企业已经针对不同的市场,去把他的产品进行细分,比如说有高端机型,有低端机型,话是这么讲。

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解决矛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甚至一段时间,我也是很喜欢用这种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现在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我们要冷静下来仔细研究市场。在这个前提下,思考整个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为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整理的李涵兵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介绍租赁行业的一些情况,租赁行业相对于主机制造商来和代理商来讲,他是一个用户行业,这个群体我们可以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以公司的形式存在,就是租赁公司。还有一部分尤其是做土方机械租赁的基本上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这些用户或许有三五台、十几台挖掘机,但是他们不成立租赁公司。一般从事铲运、起重机械的人数,详细统计就可知道有多少家企业在从事这个行业,但是租赁行业却很特殊,因为租赁公司有办法统计,但是统计个体从业者却非常困难,但是我们知道随着工程机械保有量的增加,这个群体从业人员非常多。

根据我们统计,全国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在7万家以上。在每个城市,尤其是做塔机租赁的大部分以公司的形式存在,像北京,大概就有五百多家做塔机租赁,所以说整体的数量非常多,但是公司的体量又非常小,规模都比较小,每年的营业额能达到三五亿以上的公司很少。有一些租赁公司是国企,国企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市场化的租赁公司,只是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做一些租赁。目前的现实是行业内租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少标杆企业。再就是行业人才也非常缺乏,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农民买一台设备从租赁开始做起。他们的知识没有达到能够管理一个公司的水平,包括现在设备的驾驶员都是在稀缺的状态。

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的运营模式都非常原始,买来设备就出租,不像国外的租赁公司上很多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这方面需要做出很大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这些年租赁行业的能力水平、收益水平在逐渐降低,而且下降的速度比较快。尤其是从2009年、2010年以后,大量的产品促销和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这个盈利水平我们主要是看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当地的租金水平,因为设备的保有量迅速增加,设备的租金降得比较快。另外一个是出租率也在下降。第三我们看他的回款,干完活是不是能把钱收回来?很多时候干完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钱拿回来。因为我们跟他们一对一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施工合同基本上是按月付款的合同,但是什么时候拿回钱,并不是按照合同走。好多企业在谈应收帐款的问题,如果用户收不回来钱,他拿什么来还融资租赁的贷款?

所以用户收益的情况,实际上跟前期的销售政策关系重大,因为从2005年开始,拿一台设备养设备的情况基本上就已过去,也就是说在企业销售产品的时候,用户采用融资租赁的时候,风险已经存在了,客户如果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还不起钱的情况。在用户收益逐渐下滑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力度却逐渐加深,不是往控制风险的方向走,而是开始门槛降低的竞赛。这就导致很多能经营得起的工程机械的用户入行,也诱使一些从未经营过工程机械的用户也进来了。经营不善的用户最后就出现了预期的情况,另外他们搅乱了租赁行业的价格和秩序,为了着急还贷款的钱,价格就降得非常低,让那些正常经营的租赁企业或者是个体经营者,在接活时非常困难。

所以在这场游戏里面没有赢家,我觉得用户和一些租赁企业,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这里有很多租赁企业,包括一些租赁的个体户,他们是由富返贫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这场游戏没有赢家。另外,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对用户真正负责任,才能够对自己真正负责任,否则我们把这些设备卖出去之后,再收回来以后就变成了债权机,变成了二手机,如此反复我们照样焦虑,照样失眠。

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跟国外对比的话,我们觉得中国市场还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说现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租赁业从某一些方面来说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是一个强调规模化、强调精细化管理的行业,所以说我们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成长空间,我们也期望中国工程机械租赁企业能够出现像美国联合租赁这样的优秀的行业标杆企业,谢谢。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