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国八条”进入落实期 企业盼宏观扶持

2012/10/24 10:59新华网

“仅取消检验费用一项,每月就可以为企业节省5万元。”安徽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童婴产品部经理陶先生10月23日对记者说,现在企业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预期,希望能够通过广交会开拓新兴市场,对不同国家的市场要求做有针对性的准备。

记者从第112届广交会上了解到,稳外贸“国八条”政策出台后,各地政府已进入政策密集落实期。外贸企业普遍表示,“国八条”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也提升了继续做外贸的信心。

据了解,作为外贸大省,山东已经协调解决了通关、检验检疫、劳务用工等20多个问题,并将外贸目标完成情况作为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目标。此外,还落实了“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指导企业精准有效拓展,力保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所提高。

在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上,山东把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抓基地创品牌,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及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企业。

此外,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出口认证和宣传推广,打造215个国际知名品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拓展,向服务经济转型。

与此同时,推进外贸企业积极“走出去”。抓住机遇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到目标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水平。

天津市也组织策划“韩澳新投资贸易展”“民营企业走进非洲”等活动,带动2000余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此外,该市还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外贸综合评价方法、支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扩大出口等3项指导性文件,明确外贸发展方向和重点。并以当地优势产业为载体,提升汽车、医疗器材、自行车等12个出口基地建设水平,打造54个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出口基地企业出口增长20%。

江苏省则加强对重点地区、行业、企业、市场的运行监测与跟踪服务。并在向企业宣讲出口退税政策的同时,加强出口退税政策性调研,重点跟踪品牌产品、409户省定点联系重点出口企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国八条”的具体落实工作逐步推进,外贸企业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优惠。江苏扬州安贝斯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爱华表示,自今年10月份起,针对产品的检验费已经取消,而加速退税的措施也在落实中。

“现在的客户对经济形势没有信心,订单量小而分散,无形中加大了我们出口企业的成本。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减免相关税费,等于替我们减少了这部分成本。”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振峰表示。

不少外贸企业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广东轻出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包括四通集团在内的一些企业希望国家在知识产品保护、创造良好招工环境、稳定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继续给予企业支持。

责任编辑:Amanda

相关阅读

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 徐工电商外综服平台为客户救急解难

近日,徐工在外贸综合服务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印尼客户的6000m³钢结构商检、通关紧急服务的需求委托给[详细]2019-09-02 10:54

山推上榜山东外贸企业百强榜单

近日,山东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8年山东外贸百强企业名单,山推进出口公司榜上有名。 [详细]2019-07-30 15:56

谭旭光:潍柴外贸出口再提速!

7月14日上午9时,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中“稳外贸”战略部署,潍柴召开进出口业务专题调度会议。[详细]2019-07-14 19:47

海关总署点赞 三一汽车制造获评“中国外贸先导指数样本”

5月22日,海关总署举办了“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宣讲会”。会上,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评“中[详细]2019-05-28 08:53

机械工业:平稳运行有亮点 外贸展现强大韧性

虽然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但全行业不断发力高端装备、谋求跨界合作与联合创新、加大海外市场服务力度,机械工业2018年运行平稳,新增长点、新动能不断形成,行业不断实现优化升级。 2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外公布,2018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8万亿元,同比增长6.05%;实现利润总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平稳运行。 “2018年全行业经济运行表现出产销基本平稳、投资有所改善,外贸出口好于预期的态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说。 行业平稳运行,对外贸易维持两位数增长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机械工业稳定运行压力增加。然而随着全行业不断发力高端装备、谋求跨界合作与联合创新、加大海外市场服务力度,机械工业不仅稳住了,还有新亮点、新动力。 增长稳,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数。2018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速6.3%,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0.1个百分点。 价格稳,价格指数全年仅微幅波动。去年2月,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2%,4月、5月一度同比下降0.1%,此后增幅在0.2%—0.3%波动,至12月,全年数据定格为同比微涨0.2%。 外贸稳,出口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机械产品的对外贸易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据海关统计,2018年全国机电产品累计实现出口总额1.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累计进口总额96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投资稳,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同期水平。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8.6%、15.4%、3.5%、7.5%和13.4%。 “机械工业大局稳,不仅因为主要指标表现良好,更在于新增长点、新动能不断形成,行业不断实现优化升级。”陈斌说。 新兴产业比重提升。2018年机械工业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9%、利润总额增长4.97%,高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1.14和2.79个百分点,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72.17%和69.41%,较上年提高0.77和1.85个百分点。此外,去年机械工业还实现了在高端装备、基础部件制造等方面的突破。 行业内部分化明显,政策出台有望提振汽车消费信心 去年,虽然机械工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回落了3.42和8.56个百分点。与全国工业比较,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46和8.15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原因何在? “作为机械工业第一大分行业的汽车制造业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是机械工业主要指标整体回落的主要因素。”陈斌说,2018年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2.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67%。 陈斌表示,去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汽车消费者观望情绪升温,导致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一定的降温。 刨除汽车行业,机械行业其他分类行业均实现较为理想的增长状态。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大幅上涨,增幅在20%左右;石化通用设备制造、重型矿山设备制造和机械基础件行业这两项指标的增幅也达到10%左右。行业内部出现明显分化。 从拉高行业发展到拖后腿,如何看待汽车行业出现的新变化? 陈斌认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汽车市场已达到年销量近3000万辆的较高水平,增速有所放缓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今年年初,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出台稳汽车消费政策,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消费者信心将得到提振,今年汽车消费有望实现微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说。 发展压力依旧,积极因素也在集聚 展望2019,机械工业平稳运行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市场需求回落。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企业累计订货增速呈现波动下行的趋势,截至年底累计订货同比仅增长0.84%,较上年同期回落近13个百分点。 “今年,国内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机械工业传统用户钢铁、电力、煤炭、石油化工等领域处于产能调整阶段的需求环境没有变化,市场需求依旧疲软。”陈斌说。 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去年,机械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6元,比上年上涨了0.23元。具体看,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普遍上升。“今年,人力成本上升、环保约束升级的趋势没有变化。”陈斌说,机械工业趋势指数去年12月为102.32点,环比继续回落,表明机械企业运行压力将延续。 当然,也要看到积极的因素在集聚。陈斌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专项调查显示,近期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稳定了机械企业的发展信心、提振了发展士气。[详细]2019-02-26 10:2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