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室:我国应调整风电发展道路

2012/10/08 09:54东方早报
国务院研究室官员: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合理性仍需系统论证

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认为,“大规模、高度集中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风电产业发展道路在中国有其物理局限性。

累积装机容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风电的路线之争也在持续。

“中国风电应当走‘大规模、高度集中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道路,还是‘小规模、分布式,低电压、就地分散接入系统’。虽有争议,但这些年的实践似乎已给出了回答。”10月7日,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在其个人博客中说。

在题为《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的博文中,范必写道,“大规模、高度集中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道路在中国有其物理局限性。中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系统调峰手段本就有限,随着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电网调节更为困难。近年来,一些地区风电建设规模增加很快,配套电网建设不足的问题已开始显现。而目前国内还有一批大型风电场在规划和建设当中。如此大规模集中开发、超远距离、高电压接入系统的风电基地建设,在世界上尚属首例,会在接入系统方面造成较大的困难。

可查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全国以各省区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和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为基础,在甘肃、新疆、河北、蒙东、蒙西、吉林、山东、江苏以及黑龙江等地规划了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这些风电基地也被视作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亮点之一,尽管此规划至今仍未能出台,但这并未阻碍国内风电大基地风风火火的建设步伐。

一本难算的经济账

9月中旬,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全球风能理事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经历了风电大发展之后,中国风电去年“弃风”比例超过了12%,达到历史新高,相当于330万吨标煤的损失。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大规模、高度集中开发的风电大省的限电比例均接近或者超过了20%。

电力体制改革滞后,至今仍在沿袭数十年一贯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风电发展存在缺陷的原因之一。范必称,按照国务院已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方案,在实施厂网分开后,应尽快实施电网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由于后续这些既定的改革措施一直没有出台,国资委还在考核电网企业利润,而风电配套电网建设量大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运行调度的难度较大,“电网企业接入风电和全额收购风电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

发展大规模风电基地,除了遭遇电网调节难题,还有难以理清的经济账。范必称,中国风能资源大都处于西部、北部欠发达地区,远离用电中心,当地的负荷和销售电价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全部就地消纳。“如果建设昂贵的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远距离、大规模输送发电量较少的风电,会较大幅度提高受端地区销售电价。因此,目前风电在各种发电方式中尚缺乏足够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力推分散式风电”

范必称,“中国所谓‘大规模’指的是千万千瓦级风场,而欧美的‘大规模’指的是几十万千瓦级的风场;中国所说的‘远距离’指的是几百公里和上千公里的输送,欧美的‘远距离’基本上在一百公里左右。以美国得克萨斯为例,该州地域较大,风电资源丰富,电力负荷低,与中国的情况有些相近。德州已投产风电装机836万千瓦,在建110万千瓦,在美国算是大型风场。但其最大风电场仅为73万千瓦,超过50万千瓦的风电场只有4个,风电集中输送也仅有上百公里。国外所说的‘大规模’在中国只能算是‘小规模’;他们所说的‘小规模’,也就是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几千千瓦、几万千瓦的风场,在中国尚属少数。”

“风能的合理利用在一个电网里并不是越大越好。”范必称,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为电网调度增加困难。据国外经验,以分散方式、较低电压等级接入系统的风电,在电力调度上可以当作一种“逆负荷”管理,对电网主频率和电压等重要参数的影响甚小。而上千万千瓦级超大型电源建设,涉及电力系统规划的问题十分复杂,譬如,仅三峡工程电力输出规划就论证了十多年,“因此,千万千瓦级的风电项目,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接入系统论证。”

范必建议,从能源利用的一般规律看,分散稀薄的能源应当分散利用,如果集中利用代价会比较大,风电就属于这种情况。中国现在规划的风电资源地远离电力消费地,有必要论证“大规模、高集中度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思路及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于分散式、小规模、低电压,以及更便于电网接入的风场,应加强规划和开发。

“(应)调整风电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小规模、低电压、近消纳、直接接入配电网系统的分散式风电,积极开展大规模集中开发风电的研究,待时机成熟时再全面推开。”范必说。

