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投资转舵东南亚 被指打造对华包围圈

2013/09/25 09:11法治周末

近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东南亚投资同比猛增55%,达到102.9亿美元,而对华投资则下降31%,仅有49.3亿美元。日本海外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似乎愈加明朗。

日本制造业投资转舵东南亚 被指打造对华包围圈

日本制造业投资转舵东南亚 被指打造对华包围圈

海外投资转向出于经济考虑

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金融业和制造业三个方面。日本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今年5月由日本工程企业组成的一个财团赢得了在雅加达建设地铁系统的合同;今年6月,三菱UFJ金融集团提出收购泰国大城银行多数股权。这些投资已经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利益,仅在东南亚金融市场 ,日本银行就获得了118亿美元的贸易金融收益;不久前日本铃木宣布将投资600亿日元在印尼新建一家汽车厂。

由此可见,日本的投资转向主要还是出于经济考虑。首先日本需要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原料价格迅速上涨,相比之下,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尼等经济相对落后国家人工成本较低,从而成为日本制造业的外移目的地。

与此同时,日本需要多元化的投资布局来分散风险。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欧美经济遭受重创,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新兴经济体均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亦有所放缓。因此,日本将部分投资转向同样距离很近的东南亚,实际是一种对冲策略,避免把鸡蛋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日本需要一个制造业中心来支撑其亚洲生产网络。日本对外经济的战略是在亚洲打造生产基地和网络,将产品出口到欧美及世界各地。东南亚处于地缘战略要冲,既连接中国、印度两大经济体,又不会与日本形成竞争,自然成为日本亚洲生产网络中心的最佳选择。

在2011年7月的日本和东盟经济部长及日本东盟工商联合会会议上,双方进一步探讨制定10年战略计划,日本提出要促进东盟贸易和投资,将东盟建成可与中印媲美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不可否认日本投资转向还有战略或者政治上的考虑,即以经济关系为先导拉拢东南亚国家,制衡中国,甚至企图打造“对华包围圈”。这在安倍重新上台后体现得尤为明显。此外,钓鱼岛问题等中日政治关系对日本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日本政府主导投资转向

为给在东南亚投资铺路,日本采取了“政府撑腰”和“因国制宜”两大对策,并在具体投资实践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谓“政府撑腰”,即日本政府将推动投资作为东南亚外交要务之一,通过多边、双边合作,为投资开路,力促东南亚国家为日企创造有利条件。安倍选择东南亚作为首访地,并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三次访问东南亚,几乎踏遍所有国家,副首相麻生太郎也到访缅甸。每次访问,安倍等人都将经济关系作为最优先课题,且均有庞大的产业界代表团随行。如今年5月安倍访缅时,有40家日本主要企业代表同往。

此外,日本政府还利用政府发展援助(ODA)鼓励企业转向东南亚发展。比如,日本动用数十亿美元的ODA资金支持日本企业参与的项目,包括越南和缅甸的工业园区、柬埔寨的铁路以及老挝的机场。此外,日本政府还帮助日本企业在缅甸、越南和印尼等国家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

所谓“因国制宜”,指的是日本政府和企业针对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东南亚国家有不同定位,投资推进工作各有侧重。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许多日企在东南亚的地区总部所在。日本充分利用这一点,日本央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订了一项跨境担保协议,允许银行以日本政府债券为担保品,从新加坡金管局筹集新元资金。这样一来,就为日本企业在东南亚的业务获得了本币融资。

泰国和印尼是东南亚的发展程度中等的国家,但人口众多、市场广大,且与日本长期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投资环境对日企十分有利。日本在这些国家投资的重点是汽车等龙头产业,仅在最近一年,丰田、本田和日产等主要日本车企在两国投入重金新设或扩大工厂,急速扩大产能。同时,日本政府积极与两国合作,计划助其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为日企投资创造更好条件。

