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西电东输”有利于治理雾霾天气

2013/04/10 09:17南方都市报

我国最近许多地方出现的雾霾天气,引发了热烈讨论和治理诉求。政府积极配合,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但从根本上解决雾霾天气,需要多渠道治理环境,合理配置全国电力分布、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中东部治理雾霾天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重要渠道。

西部地区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且实施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更低。同时,西部可以提供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此外,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未来伴随着我国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风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应该也是节能的一种手段。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12年煤炭提供了69%的一次能源和79%的电量。能源结构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很大,因为主流城市的能耗通常占总能耗的60%-80%。水电受到潜能限制,清洁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是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基数太小(2012年提供不到2%的电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对改变能源结构起很大作用。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炭的能源品种,但是受到日本核事故影响而目前进展缓慢。因此,我们现阶段的能源需求增量,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用煤炭满足,意味着煤炭消费总量将越来越大。

现有化石能源中,煤炭排放最多。以电力为例,国家电网数据说明,我国2012年有火电装机8.2亿千瓦,其中中东部就有5.4亿千瓦。而从发电量看,中东部耗电占我国总消费量68%,导致相应的排放量中,中东部占的比重很大,如二氧化硫占54%,二氧化氮占62%。如果同时考虑国土面积,中东部仅为5分之一,那么,中东部火电污染排放的密度就非常高,大概是西部的九倍。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避免导致排放大幅度增长,可选择的仅仅是如何排放和在哪里排放的问题,也就是排放总量控制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不发达地区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相对比较小,而且实施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更低。而对于中东部来说,由于资源禀赋问题,能源需求增长需要煤炭满足,而西部却可以提供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满足同一单位的电力需求,西部的污染排放会更少。

此外,在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未来伴随着我国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风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应该也是节能的一种手段。

比如,我们对一个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项目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区域环境成本的差异性,可以通过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对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使我国整体环境污染成本最小化。宁夏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银东项目)起于宁夏银川,止于山东青岛,直流线路全长1333公里,是西电东送与“外电入鲁”的重要工程,额定输送容量为400万千瓦。对山东和宁夏两地人均环境污染成本所做的评估显示,同一单位排放环境污染(二氧化碳除外),山东的人均环境成本大概是宁夏的2.5倍。这意味着就全国而言,同一单位治理排放污染投入,山东的收益是宁夏的2.5倍。银东项目为山东提供了清洁电力,为治理山东雾霾天气提供了另一个渠道,同时支持了宁夏经济发展。

另一个西部省份四川省,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之一,有非常明显的“丰余枯缺”特征,还需要火电接入和水电送出。四川除了可以接受从新疆长距离大容量输入火电,还可以在丰水期长距离大容量向华中送电,同时满足经济性与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的原则。

如果银东和四川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项目具有代表性,那么,政府可以考虑建设多条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合理配置电力分布。比如,利用新疆煤炭火电发电,通过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配合四川水电基地,往中东部输送电力,可以整体平衡我国的环境空间。

西部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能源大开发,过程中需要防止演变成东部对西部的资源掠夺和西部大规模环境污染。用西部的能源资源为中东部提供清洁电力(对于中东部来说),能源价格必须合理,能源收入可以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甚至西部的环境治理。当地政府可以利用能源输出的收入,更多地回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降低由于能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并为西部本身提供更有效的能源供应,而当地百姓可以更多利用商业能源供应(如冬天供热不直接用煤炭),减少环境污染。

短中期缓解雾霾天气是否可能?回答是肯定的。当下雾霾积极一面是让我们看到了长期存在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唤起公众对解决环境污染的诉求。1952年伦敦灾难的确迫使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之后英国付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十几年时间从根本上扭转了环境局面。但是,治理雾霾,政府需要做好两个平衡,才可能使环境治理投入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需要研究消费者承受力和环境空间的平衡,对于全国各地的油品标准和环境治理标准不能一刀切。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各种环境治理投入的边际收益平衡,优先选择雾霾治理收益高的治理措施。应该说,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可能是边际收益比较高的选择。

林伯强(著名能源经济学者,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责任编辑:Alle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小松带您遇“建”美丽工程

小松带您遇“建”美丽工程 来源:我的小松[详细]2022-07-19 17:19

20年的“乾坤大挪移”,让5亿国人“底气”十足!

20年前的今天,拉开我国“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西[详细]2022-07-06 11:01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获批 总投资436.48亿元

6月4日,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已正式批复同意投资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该项目江西境内管道长度约150公里,在该省安福县境内设置1座分输站。 国家发改委批复指出,为落实与中亚国家已签署的购气协议,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同意投资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宁夏中卫—江西吉安)工程。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条干线、2条支干线,项目总投资为436.48亿元(含外汇3.3亿美元)。 其中:干线起自宁夏中卫,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区),止于江西吉安,全长2016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10兆帕,设计输量300/250亿立方米/年,共设置10座压气站。 2条支干线包括中卫—靖边联络线、株洲—衡阳支干线,长度合计519公里,共设置1座压气站。 据介绍,该项目江西境内管道长度约150公里,在吉安市安福县境内设置1座分输站。按照规划,将从安福分输站通过省天然气管网,向井冈山、安福、永新、莲花等城市供气。 另据了解,此外,于2012年开工建设的西三线东段江西境内(吉安-瑞金)工程,截至目前山岭隧道施工已全部贯通,累计建成管道200多公里。[详细]2014-06-05 14:32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二线输气突破700亿立方米

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置的重要“动脉”。 据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介绍,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 “龙头站”。连日来,这个压气站向下游日供气量达6900万立方米左右,投产3年以来累计输气量已突破700亿立方米,其中2013年输气量为279亿立方米,保证了下游数亿人口的燃气使用。西气东输二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浙江、上海,南抵广东、广西,途经14个省份,是连接中亚进口气源以及国内塔里木、准噶尔、长庆等气源地与华东用气市场的主要能源通道。 2012年,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的我国首条煤制天然气专输管线具备投产条件,这条管道能把产自伊犁的煤制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到东中部地区,从而使西二线供气安全性进一步增强。[详细]2014-02-07 20:46

我国西气东输二线输气突破700亿立方米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5日电 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置的重要“动脉”。据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介绍,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 “龙头站”。连日来,这个压气站向下游日供气量达6900万立方米左右,投产3年以来累计输气量已突破700亿立方米,其中2013年输气量为279亿立方米,保证了下游数亿人口的燃气使用。西气东输二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浙江、上海,南抵广东、广西,途经14个省份,是连接中亚进口气源以及国内塔里木、准噶尔、长庆等气源地与华东用气市场的主要能源通道。 2012年,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的我国首条煤制天然气专输管线具备投产条件,这条管道能把产自伊犁的煤制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到东中部地区,从而使西二线供气安全性进一步增强。[详细]2014-02-07 09:3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