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资决心浮出水面 未来五年棚改投资超万亿

2013/07/30 08:47每日经济新闻

宏观经济定向刺激落了一子在住房保障领域。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编制完成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要求分年度、分类别改造,并落实到市县。

昨日(7月29日),据记者统计,目前全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在制定未来5年的棚户区改造计划,不仅列出惠及户数,而且还表明具体投资金额,北京未来5年计划投资额达5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棚户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具备房地产投资属性,对上下游带动能力强,稳增长前景十分看好。

“健康经济”增长点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参与棚户区改造等。”这是在6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的加快棚户区改造6项政策支持措施。

按照部署,国家将逐步把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

昨日(7月29日),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告诉记者,“棚户区改造属于保障性住房范畴,不仅能够拉动投资,而且还对改善民生有重要作用,并且不会对房价产生助推效应,相反还可以释放一部分刚需,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分析说,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发展重点,突出城镇化发展不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平面扩张,而且关系到社会民生、解决城市贫富差距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不能老搞"锦上添花",还应该搞"雪中送炭"。”

中金公司分析师宁静鞭指出,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中住房信息数据,全国城市家庭共有1.28亿户,其中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有1200万户,而且这部分人群基本无自行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1000万套棚户区改造建设将为近80%的贫困人群兜底。

张宏伟表示,棚户区改造的本质仍然是房地产投资,因此具备对相关下游产业强劲的带动属性,水泥、建材等行业都将获益。有机构测算显示,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预计今年304万户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至少可以拉动3000亿元以上的投资。

胡晓登还表示,棚户区改造主要是民营资金,所以不会出现投资泡沫。“民营资金每一分钱都是算了又算,和以往的四万亿投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个是资金,这个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它不会允许有泡沫的。”

地方上马冲劲足

尽管住建部等六部委要求各个地方10月底前完成规划,但目前很多地方的投资决心已经浮出水面。

今年北京将进一步扩大棚户区改造范围,将中心城区平房院落修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城中村边角地整治和城乡结合部改造4类项目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用5年时间,改造527个中心城区棚户区项目,惠及居民23万户。今年新确定的中心区棚户区527个改造项目,计划5年投入5000多亿元。

近日,重庆市政府也审议通过推进主城区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计划。据调查,目前重庆主城区城市棚户区的改造总量为567万平方米,涉及居民7.21万户。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由于棚户区是中央关注的民生、城镇化、投资、消费、稳增长等多个方面相结合的交汇点,也是地方熟悉的经营城市、房地产开发套路,因而是中央和地方利益和动力的交集。“与保障房基本不赚钱相比,棚户区往往是处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旧房屋,地段很好,拆完重建土地增值明显,商业开发价值大。”他说,地方上马冲劲十足。

另据记者梳理发现,已制定计划的十几个省份未来5年投资计划便已经超过万亿元,而等10月底各个地方规划全部问世后,整体投资额将达到约4万亿元。

引民资需探索新方式

棚户区改造作为下半年乃至今后几年稳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得到了国家资金的鼎力支持。

住建部明确,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则表态,就资金筹措而言,一方面,要通过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公共预算安排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另一方面,可以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土地出让收益、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多家银行也表示,将继续调整优化投资安排,对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大信贷倾斜力度。

张宏伟说,尽管中央不断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但参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企业多为央企和地方性国企,用怎样的手段吸引民资还需要探索。

胡晓登表示,地方政府目前财力紧张,所以一般不作为投资主体来主导棚户区改造,只能给予政策,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优惠和便利。政府最好是引导、规范、制定政策,然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他介绍,“政府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用地政策,棚户区符合现行的国家城镇化政策,比如对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棚户区所需要的交通水利,供水供气,学校,医院,绿地建设等,政府可以对开发企业优惠优先”。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2022年前5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74万个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廖睿灵)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记者日前[详细]2022-06-27 10:33

小身材 大智慧 | 维特根W 55 HR铣刨机地下停车场狭小空间显身手

近日,在海南省昌江县环城西路昌江棚户区改造海钢安置区地下停车场,一台机身小巧紧凑的维特根新一代智能半[详细]2021-04-16 11:27

李克强对棚改作出重要批示 2017将新开工600万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对棚户区改造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16年,各地区、各有关方面积极作为、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圆满完成棚改年度目标任务,对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拉动扩大有效需求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棚改任务仍然艰巨,望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保障好资金等各项条件,既推动今年新开工600万套棚改任务早安排、早启动,又抓好续建棚改项目建设,继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力争让更多群众早日入住。要围绕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分配管理服务,完善措施、细化工作、严格监管,让搬进新居的群众住得更加放心、舒心。严肃查处挪用套取棚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成绩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详细]2017-01-17 10:46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将投1289亿元推进棚户区改造

