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显示爆发力 西部增速领跑中国经济

2012/08/22 08:41人民日报

GDP增速显示爆发力 经济格局崛起新板块

西部增速接棒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曾经“东富西贫”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截至8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份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快东慢”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区域版图已开始改变。目前这种区域经济增长“西快中稳东缓”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并不会造成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政府、企业等各方出台积极的应对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西部爆发后发优势

“西高东低”与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诸多“瓶颈”有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魏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表现在沿海地区十分成熟的低技术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经营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欧美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外需出现显著下滑,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外需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较大冲击。

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更像一位晚熟的青年,在一定时候爆发出后发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西部地区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能够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迎来更多政策机遇。魏星认为,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等行业的投资强度显著高于基础设施密集、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东部沿海地区,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土地、劳动力等基础性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攀升,部分依靠成本优势生存的低附加值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并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产能。

中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实现快速发展与承接了东部省份的产业与劳动力转移有关。从四川、河南这两个曾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务的大省的变化可以看到产业转移的迹象。来自四川省劳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四川转移农村劳动力210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091万人,历史上首次超过向省外输出的规模;2011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首次超过省外。

专家指出,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省份的产业转移,也要注意避免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保护好中西部的生态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需要在土地的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一定突破,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的民营企业产业转移规划,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转移效率,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东部要加快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领先于其他省份的东部地区,如今也到了放慢脚步的时候。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表示,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之后,客观上由于增长的基数效应以及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等多方面的原因,增长成本上升,增长速度相对来说会比此前放慢。

虽然“西快东慢”,但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仍然远低于东部,专家认为,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东部地区,必须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型,必须提升研发和技术能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林江指出,如果东部地区的经济上不来,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稳增长目标会受到很大限制。当前东部省份应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避免重走大规模投资、大项目建设的老路。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西部 GDP 西部开发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