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资计划频出 引进民间资本成着力点

2012/08/23 10:04南方日报

今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央把“稳增长”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庞大的投资计划以推动经济增长。日前,重庆市发布工业领域主要产业的三年振兴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5万亿元,建成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天津市计划未来四年投资1.5万亿,振兴10大产业。而在早前,湖北、贵州、湖南、宁波等地纷纷发布动辄数千上万亿的投资计划。专家指出,新阶段的稳增长措施必须发挥市场力量。地方财政收入并不足以支付这些庞大的投资计划,如何成功引进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成为关键。

启动投资成为地方政府稳增长重要措施

在稳增长的基调之下,各地加大投资的序幕随之拉开。如贵州计划出台达到3万亿的重点投资规划,而长沙计划投资规模达8300亿等。广东省7月初提出19条稳增长的举措,要把全力扭转投资持续下滑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其中,广州市表态,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将近300个重点项目建设,这一系列的投资计划也超过2000亿元。与此同时,近期该市动工的白云机场扩建工程以及新近获批的7条地铁线总投资合计也超过了1400亿。

7月16日,宁波市提出,对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和3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予以单独考核和表彰。7月下旬,湖南省长沙市推出195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

“在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过快、投资过热,国家对地方快上项目实际上是竭力控制的。”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稳增长”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央对地方加快投资的态度至少是默许的,并通过加快审批项目进行鼓励。

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政策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指出,地方政府投资计划实际上是配合国务院提出的“稳增长”措施,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投资,实际上不一定能完成这么巨额的刺激计划。

解决资金来源还须引进民资

目前来看,投资依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几年内的快速增长。张汉亚指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效好坏,更关键是要看能否筹到足额资金、银行是否愿意贷款。

此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的“土地财政”近来随着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面临困难,而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导致部分银行坏账率上升,使地方政府从银行大量融资难度加大。

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超过当年政府财政收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此前撰文指出,新阶段的稳增长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少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市场力量在增强。他在文章中称,各地的投资计划并不都是政府投资,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来承担巨额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前7月民间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为62.1%,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动力。目前,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细则已全部出台,下半年进入落实阶段。政府计划在铁路、市政和能源等领域推出一些大项目吸引民资,是下半年投资的看点之一。

不少地方“稳增长”措施引进民资证实了上述消息。广东省发改委7月16日对外公布44个重大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高达2353亿元。这些项目都是向民资招标。

另外,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志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此次长沙推出的8000亿投资,重点在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而非由政府资金主导。

张汉亚则向南方日报记者解释,民营资本如果看不到效益,投资会更谨慎。在高辉清看来,这是民资进入的绝好时机。不过,民资进入相关领域,依然需要政策的引导。

新36条仍需地方细化落实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这12个月是发改委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的最佳时间窗口。”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出席某论坛时公开表示,未来物价水平预测将保持在低水平,是“十二五”时期物价水平最低的月份。

根据范剑平的经验,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三年,中国经济都会加快增长。现在各地省委领导基本已经换届,因此各地都要积极搞投资,地方版“四万亿”投资计划方兴未艾。不过,在“弹簧门”“玻璃门”阻挡下,民资在此前未被允许进入交通、能源、银行、电信等领域。在这些陌生的领域,民资进入显然存在较大风险。

张汉亚介绍,早在2004年铁路就对民资开放,但两年后民资都选择退出,就是因为铁路实行全国垄断经营,民资进入后没有经营权,难有收益。

“作为需要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进入相关领域,市场化运作必然要有承受风险的思想准备。”高辉清介绍,目前地方政府庞大的投资计划,涉及行业和领域过多,民营企业对此要特别注重考察地方政府制定的方案是否可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入和投资,将事前风险降到最低。

刘尚希在文章中也指出,民营资本进入到相关领域,政府需要搞好规划、改善引导方式,把民间的资金引到实体经济和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无疑是关键的一点。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关键要看政府有无开放民间资本进入的诚意。”高辉清表示,实际上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多是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有意设置的。“若诚心诚意想发展民营经济,这些门会自动变成通道,为民间资本进入提供便利。”

“以铁路为例,如果支线可以承包给民资,让其自行经营自负盈亏,则更能吸引民资的进入,宗旨是让民资看到挣钱的希望。”张汉亚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除落实新36条民资细则外,还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民间资本 地方投资
相关阅读

