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规划有望在三中全会后出台

2013/10/11 08:57中国证券报

三中全会规划新开放战略 沿海内陆沿边共塑“三位一体”区域发展新格局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改革与开放本就密不可分,三中全会将规划我国全新的开放战略。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的新政策有望在三中全会后出台。其中,《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规划(2012-2020)》或率先推出。对于包括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基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所开展的服务贸易协定谈判,我国正在积极关注。

“三位一体”开放新格局

如果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是新一轮开放格局的雏形,那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则拉开了沿海、内陆、沿边“三位一体”开放格局序幕。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由商务部、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规划(2012-2020)》有望在三中全会后出台,以加快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开发。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大背景下,加快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已变得日益紧迫。促进开放空间从沿海向沿边延伸,对于优化开放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东西呼应、海陆并进的空间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认为,坚持沿海、内陆和沿边开放相结合,需要深化沿海开放,巩固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推动沿海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转化;扩大内陆开放,有序引导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培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沿边开放,推动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建设,发展面向周边市场的优势特色产业。

培育区域发展开放高地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均提到,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梳理各地规划信息可以看到,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正在形成:深化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发挥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深化新疆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快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作用,打造“向西开放门户”;以广西为核心,建设并完善与东盟合作平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打造“东盟合作高地”;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合作,建设西南出海战略通道,打造“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

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各地建设“泛自贸”的热情日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余个省市传出积极筹划“泛自贸”改革试点方案的消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有意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青岛申报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虽然多个城市都在为“自贸”而战,但其所筹备的“泛自贸区”概念与上海自贸区大不相同。上海自贸区是国际性的,开放和改革的力度空前。其他各地上报的“自贸区方案”均为区域性的,主要为发挥区位优势,带动当地经济整体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过程中,一个地区有可能既是先行先试区,又是边境开放区、边境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种名头一应俱全,多种优惠政策重复叠加,容易出现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意大利面条碗”现象,应极力避免。

服务贸易开放将提速

业内人士认为,加速内地和沿边开放离不开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无论是创新开放模式、创新贸易方式,还是推动市场多元化,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都需要把扩大内地和沿边开放作为重要内容,更需扩大服务贸易发展。尤其在包括TPP和TTIP在内的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过程中,加入服务贸易协定谈判,扩大服务业已是必然趋势。

“今后几年,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力度,积极有序地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开放的多边服务贸易体制。”王超表示,中央政府将推动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促进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发展,加强对外合作,积极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全面发展。

商务部发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更加重视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工作;更加重视稳步扩大现代服务进口;更加重视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管理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表示,入世十几年来,我国一直实施自主开放,下一步服务业的扩大开放也是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非常关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进程,包括TPP、TTIP等等,也包括基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所开展的服务贸易协定谈判的过程。“中国如果加入谈判,对于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以及收获的实质性,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或年内公布 基建板块受益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记者获悉,《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简称《规划》)有望春节前公布,拟提出建设120个沿边开放口岸,优惠政策包括金融、财政、人才引进、环境保护、土地供应等诸多方面。 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规划》对哪些公司会有更大影响呢?《中国证券报》采访部主任王栋琳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沿边开发开放是区域发展的一条新思路。这将会为相关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能源、旅游、金融等领域和板块将会带来比较多的投资热点和机会。 沿边开发开放是指沿着内陆边境线的开发开放战略,涉及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和云南等八个省区,涵盖了2.2万公里内陆边境线,面向14个接壤国家。王栋琳说,这个战略并不是目前才提出来的,在1992年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并且批准了丹东等14个城市作为沿边开放城市。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规划,比起此前的规划,这次更近了一步,有望在年内公布。 王栋琳认为,目前来看,《规划》可能会产生3到4个热点的区域:以东北为中心的对俄贸易和经济合作区域、以新疆为中心,面向西亚的经济合作和开放开发;以银川为中心的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合作;以云南为中心的面向东盟和东南亚的合作和开放。[详细]2013-02-05 11:41

发改委等部门编制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

中国证券报记者6日获悉,为加快推进我国重点边境城镇、重点口岸、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正在编制《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1-2020)》,抓紧制定推进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规划的制定意味着未来将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国际大通道内外互联互通建设的协调力度,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规划将加大边贸资金扶持,进一步落实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去年8月,中央决定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上此前国家已批准设立的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共同构成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先行区。 业内人士表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编制说明国家开始对沿边开发开放进行统一布局。目前已经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跟进机制,相关部委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商务部、发改委已对沿边重点地区进行多次调研。 专家表示,未来国家有望在重大项目规划上适当向边境地区倾斜,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加大对边境贸易的资金扶持力度。沿边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之后,才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前段时间以铁路为重点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掀起高潮,下一步整个境内的建设和对外的联通,还要从国家层面加大推进协调力度。未来我国将通过油气管道、电网、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重要大通道建设,推进桥头堡的有效建设。 专家表示,未来国家加快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主要方向在边境口岸设施和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区、出口产品加工区,加快推进跨境铁路扩能改造及口岸高速公路等一批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建设。 受经济危机持续影响,去年我国对美国、欧盟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大幅下降,导致我国外贸增长存在较大压力,中国与俄罗斯、东盟等沿边新兴市场的贸易却逆势保持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尝试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在深化沿海贸易的同时,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未来要通过与周边国家比较优势的交换来加快发展,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详细]2013-01-07 09:25

