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泡沫覆压中国制造业 深陷转型期之困

2012/09/27 09:50国际商报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国制造内部开始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与再造。今天我们看到的“高端上不去、低端难保持”的困局,正是转型期必然的乱象和必经的磨炼。

以高投资带动经济高成长是中国经济最为鲜明的特征。巨额投资不仅来自于国家财政的供给,而且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土地、劳动力、资金、资源、环境等各类要素价格,刺激和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至于过去10年,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均保持在20%以上,增速令全球各国望尘莫及。真金白银的确驱动了国内经济的一路迅跑,同时也沉淀了可观的生产能力。由于过低的产能利用率,我国长期积压而成的生产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释放,产能过剩由此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多行业均现产能过剩

按照全球制造业认同的一般标准,当企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时,表明设备闲置过多,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产能过剩。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60%,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24个行业中,22个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钢铁行业是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大户”。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2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超过2011年的6.8亿吨,而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钢铁的需求最多只有5亿吨左右,供给大于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钢价已经跌破了很多钢铁生产企业的完全成本,但钢铁企业还在开足马力排产和增产,乃至国内钢铁企业的产量都维持在月均6000万吨以上的历史最高位,钢铁行业的未来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与钢铁行业相比,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也丝毫不小。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研究报告显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已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2年的70%,低于国际汽车界认可的75%盈亏平衡点。目前,国内汽车产量已突破2000万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预测报告,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产能将达4000多万辆。与此相对应,即使未来5年国内市场需求按10%的增速计算,到2015年也才仅有2908万辆的需求规模。

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产业,家电行业的产能并没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优胜劣汰,反而粗放型的扩张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彩电产品占全球产能的80%,空调器产品占全世界产能的70%,冰箱产品占全世界产能的50%,洗衣机产品占全世界产能的40%,80%以上的小家电产品产能也在中国。需要强调的是,受到“家电下乡”等政策因素的刺激,国内家电产能近两年以30%以上的速率加快扩张,远远超过了10%~15%的正常速率。

除了传统行业外,新兴产业中的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部分行业也暴露出产能过剩的疾患。以光伏行业为例,在全国500多家光伏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在20%~30%,而当前国际市场上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总共只有月30GW左右,但实际产能高达40GW~50GW,其中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

困局待解

短期看,产能过剩已经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汇丰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分项数据显示,企业成品库存指数已创下2004年4月汇丰PMI数据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值。据官方PMI数据显示,在2012年8月成品库存在指数已经抵达历史最高水位后还将延续升势。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高库存的情况下,企业仍然要把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增加,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企业经营压力会不断加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底,在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总共积累起来的应收账款规模达8900多亿元,较2011年同期激增约47%。不仅如此,在高库存面前,由于市场需求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被大大削弱,最终只能通过频繁地降价来加快“去库存化”,这将反过来制约生产价格的回升空间,并进一步恶化企业经营环境。

大而不强是产能过剩带给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长期病疾。虽然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入围门槛的增速都高于美国企业500强,但利润增幅却连续3年低于美国企业500强,其中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和人均营业收入分别只有美国企业500强的39.5%和50%。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始终处于加工制造的低端领域,也决定了中国制造业的行业质量。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l1.69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依旧偏向于激励投资、地方政府对GDP存在着十分强烈的冲动并对重复建设乐此不疲以及民众收入未能实现显著提升的大环境下,依靠内需来消化产能过剩将微乎其微。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等国停刹了高负债和高消费的经济增长脚步,从而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必然形成强硬的结构性制约,中国制造业试图借助于外力摆脱产能过剩的痼疾也将非常艰难而漫长。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产能 中国制造 转型
相关阅读

丝路中心携手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将共办第二届国际产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与工程机械合作论坛

“第二届国际产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与工程机械合作论坛暨丝路中心领军人才走进BICES 2023”将于9[详细]2023-07-03 17:43

全省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海阳市蹲点工作组调研方圆集团

6月26日上午,全省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海阳市蹲点工作组省轻纺工会副主席胡焰,烟台市总工会经审办副主任[详细]2023-06-27 14:12

