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土地需求增长点

2012/08/14 10:18中国经济时报

制造业在土地财政框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资本市场的一个主要担忧是出口下滑对国内制造业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在冲击土地财政持续性的同时,也冲击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常识的判断略有不同,海外市场需求减弱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虽然部分体现在总量的下滑上,但是当前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转型或许将部分抵消冲击的程度。

方向之一: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型。

出口型制造业提升国内附加值占比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升级方向,也是抵消海外需求对国内产业链冲击的重要方面。根据IMF的研究测算,世界平均出口价值的国内附加值比率是75%,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出口价值100美元的货物中,75美元是国内创造的价值。这表明全世界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某种形式上的“加工”贸易。中国出口价值中的国内创造部分约在50%左右。对于中国的加工贸易来说,国内附加值比率要低得多,大约在20%左右;一般贸易国内附加值比率接近90%;这两类贸易综合,得出总出口的附加值中有50%是在中国国内创造的,这一比率要显著低于世界75%的平均水平。未来高端制造业仍有巨大潜力,并有望在出口总量下滑的情况下,使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提升,而且这一部分的提升将加大对国内相关制造业产能的消化力度,从而弥补外需中长期疲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方向之二:从几个比重关系可以观察中国出口结构的变迁过程。

从全球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数亿劳动力大军加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是过去10多年全球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伴随着这一过程,1990年代末以来,日本在全球出口份额中的比重已由19%左右下降到今天的14%左右,下降了5个百分点,德国则由7%下降到5%,下降了两个百分点,相反,中国由6%上升到15%,上升了9个百分点,大于日本和德国的总体降幅,这是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结果。

从中国的出口区域结构来看,2011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占比为74%、环渤海占比16%、中部六省和西三角占比7%,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所谓中国出口和中国制造仍然主要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中广东集中了 “珠三角”87%的出口份额,江苏和浙江则集中了“长三角”74%的出口。

从中西部的出口区域占比来看,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整体上中西部出口份额略有提升,但是内部的差异十分明显,重庆、四川和河南是三个出口增速最为迅速的省市,2011年分别实现100%、40%、80%以上的出口增速。

通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从沿海内迁一定程度上只是广东、江苏和浙江制造业向中西部少数省市的内迁,这个背后反映的逻辑是重庆、四川和河南作为曾经的人口流出重镇逐步成为人口回流的重镇。而且,也正是这些省市才能提供更大的制造业用地供给空间。从数据上观察,2011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土地出让金的占比为24%,仅次于长三角,为第二大贡献源,而10年之前,这一比例仅为3%,从土地周期的视角看,这个比例的大幅跃升显示中西部在全国制造业结构的重要性已在显著提高,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已开始。

总体上判断,制造业内迁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来自于流动人口的重新布局和土地供给的区域分化,在过去的十多年,流动人口从内陆向沿海的长距离迁移是中国劳动力市场最为常见的事情,但这一局面正在转变,短期的刺激因素是海外经济不景气导致人口和制造业内迁,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人口迁移趋势的逆转恐怕不仅是一个暂时现象,还是一个趋势形成的起点。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农机经销渠道开始进行发展模式调整