PPP将成今年政府工作重头戏 将吸引民间资本

据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大部分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扩大民间投资放在重要位置,有的更是直接提出规范PPP项目运作,扩大PPP项目领域,以此来促进民间资本活跃度。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除了通过国企改革等企业层面的“公私合作”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自然也需要有更多的民营资本共同参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PPP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的特有模式,有着解决各方风险顾虑,充分保障各方利益的先天条件,故而充分发展PPP模式,将加大新型城镇化项目对于民间资金的吸引力,进而将有助于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等领域。 2016年东北三省的GDP表现不尽如人意,对于经济处于爬升期的东北地区来说,扩大民间投资尤为重要。辽宁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产品,保障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引进国内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黑龙江则提出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动供气、供水、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与产业界深入对接PPP项目。吉林强调创新投融资体制,突出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选择一批项目采用PPP模式,2017年民间投资占比保持70%左右。 为更好地利用PPP模式扩大民间投资,从年前年后的政策来看,除地方两会出台相关政策外,国家层面分领域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相关建设意见。 唐川表示,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民营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强烈支持,而连接这些公共服务项目和民营资本的最有力媒介正是PPP模式。所以,可以说PPP是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通道,同时也是增加民营企业业务量,创造多方共赢发展格局的优质金融工具。故而有意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民间资本自然需要PPP给予助力。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资本参与PPP的情况一直是业界较为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若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数量过多,那么PPP模式实际上并未起到分摊国家公共部门财务压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懂市场化运作,可令PPP项目最大程度地体现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我国PPP是否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民营企业的参与比重至关重要,政府对此也极为关心。所以,2017年,国家对于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引导政策方面必然会有进一步的有效举措。”唐川告诉记者。  [详细]2017-02-08 10:24

国家全面部署应急产业 万亿级市场迎民资

国家全面部署应急产业 万亿级市场迎民资 应急产业,是一个人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产业: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一产业堪称庞大,涉及到的都是装备、材料、医药、轻工等十多个人们熟悉的领域;说它陌生,则因为它属于新兴产业的阵营。如今,这一产业正在成为民资的又一座金矿。 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 《加快应急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在2020年形成应急产业的体系,并为此给多个部委分派了重点工作任务。 应急产业的规模极大。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估算,2013年全国安全应急、应急装备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达到近万亿元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国家此次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后,应急产业的产值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并呈较高增长的态势。同时,应急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带动力强,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跨度大、覆盖广、带动强 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近3.9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808.4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应急产业也显露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应急产业是先导性产业,它的迅速发展将带动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的提质增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魏际刚举例说,例如应急物流业,该行业包含从采购、仓储、包装、分拨,配送,甚至后续的回收处理等,对产业的上下游带动性很强。 魏际刚表示,应急不仅包括事后应急,更重要的是事前预防,灾害发生前及事中事后都被囊括其中。“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地区,都是有应急需求的。”他说。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消防、安防、安全应急、信息安全、应急通信装备、反恐装备、食品安全监测设备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达到近万亿元规模。魏际刚认为,应急产业跨度大、覆盖广,在此次国家层面做出部署后,未来将会呈现较高速的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地方的应急产业开始良性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网站获悉,目前地震预警技术已形成从科技攻关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服务的创新链结构,为四川省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2013年地震预警产品销售收入600万元,2014年达1500万元。随着社会对地震预警的认识,该产品有望年产值过亿元。 “在一些国家,紧急救援已成为继金融、保险、电信后的第四大产业。”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理事长于友民说。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虽然应急产业对经济拉动的潜力巨大,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的应急产业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缓慢等问题。 魏际刚表示,以前的应急措施多为政府主导,市场化的程度并不高。所以接下来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规模化的方式来发展,将产生多种业态与商业模式。 对此,《意见》也明确了重点方向,包括监测预警,即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预防防护,即围绕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发展预防防护类应急产品;处置救援,即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重点发展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应急服务,即围绕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应急服务业态等。 这几大方向无疑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新兴际华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企业正在发力应急产业。11月初,新兴际华集团下属的新兴重工拟投资48.6亿在武汉布局装备制造项目、制造服务项目以及区域总部项目,打造新能源及应急救援产业集群。 此外,为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意见》明确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政策等5项政策支持。并且将重点工作任务分配给十余部委,国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各部委的具体分工上,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落实和完善适用于应急产业的税收政策。财政部、央行、发改委、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分工负责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投向应急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应急产业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银监会、工信部将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资质好、管理规范的应急产业企业的担保力度。央行、银监会将加大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应急产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还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应急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 此外,国土资源部对应急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予以支持。[详细]2014-12-26 09:37

中国新建沿海核电站 将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昨天,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今后,对于包括核电工程在内的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重大工程建设,将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据了解,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多年来运行始终保持良好业绩,没有发生一级及以上的核安全事件。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会上表示,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介绍说,过去核电的发展主要依靠国有资本,今后要进一步发展混合经济,使核电的发展资本构成更加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也优化管理,促进核电更好地健康发展。他解释,一方面在核电站的建设中,要向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开放。目前已经建成的核电站绝大多数是国有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的核电建设不分国家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只要符合国家的核安全管理要求,都可以进来。”[详细]2014-12-09 10:41