责任编辑:Leon

相关阅读

三一集团与国家电投再签重大协议!江西风电发展大有可为

6月22日,三一集团旗下子公司三一重能与国家电投江西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商业合作[详细]2018-06-25 10:50

政策将强力支持风电发展 未来将成名副其实主体能源

风电行业所属行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能源行业。2014年11月,针对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现状,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积极开发水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尽管2011年我国风电面临诸多挑战,但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依然达到62364MW,近一步巩固了在全球风电领袖的地位;2014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14609MW,同比增长25.38%,在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上升为31.01%,较上年上升2.28个百分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我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68690MW,在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上升为34.70%,较上年上升1.12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56亿千瓦时,增长到2015年的1863亿千瓦时。与此同时,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增速整体有所下滑,2008年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较2007年增长高达128.57%,而到2013年风电行业发电量同比增幅降为33.38%。截止到2016年,中国风电发电增长25.73%,上涨到2113亿千瓦时。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十三五”期间新增投资约2.3万亿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电开发利用目标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0.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6亿千瓦(光伏1.5亿千瓦),风力发电2.5亿千瓦。理论上预计,到2020年,国内风电累积总装机可达3亿千瓦;到2050年,总装机规模将在此基础上增长9倍达到300亿千瓦,其所消费电量将占据国内能源总消费量的8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能源。“十三五”风电的布局则是,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结合输电通道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其中三北地区建设规模将达到1.7亿千瓦。同时,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能资源,建设规模将达到7000万千瓦。此外,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推进综合示范区应用。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及在新能源发展规模比较大的地区布局适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建立风水、风光水、风光火等联合运行基地,积极探索不同场景、技术、规模和领域的储能商业应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国家电网则建议将总规模分解到省,进一步明确可再生能源基地消纳市场。中国风力发电市场趋势预测 (1)政策将强力支持风电 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总能耗15%,以及2020年GDP单位碳强度从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我国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并计划在2011-2020年间对此领域追加50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然而,2011年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们对于核能安全性的关注,中国政府已经暂停了对核电项目的审批,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填补核能停滞的空缺,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2)行业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 由于普遍看好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出现过热局面。风电制造业的激烈竞争最终迎来兼并整合时代,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加之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明显扩大,整个行业正在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3)并网问题有所缓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和特高压,也非常重视风电并网标准化工作,加之电网企业在2020年接纳150GW的风电目标上达成了共识,因而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并网问题将有所缓解。(4)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 预计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的极为丰富;二是相较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具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少,风速更为稳定,空间广阔,允许风机机组更为大型化等优势;三是中国海上风电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靠近人口稠密、对用电需求量巨大的大中型城市,发展海上风电场将有效实现这部分电力的短距离消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电行业西多东紧的现象。[详细]2018-06-19 10:39