缅甸是东南亚较不发达国家,2011年开始政府的“军转民”进程,刚刚打开国门。但因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日本将缅甸视为东南亚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极为重视。为了尽快为日企投资营造较好的环境,日本千方百计拉拢缅甸,施加影响:一方面帮助缅甸整备投资法律体系,如新《外国投资法》的出台;另一方面大力对缅援助,兴建和改善基础设施,仅2013年,日本承诺对缅政府援助将近2000亿日元。

东南亚投资环境复杂

与中国相比,东南亚显然更加复杂,日本企业也将面临更多挑战。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既有达到发达国家程度的新加坡、文莱,也有属于世界最不发达群体的国家,如缅甸、老挝。与之相应,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也差别悬殊。

总的来说,新加坡、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老东盟国家长期接受外资,开放度较高,法律制度较为完备,尤其是新加坡、泰国等,一直是日本在东南亚投资重点,日资可谓畅行无阻。而新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开放时间短、基础设施差、法律体系缺,日本投资面临重重阻碍。

但是,日本在东南亚投资也有天然的优势。首先是日本与东南亚经济具有较大互补性。东南亚发展潜力巨大,但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很大;而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严重,企业有大量资金需要投入海外生产。因此,东南亚国家对日本投资极为看重,泰国总理英拉甚至公开表示“希望日本将泰国作为投资东南亚的大门”。

此外,日本与大多数东南亚经济合作时间长,对其影响巨大。从上世纪50年代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亚洲马歇尔计划”到上世纪70年代的“福田主义”,使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的投资成为加固双方关系的支柱,最终形成经济上的雁形模式。同时,日本的大量援助淡化了很多东南亚国家对二战日本侵略的记忆。

因此,和改革开放后才逐步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中国相比,日本无疑抢占了投资的先机。截至2013年6月底,日本对东南亚累计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中国对东南亚累计投资还不足300亿美元,差距明显。

中国一直将东南亚当作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今后中日两国在东南亚的投资竞争在所难免,今后竞争的重点将会有基础设施、金融、能源、通信(IT)等。但中国有与东南亚直接相连、合作空间大、交通成本低等优势,完全有机会在投资合作上赶上并超过日本。

而且,由于中日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较大差异,这个竞争并非全方位和绝对的。中日在东南亚的合作是主流,也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如果日本能摆正历史和政治态度,与中国、东盟及其他东亚国家同心协力,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10+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地区经济合作,将是对其经济发展最大的驱动力。

而且从长期看,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日本企业不会放弃、也无法放弃的。9月12日《每日新闻》发表的一份对日企的调查显示,将近90%的日企将维持或扩大在华投资。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

关于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是由丰田自动织机2003年投资成立。是中国丰田产业车辆的总经销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丰田叉车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运营系统,包括叉车组装厂,销售和服务中心。丰田叉车已经拥有了TOYOTA,BT,RAYMOND三个品牌,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101家总代理商,800余家经销商和超过2000家的销售网点。集团2002年的叉车销售量达到190000台,2003年达到203000台,占世界叉车市场份额的26%,一跃而坐上了全球叉车销售的头把交椅,至今已经连续9年世界第一。丰田自动织机(TICO)简介:TICO是丰田集团的起源公司,成立于1926年,以生产自动织布机开始。产品涉及织布机领域,产业车辆领域,汽车领域,压缩机领域,发动机领域,半导体领域,液晶显示领域和加工中心领域等各行各业。其中,丰田叉车,喷气式织机和压缩机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丰田集团由丰田自动织机、丰田汽车、丰田通商等13个公司组成。公司的丰田物料搬运事业部全面负责丰田公司产业车辆与物流系统的生产与销售,在日本丰田L&F的标识,在各类产业的物流链中大放异彩。丰田集团瑞典BT叉车公司简介:瑞典BT公司是欧洲著名的叉车制造商。优其以生产电动仓储叉车闻名于世界,在被日本丰田叉车公司收购之前是全球电动仓储叉车行业的领导者,在性能、安全性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