徐工道路机械与南京市政工程协会深化合作

近日,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与南京市政工程协会沥青专委会在养护分公司进行业务交流,南京市政工程协会沥青专[详细]2023-06-20 15:36

捷尔杰(JLG)田纳西州工厂将扩大伸缩臂叉装车产能

捷尔杰(JLG)田纳西州工厂将扩大伸缩臂叉装车产能  宾夕法尼亚[详细]2023-05-19 17:45

能源博弈拉动海外煤价大涨 国内持续加码煤炭供应价格平稳

本就供不应求的国际煤炭市场再次迎来重大变化。 欧盟对俄煤炭禁令将从8月10日开始生效,自此欧盟将彻底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即使欧洲大陆当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 这也意味着,全球各国在国际上抢煤的行动将会持续,国际煤炭价格或处于高位。 受此影响,8月8日,煤炭板块表现较好,煤炭ETF大涨。兖矿能源、陕西煤业股价涨幅超过7%;8月9日,煤炭板块持续走强。截至收盘,郑州煤电涨停,兰花科创、晋控煤业上涨超过6%。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煤炭板块大涨与上述禁令即将实施有关,这加剧了海外煤价上涨的预期。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口煤价格倒挂,今年以来我国进口煤一直在减少,但国内一直在加码煤炭供应,煤价低于国际煤价。 海外煤价将持续上涨 2022年4月8日,欧盟正式批准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对俄罗斯的煤炭禁令,禁令设置120天的过渡期,预计将于8月10日开始生效。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表示,欧盟这一煤炭禁令,本质上是为了减少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倒逼德国、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重启煤电,正式实施后将最高影响全球煤炭消费量2.5%的替代性需求,同时预计全球煤炭价格将持续在高位运行。 随着海外能源博弈持续升级,国际煤价或将继续上涨。 上半年,俄罗斯仍是欧盟最大的煤炭提供商,欧盟自俄罗斯进口煤炭1820万吨,增长0.2%,占欧盟煤炭进口总量的31.5%。煤炭进口第二来源国是美国,进口量达到1120万吨,同比增长91.6%,第三大供应国是澳大利亚,上半年进口澳煤1020万吨,同比增长17.6%。 对此,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煤炭分析师薛丁翠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意味着欧盟将会从其他国家(澳大利亚、南非、印尼等)寻找替代资源,或将加剧海运煤炭资源紧张,从而带动海运煤价震荡上行,后市需关注欧盟煤炭的采购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8月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略有上升,回到近10年前的创纪录水平。欧盟的煤炭消费量将在2021年增长14%的基础上再增长7%。 在电力行业,煤炭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取代供应短缺的天然气,受地缘冲突升级影响,天然气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一些欧盟国家正在延长计划关闭的燃煤电厂的寿命,重新开放已关闭的电厂,或提高其运行时间上限,以减少天然气消耗。 对此,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杨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俄罗斯后期对欧盟断气的可能性在提高,如果欧洲再度出现寒潮,将面临能源品和电力供应能力的双重压力,造成国际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 国内煤炭价格总体平稳 受国际煤价上涨影响,我国煤炭进口量有所减少。 8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我国进口煤炭2352.3万吨,同比下降22.05%;1至7月份累计进口煤炭13852.2万吨,同比下降18.2%。 在此背景下,国内煤炭供应一直在加码。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增加煤矿产能7890万吨,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0%。截至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亿吨,同比增长51.7%,可用天数达29天,保持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监局审核同意147处先进产能煤矿、增加产能1.8亿吨/年,自去年9月份以来,共核增煤炭产能4.9亿吨/年。 杨洁认为,欧盟对俄罗斯的煤炭禁令将导致进口煤补充效应减弱。但今年国内保供的信心比较足,最新的政策显示保供将持续到2023年3月份,新增产能目标也有3亿吨,因此预计对我国的影响趋缓。 近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表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和较大的国内能源保供压力,能源局紧紧抓住电煤保供核心任务,全力以赴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了产量显著提高、库存大幅提升,价格总体平稳且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的良好效果。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告诉记者,国内煤价相对偏弱,因为现在煤炭库存比较高,用煤旺季也即将结束。不过海外煤价的上涨,会给整个煤价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详细]2022-08-10 09:3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