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寄望中国新领导层 借支出增强经济复苏

2012/10/30 09:07金融界

中国即将进行领导层换届,相关的兴奋情绪从政治圈扩散到企业的会议室:很多外资企业相信,中国新政府就位后将提高政府支出并提振需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寄望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将借支出增强经济复苏,这些企业包括宝马汽车(BMW)、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浦项钢铁(POSCO)等。

不过,他们的大胆猜测和经济分析师大相迳庭。分析师认为北京不会进一步敞开钱袋为经济注资,企业高管们恐怕要做好期待落空的准备。

面对全球增长前景暗淡的困境,外资企业显然正对其业绩成长最快的市场寄予厚望,即便有些一厢情愿。

投资者常说,由於被政治因素分散精力,中国不会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陷入三年低点的经济。不过一旦领导人换届结束,北京将全力推行经济计划。

卡特彼勒执行长Doug Oberhelman称,他两周前与中国分销商会面时,感受到比前一段时间更乐观的信心,因预期换届后情况将出现转变。

“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这将是转折点,”他本周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称,"他们还期待春节前会出现实质性转变,无论这意味着什麽。不管怎样春节期间通常是中国的购物季。"

“我相信下届政府将继续追寻这条(增加刺激的)路线,”宝马首席财务官Friedrich Eichiner本周接受专访时表示。

“因此,明年为推动扩张性成长而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也不无可能,”Eichiner说。他预期宝马在华销售增幅中期将维持在10%以上。宝马获利中,料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来自於中国。

如果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经济刺激规模令市场失望,这些美妙的预期将变成糟糕的预警。

卡特彼勒执行长Oberhelman被问到从中国官员处获得什麽讯息时,表示建筑许可会增多,一系列基建项目将会公布——这些都意味着对卡特彼勒设备的需求。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拖拉机和挖掘机供应商,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使用者。

“我猜所有这些推出的时间是在领导层换届之后,大部分会是明年春天之前,”他说,“如果推出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倘若没有,那麽2013年又将是成长有点慢的一年。”

就目前来说,卡特彼勒预期明年中国经济将成长8.5%,比路透调查得出的分析师预估值7.8%高出一些。

跟许多分析师一样,企业高管预测中国财政计划时会留意过往情况。双方各有理由,就看他们如何判断历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促使北京祭出4万亿(兆)元人民币的政府支出方案,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就稳住了中国经济骤然放慢的局面,并带领亚洲走出衰退。

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过度的政府开支给中国地方政府留下了10.7万亿元人民币(1.7万亿美元)债务负担,其中大部分融资是由国有银行承担。分析师估计最多有三分之一的债务可能会变成坏账。

来自狂热的国家支出的庞大资金涌入中国金融体系,亦助推该国房地产价格达到纪录高位,这令北京当局极为懊恼,担心让人承受不起的房价或将引发民愤。

责任编辑:Eason

文章关键字外企 卡特彼勒
相关阅读

工程机械行业又一春:竞争呈集中化,外企巨头下探中低端市场

11月末,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内人头攒动,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行业展会——每两年一届的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详细]2018-12-18 10:07

卡特彼勒签单国家能源集团 上榜《经济日报》“外企头条”

就在上周三,卡特彼勒与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经济日报》[详细]2017-11-14 09:56

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段大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外企业带来机遇

