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李扬:中国真实GDP增速仅5%左右

2012/12/17 10:00 一财网

“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出席“中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时说。

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李扬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伟大奇迹,也是我国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日益上升的根本保证。

“但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与高增长相伴的是高资源投入和高污染排放。”李扬说,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在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的同时,削弱了自然生产力。在人造资本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剧了自然资本的损耗。

李扬说,20世纪80~90年代,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的8%。2005年以来这一数值虽然有明显好转,大幅降低到4%左右,但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仍仅有5%左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李扬认为,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在“稳速增效”中实现经济绿色、循环、低碳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召开,我理解,今后我国经济工作中‘快’字会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会被置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李扬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据李扬介绍,中国社科院目前已有几个研究小组正在就“稳速”进行测算。李扬说,“稳速”就是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潜在增长率区间,并依据它的趋势变化进行增速目标调整。

“宏观经济政策绝不刻意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他说,而所谓“增效”,就是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借此改善收入分配,防范金融风险。稳速增效的核心,就是用质量效益的提高来弥补速度下降的缺口,进一步强化财富的积累,提高人民的福祉。

李扬认为,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则是“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要求经济的重心放在创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上,放在对已有产能的绿色化与循环化技术改造升级上,放在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产业上。通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降低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损失,使国民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循环高效安全的绿色发展轨道上,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过程中实现真实的增长。

排污体系的“费改税”

据记者了解,近期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开展绿色GDP的研究。国家发改委所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兼研究部部长陈文玲日前对记者表示,传统的以GDP为核心的衡量方式无法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成本,更不能反映一个地区通过自然保护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要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应建立一套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区域发展。

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高人均GDP地区单位面积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是低人均GDP地区的约3.7倍、4.1倍和2.8倍。这说明单纯的GDP增长是不够的。

“经济发达不等于发展持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介绍,该中心开展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和绿色转型驱动三个维度来刻画各地绿色经济发展情况。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已接近1万亿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升高。

据环境规划院测算,自2004年以来我国基于退化成本的环境污染代价从5118.2亿元提高到9701.1亿元。2009年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13916.2亿元,较上年增加9.2%,约占当年GDP的3.8%。

“做经济工作,一定要牢记经济学基本道理。”李扬说,不能一讲发展就要求减税、免税、优惠。其实这都是增加成本,不讲效益和质量的做法。

李扬认为,改变传统经济发展的做法,需要在价格形成机制、税收体系、财政金融政策等领域进行全面创新,需要对环境管理手段、资源管理手段、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规制等进行创新,需要对产品准入标准、生产技术体系标准、废弃物排放标准、经济核算标准等进行一系列创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建议,改变现有排污费体系,逐渐将排污费体系引向环境税(包括环境保护税、污染排放税、碳税等)方向,建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税收体系,使“绿色税收”成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制度保障。

”政府应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成本纳入考量范围,对资源开采和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张焕说,金融机构应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探索新型金融合作模式,降低绿色产业投资风险,比如将结构性融资应用到绿色产业项目中,通过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和降低风险来弥补资金缺口。(作者 章轲)

