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报告:企业限电弃风损失年超50亿

2012/09/24 08:42 南方日报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出炉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近日发布,显示去年全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7.63GW,排名全球风电装机量第一名。但纵观2011年,并网和消纳不畅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其中,弃风问题尤其严峻。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相当于330万吨标煤的损失。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

中国成为全球风电领袖

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等前日联合发布《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下称《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全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7.63GW,中国风电市场在历经多年的快速增长后正步入稳健发展期。

“一个振奋人心的新趋势是,风电已经不再是资源最丰富的西北省份的专属,现在内陆和沿海的风电发展在加速,一个新老市场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正在成型。”某国际知名环保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李雁说。

李雁表示,2011年,新兴市场如广西、贵州、陕西、河南、天津、云南、安徽等省份风电装机与2010年相比翻番。与此同时,沿海新兴市场山东、江苏、广东、福建2011年末装机超过百万千瓦,跻身中国风电发展的第二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建设河北、蒙东、蒙西、吉林、甘肃、山东、江苏、新疆和黑龙江等9个大型风电基地,到2015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

针对世界和中国风电未来的发展,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苏思樵评论道:“2011年,世界风电的发展稳中有升。其中,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占全球新增市场的43%。作为全球风电领袖,预计2020年,中国风电的累积装机将在200GW到300GW之间,到2030年,风电将占全国发电量的8.4%,在电源结构中占约15%。中国风电仍然潜能无限。”

并网消纳成风电发展关键

虽然中国风电发展势头良好,然而,纵观2011年,并网和消纳不畅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其中,“弃风”问题尤其严峻。

2011年,中国的限电“弃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特别是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风电被大规模限电“弃风”现象更加频繁和常态化,限电“弃风”无须作任何说明,甚至更加随意。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相当于330万吨标煤的损失。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2011年风电开发商效益整体下滑。

与“弃风”相对应的是,去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样大幅下降。全国并网风电装机的机组利用小时数从2010年的2047小时下降到2011年的1903小时,减少了144小时,降幅7%(当年火电同比上升263小时)。

李峻峰指出:“如果现有的责任义务关系得不到梳理,利益响应机制得不到协调,并网和消纳问题将成为严重制约中国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瓶颈。中国需要尽快克服这些发展瓶颈,并摆脱市场和体制的制约,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报告》认为,风电送出和消纳不畅的矛盾难以缓解,深层次原因在于,对于要不要大力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益集团之间的认识迥异、博弈激烈;体制问题,即缺乏监管的垄断企业在利益未明确前,往往会回避社会责任;新的产业打破原有利益平衡关系,在新的利益平衡关系尚未建立之前,各方有得有失。

不过,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肖世杰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风电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是导致风电并网及消纳困难的根本原因。要有效解决这一世界难题,需要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和电网调度运行等方面着手。

风电设备产能过剩超四成

不容乐观的还有超四成的风电设备制造产能,去年已经让该市场消化不良。

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GW以上,但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GW,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由于2012年机组市场不容乐观,总产能已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海外市场的开发才刚处于尝试阶段,今年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金风科技总经理王永同样认为,由于前几年持续的产能过大,而去年市场突然“刹车”,目前国内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非常明显,2012年的产能大概仍有30%—40%是过剩的。

《报告》进而表示,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的扩张。一方面,有些大企业受到所谓“资源换产业”的地方政策压力和引诱,不得不在当地建厂以获取风能资源,之后再用资源去换订单;另一方面是竞争的需要,产能提高才有可能承担大额订单、形成规模效益,并由此得到一定的竞争优势。

不过,市场分析认为,如果以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6.02万亿—6.61万亿千瓦时,风电平均上网电价0.6元/千瓦时的水平综合测算,10%的风电消费量将意味着能创下3600亿到3900亿元的市场空间,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仍能驱使风电的发展。

责任编辑:Eason

文章关键字风电 风电装机
相关阅读

有风的地方 就有中联重科——央视报道风电运输奇观抢鲜看

昨天一则央视新闻惊艳众多网友,山西盘山路上运输风力发电机叶片到山顶;里面所有的吊车设备均为中联重科出[详细]2019-10-23 09:10

徐工:御风向前,志在巅峰 40余位风电领袖齐聚桂林共谋未来

时值九月,桂花飘香,中国山水名城桂林在袭人的秋风中,依然生机盎然。9月23日-24日,徐工集团联合中[详细]2019-09-28 10:14

全球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开工 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绿色能源

国家电投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标志着全球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供电近200亿千瓦时,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绿色能源。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董事长钱智民26日在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介绍,这个项目由该集团计划投资400亿元建设,是全球一次性开发规模最大的单体陆上风电项目,是国家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项目,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对于探索新能源优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产后,该项目每年可替代标准煤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00万吨。 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所在区域的平均风速为7.28米/秒至9.6米/秒,风向稳定,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左右,风能资源品质高、可开发量大。同时,这里地处平原、缓丘,建设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开发,距离京津冀用电负荷中心仅有400公里左右,是目前国内最具备规模化平价上网示范条件的地区。 钱智民说,该项目将吸引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在当地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和50亿元的风机研发、制造投资,并助推当地国贫县的风电旅游脱贫工作。(文章来自新华社)[详细]2019-09-27 10:44

徐工XCA1600全地面起重机:这才是风电吊装该有的样子

自2018年上海宝马展首度亮相后,作为全球首款覆盖140米高度,起重性能最强的陆上“巨无霸”XCA1[详细]2019-09-10 09:40

三一人 风电情:为完美交付严把研发关口

转动的风机,昭示着风的力量,也创造着绿色能源。 而每一台安全高效运行的风机都凝结着无数研发工程师的[详细]2019-08-09 09:3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