近年来,国内许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这部分过剩产能带来了新出路,许多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国际业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营压力。工程机械公司三一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发布的年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国内市场毛利率为27.16%,同比下降1.45%,而国际市场毛利率为22.77%,同比上升2.28%。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国际销售收入46.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1.6%。三一集团除了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输出工程机械设备、拓展国际产能布局外,也正在探索直接参与海外项目的可行性,比如住宅工业化项目和投资当地的制造园区。3月15日,三一集团与沙特阿尔迈瑞投资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发、设计、建设、调试,逐步建成5000至50000套的住宅房屋。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期间,3月23日,三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段大为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解读了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已有布局和最新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有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中国有好的技术和产能,如果能够在当地国家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就可以进行很好的产能合作,中国的技术和产能已经到了反向输出的阶段。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给中国企业,也给当地企业带来一个10-20年的长周期发展机遇。”段大为说。中国技术和产能已到反向输出阶段 记者:三一集团具体是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段大为:三一集团旗下涉足“一带一路”业务的主要有三个板块,一个是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机械设备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实三一重工国际化历程已有十多年,销售覆盖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我们的国际业务提供了新的动力来源,很多中企到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及投资,我们的设备随之“搭车”出海,同时国际产能布局也越来越广。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三一国际,主要业务包括港口基建和能源装备,港口基建产品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在开发能源。第三部分是未上市板块中的一些新业务,包括风电、住宅工业化等。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给中国企业,也给当地企业带来了一个10-20年的长周期发展机遇。记者: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销售布局情况如何?段大为:目前三一重工销售覆盖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了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三一原来在海外有6个销售大区,今年调整为10个,根据国别来分,越来越细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潜力巨大,人口红利大,给三一带来很多机遇。不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阶段性的不平衡,比如近几年巴西的经济有点困难,这段时间工程机械包括我们国内的同行在当地的销售处于调整状态,但与此同时,印度市场处于上升期。总体来说,随着国际化布局越来越广阔,抗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记者:在“一带一路”沿线产能布局情况又是怎样的?段大为:三一的产能布局也和“一带一路”很契合,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西部,从新疆到土耳其,再到德国,另外在印度和印尼也有工厂。我们在德国有两大基地,一个是自主投资建设的,另一个是在2012年收购了德国的混凝土机械公司普茨迈斯特。我们在国内有50家工厂,这几年,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我们也不断地在拓展海外的产能,目前海外有15家工厂,其中10家是通过收购普茨迈斯特后所获得的,产能覆盖到了北美和南美。未来还会在一些国家开拓一些新的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有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中国有好的技术和产能,如果能够在当地国家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就可以进行很好的产能合作,中国的技术和产能已经到了反向输出的阶段。新业务:积极在沿线国家开发住宅项目 记者:收购普茨迈斯特后,双方是如何整合的?段大为:收购普茨迈斯特已有5年,人员方面,收购后没有派任何高管去德国,维持了原有团队。我们在混凝土机械业务上采用了双品牌战略,普茨迈斯特本来在国际市场有很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收购后还是主要针对国际市场,三一继续做中国市场。我们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共享,为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创新提供了帮助。产业链共享方面,普茨迈斯特的总体规模比三一小了不少,产业链相对而言比较短,三一这些年建立了比较完成、扎实的产业链,一方面利用对方的技术来提升我们内部的产业链技术,同时为对方供应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帮助对方降低成本。再举个例子,普茨迈斯特位于德国的斯图加特,也是德国车企奔驰的总部所在地,三一和普茨迈斯特都会用到奔驰的汽车底盘,不过普茨迈斯特的采购价比三一的要高,因为量小。不过,在整合之后,普茨迈斯特的采购价也降低了。当然今后也不排除发掘新的海外并购机会,但我们本身对于并购持比较谨慎和稳妥的态度。记者:我从三一官网了解到,除了工程机械业务外,三一还将通过住宅产业化项目、智能港口、新能源技术等打造“一带一路”的业务新支点。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进展如何?段大为:关于住宅工业化项目,也就是住宅的零部件化、标准化生产,特点是高效和环保。我们观察到“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人口红利明显,人口结构年轻,许多国家到了大规模建房以改善居住条件的阶段,就类似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但这些国家又缺少相应的技术。三一集团也正在摸索海外工程的直接投资,寻找机会,目前还是以住宅工业化为主,其他的基础设施工程还是作为设备供应商来参与。港口业务方面,我们不仅提供硬件设备,也开始涉足智能港口的物联网软件技术业务。记者:三一参与的埃塞俄比亚·湖南装备制造园区进展怎样?段大为:三一参与的埃塞俄比亚·湖南装备制造园区,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导推动的项目,三一做为主要的参与者和发起者之一,参与了投资,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方,现在还处于搭建平台的阶段,具体规模不方便透露,未来会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来考虑选项目、入园问题。埃塞俄比亚总体的情况比较稳定,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愿望比较强烈,另外和中国的双边关系较好。企业层面的“抱团出海”也好,政府组织的国际间合作也好,未来合作的方式和平台会日趋多样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渠道。记者:最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较频繁,三一是如何管理汇率风险的?段大为:汇率变化是一个常态,也是国际化的企业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做一些汇率风险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包括经营层面的对每个市场的销售政策的判断;在业务层面主要是使用哪些管理工具,比如做一些保值或者适当保留一些敞口。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还是希望人民币汇率可以保持稳定,预期管理很重要,特别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如果这两个币种之间的汇率的稳定性能够相对高一些,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管理预期、规避风险的可前瞻性更好。[详细]2017-05-02 09:22

打破外企垄断 中国掘进机械争先进军海外市场

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地铁网络建设正在进行,一台台掘进机械如巨型“穿山甲”般开挖山体、输送土渣,甚至测量纠偏。而这种地道“挖掘神器”,曾在长时间内被海外企业垄断,如今中国企业占领国内市场,甚至收购海外企业并进军海外市场。随着海内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展开,尤其是城市地铁,铁路、电力、引水工程,过江隧道等工程建设持续铺开,市场对隧道掘进机械需求急剧扩大,中国工程掘进机械行业也迎来发展。2016年掘进机械分会年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会上有专家称,中国已经掌握自主设计制造掘进机械的能力,并打破海外企业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过去,中国企业大多通过与海外企业合作掌握盾构机核心关键技术,但“市场换技术”并换不到核心关键技术,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依然要依赖进口。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启动实施,市场需求刺激中国一批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军掘进机械产业。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占据国内市场的七成以上,基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原巡视员李国勇称,目前中国企业已形成全球最大的产业规模,同时在出口方面,呈现稳步前进态势。据悉,中国以盾构机为主的掘进机械的发展正面临黄金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盾构机的主要制造厂有18家,而中国已有近30家企业从事盾构机制造。国产掘进机产品技术和质量开始被海外接受,国产盾构机已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身处广州的中船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地下管网掘进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工程装备,已手持海外订单接近2亿元人民币,近期还将陆续再签订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国荣表示,他们明年的重点目标是增加出口份额,预计明年将成为掘进机械出口高峰。“在同等技术和服务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性价比较高。”陈国荣称,该公司在泰国、印度的饮水工程和地铁工程已经有市场,目前在新加坡和阿根廷等国家的项目工程进行竞投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会长俞琚认为,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市场是掘进机械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海外市场总量不比中国小,如美国准备重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的机会。俞琚称,今后几年掘进机械行业除了培育海外市场外,还应该加快关键配套件的国产化进程和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详细]2016-12-19 09:21

向文波总裁参加习大大主持的中外企业家座谈会

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40位中外企业负责人[详细]2015-04-07 10:4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