呼和浩特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即用三年时间,实施更大规模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让生活在棚户区、城中村的老百姓从忧居走向宜居。 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 为落实国务院的部署,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呼市今后一个时期的“1号民生工程”。用三年时间,即在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呼市计划投资1289亿元,实施69个城中村、83个国有土地上棚户区和143个城乡危房(边死角)改造项目,征收土地10.4万亩,拆除房屋3045万平方米,打通77条断头路,惠及15.9万户、47万人。另计划投资26亿元,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58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841万平方米,惠及11.7万户、29.1万人。 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年行动计划将按年度分步实施。2015年:征收土地4.5万亩,拆除房屋1227万平方米;实施中心城区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375万平方米。2016年:征收土地3.9万亩,拆除房屋1237万平方米;实施中心城区28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面积466万平方米。2017年:征收土地2万亩,拆除房屋581万平方米。[详细]2015-07-22 10:03

新一轮棚改危改提速 建立督查制度加大考核问责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制定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计划”),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其中2015年58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其中2015年432万户,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 建立棚改督查制度,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有关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其中2013—2014年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820万套、农村危房532万户,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发挥了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 然而,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目标相比,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待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基础差、改造难度大的地块,在创新融资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国务院提出“三年计划”,加大改造建设力度。 鉴于此前各地棚改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开工率较低,且由于配套不完善导致入住率低等问题,《意见》提出,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监督检查各地棚改目标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对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进度缓慢、弄虚作假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 尽管此前棚改一直是国务院督察的重点项目,但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明确建立督察制度,这也意味着促进棚改惠民政策落地有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盘活存量住房,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 2013年,我国城镇房屋新开工面积到达峰值,不少城市目前商品房市场库存压力已经比较大。为完成棚改危改目标再建设新房会否使当地楼市库存“雪上加霜”? 《意见》从市场实际出发,统筹考虑住房资源的供应与调配,提出“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特别是各地要因地制宜,抓紧摸清存量商品住房底数,制定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指导意见和具体安置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这是《意见》的重要亮点之一。 据介绍,货币化安置是指棚改危改拆迁中,被拆迁人拿安置款自行选购住房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缩短安置周期、节省过渡费用,让群众尽快住上新房,享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物业服务,还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保障房选址与就职单位距离过远的老问题,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 “根据我国住房市场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住房保障供应体系,逐步提高货币补贴在棚改安置中的比例,最大益处是有利于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实现住房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节约用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看来,棚改安置方式的调整与中国住房市场发展阶段变化密不可分。由于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已从以往的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局部过剩,包括棚改在内的住房保障政策也需适时调整和转型。 从国际经验看,在住房总量不足的时候,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通常以“补砖头”的实物保障为主,而在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后,住房保障方式会更加重视货币化的“补人头”,因为这可以给保障对象更多的选择权,在保障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保障对象的满意度。 “现在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很大,再建实物保障房,实际上是给市场加压,不如盘活存量资源。”邓郁松说。 创新融资机制,首次提出政府购买服务、推广PPP模式等新措施 解决“钱从哪儿来”是棚改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截至去年底,棚改中央补助资金共完成7092亿元,国家发改委累计批复企业发债7000多亿元,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累计1.6万亿元,保证了棚改目标如期完成。 然而,棚改实施多年,目前待改造的地块都是商业开发价值小、资金平衡难的硬骨头。资金筹措难、拆迁安置难的矛盾更加凸显。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少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起来更加困难。 为破解资金瓶颈,《意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首次提出“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新措施,承接棚改任务及纳入各地区配套建设计划的项目实施主体,可依据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同进行市场化融资,开发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发放贷款。 此外,继国家开发银行后,农业发展银行也被引入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更进一步发挥。 “在近期调研中,资金已经超越土地成为棚改最关键的因素。棚改已经持续了七八年,每年的规模还在不断加大,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种融资渠道并行,方能缓解资金压力,使‘三年计划’顺利完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以往PPP模式多用于公路、地铁、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次进入棚改融资也是一次重大创新。“棚改是复杂的重大民生工程。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如何形成税收、价格调节等政策配套体系很重要。各地应根据具体棚改项目详细设计PPP方案,确保棚改项目与社会资本实现共赢。”[详细]2015-07-06 09:2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座落于京杭大运河北岸,与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隔河相望。南距萧山国际机场40公里,北至上海浦东机场180公里,到杭宁高速铁路德清站10公里,离申嘉湖杭高速公路(S13)仅100米,交通十分便捷。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65亩,建面积达151000平方米。公司一直致力于各类高空作业平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在管理上向国际标准看齐,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公司设备先进,拥有德国进口数控模齿机、日本进口哈马达数控冲床、瑞士进口百超激光切割机以及自动表面涂装流水线等一流加工设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