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大联盟 上海全力提升高端装备能级

2012/11/06 10:27中国工业新闻网

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新高地。记者从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推进大会上获悉,到2015年,上海高端装备将实现工业总产值7000亿元,占整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35%;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同行业世界前五位的核心企业,培育上百家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出席大会并讲话,共同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机器人产业联盟、高端装备金融保险服务联盟揭牌。

高端装备制造已具规模

据介绍,自“十五”以来,上海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2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6500亿元的28%,比200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417亿元增长226%。同时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核电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大型港口起重机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

自主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业高端化。自主知识产权大直径隧道掘进机走向国际市场;ARJ21新支线飞机已有4架飞机成功试飞;自主建造了我国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打破国外垄断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获得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码垛机器人国内销量第一;运载火箭仓段整体自动钻铆设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

开放性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十一五”期间,上海装备制造业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吸引徐工三一等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建设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吸引理想能源设备、纳锋新能源、吉富通用、华锐风电、西门子风电等一批企业来上海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中国北车入股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深化与中国商飞、中国船舶、中航工业、国家电网等央企的战略合作,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瓶颈攻克提升装备制造业高端化。一是针对关键机械基础件、高端仪表、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实施了一批专项攻关,大型铸锻件、核电特大型叶片、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等部分产品研制取得突破。二是部分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的自主化发展。三是国家能源清洁煤燃烧成套设备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技术平台有力推动了共性技术、关键瓶颈环节的攻关。

产业基地作为载体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十一五”期间,上海重点建设国家级临港装备产业区、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依托这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使基地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多项举措推动高端制造

上海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的回归。因此,包括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在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必然成为下一轮国际制造业竞争的焦点,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提升能级、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据介绍,上海将围绕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按照“抢占高端、突破瓶颈、打破垄断、国际竞争”的思路,推动上海装备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现阶段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四个领域,一是高端能源装备。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二是先进交通装备。包括民用航空、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现代电车等;三是智能制造装备。包括机器人、智能仪表、传感器等;四是重大成套装备。包括海洋工程装备、自动化港口机械、智能工程机械等。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上海将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工程,形成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突破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产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及优势特色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推进:一是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助推首台套业绩突破;三是加快发展高端技术服务,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商;四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发展水平;五是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形成高端人才集聚优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上海将实施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对该市用户单位首次订购或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首台设备合同金额10%或保费额50%的风险补贴;抓住最近出台的《关于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意见》政策机遇,加快建立8项特别机制、落实24项特殊政策。

会上新成立的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将全面整合产业链相关资源,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机器人产业联盟将围绕技术、产业、标准、应用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高端装备金融保险服务联盟将为首台套高端装备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支撑。

责任编辑:Eason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