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程机械展(BICES)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3年8月26日,随着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2013)开展日渐临近,为动员媒体力量集中、全面、广泛宣传、推广BICES2013,作为展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BICES2013宣传、推广媒体交流会。

北京工程机械展(BICES)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北京工程机械展(BICES)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自《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工程机械与维修》、《今日工程机械》、《矿业装备》、《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国际工程机械》、《中国工程机械》、《中国工业报》等9家行业主流杂志和工程机械品牌网、慧聪工程机械网、第一工程机械网、工程机械在线、工程机械商贸网、路面机械网等6家网络媒体的20多位代表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和副会长、秘书长兼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代总经理苏子孟、副秘书长尹晓荔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尹晓荔主持。

交流会上,祁俊会长指出,BICES展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民族品牌的工程机械展会,协会作为BICES2013主办方之一,希望借助BICES展,在当前行业市场低迷之际,为提振行业信心,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使得BICES展不仅能成为企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互相沟通的渠道,而且成为参展企业展示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赢得更多商机的平台。为此,希望行业媒体给予BICES展会更多关注,加强BICES展会宣传、推广力度,争取把BICES宣传到社会各个角落,通过媒体的自身优势来促进BICES展更好的发展,扩大BICES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真正将BICES展会办成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国际知名的一流展会。

协会秘书长,兼任BICES2013承办单位--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BAICE)代总经理的苏子孟从五个方面对BICES展近期的筹展情况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在专业观众组织方面

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发展增速下降,工程机械行业仍然处于调整阶段的特点,展会加强了对国内外专业观众的工作力度,牢牢把握和扩大专业观众群体。在国内专业观众方面,展览公司近期走访和邀请了国内建筑、交通、能源、工程承包等方面的重点企业,同国内各相关友好协会、商会共同组织参展观众;通过网络、媒体、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陆续发出门票、邀请函、胸牌等累计达到100万张,为展会专业观众的招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届参会将会邀请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来参观指导展会的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另外,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希望,行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有专业知识、有激情、有活力,有跳跃的思维,组织专业高校的大学生参观展会,将为他们未来踏入工程机械行业或相关行业奠定基础。在国际专业观众招募方面,展览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向5000个海外企业发送了有效邀请函;同相关媒体合作,利用媒体所拥有的海外观众资源发送邀请函;利用行业协会同国内外相关的行业组织所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同海外观众培养感情,建立联系;通过平面和网络媒体进行大量广告宣传;同时,几十个海外相关行业协会受邀派相关人员参加展会,以上种种措施保证了海外参展观众的质量和数量。除此之外,组委会通过精心组织,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来参观展会,来洽谈业务,为参展商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价值。

由于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机械用户群,所以,有理由继续加大力度来组织和吸引更多的专业观众,使BICES成为全球专业观众最多的工程机械专业展会。

在参展企业方面

BICES 2013获得了更多行业企业的支持。虽然今年年上半年行业形势没有好转,企业依然面对市场低迷、效益大幅下滑,资金成本压力大等困难,但许多行业企业没有退缩,反而积极选择参加BICES展,这既是对协会和BICES展的认可,也是对行业复苏稳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展会展示企业在调结构、转方式、练内功、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另一方面通过BICES展会进一步展现各自企业真正的实力和风采,以此来提振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信心,为行业发展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为行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在展会运营方面

BICES2013在展场、交通、餐饮、卫生、安保、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准备迎接八方来客。通过这些措施,为展商和观众创造一个舒适、便捷、愉悦的参展和观展环境,提供更务实的展览平台,更卓越的展会服务。

在展会配套活动方面

BICES2013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将为参展观众呈现出BICES独有的魅力和展会文化。展会配套的特色活动有:中国北京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中国北京国际商用车博览会、BICES中国--第二届国际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创意设计大赛、BICES工程机械造型与外观质量评比、第二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协会代理商年会、国际新兴市场发布会、工程机械技术交流及专题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将更加丰富BICES2013展会,使参展观众真正物有所值。

在媒体宣传方面

由于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各种信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BICES展会的成功举办,与媒体的宣传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协会和展会组委会要同各种媒体建立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提倡媒体去宣传和报道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正能量,为工程机械行业早日走出低谷,迈向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尹晓荔副秘书长在会上对行业媒体长期以来对BICES展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表示感谢。她指出,成功举办BICES展会,不但为市场低迷中的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平台,也为提振行业信心,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稳健发展输送了正能量。在BICES展会即将召开之际,希望行业各主流媒体,能够统一行动,分工合作,在展前、展中、展后针对媒体各自不同的授众面和服务群体来开展展会宣传、推广工作,将BICES这个唯一的民族品牌展会的影响力覆盖到行业的各个专业领域,使其真正深入到行业人员的心中,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此提升展会的品牌价值,使参展商通过展会真正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商机。

BICES经过20余载的锻造和锤炼,不仅成为市场和营销的最佳年度亚洲地区展会,同时成为了各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最快渠道,对话政府的最佳平台;同样BICES也与中国民族制造业企业共同努力并见证了腾飞发展走出国门一个个实现海外布局的行业典范。所以,依据BICES的特点,在座谈会上,行业部分知名资深媒体根据多年的行业展会宣传、报道的经验,在结合自身在行业的优势资源,分别提出了针对BICES展会量身定做进行宣传的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如今的九华山庄已经今非昔比,她不仅是一个展览佳地,更是首都北京少有的休闲度假场所,这里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温泉潺潺,民风朴实。座谈会上,各媒体代表一致认为,在协会统一协调下真正使行业媒体能共同发声,共同为BICES和行业发展摇旗呐喊助威,只要全行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本届展会为契机,更快、更好地推进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工程机械行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日工(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日工是一家成立于1919年,旗下拥有8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集团主打产品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85%以上,用于高速公路施工的设备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95%以上。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质量管理都是在日本兵库县明石工厂严格的管理体系下进行的。作为日本最早研发,制造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及热再生设备的厂家,日工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可靠的质量保证、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赞誉,截止至目前,共生产各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4000台套以上,用户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日工早在80年代便开始向中国出口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凭借优良的品质,及领先的技术能力,受到了广大国内用户的青睐。此后,为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给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于2001年成立了日工(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日工(上海)秉承总公司的经营理念,引进了成熟的管理机制,保持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水准。截止至目前,已向国内用户提供了450台套左右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日工(上海)将以优质的产品和及时的售后服务,立足国内市场,为中国的道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