责任编辑:Le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李扬: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总体而言 非常健康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但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谈到,在目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今天起到10月12日,记者将刊发学者访谈,回顾总结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今后改革发展的前景。敬请读者关注。 记者: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世瞩目。但是,近年来,一些外国机构不时以中国的地方债务为由发表看空中国经济的言论,您认为,中国经济状况到底如何? 李扬: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总体而言,非常健康,无论是从横向看还是纵向看,都处于一个非常好的阶段。按宽口径匡算,2010年中国主权资产净值接近70万亿,按窄口径匡算也有20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从最近的10年看,也就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是发展最快的时期,这十年,我国的资产负债增长很快,但资产净值增长更快。这是我们积累的最可贵的财富。 一个企业,如果是资产净值为正,说明这个企业有价值,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他的主权净资产为正,说明他“锅里有肉”,这个意义非常大,这意味着在世界经济的风吹浪打中,我们可以闲庭信步,从容应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虽然很复杂,但是我们有足够的工具和手段可以进行调节。这是相对于西方来说的。你看欧洲有什么手段?除了开会讨论提高债务上限,没有手段。美国有什么手段?除了提高债务上限,就是借钱、发美元,也没有什么手段。希腊,如果没有欧洲央行的支持,一天也活不下去。 我国从大的方面没有问题,国家净资产为正,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 就资产负债情况而言,我们有体量这么大的资产,这些资产在谁手里呢?在中央政府和居民手里。谁在负债呢?是国企和地方政府在负债。每单个主体资产负债情况还很不平衡。单独看,有些地方政府债务就无法解决,但是考虑到这个地方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那么就总有解决的办法。 再看每一个部门,情况也是不平衡的,有些部门问题十分严重。但也可以在总量中进行调节。举个例子,2004、2005年我国解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问题。在此之前,国有商业银行负债大于资产,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了。我国政府将外汇资产投入到国有商业银行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办法就是利用对外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去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也就是在总量中进行结构调整。我们要解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也应该沿着这个思路。 记者: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在稳增长的大环境下,许多地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对此有人认为,应该遏制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您认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遏制债务增长和刺激经济孰轻孰重? 李扬:现在我们只看到地方政府借钱,但是忽略了借钱的目的是什么。看问题不能只看这一面而不看那一面。投资包括前景确定的投资和前景不确定的投资,这样,10几万亿的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可能会对应几万亿的优良资产。 最近,国务院为了刺激经济,又批复了7000多亿的轻轨项目,融资平台中就包括轨道交通。谈负债问题必定要谈资产,而且要对应起来看。我自己做了一个初步测算,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资产是优良资产,这部分债务没有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架构来看这些问题的原因。 就负债和资产谈问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终肯定要靠改革来解决。当前地方政府仍然具有较强的投资冲动,我们可以有好几个层面的解决思路。首先,应不应该由地方政府来投资?可不可以由民间来投资?国务院在讲轻轨和地铁发展的时候已经谈到,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如果由民间来投资,借债主体就变为个人,负债就不是地方政府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转变。 其次,钱从哪里来?用什么方式?现在地方政府,有的依托于城投,有的甚至连城投债也不依托。在我看来,组成一个公司就可以解决问题,把这些事情变为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活动,而不要把它和政府连在一起。而企业资产负债表处置起来就相对容易。 许多人提出要遏制地方投资,为什么要遏制?当前,肯定是刺激经济更为重要。资产负债表架构可以从一个国家最宏观的角度看待整体问题。 中国经济资产负债表30多年来扩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我们的资产增加非常迅速,这是阶段性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政府主导的体制特点。这个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但是我国的长期资金不足,所以就需要政府来承担这些责任。地方经济要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任务都要划归在各个城市的管辖范围内。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投资问题,但是他们没钱。如果我们认定这个矛盾还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矛盾,那就必须解决地方和中央的财务关系问题,否则这个问题还将延续下去。事实上,地方政府绕过中央管理筹钱,并非新鲜事。改革开放30年来,先后出现违规的减免税、土地财政和地方融资平台。这样的事情一直无法解决,主要就是因为这对基本矛盾始终存在,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中央和地方一直在探讨和寻找解决的办法。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在体制上加以解决。 记者:目前,企业负债率很高,2010年,企业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已逾100%,您如何看待目前企业负债情况? 李扬:从企业负债方面看,现在需要进行约束。分项来看,国企和央企的负债比率非常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金融角度来说,要发展资本市场。中国大量资金都集中在几大银行,而从银行贷款快捷、迅速、简单。但是,简单有简单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负债率高。这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负债率过高会有危机。西方发达国家会陷入这种危机,我们也不可能跳出这种逻辑。 记者:您认为,我国的这种资产正值是否会一直维持下去?我国主权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有哪些? 李扬:我刚才说过,我们的窄口径的净资产正值也就是20万亿,我们一次应对危机就是13万亿,投资4万亿,贷款9万亿。如果这里面再有些损失的话,搞两次也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如果我国净资产是负值的话,那世界上没有人能救我们,我们会借钱无门。所幸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净资产正值的大国,这使得我们“锅里有肉”,就有腾挪的空间。如果锅里面没有粮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主权资产债务表近期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信贷与地方债务,中长期风险则更多地集中在对外资产负债表企业债务与社保欠账上。而这些风险大多都是或有负债风险,而且都与过去的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总之,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总体较小,相当长时期内,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详细]2012-09-12 10:23