人大代表胡强: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棚户区改造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胡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进一步改善老百姓的[详细]2014-03-14 15:21

经济日报:铁路投资超4.5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我国铁路里程突破10万公里,伴随着里程的增长是资金的大量投入。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了4.5万亿元。一方面,高投资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高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负债。我国铁路改革正在进行,如何化解投资与负债的关系?如何平衡好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关系?春运能否实现经济性效益?这些问题各方面非常关心。 铁路迎来高速发展期 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901.38亿元,2005年增长到1364.31亿元,以后每年都呈快速增长。到2009年、2010年投资额分别为7045.26亿元、8426.51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011年虽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2012年回升至6576.73亿元,2013年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估计会超出预算的6600亿元。 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10年来我国铁路进入了发展“黄金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5.2万公里,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建设才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我国政府及时作出反应,于2008年底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其中,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计划的重头。在巨额投资的带动下,我国铁路迎来了建设高峰期,从数量上来说,铁路营业里程从2008年的8万公里,增长到2013年末的突破10万公里;从网络上来说,我国铁路以大通道为骨架,干支结合、纵横交错,连接城市乡村,路网结构更加合理,路网布局更加优化;从技术上来说,随着京沪、武广等高速铁路的开通,我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高铁体系的国家,打造了推动世界铁路发展的新引擎。 高负债接踵而至 然而,在原有的体制下,铁路建设的高投资也带来了高负债。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资产4.84万亿元,负债突破了3万亿元,税后利润负17亿元。 为什么会负债亏损?专家表示,大规模的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我国,铁路建设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之前并未向公众开放,铁道部自有资金缺口明显,主要资金来源模式就是举债。举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发行债券式举债,还有是贷款融资式举债,这些举债都是有偿的,都要还本付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投入建设期,举债规模必然越来越大,还本付息已经进入密集期。但同时,许多项目仍处于在建期,尚未投入运行,致使出现阶段性亏损,这些实属建设期的正常现象。 此外,长期以来,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政府对铁路运价一直实行票价管制,“低票价制”使得普速铁路的客运很难盈利,甚至亏本。 加上每年铁路还要承担粮食调运、抢运物资、排空专列、军事运输、寒暑期学生运输等社会性、公益性任务,都使铁路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按照正常的财务报表来显示其运营状况。 其实,不仅我国铁路存在高额负债问题,外国铁路也是如此。目前法国铁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政府补贴生存。 目前唯一可以借鉴盈利的仅有日本东京到大阪的500公里新干线,但是日本除了东京新干线,在此后几年中建设的其他高铁,都是亏损的,这种亏损模式持续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债务才停止增加,当时欠债金额已达3500亿美元,占GDP的7%。 加速改革引入民间资本 那么该如何降低资本负债?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投入高、资本回收周期长的行业,想要降低资本负债,就必须引入新的资本。为了吸引民间资本,铁路应加速市场化改革,增加“造血”功能,提高铁路盈利性。 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的是价格改革,铁路票价迄今已整整16年没有调过,价格整体水平偏低已成共识。然而,运价调整并不能简单地涨价了之。目前我国铁路还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对中低收入者非常重要。如要抛弃低端客运的公益性属性,完全市场化,与政府惠及民生的导向是不相符的。如果不调价格,其盈利效益又很难体现,既不能真正融入市场,也很难吸引民资的进入,会阻碍铁路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如何进行铁路价格改革,铁路部门在加紧制定中。但我们应该看到自铁道部转制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后,作为一个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把产品销售出去,要讲究策略,营销管理学中有一个“客户分级管理”的理论可以应用其中。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阶层的多元化造就了需求的多元化。铁路总公司首先要把顾客群体按层次区分开,设计出一套既满足较高收入群体出行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快捷等较高的需求,又能解决更多普通百姓一年一度回家的民生问题的营销方案,这其实就是实现了铁路市场化的过程。 在铁路公益性方面需要国家补贴来维持。在普通百姓回家的问题上,可衡量相应的经济水平、物价水平适度提高基础运价,让普通百姓能够接受,铁路也要舍弃盈利性,正常维持收益即可。实现铁路盈利性最终要靠满足高层次旅客需求实现。通过高速铁路为旅客实现快捷、舒适的服务,从而实现铁路结构性涨价盈利的需求。 如能实现铁路价格改革,公益性和经济性相互平衡,每年的春运将不再是铁路部门和国家的“负担”,旅客也将实现“走得了”又“走得好”的愿望。[详细]2014-01-13 09:5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2025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