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升级谋两型发展 推四化求相互支撑
3月10日,记者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南代表团驻地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请他就湖南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坚持两型发展
中国工业报:多年以来,湖南省一直强调要从中部率先崛起,工业是经济崛起的重要支撑,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对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中部强省湖南来讲,工业转型升级如何实现?
谢超英:当前,不论是湖南省也好,还是全国,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工业确实有转型升级的必要。我们明显感觉到,企业越发展越是后劲不足,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缺少提升的空间,这是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为此必须要全力推进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如何转?我觉得,我们要从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要从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进行转变。具体到湖南的工业,是要从过去的传统模式向两型化发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集约化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在实际中,湖南省结合国家两型试验区,设计了三个机制,来保证转型的顺利实施。一是准入机制,对于那些不符合两型发展要求的,不符合集约发展方式的,坚决不让进入。我们有一套工业行业能耗标准,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一律不批。二是提升机制,对于现有的一些产能,按照两型要求,通过技术改造、创新的手段,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淘汰机制,我们结合国家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以及湘江治理的要求,提出改造要求。无法提升的企业,那只能是淘汰。
近年来,我们沿着湘江流域逐步进行治理,小有色、小冶金、小化工等企业淘汰了四五百家。很显然,机制的形成对于湖南工业企业发展质量、产业层次都有显著的提升。这几年,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增幅每年接近30%,远远高于我省规模工业的增加值。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去年为止,已经占到了我省GDP的10%,所以说成效显著。
那么该如何升级呢?我想,主要是从产业的中低层次向产业的中高层次来进行升级。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进行升级。
这些年来,湖南非常注意引导企业,通过机制体制的自主创新,逐步向产业高层次来提升。比如说我们的南车时代,南车株机,就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和工艺,生产的高铁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安装在时速最快的高铁之上了,并且出口到欧洲。再比如说湖南省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它们的产品也远销到世界各地。这些例子说明中国企业的标准,国际上是能够接受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步引导这些企业,服务企业,使它们最终能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化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中国工业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强调要两化融合,加快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四化的融合发展。对此您怎么看,四化之间该如何相互促进?
谢超英:首先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湖南可能是最早提到四化概念的省份。早在2010年我们就曾提出,要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党的十八大把四化写进党的战略里面,虽然位置有所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的新内涵,更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如何用四化加强和提升我们的产业化水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必须深刻把握四化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我们要坚持四化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机制。不断加强和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力水平。改造之后的传统产业,在研发、设计、售后服务都有明显提升。当前我们的企业,如三一,它的产品上装有芯片,能够及时了解工况,一旦产品在运用中出现问题,后勤保障就能及时到位进行维修。这就是信息化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这两年,湖南每年都在不断创新机制和办法,如推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园区等,以此促进两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要互动。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同时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新材料和装备技术,同时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工业,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城镇化的活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就业者进城务工,没有人住的城市不是我们追求的新型城镇,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农业化的根本出路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只有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空间和销售渠道才能被更有效地打开和拓宽。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效率装备,使农业现代化成为一种现实可能,同时,解放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力,为四化的深入融合奠定了基础。
四化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四化的顺序,还是要把新型工业化放在最前面,起带动作用,没有工业化就是把城市建起来了也没有活力。而没有先进装备,农业化的效率也不能提高。四者是内在的有机整体,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作用不能动摇。
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负
中国工业报:以萌芽形态存在的小型微型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所在,因为今天的小型微型企业可能成长为明天的大中型企业。但现阶段,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还面临许多发展困难,对此您有何建议?
谢超英: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1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免中小微企业负担,深受企业拥护和欢迎。但是,据广大小型微型企业反映,当前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的减免税负政策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减免力度有限;二是认定程序较为复杂;三是办税成本依然较高;四是办税灰色地带依然存在。
因此,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在《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减半征收税种。参照改革开放初期对待外资企业和经济特区的“免二减三”税收减免政策,对初创小型微型企业一律“免三减二”,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能够简化前置条件。除特别需要外,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政策,一般只区分企业规模与是否初创,不设置其他需要认证的前置条件。
责任编辑:Le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