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纯新:中联重科尽职尽责 责任缔造文明

以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责任缔造文明。昨日之责任,奠定今日文明之基础;今日之责任,推进明日文明之高度。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是责任的承担者,这即是责任的普遍性。人人生而有责,更何况是职业人。从管理的角度看,责任是管理之基础,执行之中枢。人人尽职尽责,则基础坚实,中枢顺畅,管理简明,执行高效;人人放弃责任,则基础动摇,中枢闭塞,程序冗杂,人浮于事。

责任是生命线

中联重科从诞生那天起,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股东要求有资本的回报;法律要求守法经营,规规矩矩做事;客户要求守信重诺,以可靠的产品创造财富;行业要求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产业生态;员工要求安居乐业,得到稳定感和归属感;社会要求多行善举,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这些来自企业内外的要求,都是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果无力承担甚至逃避这些责任,终将吞下因责任缺失而产生的恶果,危及企业生存。责任,是企业的生命线。

一名中联人自进入企业那天起,也被赋予了责任。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意味着不同的责任。企业的正常运转,通过不同的岗位实现,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这是最基本的岗位责任;每个人在完成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自我管理,以身作则,主动补位,为公司的管理变革建言献策,这是管理责任;贯彻“一切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和检验标准,管理前移,不再有一线二线的区别,下一流程即是客户、即是市场,以此提升执行力和工作的有效性,这是市场责任。真正对企业负责,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只有企业更好地发展,个人职业生涯才会越走越宽。责任,是个人职业的生命线。

企业是高度组织化的集体。企业兴衰,人人有责,并不是一句空话,正是无数个体责任托起企业整体的运行秩序。我们强调个体责任的目的,在于明确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我们管理变革的目的,在于驭繁于简,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决不容许无效的流程、无责的岗位、无制约的权力。

真正的威胁来自责任的缺失

在中联重科的精神世界里,"责任"无疑是一个关键词。从我们科研院所的血统看,责任早已是一种基因;从我们成长的历程看,责任已然成为一种动力;而当下,责任更是中联重科的行动标准。因为心怀责任,才能赢得尊敬,持续发展,回馈社会。

处于国际化发展关键时期的中联重科,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艰巨。但企业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外部的环境,竞争的残酷,都不可能击败我们。真正构成威胁的因素,来自体系的内部,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责任的缺位。

我们持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丰富企业文化,致力于打造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而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企业文化,最终指向责任。管理制度的实质,在于构建一个责权利体系,规范流程;企业文化的境界,在于让员工共同恪守一个以责任为内核的心灵契约。失去责任,再严密的制度、再完美的文化,最终会因缺少最重要的那块基石而轰然坍塌。

责任胜于能力

探究由于责任的缺失导致的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侵蚀,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责任的缺位,导致了居功自傲,无所作为,得过且过;责任的缺位,也导致了渎职懈怠,滥用权力,中饱私囊。这些问题的滋生,不断侵蚀着企业的肌体,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企业的生存。

企业之大,岗位之多,职责之广,似乎不存在统一的衡量标准。然而,对责任的承担,其本质是不变的,那即是:敬畏、勤勉、担当。时刻怀有一种对岗位的敬畏,这是责任感的源泉;以勤勉为原则履职尽责,这是责任心的落地;甘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这是负责尽责的延伸。

敬畏、勤勉、担当,更意味着一种行动。承担责任,行胜于言。言必求实,以行证言。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记在心上,不如担在肩上。那些天天把责任二字挂在嘴边的人,不一定是负责任的人。

敬畏、勤勉、担当,与能力无关。我们主张,责任无轻重之分,责任胜于能力。对企业而言,一个高度负责的人远比一个有能力而无责任心的人有价值。只要怀揣着责任,事无巨细,都会精耕细作,都可臻于完善;自认为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如果对岗位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畏心,就失去了行为准则,事事蜻蜓点水,结果南辕北辙,对企业很可能是一种灾难。

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因为责任的缺失,有多少问题本可避免,却又在不可避免地发生?又有多少问题,因为缺失1%的责任,给客户、给企业带来100%的损失?

问责与追责的法治

责任缺失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非主观故意。自身努力了,但可能由于管理经验的不足、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够,客观条件的不具备,最终导致战略发生偏离,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给企业造成损失。这种情况可以宽容,但必须问责,更要反省。二是主观故意。利用公司赋予的平台和职权,利用公司的扶持政策或管理盲区,损公肥私,甚至打上"公司利益"的幌子、披上合理合规的外衣,通过灰色利益链侵蚀盘剥企业利益。这种情况不可容忍,必须通过企业的法治,严厉打击。

该不该问责追责,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中联重科的企业文化,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作背景和根基,有丰富的儒家文化元素。而这种文化的基本假设就是"人性本善",基本行为模式就是"与人为善",即对人对事过度宽容,较少问责。这样可能会把少数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损失转嫁于集体,降低了不负责行为的成本,同时挫伤了负责行为的积极性。一个走向国际的企业,更需要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精神,而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必是其中应有之义。

规范问责,严明公正。不敬畏责任的人,也守不住德行操守,最终会失去信誉和尊严;抛弃责任的人,也抛弃了企业对他的信任,也会被岗位抛弃。我们应当以责权对等的原则,建立问责追责机制。责任和权力相辅相成,要实现特定的目标,责任是中心,权力只是条件和手段。有什么样的责任,才赋予什么样的权力;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职位越高,失责后处罚也将越严厉。失职失责,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该罚的要罚,该降的要降,不负责行为带来的损失,由不负责任的人来承担。

严格问责,有责必究。我们应当以刚性问责的原则,建立问责追责机制。问责是落实责任的重要手段,宜刚不宜柔,宜严不宜宽。柔性的问责,其实是没有原则的形式主义;刚性的问责,才能令行禁止,才能持续提升执行力。问责在严,应不问功劳苦劳,地位资历,不搞将功抵过,含糊不清。惟有如此,才能起到警示、警醒的目的,才能让每一个人敬畏责任,履职到位。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我们的员工尤其是干部必须牢记,在公司利益面前,再没有其他私利!企业不需要得过且过的干部,不需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不需要身居高位、只知享受不思作为的干部,我们需要为公、有功、让公司放心的干部。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