统计局局长王保安:6.9%的经济增速不低

今日,中国统计局发布了包括2015年GDP数据,在随后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对2015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做出了解读。王保安表示在当前的转型期和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去年保持6.9%的经济增速相对不易,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符合客观规律,未来一些传统行业可能继续下滑,但新兴产业有望蓬勃发展。 GDP数据概况: 2015全年GDP增速6.9%,符合预期,为25年来最低增速。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1.6%,双双不及预期和前值。 尽管去年经济的增速在下降,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继续优化升级,其中消费对GDP贡献率大幅提高至6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2015 GDP增速回落? 2015年GDP增长6.9%,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指标。2015年的6.9%,首先,判断这个速度的表现要全面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取得的。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发现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约束、有关战略目标客观需求的表现。 第二,要辩证地看。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看工业增长回落和PPI的长期下降。从工业增长速度来讲,它肯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我们的发展目标来看,它恰恰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转型升级阵痛期的正常表现。比如,六大高耗能工业回落速度是最明显的,但是如果没有高耗能工业的速度下降,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怎么解决,绿色发展理念怎么实现,产业结构怎么倒逼升级。眼前看速度虽然回落了,但长远看恰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也是我们的战略取向所在。 第三,要历史地看。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期,三期叠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增长速度,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国6.9%的速度还是一枝独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在25%以上。 所以,6.9%的增长速度是符合中高速的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发展周期的现实,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 去年中国经济受哪些国内因素影响? 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股市出现的波动,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增长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有多大,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核算核实。比如股市,一会儿涨上去,一会儿跌下来,但是我们GDP核算是依据交易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交易量的增加就是正贡献。2015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在回落,但是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比2014年增长,综合来讲,对GDP影响不大。至于政府债务,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占GDP不到40%,是在国际通常认定的60%警戒线以下。 从这个角度来讲,2015年的中国经济如果要是考虑这些因素,包括新经济的发展,“三新”产业的发展,创新驱动的增强,动力转化的加速,同时又考虑刚才讲的几方面,这些因素综合之后才带来了6.9%的增长速度,这是正负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增长从来没有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宏观调控是要尽量熨平经济较大的波动。现在我们仍然还是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表现从速度来讲是中高速,从动力上讲就是创新驱动,从体制和保障上讲就是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符合我们的战略目标。#d1cm#page# 如何看待2016年的经济形势? 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比如新的业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去年增长了31.6%,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向上。像深圳、上海沿海的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速度都在10%以上;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大家都注意到,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长较快,增长1.6倍以上。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我们对此是有信心的。 为何中国服务业发展如此之快? 大家注意到,2015年中国的服务业增长较快,占比继续超过二产。一方面,服务业增长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所以去年服务业的增长快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论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理论的研究来看,经济发展进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服务业比重要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这一规律。 可能记者先生问的是中国服务业发展为什么这么快的原因。我举一个例子,2015年服务业税收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服务业税收占54.8%,服务业税收的增量占整个税收的增量达80%,其中与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19%。这些数据可以佐证中国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势头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何看待外界对中国GDP数字的质疑?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中国GDP的一些评论。这里面两种观点都有,一种是说中国的GDP高估了,就像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低估了,有很多因素没计算进来。我在这里,想再一次给各位在座的朋友讲一下中国的GDP核算制度。 第一,中国GDP核算有扎实的、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所谓体制和机制保障,是指100万“四上”企业是联网直报,企业直接进入了国家统计局的联网直报系统,直接报送数据,中间不存在有人干预或者修改数据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保证。 第二,我们有2万多人的直属调查队,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核实,提高了数据的生产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比如生产资料价格数据和卓创公司的合作。此外,每五年进行经济普查,全国动员,地毯式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调查和统计。 第三,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统计核算方法,并且全面借鉴了国际上GDP核算的先进经验。去年我国正式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DS标准,可以说是更高水平上的“统计入世”。 第四,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包括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GDP核算是认可的,采用的也都是我们的数据。 所以,我们的统计数据核算的方法是与国际接轨的,机制是有保障的,而且数据的质量也有法律保障。《统计法》对于数据造假有明确的惩处规定。比如我们最近处理一件事,在入户调查过程当中,个别干部因为有一些调查户找不到,临时换了样本框里没有的样本,被发现以后,进行了处理。我们统计执法是非常严肃严格的。[详细]2016-01-19 12:06