新能源振兴规划重点支持风电发展 核电发展望加速

用十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等地建成多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人士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主要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太阳能利用受技术制约略有滞后,后续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而此次新能源振兴规划纳入了核电开发利用的内容,核电发展有望加速。 规划适应新能源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能源振兴规划不同于平常的“十一五”规划,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规划,将着眼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新能源产业部分子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已经超越了原有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原有的规划已经不适应当前新能源的发展。据悉,此次制定中的新能源振兴规划主要框架与之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两个规划基本一致,但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有重大调整。 吴钟瑚表示,当前在为能源、电力工业远远超出规划目标达到了新高度欢欣鼓舞时,资源、环境的挑战以及生态的悄然劣化却越来越严重。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电力的超大规模发展,加上市场化改革的不到位,致使能源、电力产业的经济运营环境困窘异常,暴露出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性。此次规划的编制,经过了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能源、电力需求市场,是对资源市场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和融资成本的统筹规划。 风电是发展重点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此次新能源振兴的重点在风电。原有的两个规划中,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为,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而事实上,到2008年末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万千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牛犁介绍,在各类新能源中,风能近年来上得特别快,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能力已经是全球第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施鹏飞表示,原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风电到2020年的总装机容量定的是3000万千瓦,而现在这一目标有可能调整为1亿到1.5亿千瓦,而3000万千瓦的目标可能在2011年就能实现。 据了解,从今年起,我国将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江苏等地建成多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据报道,此次新能源振兴规划的内容包括了核能的开发利用,而这一项在原有两个规划中是找不到的。 牛犁认为,未来核能规划规模应该也有所扩大。按照原有规划,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应发展到4000万千瓦。但自从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100万千瓦以上装机能力的项目已经上了35个,以后还可能继续增加项目。这样计算,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可以发展到7000万千瓦。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核电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建设期相对较长。现在上马的风电项目到建成时正好能够避开目前的用电低谷期,相比之下,风电的建设期相对较短,可能新规划的项目建成后,仍会遇上行业低谷。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学专家林伯强也看好核电的未来。他表示,目前来看,水电和风电都依赖于自然资源,以后的开发成本将越来越高,而核电的发展则相反,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核电的建设成本将越来越低。 今年我国将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等核电站,新核准开工规模840万千瓦。 太阳能亟待政策扶持 新能源中受技术制约最大,发展相对滞后的是太阳能。牛犁表示,太阳能除了小规模民用项目外,近期发展还比较慢,主要是由于成本控制和商业化技术有待突破。如果技术上真正有所突破,很可能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日前在一论坛上表示,按现有太阳能发电成本以及火电上网价格计算,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需补贴1元。若将目前征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全部补贴太阳能,可支持4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他认为,通过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措施,实现2020年1000万千瓦,甚至2000万千瓦是完全有希望的。而原有规划中,太阳能发电总容量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牛犁则表示,新能源振兴规划最核心的是要占领技术制高点。不同于节能技术,目前在新能源方面,全球主要国家还没有拉开差距,我国应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如果在这方面技术再落后又将很被动。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必须改变能源发展思路,重视新能源产业革命。对于新能源发展资金的投向,他认为应该把资金更多地投向新技术,尤其是智能化电网,将“神经末梢”深入到每个用电设备上。同时,要开放平台,让全社会都可以参与解决能源问题。“很多政策可能以前很难实现,但开放平台以后,很多政策将可顺利实行,很多技术将可以变成现实。”[详细]2016-07-18 16:51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高度肯定三一风电发展

6月9日,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一行20余人考察了三一重能位于通榆县的产业园区。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三一集团董事、总工程师易小刚,三一重能总经理谢志霞等陪同接待。考察期间,巴音朝鲁重点参观了三一重能风电机组装配线。在风电机组装配线前,唐修国向巴音朝鲁介绍了三一风电发展慨况及通榆产业园建设情况。唐修国说,风电等新能源是三一集团的重点业务板块,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集团加大了对这一板块的资金、设备、人力投入。巴音朝鲁对三一通榆产业园现代化的设备生产线和规范化的管理表示了赞赏,并对三一风电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三一产业园所在的通榆县,是吉林省风能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优质的内陆风场之一。据了解,该县可开发的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通榆县委、县政府大力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积极完善相关产业链,发挥三一等主要企业的引领作用,致力于将该县建设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三一通榆产业园2009年破土动工,2010年8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和组装1.5MW、2.0MW主机及87米、97米、115米等不同型号的叶片,可满足东北、蒙东地区的风电产品与服务需求,辐射蒙古、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年来,三一重能依托集团强大的研发制造优势,不断创新风电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制造能力,并以通榆产业园为平台,全面拓展周边风电市场,以期在吉林省打造一个风资源开发能力强、商业合作模式灵活、设备产业链健全的示范性风电投资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三一重能与通榆县的“强强联合”,是三一布局东北市场的一个缩影。作为三一集团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和成套设备制造的全资子公司,三一重能以极具发展的眼光深耕东北市场。目前,三一重能的机组设备已在四平、北票王子山、黑山等风电场顺利并网发电。通过持续的精耕细作,三一重能已经积累了在东北地区开发风能的丰富经验,在未来的东北风电市场将有更大作为。[详细]2015-07-06 10:31

