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工王志中:做企业要未雨绸缪 强势进入

3月7日,记者在京独家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言谈之中,记者听见了他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担忧,也听到了他对同业者的谆谆告诫,同时也记录下,其作为一名正在炙热升起领军企业的掌舵者,之所以成功的宝贵经验。一身儒雅气质,语气平缓但依旧能感受到内心澎湃的激情,这是记者对王志中的整体印象。

无序竞争不利于良性发展

记者: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有的企业甚至已经进入到了相互仇视的地步,对于这种市场环境,您怎么看,是否有利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良性发展?

王志中:现在,工程机械行业再想呈现前几年那种火爆的行情,恐怕已经很难,将来形势可能会好一点,但形势也不容乐观。前些年,因为市场好,很多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有的甚至是转行进入,产能的扩张已经造成了现在大量产能的过剩,行业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长久下去,不是办法,所以企业只有靠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渠道建设、品牌建设,提升管理等手段,靠硬功夫,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受前几年4万亿元投资的影响,大家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了误解,曾一度认为工程机械潜力很大,市场会非常广阔。应当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万亿元投资计划,战略意图和出发点都是正确的,但市场却误读了4万亿元投资带来的真正影响和效果,认为工程机械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而事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量产能的过剩,造成了现在整个行业竞争惨烈。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里,挖掘机市场竞争就更加激烈,不像装载机等市场参与者只有几家,挖掘机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还没有成型,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百分之十几,还有很多占有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市场过于松散,这就让行业里的从业者感到十分难受,这不利于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政府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

记者:现在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工程机械行业里一些企业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看来过激的矛盾纠结与扩大,是非常不利于国内企业成长的。大量的内耗,削弱的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能力,而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应该是包容的,对此您怎么看?在这方面,政府层面是否应该发出一些声音,或者做些什么?

王志中:现在说到协作,也有做企业的讲叫“抱团经营”,这种说法或者做法也不太合适。我国有反垄断法,反对企业对市场的价格操控,所以说几家企业掌控市场价格的事情,绝对不能做。其实,在我看来,大家都在行业中打拼,但是更要坚持理性竞争。现在挖掘机行业的竞争,火药味十足,就有点不理性了,这样下去,对自己、对大家、对行业损害都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政府的调控作用,对工程机械这个大行业来说,由于市场化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调控能力已经越来越小了。我想,在政府层面还是应该积极引导,理顺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通过衡量质量、效益、服务等指标,扶持好的企业,而小企业要靠市场来淘汰,这样规范市场,才会有利于行业市场秩序。

现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集中度不高才造成的。像装载机行业前四家占到了市场75%以上,推土机行业仅山推一家就占到了60%以上,起重机行业徐工也超过一半了。很明显,集中度高这些行业就十分稳定。我预计,再过五六年,挖掘机行业可能会好一点。

我们的成功源于专注

记者:目前的市场整体环境都不是十分理想,国内国外经济形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挑战。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大环境不好,但近年来山东临工的发展却逆势而上,我们想知道,山东临工是抓住了哪一点,才使得企业能够在乱中杀出重围,取得了行业领军地位这样一个局面。

王志中:我们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一是把握住了产品的发展方向,定位十分明确。工程机械是个大行业,如果都想进入,而又不是企业的强项,那么这样做风险就会非常大,一旦管理上失控,马上就会造成企业的大幅亏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临工做起事来,就强调要专注。我也在观察国际同行们的一些做法,并会参考研究,为我们的战略决策服务。国际上的大企业在行业上的专注就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专注一个行业,就会把行业的产品线做全了,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也就增强了。

二是临工抓住了集中力量干大事这句话的精髓。我们不仅要产业的专注,也要生产上的专注,我们会集中力量,在一处形成生产能力,依靠规模化经营的效率和优势,占据市场主动,而不是全国建厂全面开花,那样反倒不利于我们竞争能力的形成。去年市场大环境是非常差的,即使这样,在同等价格水平上,我们的利润率还在10%以上。这就是规模化经营带给我们的成效。

三是在现有的产品线上,我们集中精力,专注于技术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品牌的建设、市场的建设。所以近年来我们发展得就很快,即使是在去年,我们依然做到了利润增幅水平下降最低,甚至有的产品还在增长,装载机做到了行业的最大。这几点,就是我们取得一些成效的宝贵经验。

看准的就会强势进入

记者:如果从长远来看,产品或者某个产业的发展会有天花板,假设出现市场饱和、国家投资建设减少、国际需求降低等情况,企业的利润增长该如何保证,企业的发展后劲又依靠什么呢?

王志中:临工现在就把技术管理,品牌、经营渠道做好,我们在这些方面水平提升了,专注度提高了,将来即使进入其他行业,一样可以复制已有的成功经验,利用临工的技术、品牌和渠道,成功地打开另一扇门。我想说的是,现在中国正处在发展阶段,临工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要思考这些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我们肯定不会盲目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一切都要想周全了,如果我们要进入一个行业,那肯定是强势进入。

记者:那现在有目标了吗?

王志中:哈哈,有目标,但这是商业秘密,现在不能说。

我常讲,我们要多研究国外公司,尤其是那些做得成功的大型企业,思考他们为什么能够经历风风雨雨,上百年来依然能够屹立不倒。专注于一个产品一个领域,有选择地选择自己产品的拓展与开发,是他们成功的基石。现在国际上大企业,正在通过模块化方式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而国内还是停留在单一产品打天下的层面,已经不符合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我们国内的企业,应该多向这方面学习,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工程机械做大做强,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Le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临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临工 王志中 企业 代表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