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话》走进唐车 为“呵护装备制造”鼓与呼

2013/12/02 08:21长城网

2013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走进唐车公司,以“呵护装备制造”为题,围绕近期央视热播的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引起的强烈反响,邀请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志刚、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海、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三位主讲嘉宾,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展开探讨。《大国重器》总导演刘宝恒、中国工业报社总编辑杨青、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王瑞华、唐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赵虎、翁福集团总经理何光亮、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等参加了《对话》节目现场拍摄录制,并与主持人、主嘉宾进行了精彩互动。

央视《对话》走进唐车

央视《对话》走进唐车

在唐车公司调试厂列调厂房《对话》节目录制现场,宏大的厂房停放着唐车公司研制的时速250公里CRH3A动车组、CRH3G动车组,石家庄A型地铁样车,出口土耳其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都是唐车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装备新产品,代表着我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对话》节目主持人陈伟鸿及在场的工信部、中国工业报社、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18家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的嘉宾和代表,以风趣幽默的对话,感人至深的讲述,充满激情的阐释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创新发展、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故事,表达了中国装备制造走向高端制造的壮志豪情。

节目录制一开始,唐车公司总经理侯志刚、大连光洋公司董事长于德海、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企业嘉宾乘坐动车组进入现场,他们结合刚刚乘坐动车的感受,联系所在企业与中国高铁装备制造千丝万缕的联系,纷纷表达了崇敬与自豪之情。唐车公司总经理侯志刚拿出一件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零部件,展示了其精湛的焊接制造工艺,他说:“焊接技术决定了高速列车的安全。”

《对话》节目录制现场设在了唐车公司调试厂列调厂房

《对话》节目录制现场设在了唐车公司调试厂列调厂房

随后,主持人陈伟鸿围绕“触摸装备制造、中国装备制造的力量、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等话题与三位企业家展开访谈与互动交流,从各个企业实际出发,对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唐车公司总经理侯志刚说,唐车所在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百姓日常出行问题,由于高铁的出现并建设成网,我国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唐车公司与其他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一起,为改善中国人的旅行环境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大连光洋公司董事长于德海表示,作为研发制造高档数控系统和高档自控机床的企业,就是要给唐车等高铁相关企业提供装备支持,为中国高铁事业保驾护航。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装备制造的背后与民生紧密相连,只有装备水平提高了,制造能力提升了,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才能够大幅提高。

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总导演刘宝恒表示,装备制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天然气还是中国璀璨的城市,以及遥远的城际旅行,装备制造的赶超之路就是中国人追赶美好生活的富足之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多年来默默无闻地拼搏奉献,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成长,使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自立和强盛,让几代中国人求强求富的梦想变成现实。可以说,“中国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所有默默无闻的装备制造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来实现,中国的大国之路,就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大国之路。

主持人陈伟鸿与三位企业家展开访谈与互动交流

主持人陈伟鸿与三位企业家展开访谈与互动交流

在节目录制现场,侯志刚总经理带领在场的唐车员工用充满激情的口号,表达了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的鉴定信念,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侯志刚指出,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一国国家进步的必备条件,唐车公司先后拿出1亿多元选送500多名优秀的技术工人远赴德国,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制造技术,并从中培养出世界上第一个女性国际焊接教师孙斌斌等行业顶尖人才,成就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中国梦。孙斌斌在接受主持人陈伟鸿现场采访中表示:“焊品如人品,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焊接人才”。现场不断的掌声,表达了对孙斌斌等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钦佩之情。

据了解,央视《对话》“呵护装备制造”专题节目,将于2013年12月1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通过该节目,人们将感受到中国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感人细节,也必将对中国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坚定脚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北车与中铁总、大秦铁路签署“火车头”订单

中国北车(601299.SH/01699.HK)周二发布重大合同新闻稿显示,其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已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大秦铁路公司等签订了大功率机车销售合同,累计金额23.1亿元。主要包括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4400马力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和6轴7200kW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 本次签订合同的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共30台,这款新型“火车头”,是大连机辆公司针对高原运用环境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原有HXN3型机车基础上,从主传动参数、电气系统、冷却性能、柴油机、制动系统、转向架及司机休息室各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技术升级,增强了运用可靠性。自主研发的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可满足青藏铁路牵引要求。 2014年8月15日,拉日铁路(拉萨--日喀则)正式开通,HXN3型高原机车担当客运和货运牵引职责,国产大功率火车头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铁路从此用获得国产牵引动力,而此前青藏铁路采用的大功率机车基本依赖于美国进口。 拉日铁路开通以来,HXN3型高原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输送旅客约25万人次,为周边百姓和进藏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详细]2015-04-04 15:00

南北车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高铁航母出海万事俱备

3月5日晚,中国南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此次合并。 与此同时,中国北车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也受到了上述批复。 双方均表示,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此次合并的实施仍受限于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的其他生效条件和实施条件的满足。 或是受此消息影响,3月5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尾盘股价异动,一度奔至涨停。最终,中国南车收于12.68元/股,涨幅为7%;中国北车收于13.35元/股,涨幅为6.89%。 据中国南车、北车之前发布的公告,两者吸收合并的具体方式为,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称拟更改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据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中国南车总资产为1500.6亿元,中国北车总资产为1565.1亿元。两车合二为一之后,中国中车的总资产将超3000亿元。 在国资委同意此次合并之后,中国南车、北车合并之路将走上快车道,而中国中车将代表中国出征海外高铁市场。 此外,2014年1月至10月,中国南车实现营业收入946.7亿元,中国北车实现营业收入745.1亿元;中国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4亿元,中国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5亿元。这意味着,双方合并之后,中国中车2014年1月至10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9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南车、北车合并,在减少因压价而缩减的营业收入的同时,更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相继发布签署重大合同的公告。其中1月26日,中国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金额约为242.58亿元的合同,约占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的24.95%;1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约211.1亿元的重大合同,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3年营业收入的21.6%。[详细]2015-03-06 09:03

支撑高铁走向世界:中国北车14年获国外专利25件

中国北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9、国际铁路联盟UIC、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国际组织标准提案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1项,铁道行业标准187项。 2014年,中国北车获得软件著作权45件,申报专利1102件,其中发明专利600件,PCT及国外专利69件。2014年也是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的丰收年,共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授权专利25件,其中日本专利“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次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 截止到目前,中国北车申请专利遍布全世界主要国家,共申请PCT专利192件,国外专利253件。 国外专利的布局,为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设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详细]2015-02-25 10:40

北车:正与美、俄、巴西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601299.SS)(6199.HK)周三称,中国正在与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 中国北车称,其去年的海外销售达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6%,其设备销往84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2月10日,中国北车正式与美国签署41亿元地铁出口合同。 2014年中国北车出口最大的亮点就是签订了向美国波士顿出口284辆地铁车的合同,成为中国唯一登陆美国的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以登陆美国高端市场为标志,中国北车的产品已经遍及全球六大洲的84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世界权威的德国SCI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北车连续三年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世界冠军。[详细]2015-02-11 14:04

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25件 支撑高铁走向世界

中国北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9、国际铁路联盟UIC、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国际组织标准提案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1项,铁道行业标准187项。 2014年,中国北车获得软件著作权45件,申报专利1102件,其中发明专利600件,PCT及国外专利69件。2014年也是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的丰收年,共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授权专利25件,其中日本专利“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次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 截止到目前,中国北车申请专利遍布全世界主要国家,共申请PCT专利192件,国外专利253件。 国外专利的布局,为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设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详细]2015-02-11 10:2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