风电发展风头强劲 弃风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从2013年风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风电的发展势头已经开始向好,平均弃风率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弃风电量比2012年减少46亿千瓦时。我们要抓住当前风电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降低弃风率,促进其加速发展。 发电量同比增长34% 风电项目布局优化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同比增长23%。年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全国新增核准用量3069万千瓦,累计核准容量1.37亿千瓦,累计在建容量6023万千瓦。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去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仍延续了发电量同比30%以上的增长,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表示。 这些成绩取得与风电管理的改革密不可分,去年我国加快了风电行业管理职能转变,所有风电核准权限已下放到地方政府。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风电建设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 “除了量上的增长,2013年我国风电产业更加注重布局的优化,加快了中东部和南部地区风电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 到2013年底,“三北”以外地区风电装机达到1266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17%,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三北”以外地区,2013年规划建设规模近1400万千瓦,约占全国一半,2014年规划建设规模近1500万千瓦,约占全国60%。 还有一个指标不容忽视,就是风电补贴效率。风电补贴强度已由2006年的0.24元/千瓦时降至2013年的0.18元/千瓦时左右,单位投资降至7500元/千瓦-8000元/千瓦。 众所周知,风电产业的起步发展离不开补贴政策。专家表示,补贴效率的提高说明我国风电成本正在逐步下降,风电电价越来越接近火电电价,这将进一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目前风电建设重心正向东部、南部地区转移,也提高了风电的补贴效率。例如,广东脱硫燃煤火电电价0.5元左右,风电标杆电价0.61元,每度电补贴0.1元,低于“三北”地区补贴强度,有利于风电在当地的发展。 弃风率下降6个百分点 “三北”地区明显好转 去年,在下放风电核准权限的同时,我国还初步建立了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地区弃风限电的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风电平均弃风率降至11%,同比降低了6个百分点,除河北张家口外,主要弃风限电地区明显好转,特别是“三北”地区。弃风率的降低有效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弃风限电一直是我国风电发展的一大瓶颈,这6个百分点的降幅是如何实现的呢? “弃风因素主要有3点。”史立山解释说,首先是自然资源条件,二是电力市场情况,三是与风电设备有关。 “国家能源局针对风电利用小时数低于2000小时的地区作了分析,其中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区是因自然资源条件所限,但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电力市场原因。”史立山表示,2013年国家能源局在风电上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严格控制弃风限电严重地区风电建设规模,防止风电盲目建设,另一方面分析原因,分地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明确工作方案。 在酒泉地区,加快酒泉与西北电网主网架联络线建设;在张家口地区,核准了张北、尚义、康保3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吉林地区,加快建设长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积极推广风电清洁供暖工程;在内蒙古地区,开展新能源电力发展机制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火电调峰潜力,积极探索风电等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的新方式…… 一系列举措下来,2013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62亿千瓦时,比2012年减少46亿千瓦时,成效明显。 2至3年解决弃风限电问题 为治理雾霾尽一份力 为了解决风电的消纳问题,政府做了很多的尝试。去年3月,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将在北方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风电清洁供暖技术,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使风电弃风限电的问题有明显好转。 将近一年时间的过去,风电供暖的效果如何呢? “目前,已建的风电供暖项目运行良好,风电制热技术已足够成熟,从技术层面看没有问题。但运行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今后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再探讨摸索。但对于解决三北地区弃风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史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要解决弃风问题,重点是要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大力度建特高压电网,把不能就地消纳的电大规模地输送出去,把“三北”的风电送到“三华”地区。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跨区线路核准和建设相对滞后问题,加快跨区输电项目核准进度,建设一批跨区输电及联网项目,促进‘三北’风电基地的开发和外送。”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正陵说。 同时,针对全国多个地区出现的雾霾问题,发展风电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史立山介绍,国家能源局将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做好风电基地规划。加快哈密风电基地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开展哈郑直流“风火打捆”示范研究;有序推进承德二期、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三个风电基地规划和建设,不断提高京津唐地区风电等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对拟规划建设的12条大气污染防治输电线路,加强论证,推进清洁能源外送。 2013年,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解决“弃风限电”问题。目前,风电发展的技术、环境等内外部因素都已具备,希望弃风问题解决的速度能够更快一些,为提升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起到更大的作用。[详细]2014-04-02 09:1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