河南上半年GDP增速8.4% 产业结构调整增速暂缓

23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河南省上半年生产总值1455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7.6%的增长水平。此前,河南省GDP增速低于10%的记录,只有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一季度(6.6%)、2009年上半年(8.2%)、2009年前三季度(9.3%)。专家分析,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主要指标虽然出现波动,但仍处在合理区间,但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民间投资8835.44亿元,增长25.8%,占全省投资比重为81.4%,高于全省固定投资增速;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142.23元,增长11.3%,实际增长8.5%。专家指出,农民收入跑赢GDP,与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一连增”分不开。 上半年,河南省工业增长中不乏新亮点。6月份,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重点监测的98种工业品中有75种产量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畜肉制品等7种产品产量增长超过50%。 更令人瞩目的是,全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7.6%;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高成长性产业超过传统支柱产业,无疑是河南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省政府参事陈相成认为。 上半年中部六省中,GDP同比增速安徽12%、湖南10%、湖北9.7%、江西9.5%,山西尚未公布数据,但据其一季度9.5%的增速预计,河南省很可能要垫底。 “我认为,8.4%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陈相成说,河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既想系鞋带又想跑得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企业,必然导致GDP增速暂时放缓。 这一观点与省社科院专家不谋而合,后者认为,上半年河南省结构调整成效已经持续显现,这可以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提升中看出来。上半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共完成5843.25亿元,增长13.2%,说明河南省经济增长逐步转入立足消费的扩张通道,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 分析还显示,下半年河南省房地产相关行业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也将受到严峻挑战。[详细]2013-07-24 10:32

二季度我国GDP增速预计降至7.5%左右

上半年外贸、物价、金融等重磅经济数据将于本周开始密集公布。从市场对出口、CPI、GDP等数据预测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但考虑到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容忍度提高,预计调控政策不会放松,而是坚持去杠杆、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经济增长。 分析人士表示,即将公布的6月出口数据可能偏弱,甚至不排除出现负增长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前几个月外贸增长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去年以来实施的外贸稳定政策和部分外需市场回暖,但这些有利因素到了5月基本消化殆尽。根据商务部对1000多家企业调查,人民币升值和外需不振将对未来几个月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从信贷数据看,由于资金紧张,不少银行为“保命”,已开始收缩信贷,预计6月新增信贷8000亿元左右。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总体来看,6月新增信贷规模不会很大,约7000亿-8000亿元。 将于9日公布的6月CPI数据料维持低位运行。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6月食品价格总体稳定,猪肉价格低位回升、蔬菜价格以降为主,而翘尾因素回升0.6个百分点。预计6月CPI同比上涨2.6%左右,比上月小幅回升。目前经济回升乏力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年内物价上涨的需求端压力较小,下半年物价运行将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人士表示,总需求疲软及企业去库存持续,将导致二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行,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行至7.5%左右。上半年GDP增速约为7.6%。“受累于工业及外贸领域下滑,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6%。经济走势仍呈L型底部波动态势,新的上升周期可能要到三年后出现。 对于调控政策,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政府部门对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提高以及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短期刺激政策料难出台。去产能、去杠杆将是下半年经济发展主线。未来经济增长需要在去产能过程中推动结构性改革,依靠改革释放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详细]2013-07-08 08:42

GDP增速显爆发力 西部增速领跑中国经济

GDP增速显示爆发力 经济格局崛起新板块 西部增速接棒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曾经“东富西贫”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截至8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份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快东慢”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区域版图已开始改变。目前这种区域经济增长“西快中稳东缓”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并不会造成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政府、企业等各方出台积极的应对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西部爆发后发优势 “西高东低”与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诸多“瓶颈”有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魏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表现在沿海地区十分成熟的低技术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经营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欧美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外需出现显著下滑,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外需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较大冲击。 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更像一位晚熟的青年,在一定时候爆发出后发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西部地区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能够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迎来更多政策机遇。魏星认为,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等行业的投资强度显著高于基础设施密集、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东部沿海地区,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土地、劳动力等基础性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攀升,部分依靠成本优势生存的低附加值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并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产能。 中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实现快速发展与承接了东部省份的产业与劳动力转移有关。从四川、河南这两个曾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务的大省的变化可以看到产业转移的迹象。来自四川省劳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四川转移农村劳动力210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091万人,历史上首次超过向省外输出的规模;2011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首次超过省外。 专家指出,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省份的产业转移,也要注意避免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保护好中西部的生态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需要在土地的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一定突破,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的民营企业产业转移规划,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转移效率,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东部要加快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领先于其他省份的东部地区,如今也到了放慢脚步的时候。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表示,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之后,客观上由于增长的基数效应以及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等多方面的原因,增长成本上升,增长速度相对来说会比此前放慢。 虽然“西快东慢”,但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仍然远低于东部,专家认为,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东部地区,必须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型,必须提升研发和技术能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林江指出,如果东部地区的经济上不来,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稳增长目标会受到很大限制。当前东部省份应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避免重走大规模投资、大项目建设的老路。[详细]2012-08-22 09:5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