商务部服贸司:《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解读

中国商务部网站28日发布消息,近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结合近两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2010年8月印发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调查对象的范围由全部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调整为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在基层统计报表中,取消了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有关统计单位基层调查表;在基层统计报表“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进出口情况”中增加了“中医服务”子项,并对“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进出口情况”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服务进出口额和基本情况表的填报时间。 为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促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于2007年联合发布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并于2010年、2012年对其进行两次修订。 在该制度的指导下,中国从2010年起开始开展服务贸易企业直报工作,对监测重点领域服务贸易企业进出口情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近年来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实践,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对2010年8月印发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联合进行修订。新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自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使有关方面进一步了解《统计制度》的内容,推动制度的贯彻实施,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就制度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统计制度》出台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贸易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对现行服务贸易统计标准和统计体系提出挑战。如何获取更准确、更翔实和更具国际可比性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是世界各国(地区)统计追求的共同目标。 2010年《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在该制度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开展了服务贸易企业直报工作,对监测重点领域服务贸易企业进出口情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统计的内容和方法亟待补充和完善。为与服务贸易统计的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更好地满足服务贸易发展、管理和谈判的需要,扎实有效地推动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商务部与国家统计局根据2010年统计制度的实施情况,发布了新的《统计制度》。 二、《统计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 2012年的《统计制度》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一)将调查对象的范围由全部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调整为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重点企事业单位。 (二)在基层统计报表中,取消了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有关统计单位基层调查表。 (三)在基层统计报表“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进出口情况”中增加了“中医服务”子项;对“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进出口情况”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四)调整服务进出口额和基本情况表的填报时间。 三、《统计制度》有关内容介绍 (一)《统计制度》的法律依据 《统计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规定为依据。 (二)《统计制度》遵循的国际标准 《统计制度》规定,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遵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编发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和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有关标准,并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关标准相衔接。 (三)服务贸易统计的内容 《统计制度》规定,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主要包括服务进出口统计、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和自然人移动统计三个方面。 (四)服务贸易统计的对象 《统计制度》的统计对象为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基层表调查范围为从事服务贸易活动的重点企事业单位。 (五)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 《统计制度》规定,服务贸易统计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全数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测算,并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对运输服务、旅游、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金融类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以及自然人移动领域实施以相关部门数据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测算的统计方法。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及其他信息渠道。 对教育服务,环境服务,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分销服务等领域实施重点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发生服务进出口行为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数据来源于商务部服务贸易企业直报系统。对非金融类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领域实施全数调查;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现有的统计系统。 (六)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发布 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实行定期对外发布制度。商务部以《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年度中国服务进出口、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和自然人移动等统计数据。 四、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统计制度》规定,商务部负责中国服务贸易统计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商务部是服务贸易统计的主管部门。在国家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负责全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服务贸易统计工作。 《统计制度》实施之后,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在内容上覆盖《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的四种供应模式,即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 企业(或其他调查对象)通过登陆“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点击页面中部滚动栏“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直报系统”进行在线申报,或直接点击http://fwmyzb.mofcom.gov.cn进行申报。[详细]2012-08-29 09:23

陈德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经济开放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在全面总结30多年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放型经济在逆境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全球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2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跃升至全球第2位,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2011年,对外投资规模达7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7倍,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 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2011年,我国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49.8%,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涉外税收近3.6万亿元,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外经贸领域吸纳就业1亿人左右。对外开放有效促进了国内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推动国内体制改革,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开放型经济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外来投资国,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外贸增长方式还较粗放,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吸收外资结构亟待优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客观需要。 世情国情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从国际看,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2011年,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已分别较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增长44%和27%。各国更加看重开拓国际市场和吸引国际投资,纷纷提出“出口倍增”、“产业回归”、“再工业化”等政策,抢占全球市场、资源、产业、人才、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虽然世贸组织多哈谈判进展缓慢,但各国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强化区域次区域合作。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未来开放重点聚焦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各方围绕制定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更趋激烈。面对国际经贸格局的深刻调整,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新一轮的国际博弈和竞争中力争主动。 从国内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确立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国际上的各种资源要素,是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相较改革开放之初或者1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之时,我们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我们也需要继续通过开放吸纳全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开放助力改革攻坚和发展转型。 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运筹空间;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基本内涵。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坚持根据发展改革创新的需要自主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快自身发展的自主选择,我们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选择好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把握好有序扩大开放的节奏和力度,不断拓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善于运用“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营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各国更加倚重中国经济,希望在中国获得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也希望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各种原因,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中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投资壁垒等各种障碍持续增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要实行 “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即以自身的开放换取其他经贸伙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等领域对我开放,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看,“以开放换开放”,也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为全球创造更加开放公正的发展环境。 三、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立足于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创新开放模式,推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快内陆地区培育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形成引领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特大城市的开放先导地位,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基地转变,推进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建设若干全国乃至国际性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和次中心。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完善内陆开放布局,鼓励东部与内陆地区共建开发区,在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交通干线沿线,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推进沿边省份向周边地区开放,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的同时,鼓励出口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加工组装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高端拓展。完善外贸促进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努力扩大文化、技术、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扩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检测与分析、管理咨询和先进环保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进口。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能源资源、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完善进口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提高进口议价能力。推动发达国家放宽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促进重要商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健全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维护重点产业安全。 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完善利用外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国民待遇、准入清单等国际投资规则的通行做法,深化涉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和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与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推动各类产业聚集园区转型升级和有效整合,鼓励外资投向科技中介、创新孵化器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走出去的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等制度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设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和农业合作。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引导国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培育“中国建设”和“中国劳务”国际品牌。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企业在全球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联合重组等方式,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增强应对对外投资合作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保障境外企业和人员合法权益。 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全面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创新与发达国家合作模式,增进开放互信。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维护共同利益。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减免关税待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着力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持世贸组织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地位,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营造于我有利的制度环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东西呼应、区域协调、布局合理的自贸区格局。提高自由贸易区开放水平,深化货物贸易合作的同时,着力提高投资、服务贸易合作水平。(陈德铭)[详细]2012-12-17 09:4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