伴随农机市场阶段性深度调整,经销渠道开始呈现出结构性变化。部分经销商主动围绕市场态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谋求新形势下新的生存、发展目标。 2023年,农机市场部分主机产品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一些农机渠道销量锐减、盈利降低,遇到一些竞争中的困难,步入到变革、退出或转型的赛道选择之中。 从主机供给端、销售输出端来看,2022年,国内大中拖制造企业近250家,经销商再次突破万家。平均每家经销商销售不到40台,且呈现出制造厂家减少、渠道数量增长的态势。国内水稻收企业40家左右,经销商3500余家,平均每家经销商销售20余台,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制造企业减少、渠道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减弱,渠道压货增加,一些经销商出现经营现金流极度紧张的现象。为了熬过市场的冬天与低谷,迎来市场的春天和高峰,一些经销商的经销模式同步发生了改变。 一、由专营发展向多元发展调整 国四产品上市第一年,没有经历用户多季节复杂的作业验证,除龙头企业、领先企业外,现阶段整体市场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及产品优势。市场竞争激烈,受经营风险影响,部分区域渠道开始出现退出或转型现象。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及利润通道,渡过阶段性难关,个别经销渠道开始将传统的专营渠道转变为非专营经营方向发展。开始有规模较大经销商,重点以盈利水平为主要选择,筹谋剥离不盈利的专营品牌及产品,重新引进新的品牌和产品。一些专营渠道出现经营品牌越来越多的现象,进入混牌多元经营阶段。 二、由单一产业向成套业务发展 随着土地集中度不断增加,社会化服务作业组织增多,一些用户购机的整体需求及售后支持向中高端、大中型、一揽子提供购机解决方案方向发展。龙头企业和部分腰部企业逐步实现了产业拓展,基本实现了拖拉机、收获机及农机具等产品的一体化制造。主要经销商也形成了对应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套农机的销售供给。用户普遍希望在一家经销商处就能买到最佳配套的系列产品,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够实现最高性价比的配套,同时售后服务也相对方便。做不到一次性产品配套供给就不能够全面满足用户的作业需求,致使传统经销单一产品的经销商竞争优势不断萎缩。为此,部分经销商开始丰富经销品种,通过自主配套、联合供给等措施逐步配齐耕、种、管、收、储等农业装备经销品类,能够及时提供多种作物全生命周期下的农业装备供给,满足用户对不同产品的购买需求。 三、由强势品牌向非强势品牌经营转变 一些非专营渠道,出于盈利的需要,部分有相对实力的经销商适时引进了非强势品牌。实际运行中,中小经销商普遍在强势品牌企业面前基本处于弱势状态,市场形势较好的时候,出于对强势品牌产品销量及影响力考虑,双方合作基本顺畅。遇到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达不到企业的经营要求,自身努力开拓的经销区域可能会被优化和调整。同时,非强势品牌一直致力于与实力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适时出台比强势品牌更优惠的促销让利、价格折扣等措施吸引有实力的经销商。有实力的经销商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非强势品牌,在与厂家合作中能相对享有较多的话语权,更容易获得厂家更多的资源支持。有的经销商有意识将非强势品牌逐渐培养成 “储备品牌”。这是因为有些非强势品牌本身就是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一旦与传统合作强势品牌产生授权区域经营纠纷,经销商能够快速的实施品牌切换,不致影响到整体销量及经营利润。 四、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经营突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市场需求低迷,一些经销商在进行经营重点调整的同时,主机企业同步进行渠道的优化和经销模式的调整,以积极打破销量低谷、增长乏力的天花板。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由被动营销过渡到主动营销是一种定势,开始推动智销、行销模式,主动拉动终端需求。龙头企业开始加大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终端推广的力度。部分企业、经销商开展增加营销人员,加大巡回式产品推介,增加用户的认知度。尽管市场整体低迷,仍有部分经销商通过实施智销、动商实现了逆势增长。部分经销商活力增强,不再由以前的不主动、等客户、守门面,变得主动到市场终端去寻找潜在和意向客户,以改变用户观望情绪重、购买意愿弱的短期现象。不再坚持传统的等客上门,对老客户进行温情式回访,对新客户进行定向式的跟踪,通过激励措施鼓励老带新,以及当地有影响力的农机手、有名气的维修高手帮助推介,增加产品销售的机遇。 五、由持久合作向追求盈利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农机经销渠道净利润约为2-3%之间。龙头企业毛利率比龙头企业经销渠道毛利率高2%左右。市场发生阶段性调整,销售端的经营压力比主机企业更大。现在农机行业普遍采用进货时现款交易,销售时采取垫补销售。巨大的资金压力,使经销商资金捉襟见肘。经销渠道的资金造成积压超过一年,仅此一项就相当于经销渠道融资成本已经超过经营利润。若遇到补贴结算资金迟缓,经销渠道销量越大,资金及成本会居高不下,利润空间更加进一步萎缩。由于一些品牌产品类型多、占用资金大,经销商在产品销售困难时,希望多销售一些利润高的产品,对于不太好销售且利润较低的产品,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源。经销中小品牌不占用太多资金,又能对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经销商重点开始向相对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切换,运营模式发生转变。产品盈利基础成为主机企业和经销渠道合作的关键。 六、由散户争夺向重点客户竞争转变 产品优势如是无坚不摧的长矛,客户基础则是牢不可破的盾牌。客户是支撑企业实现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以往,在相对卖方市场条件下主机企业、经销商的客户管理力度偏弱。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客户关系建设,成为农机企业、经销商的首要任务。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农机个体用户购机比例不到30%,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购机比例达到70%以上。为提升客户管理水平,一些主机企业和经销商一起制定客户关系发展规划,不断建立健全客户关系建设组织机构和运作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实现对等维护,加强客户心声、客户关怀、客户接触、客户忠诚和客户拥护等建设。持续通过用户座谈、产品体验和用户走访等活动,加大大客户、关键用户和忠诚客户的维护管理。跟踪、研究和把握竞争对手客户管理趋势,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加大客户数据的梳理和研究,及时修正、调整本企业的客户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客户粘性。 七、由重使用员工向重培养转变 当前,无论是主机企业、经销渠道都面临营销人员的技能提升难题。从目前实际看,部分企业不重视营销体系建设,加上营销人员队伍变化较快,一年下来很少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往往新一批营销队伍形成基本是重打鼓另开张,摒弃以前的管理经验,周而复始的多次犯错后才会成长成为合格的营销人员,短期内无法胜任限时竞争。现在一些经销渠道缺乏优秀的销服人员,从进货、补贴结算等基本上靠厂商营销人员的指导或管理,遇到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企业竞争能力才会大幅提升。部分主机企业市场管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等多由一人承担,加上营销人员严重缺失,后台催交任务繁重,连基本的正常走访都难以为继,对客户管理、客户分析以及临机处理能力等即缺少必要的技能,也缺少相应的时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企业开始加强营销人员队伍建设,注重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模式,分批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进行市场模拟竞争分析,充分适应复杂条件下的市场竞争,考试合格后实行持证上岗。高度关注人员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充分保障营销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市场化的薪酬激发营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向心力。 经销渠道变局已经是一种趋势,主机企业、经销商的双向有效选择成为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变化将催生新的市场竞争领先者。面对市场竞争态势,经销商应早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致力于继续竞争的任何一家农机企业、经销商如果只是盲目跟进竞争对手策略,只能是越来越被动,成为“补篱”者、应急队,到处忙活、自乱阵脚。跟进时不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背景、路径及策略,简单以价格战应对,则会在竞争中逐步消失自身原有的优势。这就要求尽快明晰自身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和经营目标,依据环境不断优化资源、提升能力、转变模式,主动谋求市场竞争的先发优势。[详细]2023-11-17 19:13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国机集团斩获48项

近日,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国机集团获各类奖项4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详细]2023-11-16 10:39

客户声音:特种设备助事业,定制还得找临工

来自广州增城区的唐总从2013年就成为了一名工程机械人 从档口维修工到独当一面的老板[详细]2023-11-09 21:23

断电无忧 | 看潍柴发电机组“多快好省”守护之道

潍柴全系列发电机组产品上线,多快好省! 潍柴发电机组产品 潍柴产品 [详细]2023-07-11 09:14

财政部部长刘昆:2023年要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申铖)在29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了[详细]2022-12-30 18:1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