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四大银行新增信贷或达1万亿元

2012/06/21 09:15中国证券报

消息人士20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6月前15日,四大银行新增贷款为250亿元。从历史经验来看,季末往往是突击放贷关键时点。市场人士预计,6月银行新增贷款将达9000亿元到1万亿元。

“为实现稳增长,银行会逐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此外有消息称,6月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对“铁公基”和保障房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信贷月末发力

进入6月,银行体系信贷投放依旧疲软。第一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仅66亿元。到15日,四大银行信贷投放仍维持在250多亿元的低量。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各月月内新增信贷呈现“前低后高”走势,月末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激增。一般每月贷款的一半以上集中于后十天甚至最后五天投放。如5月下旬四大银行投放信贷近2200亿元,占当月信贷的近9成。

某银行人士表示,这与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企业信贷需求下降和银行惜贷有一定关系。不少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银行不敢轻易将资金投放出去。

某股份制银行董事长表示,现在是银行希望投的好项目不缺资金,缺资金的项目银行不敢投。

为完成既定信贷目标,银行只能玩起票据魔方。二季度以来,短期贷款和票据一直在信贷规模中占有较大比重。某银行人士表示,到月底,银行只能通过票据来填充信贷规模。市场流动性充裕,票据贴现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通过票据融资需求加大;由于票据会占用银行信贷规模,信贷放不出去,银行通过票据来置换信贷。

业内人士表示,5月以来,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一批重大项目审批提速对信贷需求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这部分贷款将在6、7月逐渐释放,信贷增速有望缓步回升。该人士表示,由于月底前新增贷款可能再次加速,6月9000亿元—1万亿元信贷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增加放款确保利润

分析人士表示,按全年新增信贷8万亿元及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二季度将新增近2.4万亿元。

数据显示,4月新增贷款6820亿元,5月增至7932亿元,按二季度2.4万亿目标,6月新增贷款规模近1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未来银行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有选择性地支持“铁公基”项目,确保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对于各地保障房建设,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此外有消息称,目前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全面恢复对省级融资平台的信贷支持,防止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支持方式可能包括允许银行向那些能够创造充裕现金流的项目发放新的贷款。

连平表示,银行业将加快信贷投放以抵消近期降息及利差收窄给银行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银行业盈利能力在下降,未来数月银行可能会通过加大信贷投放保持利润增长。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实施,下半年投资形势将继续改善。但他不认为央行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除非全球市场受到某种出人意料的灾难性事件的冲击。

加大吸储力度

消息人士透露,6月以来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增长乏力还和存款下滑有较大关系。

数据显示,银行存款余额延续了此前月初大规模回落的态势。6月第一周四大行存款较上月末大幅下降2720亿元。截至15日,虽然央行通过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但四大行存款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存款缺口进一步滑落至400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到季末关键时点,各家银行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吸储力度。由于目前未如多数中小银行一样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四大银行存款流出压力非常大。

目前有迹象显示,随着多家银行加大吸储力度,银行在月末几天的存款缺口开始迅速收窄。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银行月末揽储,资金将重新回流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压力将有效缓解,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银行 放贷 经济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